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地肤子,亲亲爱爱一家人(散文)

编辑推荐 【云水】地肤子,亲亲爱爱一家人(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437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4发表时间:2025-08-20 12:52:28

每次,小叔与小婶吵架,小叔都要先把奶奶的扫帚给藏好,无论扫地的还是扫炕的甚至扫面板的。因为,奶奶才不管谁对谁错的,只要一听到小叔小婶闹矛盾了,二话不说,抄起手边的扫帚就追着小叔打。
   而,奶奶家的那些扫帚,无论扫地的扫炕的刷锅涮碗的,都是小叔给奶奶扎制的。那扎扫帚的材料呀,很普通的,就是山野里草地上到处生长的地肤子。
   地肤子,我们这里很平常,一棵棵,翠绿茂盛,村前村后,村庄里的空地上也生长着,它自然的生长,长成一个个大大的球形,不用修剪,就自然而成的球形模样,枝枝叶叶,纤细秀美,外形犹如小型的千头柏,嫩嫩的绿,看上一眼,心里就会倏然的一种清凉,令人顿感炎热的夏季里一汩汩清芬,很清新,很舒爽。
   其实,地肤子,也是可塑之才。阳光下,鸟儿在啼叫,清脆悠扬,蝴蝶飞来飞去,蜜蜂辛勤的身影再也缺少不得的。花园里,或是居民们休憩的公园小区里,园艺师手里一把大剪刀,可以将它随意修剪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它是绝对听从,随着剪刀所到之处,呈现出更加美妙的形状来的。
   因此,一些道路或是公园城市乡村因地肤子的外形之美又可塑造,因此多植地肤子,用做观赏,有的一簇簇有的一片片被栽植花篱花径曲径水榭之旁,或是数株也有单株的植于花坛中央,在进行若干修剪,可修剪成各种或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以便点缀在色彩纷光鲜的花卉间。
   而,地肤子,在我奶奶眼里,不仅它生得美丽,只是可以看可以欣赏的,还可以吃可以医病更是一种做好的扎制扫帚的好材料的。
   每次,奶奶追着小叔打,满大街地追着打时,小叔就会说:娘,你别想让我再给你扎扫帚了,那扫帚是用来扫地刷锅的,岂是您老用来打亲儿子的?
   奶奶却边追在小叔后面,边大声喊着:梁子,你给我站住,谁让你气你媳妇?小心你的腿,看我不给你打折。
   其实,小叔就是停下来,被奶奶逮住了,也不过是扫帚高高抬起,却是轻轻落下的。奶奶哪里舍得真打小叔呢,疼还疼不过来呢。
   但是,小叔小婶吵架,奶奶都是给小婶争理的,在奶奶的词典里,媳妇没有错的,错的就是小叔,不是有句话叫做“听媳妇话,有饭吃”吗?媳妇总是嘱咐自己的丈夫走好路,做好事的。绝对不会去鼓动着自己家的顶梁柱,去不务正业,胡作非为的。
   每次,奶奶握着扫帚疙瘩跑半个村子,也很难追得上小叔的,就招呼着村里人,帮她截住小叔。村里的九叔七爷的就出来帮着奶奶去截小叔,二奶奶三婶子也出来帮着追赶小叔。
   最后,终于把小叔追回来,带到小婶面前,小婶面带梨花的脸儿,委屈得不行呢,看着小叔就要挨家法,被打,心也就软了,说:娘,算啦,算啦吧,以后他会改的,您老看在气着累着,就不上算了。
   一场夫妻争吵,就此烟消云散了。小婶不再计较,奶奶也就放小叔一马,奶奶扫帚疙瘩敲在炕沿儿上,对着小叔说:不是看在你媳妇给你讲情的面儿上,非打断你的腿不可嘞。先记下这次,下次再惹你媳妇生气,看我新账旧账一起给你算。
   每次,当然,母亲和我也要来劝着奶奶的。
   那时,小叔小婶刚刚结婚不久,可能是还没有磨合好吧,总是吵架,其实,也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两口子,小夫妻,家又怎是说理的地方,要互相忍让,互相理解才行的。
   小婶娘家远,出来我们这边,很是不习惯的,尤其是夏季,吃不下,睡不安的,奶奶就变着法给小婶做些清淡可口的饭菜吃。
   那么地肤子就成了最好的夏季饭桌的一道美味。奶奶随意在山坡上或是村前村后地头沟渠边上,采回来一把地肤子,开水里一焯,只是这清脆的颜色已经将味蕾打开,好多天没有食欲的胃口,忽然间咕噜噜地饥饿起来。奶奶不是热炒就是凉拌,还制作成饺子馅包子馅的,更是用来做汤制作各种小零食糕点的。总之奶奶拿出自己的所有厨艺来,把这地肤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吃食,真是美味又可口的,小婶吃得也是津津有味。那么我和母亲更是不用说了,父亲自小就是吃着奶奶做的这些美味长大的,每次一吃起来,就会说:童年的味道,真好。
   小叔就很夸张地说:哇,妈妈的味道呀,耶!
   小叔不仅大加赞美,还要历数一下地肤子的营养价值的,说地肤子,那是含高胡萝卜素和高钾呀铜啦,更富含高蛋白的。还说,告诉你们记住了,这一百克的地肤草中,含蛋白质高达五克的,厉害吧?
   知道《本草纲目》里怎么说的吗?我也告诉你们,也都给我记住了,记住了哈,我读给你们听听好:“地肤嫩苗,可作蔬茹。”
   当然,奶奶不叫它地肤子,而是叫他扫帚苗。毫无疑问,这地肤子,也是有别名的了,什么扫帚苗,地葵,地麦好多的。
   然而,我却喜欢叫它地肤子,母亲也是喜欢地肤子这名字,地肤子,是它户口本的正儿八经的名字的,而,这一带上“子”就会让我浮想联翩起来,母亲会说:听听,听听,多文雅,又是多难得,这一带“子”的名字一出口,是不是,会想到春秋时被人尊称的。
   小叔说,还有你们没有想到的嘞。
   我就问:还有谁?
   小叔会伸开他白皙的几根指头来,一个个地数算起来,说:我呀,先从仙界开始哈,知道镇元子不?他呀,可是地仙之祖,有广成子乾元子,也有赤精子,云中子,再从人间算起哈,梁子秀子二娃子明子柱子栓子……
   小婶赶紧打住,说:你说你梁子,别加上我秀子好不好,我可不敢与神仙并列嘞。
   奶奶和母亲听了都笑了,母亲说:看来,地肤子应该和那些圣人仙人一个级别,但是,又从来没有与咱们百姓距离太远,即德高望重,又很接地气呐。
   是的,奶奶也连连点头也称是,说:地肤子是咱们普通百姓的好朋友好邻居的,这是一点也不错的。
   记得,小婶因为初来乍到,不习惯这里的生活环境的,尤其受不了夏季的炎热,身上总是生出疹子,瘙痒难忍。奶奶就去采回来地肤子烧水,让小婶来沐浴。小婶口里没说什么,其实眼睛了还是流露出了不太相信的神情,因为小婶为此没少花钱买药,也吃了也洗了,都没有什么效果的。一把地肤子,能有作用吗?想不到的是,小婶用了没有几次,就明显见了效果,再继续用上一段时间,就完全好了。
   显然,地肤子是有药效的,其实,地肤子原本就是一味药草的。它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的。
   翻开《医学正传》里面有这样的记载:“抟兄年七十,秋间患淋,二十余日,百方不效。后得一方,取地肤草捣自然汁,服之遂通。至贱之物,有回生之功如此。”
   其实,所谓“地肤”,已经很明显地在暗指其对治疗皮肤病的功效的,什么荨麻疹、疥癣、皮肤瘙痒等症状有良效的。其实,地肤子,它还有一个名字的,叫做“益明”,此名在一些古籍中也有记载的,记载着它极具强阴之功效。
   这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还真是令人吃惊不小的。地肤子,看似很普通也很常见,但是,却是不一般的。
   地肤子,它有一个传说呢,说是从前有个道士,当然,道士,大多喜欢炼制丹药,目的无非是想长生不老。一天,他又在炼制丹药,可由于事先准备工作欠妥,炼制丹药失败。他也没有就此气馁,就一个人上山去寻找各种金石药草,动物药材等等。可想而知,寻找药材,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吗?那得受得苦中苦的,一连几天几夜吃住都在山上度过。不用说,受尽了蚊虫叮咬之苦的。
   等到道士回到道观时,身上早已被蚊虫叮咬得到处是一个个包,痛痒难忍,身上到处瘙痒不安。他随手那么一抓,很多处就冒出血来,越加地疼痛难忍里。竟然夏夜蚊虫叮咬甚是厉害,道士受尽折磨。
   咋办呢?道士实在难熬,就打算烧一锅热水,准备泡个热水澡,疏散一下自己的疼痛吧。他用扫帚清洗锅子之后,添入满满一锅水,说来,也适合该让他有的治,瘙痒之间,他只顾烧水了,慌里慌张地居然忘记把洗锅用的扫帚拿出来,水烧热后才发现,可他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赶紧洗澡吧。
   真是,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道士洗浴完后,竟然,感觉到全身瘙痒减轻。毫无疑问,这水里什么也没加呀,稍微他一琢磨,应该是扫把的缘故。于是,接连几天,他都用扫帚熬水洗澡,果然身上的瘙痒全部去除。
   于是,他开始研究地肤子的功效,并记下留存∶“地肤子,一干数十枝,攒簇直上,其子繁多,星之精也。其味苦寒,得太阳寒水气化,盖太阳之气,上及九天,下彻九泉,外弥肤腠。故地肤之功,上治头,而聪耳明目,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去皮肤热气,而令润泽。服之病去,必小水通长为外征也。”
   地肤子,这传说,母亲讲过,奶奶也讲过的,尤其小叔经常讲的。
   如今,地肤子已被人们绿化用了,也有大片种植的,每次,望着翠绿盈盈的地肤子,就会想起村庄里曾经的故事,那些往日时光,就在脑海里重现,奶奶用地肤子做成的美食飘着淡淡山野的清香,漫漶在空气里,带我一次次回到往昔美好时光里,于是,奶奶父亲母亲小叔小婶我的左邻右舍乡亲们,一个个亲切慈祥的面容,已然浮现在眼前……
  

共 34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地肤子的精彩散文。地肤子,也叫扫帚苗、地葵、地麦。文中讲了有关地肤子的一些家庭故事:小叔和小婶吵架时,奶奶会拿小叔扎的扫帚打小叔,小婶疼爱夫君,求情于奶奶,奶奶趁此机会原谅小叔。奶奶用地肤子为不习惯环境的小婶做各式美食,还用它治好小婶的皮肤疹子。地肤子有很多用途,可以制作扫帚,制作各种美食,还有很多药用价值,营养丰富,疗效显著。地肤子的传说,更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文中借地肤子串联起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流露出奶奶对晚辈的疼爱,家人之间的温情,乡村生活的质朴。字里行间满是对往昔美好时光、和睦家庭氛围以及淳朴乡情的怀念与眷恋,传递出对平凡生活中真情的珍视。情感细腻,语言清新流畅,描写生动,引人共鸣。感谢葳蕤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8-20 13:00:01
  文中借地肤子,串联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既能当观赏绿植,又能作食材、药材、扫帚原料。小叔、奶奶以及村里人的互动,展现出人们的善良与智慧,也流露出作者对淳朴乡村生活的眷恋,情感细腻,描写生动,引人入胜。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8-20 13:05:57
  文字里藏着温情。奶奶追打小叔时“扫帚高高抬起,却是轻轻落下”,变着法子用扫帚给小婶做美食……都流露出奶奶对晚辈们的关怀与疼爱,让人读起来心里暖暖的。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8-20 13:14:07
  这篇文章以地肤子为情感载体,编织出三重温暖交织的乡土图景。‌亲情的幽默表达‌中,奶奶的扫帚追打藏着祖辈护犊的智慧,小叔插科打诨的《本草纲目》背诵是中式家庭特有的温情互动;‌生活的诗意哲思‌里,野草变美味的过程隐喻乡土人民化平凡为神奇的生命力;‌坚韧的女性群像‌下,三代女性用包容与智慧构建起屋檐下的柔软结界。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些藏在扫帚疙瘩里的牵挂——明明舍不得真打,却偏要用追打半个村子的方式告诉晚辈:这世上最深的爱,往往裹着最硬的壳。佳作,拜读学习,感谢春草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
淡淡的云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