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蒸卤面,舌尖上的乡愁(散文)
故乡是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让我一生都魂牵梦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从小吃母亲做的饭长大,味蕾一直保留着故乡饭菜的味道。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让当地人引以为豪。到一个地方旅行,除了欣赏美丽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就是去小吃街或深幽的小巷品尝当地的美食。云南的过桥米线、马来西亚的肉骨茶、西安的肉夹馍、北京的烤鸭、山东的杂粮煎饼……各地的美食五花八门,风味独特,没有谁能抵挡得住美食的诱惑。
开封是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八朝古都,宋代都城,它更是美食的天堂。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抬头俯首皆是,多如牛毛。尤其是夜市,每到夜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游客流连其间,从东走到西,看看这个想吃,看看那个也想吃,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吃什么才好。
我们河南人的口头禅是“中”,这个中是中国的中,也是中庸之道的中。连美食的口味也居于“中”,咸淡适中,也不辛辣,让人肠胃非常舒服。我是到外地旅游之后,才知开封美食之多是别处无法相比的。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个难,除了出行不方便,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也不容易。在外面的日子里,我更加怀念起家乡美食的味道,想念那提起来像灯笼放下像菊花的小笼包、晶莹剔透的炒凉粉、外焦里嫩的锅贴、美味可口的羊肉烩面、香味四溢的蒸卤面等,任何一样美食想起来就能让人馋涎欲滴。
蒸卤面,是河南人餐桌上的家常饭。它的工序比起炒菜有些复杂,需要准备配菜,更重要的是面条得蒸两遍才能吃到嘴里。小时候,母亲蒸卤面需要和面,用擀面杖擀面条,这是个力气活,还考验母亲的刀功。一大剂子面,母亲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面需要花费个几分钟,她熟练地一边擀面,一边撒面粉,把面擀成一个薄薄的圆圆的大饼。然后一来一回地折叠整齐,用刀均匀地切成宽窄一致的条条,再撒上面粉,防止面条成坨。每一次擀面都是一项大工程,时间长了,我光听声音都能知道母亲擀面条的进展到哪一步了,母亲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才能把面制作成面条。
接着准备要蒸卤面的菜。每个季节用的菜是不一样的,就地取材,蒸出来的味道也各不相同。春天里,母亲可能用蒜苔和鸡蛋来蒸卤面,也可以用豆芽、肉来蒸卤面。夏天里,菜园子里的菜成熟了,可供选择的更多,如番茄、长豆角、四季梅、茄子、青辣椒等,有什么用什么,物尽其用。因为那时家里人口多,生活条件不怎么好,不经常吃肉,我更喜欢吃母亲做的豆角肉蒸卤面。
夏天里,从地里干活回来,一个个的都想往树荫去乘凉,厨房像个大火炉,我们都不愿意进。母亲好像不怕热似的,在厨房里忙活一家人的饭。夏天我们吃捞面条的时候更多一些,因为天气炎热,吃不下饭,而过了凉水的捞面条,更清爽利口。有时候,母亲为我们改善一下伙食,才会不顾炎热,蒸上一顿卤面。
那时,家里只有一个大地锅,母亲先把菜炒出来,我负责烧火,母亲把切好的葱、姜倒入油锅中翻炒,然后把切好的肉片炒熟,再把长豆角放入锅中翻炒,加入适量的盐、味精和酱油,让菜上色,等炒得差不多了,再往锅里加入两碗水,水的量是根据面条的多少而定的,水多了蒸出来的面条湿也不好吃。中火炖个五分钟,把菜全部盛在一个大盆里备用。
母亲动作麻利地从水在锅中倒入几瓢水,把篦子放入锅中,为了防止面条粘锅,母亲再把洗好的笼布铺在篦子上,这样,就可以放心地把面条铺在上面,水烧开之后,再烧个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把蒸熟了的面条放入菜盆里,进行搅拌。让每一根面条都沾染上菜汁,这样蒸出来的卤面湿漉漉的,非常入味。
等搅拌得差不多了,再把拌好面条和菜放入篦子的笼布上蒸个二十分钟。这样,香喷喷的卤面就算蒸好了,打开锅盖,面香味和着肉的香味扑面而来,再洒上几滴小磨油,配上两瓣蒜,味道更鲜美了,绝绝子。母亲把它们盛入碗中,我们每个人端着一碗,拿起筷子便蹲在树荫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哥正长个子,吃过一碗还没有吃饱,他会再盛第二碗,直到吃得肚儿圆为止。
我从小就喜欢吃妈妈做的蒸卤面。无论是素的,还是肉的,妈妈蒸的卤面的味道鲜美,伴随我走过春夏秋冬,一季又一季,化为了我舌尖上抹不去的一缕乡愁。
长大后,我离开母亲的身边,成家立业,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尤其是女儿出生后,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做一个贤妻良母,为爱人孩子做可口美味的饭菜。有时,给家人包饺子,有时蒸包子,有时也会做蒸卤面。女儿是幸运的,她一出生就没有吃过一点苦,生活上衣食无忧,不缺吃穿。她甚至吃够了各种肉类,更喜欢吃素的,如韭菜鸡蛋馅的饺子,番茄鸡蛋面。有时候,我问她想吃什么饭,她就说她想吃番茄豆角鸡蛋蒸卤面。现在市场上什么都有卖的,我不用再像母亲那样手工擀面条,为了蒸出来的卤面柔软好吃,我选择用细面条蒸卤面,这样蒸出来的卤面又细又软。然后再买一些西红柿、长豆角、鸡蛋回家,为做一顿美味的卤面提前做好准备。
为了提高蒸卤面的效率,我会先把面条放在锅中篦子的笼布上,打开火开始蒸制。为了不让它们粘连,就先用一勺花生油给它拌一下。这样蒸出来的面条一根一根的,色泽透亮,不至于成坨。
另一边,我开始准备蒸面条用的菜,把葱、姜、西红柿、长豆角洗干净切好,拿出三四个鸡蛋,打入碗中搅拌,然后开始用炒菜锅制作拌面条用的菜汁。我会先在锅中加入食用油,等油热了,先把鸡蛋炒好,盛出。再倒一勺油,预热,放入葱、姜、八角、花椒等材料,炒香了再把西红柿丁、豆角段倒入炒菜锅中一起翻炒,加入生抽、老抽、盐、鸡精、蚝油,直到炒熟为止。根据面条的量,加入适量的水,焖煮个几分钟,面条也蒸熟了,把蒸好的面条倒入菜锅中,来回地搅拌,上色要均匀,再把拌好的面条重新回锅蒸。这样做出来的蒸卤面既好看又美味。你别说,我蒸出来的面条,色香味俱全,还真有母亲蒸卤面的味道,爱人、孩子胃口大开,低头炫饭,好吃得停不下来。
蒸卤面,是河南特色美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母亲说,要想好吃,不能怕麻烦,两蒸两拌是关键。按母亲说的方法蒸出来的卤面,外形金黄美观,尝一口筋道Q弹,软而不烂,闻一下味道菜香浓郁,色泽诱人,是一道让人百吃不厌的家常饭。如果是夏日,再配上一个凉拌荆芥蒜黄瓜,别提多爽口了。
作为地道的河南人,如果不吃上几顿蒸卤面,这个夏天算是白过了。香喷喷的蒸卤面,蕴含着满满的家乡味道。每当我看到大街上卖蒸卤面的,闻着那香浓的味道,就走不动道。脑海中又清晰地浮现出母亲蒸卤面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