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太常引*被白发,能奈何(古韵外四首)
1.太常引*被白发,能奈何
留春不住送春归,归去几千时。凭纸慰相思,可泪滴、洇洇不离。
残痕衣上,霜丝鬓角,月照可知谁?折得一枝枝,便可以、凭香画眉!
2.太常引*被白发,能奈何
梧桐雨复几残枝,数到晚凉时。露重湿罗衣,更湿了、笺中小词。
一番离绪,千般别恨,谁个可知知。邀月照君归,道也是、霜丝两欺。
3.太常引*香散了无踪
一枝香散了无踪,小阁也空空。倚牖理妆红。可怜是、珠帘卷风。
月光一抹,白茶二两,谁个与吾同。道是别匆匆。莫道是、谁谁再逢?
4.踏莎行*一指流年
一指流年,百般冥想。触摸已是千千网。青春谢落不曾忘,莺儿软语青春讲。
故里风轻,他乡月亮,一双人影桃花向。芳香慢慢指尖缠,被风拂过娇模样。
5.踏莎行*夏雨
一阵南风,千丝夏雨。珠帘滴滴声情许。弄箫雨巷湿罗衣,凝眸岸左寻兰橹。
去日光阴,而今记取。丁香空结香难吐。可怜香结十年间,年年香气薰无主。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这五首词以婉约笔触织就情网,将相思、流年、离绪等心绪融入寻常景致,字句间满是细腻的情感褶皱。前两首《太常引·被白发,能奈何》同题生发,均以“白发”点出时光怅惘,却各有侧重。第一首“泪滴、洇洇不离”与“凭香画眉”形成悲喜交织,泪的湿与香的暖相映,显露出相思中的一丝慰藉;第二首“露湿罗衣”“笺湿小词”则以双重湿意强化愁绪,“霜丝两欺”将个人白发与对君的牵挂相连,离恨更显深沉。第三首《太常引·香散了无踪》以“香散”“阁空”起笔,“月光一抹,白茶二两”的清寂场景,与“谁个与吾同”的叩问相和,把独处的空落写得具象可感,结句“莫道是、谁谁再逢”的迟疑,更添余味。两首《踏莎行》则跳出纯粹愁绪,“一指流年”以“青春谢落”“桃花人影”勾连过往与当下,“芳香缠指尖”的细节满是温柔;“夏雨”篇借“丁香空结”喻十年心结,雨巷、兰橹的意象勾勒出朦胧怅惘,“年年香气薰无主”的叹惋,让愁绪有了时间的厚度。整体来讲,五首词意象鲜活、情感真挚,善用“泪”“霜”“香”“雨”等意象串联心绪,格律工整却不显束缚。虽部分词句如“谁个可知知”稍显重复,个别意象也属婉约词常见范畴,但胜在情韵绵密,能以浅白字句触达深挚情感,是一组兼具古典韵味与个人心性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