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七律.咏中国书法之二(古韵五首)
一、说书法
墨海渊源溯禹疆,龙蛇腾跃即文章。
狼毫绣帛涵今古,凤腕回锋纳八荒。
秦篆圆匀凝玉骨,汉楷方正立苍茫。
千秋砚底山河在,一笔能教万象藏。
二、文房四宝
羊毫蘸墨寄心潭,宣纸铺云篆籀谙。
端砚摩挲承古意,松烟缭绕起微岚。
锋藏八法锥沙劲,势走千钧坠石酣。
四宝同辉昭翰苑,春秋笔削此中涵。
三、右军
兰亭茧纸冠书林,笔走龙蛇万古钦。
捺磔犹含山水韵,横钩暗蕴庙堂音。
黄庭鹤舞烟云动,白练裙题墨海沉。
莫道右军真迹渺,至今金石有余音。
注释:“右军”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别称,因曾任右军将军而得名。
四、碑刻
古碣苍苔蚀旧函,墨痕漫漶照尘凡。
龙蟠铁画嵌贞石,凤翥银钩刻碧岩。
秦篆唐楷藏骨相,汉分魏隶见心缄。
摩挲细品前朝韵,文脉清芬入砚杉。
五、传承
毫端蓄势溯殷商,一脉心香贯古长。
铁画银钩承甲骨,悬针垂露继缣缃。
二王神韵千秋颂,八面风姿万里扬。
墨浪滔滔谁与渡,青衿奋笔续沧桑。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这组诗作以书法文化为核心,五题各有侧重却一脉相承,构建出完整的书法艺术图景。“说书法”开篇溯源,从“禹疆”起笔,将笔墨挥毫喻为“龙蛇腾跃”,既写书法历史渊源,又赞其艺术张力,后四句历数秦篆、汉楷之美,以“千秋砚底山河在”升华书法承载山河万象的厚重。“文房四宝”聚焦工具,羊毫、宣纸、端砚、松烟皆入诗,且关联“八法”“锥沙劲”等书法技法,让文房器物与艺术实践相融,显翰苑雅韵。“右军”专咏王羲之,以“兰亭”“黄庭”等经典为引,“捺磔含山水韵”将书法线条与自然意境结合,既颂其“万古钦”的地位,又点出真迹虽渺、金石留音的传承。“碑刻”则转向书法载体,“古碣苍苔”“墨痕漫漶”绘沧桑之态,“龙蟠铁画”“凤翥银钩”摹刻石之美,道尽碑刻中秦篆唐楷的风骨。“传承”收束全篇,从殷商甲骨到“二王神韵”,再寄望“青衿奋笔”,明书法文脉的千年延续。整体来讲,这篇诗作格律工整,善用比喻与典故,将书法的历史、技法、人物、载体与传承串联,字里行间满是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敬畏。语言典雅却不晦涩,既显文化底蕴,又具艺术感染力,是一组兼具知识性与审美性的佳作,成功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与不朽魅力,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260006】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8-24 06:40:39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婉如皎月 2025-08-24 09:48:25
欣赏精彩编按,感谢辛苦编辑,遥祝秋祺,安好!
3 楼 文友:墨海 2025-08-24 18:45:32
欣赏佳作,感受情怀,祝好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