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叠一只纸船儿(随笔)

精品 【东篱】叠一只纸船儿(随笔) ——代“天方夜谭”文集序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8487.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6发表时间:2025-08-20 06:53:13
摘要:可能在江山的“东篱”,天方夜谭这本书是第一本出版。真羡慕。他说让我写一段话,大概就是“序”。实难称得上是正统的序言,就当作随笔吧,祝贺他在文学之路上收获的第一枚甜甜的果。


   2025年的春末一日,我和“天方夜谭”(真名田立勇)站在了北京之北的燕郊“潮白河”堤岸上。这是我们在江山文学网“东篱采菊”社团相聚三年多后的正式见面。
   没有什么寒暄,彼此一见如故,剩下的,就是抒情了。彼此的身份和人生经历,都在文章里读过,了如指掌。文学,让我们省去了不少口舌。我们两个人,看起来都不是那种可以昂首挥袖抒情的人,普通的衣着,还胡子拉碴的。他说,抒情的人,如果花枝招展,那是在光怪陆离的舞台,不是在斑驳动荡的生活里。是啊,他刚刚在北京城跑一单纸业的生意,赶来和我相见。我习惯叫他“纸老板”,他说别叫“纸老虎”就可以。平时我们在网上交流文学,他就说,要充实自己,长点文学的细胞,确切地说,还是要在“纸上”做文章,但不能“纸上谈兵”……
   我完全了解他在北京打拼的生活,是从他的《爱上羊杂碎》的散文开始的,那是90年代末,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娘娘庙一处地摊,他请朋友的客,就在那里,说那份羊杂碎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可惜找不到形容词……我记住了他借用戏段子调侃自己的这句话。他的文学是从用文学来理解生活开始的,几块钱一碗的羊杂碎,吃出了饕餮大餐的感觉,从未有过。他说,这个词让他懂得文学对生活的干预和影响。在北京的地摊上还有自己的位置,比当年父亲在集市上吃“香油果子”兴奋感是爆棚的。便觉得,他的审美趣味和我接近,我曾说过年吃红薯就是大块的红烧肉。对不起“白玉汤”,对不起“东坡肉”,管不了那么多。
   从父亲到儿子,从香油果子到羊杂碎,从乡下到京城,从农民到职业经理人……在没有用文学进行比较和思考的时候,这些变化都看不出有多少文学和人文价值。他跟我强调,这个时代,是为了给人太多机会的时代。他的很多作品,都有一些感慨,而非鸡汤。他的感慨是有深度的,有力量的,帮助读者找到认识自己、理解时代的方向。感慨,多包含着无奈的情绪,可能有90%的人的感慨,都变成了牢骚,但文学可以引导感慨的正确方向,感慨距离成熟的思想还有多远,谁也说不清。或许,他还停留在文学的荒原,但在靠近文学的芳草地。
   我戏说,那时就相识,就去娘娘庙喝一碗羊杂碎。他说,早搬走了,还留着电话,记在本子上。他强调,那是他的真正“地摊文学”,很多事,加上文学的审美,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或许,这就是他既不弃商又执笔的原因吧。生活是有双重或多重滋味的,就像他写的《十三香》,集市上的“十三香小调”是“冀东艺苑三枝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之外的另一支奇葩”。他说自己突然长了一双透视眼,发现了美,甚至想休假回滦州,要去集市再寻小调美声。他发现,回家躺在热炕翘着二郎腿,实在无聊。自从靠近文学,回家反而变得忙碌而充实起来。
   我要感谢他,把我的文章从“地摊文学”提了一个档次,弄成了“墙壁文学”。因为见面后我就折道去了他老家滦州,写了一篇《山因“药王”名》,他打印了几份文本,贴在了药王庙入门的墙壁上,等游客来“揭阅”……
   他告诉我,用的是他经销的太阳纸业的好纸。把一张白纸变成文学的纸,这是他的梦想。所以我就不难理解他出版一本个人文集的想法了。文学,让他“不务正业”了,也找到了纸的真正用途。热爱文学,成了他感情里的新宠。
   不过,他还是风趣了一顿说,在纸业领域他是不错的文学人,在文学堆里是小卒,很不出名,就像在燕郊一角还有一个他。每见出版社的人,谈到自己还“弄文学”,生意就开张了,人家都看着“文学”这个缘分而愿意下单订货。
   他做纸张生意,简单地说,就是“卖纸”。衣兜里装着很正规、质量上乘的硬纸本本,撕下两页,递给我来一张说,忘记了小时候叠纸船儿了吗?我说,哪能忘记,曾经的纸船儿都载着我们的人生梦想。
  
   二
   随手折断一根狗尾巴草,给纸船儿插上了帆。借一阵春风来袭,放入河中。他说,他的纸船儿要经过老家的滦河流入渤海。这是地理。他违背了地理概念,但思乡的情感是真,我并不觉得不妥。滦河和潮白河是两条水系,在东猴顶山为分水岭,也有其合理的成分。
   其实,我到底还是没有明白他的意图,他不是到此寻找童趣,而是给我了一个任务——为他的文章结集出版写点东西。而且,还给我规定了一个题目“叠一只纸船儿”。他的江山文集,已收百篇文章,这岂是一只纸船儿装得下?其实,他早有打算,社团的“李湘莉”女士,已经跟我透露过这个想法,只是我愚钝,或者是因为沉浸在童趣里,一时没调转方向。
   “一纸可航”,载着他的文学梦想,漂流远方。令我想到《诗经·卫风·河广》里的典故“一苇可航”,不同的是,一个浪漫,一个是信心。文学的意义,寄托于一只纸船儿,这是文学的漂流,也是文学自信,从不担心会船毁帆摧,就是搁浅了,毕竟有过“东流去”的经历。“满船清梦压星河”,(温庭钧《题龙阳县青草湖》)他相信自己的纸船载得动清梦,在人生的长河里,让文学之梦找到载舟。结集出版在计划中,他说,好像是一件已经让他最值得回味的一件事,有些事,一旦站在起点上,就是最大的成功。他说这是他学习“市场营销”学里记住的一句话,没想到,在文学上应验了。
  
   三
   没有这只纸船儿,再近的地方,都不能漂流而至。
   叠一只纸船儿漂回故乡,问候陌生而又熟悉的村庄,流放到自己曾经踏足驻留的地方。
   咬一口阿龙从家里带来的驴筋,吞下半个馒头,坐在食堂餐桌前,就是闻闻大灶上的菜香,舍不得那一角钱。(《食堂的记忆》)他说,真正的吃货,会把食堂“嗅出”山珍海味的滋味。他告诉读者,每个人都应该从岁月里提取芳香。
   如今的矿山,扫平了麦田。他听到的几乎都是诅咒,他却跑到麦田去畅想滦河两岸不远的未来:“复原开矿所占有的土地。我想,不久,一定会出现一片改天换地的沃野。”他说,最让人放心的就是农耕文明,不会让人陷入极度的恐慌。(《麦田趣事》)
   每每回到家乡,他一定选择一个日子,站在滦河岸边,不再漂流自己的纸船儿,站立的地方就是船埠头,他喜欢如此“抚摸滦河肌肤的美感”,做一次次絮语,一遍遍对话。他说自己就是滦河里“浪花一朵”……(《滦水悠长》)他说有一种爱不能参与进去,需要默默地看着。
   我不知,这样的审美是否有深度,但他喜欢去寄托。
   他说,肯定有很多块滦河石流进了渤海,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不是说滦河石,滦河石是要去掀起惊涛巨浪。(《滦河石》)这何尝不是他在寻找自己的别样价值!“在历史长河里,从山上崩塌,滚落……”从滦河走出的人,不是被艺术家捧在手心里,揣在暖怀中,被发现做了雕塑的材料。这种人生定位,抛弃的是优渥感(他说离北京近是他的优势),或者本来就没有这个感觉,留下的则是磨砺和找到落脚地方的使命。
  
   四
   他的文章,最相信在故土上能够挖掘出宝藏。他的纸船儿就在宝藏里穿行,不是货轮,也相信可以载得动每一次挖掘的宝物。
   我读他的这部分散文,还记得那句话——如果对故乡的历史和风景,连一个表达都没有,很难说是热爱故土。切中我怀啊!好在不是看透了我,我写了不少故乡的风景,他在给我的点评里说——我们都是拴在故乡身上的孩子。这话有意思,我追问才知,尽管我们的表现有些幼稚,不是椽笔巨毫,但可贵的是那份情感。他说自己是“身在北京心在滦(滦州)”,也不是不爱北京,他想让自己先沉醉在故乡里,不然老是想家……多么实在的话!
   他驾驶着自己的那只纸船儿,穿行在故乡的风景里。故人,故乡,故景,能够在“故”里找到新的审美感觉,这是文学给他的机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欣赏的看点。多少人习惯了故乡故景,只是停在“知之”的层面。无疑,他的“故”有着启人新趣的意义。
   “滦州皮影”,百万影子兵,他在童趣时光里独为将军。“滦州大铁桥”,如今驶过的是和谐号,在新旧对接的时空,到底有着怎样的美妙感。面对滦州的龙山,一改“有仙则名”,读到真龙横空的历史感。站在夷齐庙,用“万世可风”来解读华夏文明,找到真正的文明基因。滦州“大觉寺”里,认一个“觉”字,懂得觉悟历史的深意……
   他的灵性在文学的助推下,纵横时空,心游万仞,神驰八荒。他说,这些是为了自己的脚步走得铿锵,而非去把风景装下。让我相信的是,每个人对风景的意义的不断挖掘,才成就了风景的内涵。这对读者是很有意义的,每个人都应该背负着故乡的风景,不然就显得势单力薄……
  
   五
   叠一只纸船儿,漂流到父母的世界。无论父母故亡,还是健在,每一个人都应该带着永远的虔敬,驾船以往。
   他说,人生在父母身上获取的东西,除了生命,其他一多半是来自他们,这才是逃不开的宿命。
   很多人说,父母不在,家就不在了。当然,父母是家的温暖灵魂。而多少人,终将和父母阴阳两隔,或离家而去,而能够回到父母的世界,不是清明节的香火,而是文学的纸船儿,因为文学给了我们面对父母抒情的可能。他真的是一个“情感导师”,送给我们一只船,摆渡着我们的是思念。
   我们从朱自清的散文里,可能只是看到父亲的“背影”,作家的表现角度非常新颖深刻。“天方”是给读者一个父亲的“全影”。我特别喜欢读“天方”的“父亲系列”散文,他给自己的父亲“封神”了很多身份和头衔,还有他的精神状态。
   他的父亲当过普通一兵,但从此有了自己的建军节。他的父亲提醒自己,在建军节这天,必须在“八项注意”外加上一条“记住节日”。父亲是铁道兵,所以《铁道报》要看,《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要唱响,曾经当兵的地方要去怀念,建军节的日子里要来一段正步走。不是要首长检阅,而是自己要检阅自己的军人气质……(《父亲的建军节》)
   他说,军人的后代,不一定要踏着父亲的足迹去从军,但对于走过的路,经常深情回首,从不后悔没有升任一个“连职”,没有转义务兵。他说,从父亲那里,不要说“不堪回首”,必须使自己在停住的时候“可堪回首”,不要变成了一个反诘句。这些话,留足了空白,思考起来多么沉重。“上对得起父母”,这是每个人骨子里的执念,真正的“对得起”,就是不怕回首自己的人生。不必超越,也可不如,但不能“对不起”。
   父亲卖过豆腐,混了个“豆腐田”的雅号,父亲很高兴,可以和“铁匠张”、“泥人张”、“风筝魏”、“鸡毛刘”的人站在一排了。一筐豆腐,可以成就自己的生活。(《做豆腐的父亲》)他的父亲得知“天方”写文章,也鼓励说,豆腐块写好了不容易,将来得个雅号“文章田”……
   懂得满足,祸已远离。这是他父亲的经验。
   从部队退役的父亲,做了一名“赤脚兽医”,得益于在部队有过养猪的经历。父亲说,什么事都有前因后果……(《“行医”的父亲》)可能,养猪在部队是最糟糕的“抓阄”,但父亲硬是学针灸,读医书,成了十里八乡的“名医”。他说“名在十里八乡足够了”,这是父亲的“行医”执照,卑微者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最接近,理想从不失去高度。
   作者说,他行孝很特别。到了过年节,北京城就空了,他把父母接到北京过大年。目的是换个地方团聚,但也为了给父母一份惊喜,让他们回到老家说起一个不一样的过年,在邻居前面抖落一番,图个好心情。
   不过,他父母留下的都是遗憾,没有热闹,不能往来,有些孤独。一个“京漂”人,在北京租了一处房,父母从来不提,父母从不会说儿子过得不好。(《留在北京过大年》)于是,我们懂得了那些“北漂”,甚至“东南西漂”有着怎样的复杂情感。每一个漂泊者的人生都不一样,“天方”说,自己是叠了一只纸船儿,还能在北京“漂”,这个时代给了不少“可能”,也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他说,自己活在一个人也可创造“可能”的时代,足以欣慰。所以,他的文字是有呵护身世的温暖。沈从文说,“船停泊在河面时(常德)很羞怯”,(《常德的船》)那时曾经的“乡下人”的心态。他的纸船靠在北京的码头,借得了一份宁静。
   他说,给父母一个“京华之夜”,也是孝道,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过“京华年梦”的。他的散文,不重复那些不属于他的思想。
  
   六
   生意,是为了赚钱,发展产业。没有一种生意是轻松的,走过的人,无一不抱怨创业守业的艰辛。他却给自己叠了一只纸船儿,载着文学,驶进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太多的人,并不理解自己在做什么,甚至觉得接触文学就是分心。他却将文学也放进了生意里。
   初创业时,他在八达岭附近的村子住,从公交站点到村子是1.7公里,每日步行,不断重复着,硬是把落脚点变成了“驿站”,他在那段路上遇见的事,相逢的人,都成了他的生意的动力。重复,枯燥,陌生,孤寂,都没有击败他,没有名言警句激励他,有的是“一去二三里”的诗意。(《1.7公里》)再长的路,不是关键在起步点,而是在落脚点,北京的一角收留了他,那是他的“世外桃源”,是没有送迎的“长亭”,1.7公里的短途加起来,就是长途,就能走向“诗和远方”。

共 67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此文是作者为天方夜谭老师即将出版的文集作的序,该序格局宏大,立意高远,出手不凡,乃文学盛宴,读之又像老友促膝长谈,无比亲切。2025年的春末一日,作者和“天方夜谭”(真名田立勇)于北京初见,一见如故。作者完全了解天方老师在北京打拼的生活,是从他的《爱上羊杂碎》的散文开始的。生活是有双重或多重滋味的,就像他写的《十三香》。他做纸张生意,随手撕下两张纸,与作者各叠了一只纸船儿。狗尾草作帆,他说,他的纸船儿要经过老家的滦河流入渤海。“一纸可航”,载着他的文学梦想,漂流远方。他相信自己的纸船载得动清梦,在人生的长河里,让文学之梦找到载舟。叠一只纸船儿漂回故乡,问候陌生而又熟悉的村庄,流放到自己曾经踏足驻留的地方。他的《食堂的记忆》中有言,真正的吃货,会把食堂“嗅出”山珍海味。他告诉读者,每个人都应该从岁月里提取芳香。他说,最让人放心的就是农耕文明,不会让人陷入极度的恐慌。(《麦田趣事》)每每回到家乡,他就站在滦河岸边,他喜欢如此“抚摸滦河肌肤的美感”,做一次次絮语,一遍遍对话。他说自己就是滦河里“浪花一朵”……(《滦水悠长》)他说,肯定有很多块滦河石流进了渤海,滦河石是要去掀起惊涛巨浪。(《滦河石》)叠一只纸船儿,漂流到父母的世界。作者特别喜欢读“天方”的“父亲系列”散文,他给自己的父亲“封神”了。父亲是铁道兵,建军节要来一段正步走。检阅自己的军人气质……(《父亲的建军节》)父亲卖过豆腐,混了个“豆腐田”的雅号。(《做豆腐的父亲》)从部队退役的父亲,做了一名“赤脚兽医”,得益于在部队有过养猪的经历。(《“行医”的父亲》)天方老师说,他行孝很特别。到了过年,他把父母接到北京过大年。(《留在北京过大年》)他的纸船靠在北京的码头,借得了一份宁静。(《常德的船》)自从加入“江山文学”,他就叠了一只纸船儿,这条船一直游弋在他的文学海洋。生活在他的笔下,就像一条河,他变成了一只纸船儿,漂流在河中。他说等文集出版,会赠送作者以纪念。好文,构思独特,内容丰盈,章法灵动,情韵贯通。文题新颖别致,“纸船”是天方老师的事业,同时承载着他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与乡愁,又装载着他一路走来的丰盈岁月,还寄托着他明晰而坚定的文学信仰,以及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作者罗列了天方老师的一系列代表作,将它们巧妙地编织成璀璨夺目的花环,谱成动人心弦的时光序曲,荡气回肠,绕梁不散。作者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对天方老师的作品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进行缜密深邃的思考,辅以浩瀚无垠的想象,有着独特厚重的感悟,才呈现如此极具内涵、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大美之作,感人肺腑,读感极佳!感佩怀才老师才情横溢,倾力荐读!【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20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8-20 07:04:59
  该序文题新颖别致,“纸船”是天方老师的事业,同时承载着他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与乡愁,又装载着他一路走来的丰盈岁月,还寄托着他明晰而坚定的文学信仰,以及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作者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对天方老师的作品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作了缜密深邃的思考,辅以浩瀚无垠的想象,才得以诞生如此极具内涵、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大美之作,感人肺腑,读感极佳!很荣幸编辑此篇宏大序言,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感谢倾情奉献,遥握!同时预祝天方老师文集隆重出版,可喜可贺!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0 10:07:40
  不敢称“序”,所以我就教随笔吧,就是闲谈闲拉呱吧。写序,都是要找个名人,我之名之微,也就是百八十人知而已,我曾跟天方老师说,他说我们就写自己的故事,不管什么序不序的吧。所以才有了这个随笔小文。还有,我们见过一面,他的家在燕郊之西,楼西就是潮白河,这次北京水灾,这条河也遇险了,我还担心呢,天方说,没有事。冬天河水冰冻,他穿过这条河的冰面进入北京,我去时在春天,只能叠纸船儿放。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并不深刻的文题。罗老师说得对,纸船,是天方老师的生意,也是他寄托乡愁的船,也载着他的文学情怀。我对天方老师的散文作品还是熟悉的,主要是在江山,他的文章我都度过,形成了我脑海里的“天方”。不敢说这段随笔用什么宏大的特点,但愿能够唠叨出天方散文的某些特点,引起阅读的兴趣。我都觉得放在天方的文集上很打脸,就像拉呱,没什么特色,也不名气,随天方老师取决吧,权当是交流,写不出天方文集的精髓,算是我的读后感吧。非常感谢罗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期待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也愿天方老师的文集早日结集出版,到时候我们东篱庆祝一下。
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20 09:07:52
  地摊文学,充满生活的烟火气,除了吆喝,还有墨香的文字,除了满满的乡愁,还有疆场的情愁。生意,一旦和文学结缘,他的生意就成了浪漫的生活。我羡慕东篱两位文学泰斗的友谊,谈生意、谈文学、谈友谊。来自不同的生活和不同阅历的人,却共同叠一只船,在东篱这片海洋上,张帆远洋,我们不仅是看客,也是船上的游客,载着我们,一道追梦,一道远航!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0 10:34:33
  谢谢吴老师的关注,谢谢你的精彩留墨。天方说,他的文学属于地摊文学,我也是被他的精神感动了,他居然把我的地摊文学贴在了滦州药王庙入门的墙上,成了“墙壁文学”,给我提了一个档次。打拼生意场上君莫羡慕,古来多少人只是为了生意而生意,天方老师却是为了生意的诗意,选择了文学。称为泰斗,实在词太大,都是在文学上不肯消停的人,和吴老师一样,始终保存着一颗热爱的心。的确,阅历成就了我们的文学,天方老师的独特经历,让他的文学有了烟火气,有了深刻性。我们都在文学这只船上,一起桨声欸乃吧。特别期待吴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8-20 10:06:01
  在我文学的道路上有三位贵人,第一位是北京步印文化郑老师,他看了我的《蝼蛄岭》说了“这个可以出绘本,你行,有潜力。”第二位是我的一位同学,他也在江山文学网,网名“寂寞看风”,他说句“你来这里发表文章吧”,前两位贵人决定了我的生活的拐点。第三就是怀才老师,是他诲人不倦,一次次帮我修改、润色、加工,让文章由一颗颗蓝豆逐渐转变成红豆,甚至出现一颗皇冠。让我那颗摇摆的心逐渐坚定下来。其实写到20多篇时就曾迷茫,也曾问过李湘莉老师,她说“文学是一片云推着另一片云,一棵树摇着另一棵树”。今日终于文集接近百篇,仍有很多的话题要说,没有表达完,这些都得益于东篱各位老师,尤其是怀才老师的帮助。这条路我会坚持走下去。东篱所有的兄弟姐妹们都是那片云,那棵树,我们在篱院一起摇曳生姿,让路过的人,闻花香,听松涛,观云卷云舒,看日出日落。怀才老师的序言让我感动,当时说了此事,他毫不推诿,说这是东篱的盛世。还有,他能记住我文章中的这么多细节,可见他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大恩不谢,此生愿随怀才老师修篱种菊,不枉此生!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0 11:53:13
  每一个到江山的人,每一个去弄文学的人,都一定是要讲故事的,也是有故事的人,来到江山的,一定是心中的故事在跳动所致。而且,一旦加入江山,同时也就有了故事和缘分了。天方老老师的文学路上有朋友,于是有了缘分的故事,我忝列其中,只是在江山东篱等着而已。怀才抱器喜欢天方老师的文章,有一种特别的质朴,总能从中找到某些兴奋的点,所以喜欢。在文学路上,可能迷惘是正常的,写着写着就必然问些这些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为了什么?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就像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吧。但有一点,一定是对文学表示了认可。湘莉老师是文学造诣很高,也是能够给文友带来惊喜的人,一棵树,一朵云,这些风景,只能在文学的园地可以找到,她说得对,我极为赞同。天方老师主要是打理生意,能够在生意之外,打理一块园地,这是极其不易的,我想到我教学时,就不曾动手写点文学,荒疏了半辈子了。平常的风景,如果有朋友相伴去看,风景就不一样了,平常的世界,遇到兴趣相投的人,那也不一样了。东篱就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改变一下的地方。天方老师跟我一说,满心高兴,为之写点东西,这是给我的鼓励,我肥名人,能够给文友写点东西,心中是忐忑的,但还是很兴奋,因为我从此以文字的形式走上了那只纸船。我是从天方老师的文章,了解了唐山,知道了滦州,这些,都是我的财富了,感谢天方老师的唐山文章。我们在一起植篱种菊,种下自己的文字,让人生多一份特别的财富,是很值得欣慰的事情。未必一夜改变生活,但可以一生不空落落。小文还粗糙,天方老师的文章很多值得汲取的东西,没有写出,是水平有限,毕竟我还是认真了啊。愿天方老师不嫌。期待天方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作品越堆越高!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8-20 10:18:23
  这篇文章看来要花点时间,即使老师对天方的作品比较熟悉。文基本概括了天方老师主要作品的全貌,提纲挈领地解读了天方作品的特色,构思新奇,内容厚重。纸船,一语双关,预示天方的事业和文学都将继续乘风破浪,驶向诗和远方。预祝天方文集问世!拜读学习老师大作,顺祝体健,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0 11:59:10
  就像我熟悉韩老师的散文一样,熟悉天方老师的散文,同样喜欢两位散文家的东西。说花点时间,可能更多的是思考写作的切入点,至于内容,我大致可回忆出来,稍微一翻就证实了。我喜欢天方老师文章的那些内容,质朴,有地方特色,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例如,父亲的建军节,或者我们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某个特别的节日,天方老师的文章在启迪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现实世界。这个纸船构思,我觉得符合天方老师的生意特点,文学,在我们心中也是纸船的样子,不是豪华游轮,但可以载着我们去很远的世界。同样期待天方老师的文集结集出版,一睹为快呢。远握,问候韩老师秋安,期待佳作,谨祝创丰。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辛苦了!
5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8-20 13:43:57
  中午小憩,认真读了怀才老师的随笔,心里一片温暖,从老师的妙笔生花中又结识了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要出文集了,恭喜!每当看到虚拟世界的文友相逢我就激动不已,这才是深情厚意,从虚拟走到现实,为着共同的文学爱好,一见倾心,自此天涯若比邻,真羡慕老师们,也激励我燃起梦想,为文集而奋斗,哈哈,老师们莫笑,理想要有,万一实现呢,祝老师笔丰!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0 14:42:13
  谢谢寻梅老师的精彩留墨,我相信明年的此时,你的文集就准备好了,心中有梦想,就会为这个梦想而奋斗,你的草原人物系列,带着草原的气息,非常美感,一定会得到文友的喜欢。文学就像一个磁铁,大浪淘沙后,必然成就一块真金。遥握,期待寻梅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枫桦        2025-08-20 15:49:33
  天方老师在东篱一直都是勤勤恳恳,文章也是越写越好。怀才老师对他的关怀备至,也让他的文学之路越来越通畅。天方老师的文章有很多我也读过,非常的朴实,大多是回忆亲情,怀念家乡的习作,在业余时间搞创作,有诸多的不易,这些困难都能一一克服,可见他的韧性有多强。欣闻专集将要发表,此文是怀才老师的序言,真的好啊!成就了江山佳话,也给东篱争光。双剑合璧,我想这本专集一定更加出色!怀才老师辛苦了!问候!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0 17:50:46
  和枫桦老师一样,你们现在都在工作岗位上,还有这个精力投入文学创作,令我感动敬佩。天方老师在北京,站在燕郊,每天往返都是拥堵的,我觉得只有一颗文学心可缓解这种拥堵的压力。的确,天方老师没有中断自己的创作,令人欣赏。不敢说关怀,彼此文友,关系亲密,已成知心朋友,也喜欢他的文风。他的作品越来越精彩了,大家都这样看。文学精神本身不是靠多少灵性,主要的是任性坚持,只要磨砺,文学上就出成绩,天方老师的创作说明了这一点。本文算是个随笔吧,序言都是名人来写,我肥名人,只能就天方老师的文集出版说点心里话吧。的确,天方文集出版,是江山佳话,东篱荣誉。谢谢枫桦老师的热情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8-20 21:37:38
  我也曾拜读过天方夜谭老师的美文,他的确是一位才高八斗的作家。真的替他自豪,在怀才老师笔下天方夜谭老师的纸船会游向文学这片一望无际的大海,他的小船会承载着他的才华!乘风破浪游向远方。怀才老师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敬佩仰慕怀才老师的才华!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1 07:37:04
  为天方老师的散文结集出版,我给他写点东西,算是阅读札记吧。天方老师的文章朴实清新,我喜欢他的怀旧散文。谢谢枫叶老师的精彩留墨鼓励,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冰泉        2025-08-21 11:06:33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写此类文,最易步入记流水账抓不住重点的误区,从而落入俗套。但怀才社长此文以“纸船”为全文叙事线索和象征,融叙事和抒情、议论为一体,精准刻画出了其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阅历,感情真挚,引人共鸣!钦佩社长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和提笔成文、言之成理的才情。向你学习,遥祝秋安体康!
以文会友,与诗同行;让生命之花,盛开在文字的海洋!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1 11:34:04
  这类文章极难给个分类,作为读书体会,互相交流吧。天方夜谭老师的文学创作到了第一次展示和收获的时候,出版原本文集,作为文友,我必须读读给一个祝贺,表达一个良好态度,所以有了这篇随笔小文。谢谢冰泉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简柔        2025-08-21 17:34:02
  一次跨越山海的美好相逢,一种高山流水般的情意。天方老师奔波于商场,执着于文学,让人感动。怀才老师关爱文友,更让人感动。动人的文字,真诚的文友情。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1 17:36:57
  谢谢简柔老师拨冗留墨。每一个文友的文学成绩,都值得我们兴奋和高兴,听到天方老师要出版文集,我非常高兴,且要我写点东西,不敢称序,算是随笔吧,也谈谈对天方老师的理解。知道简柔老师最近遇到一些家事,注意调节情绪,恢复正常生活。远握,问候秋安。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