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小事】秋雨凉(散文)
秋雨又至,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棂,像是天地间最是温柔的私语,又似最是凄清的叹息。这雨,不似夏雨那般暴烈,亦不似春雨那般缠绵,它只是凉,凉得透骨,凉得教人无端想起许多往事来。
我坐在窗前,望着外间。雨丝细密,织成一张无边的网,笼住了远山,罩住了近树,天地间一片灰蒙蒙的。檐下的滴水,一声声,敲在石阶上,也敲在我心上。这声音,竟与我童年时听到的一般无二,只是听雨的人,已非昔日的少年了。
幼时,每到秋雨时节,母亲总要早早备下姜茶,说是驱寒。然后会给我们一家拿出早已准备的棉袄。父亲常笑母亲“未寒先怯”,母亲却振振有词:“秋雨最伤人身,等觉得冷时,寒气早已入骨了。”如今想起这话,竟觉得颇有几分道理。许多事情,不都是等到察觉时,已经晚了吗?
而母亲自己却穿着单薄的衣裳,在灶前忙活。那姜茶滚烫,她吹了又吹,才递到我们手中。奶奶呷一口,她便笑,眼角的皱纹也舒展开来,像是秋雨中的一朵温婉的花。如今我亦能自己煮姜茶了,却总煮不出母亲煮的那时的滋味。茶还是茶,姜还是姜,所少的,怕是母亲的那份爱了。
母亲喜欢秋雨,她尤爱在细雨中散步,说这时的空气最是清新。有时雨稍大些,奶奶便在门口张望,嘴里嘟囔着:“我这儿媳呀!咋又不带伞。”待母亲回来,衣衫半湿,却满脸红光,从口袋里掏出几枚被雨洗得发亮的栗子,或是几片红得灼眼的枫叶。这些经了母亲的手,拿回的小件物,便都成了我和哥的宝贝。
母亲经常说的话是“秋雨虽凉,却能润物。”幼时不解其意,如今方知其中深意。因为这雨一下,田地里的庄稼便都喝足了水,山间里的林木也被洗刷一新。一场雨后,人们心里的郁结,仿佛也能被这雨水化开许多。
记得去年秋雨时节,我在上班的路上,遇见一个卖烤红薯的阿姨。由于那天的雨下得格外大。因此她的摊位很是冷清,她在摊位前支了一个很大的伞,不急不躁地和来伞下躲雨的人唠着嗑,看着雨景。我买了一块红薯,热乎乎的捧在手里,顿时驱散了满身的寒意。阿姨笑道:“这天气吃这个最是相宜。”我问她生意咋样?她笑着对我说:“下雨天人买的不多,但也没关系,雨总是会停的。再说了,雨水养万物,明年地里的收成好了,大家的日子不就更好了吗?”说罢她望向雨幕,那神情竟和我母亲一样。
是啊,雨总是要停的。而经过雨水洗涤的世界,总会焕然一新。
窗外的雨声渐疏,天色微明。几缕光挣扎着从云缝中漏出来,照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泛起一片柔和的光泽。梧桐叶上的水珠闪着光,一颗接一颗地滚落,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欢庆。
秋雨带来的凉意尚未散去,我却不觉寒冷了。这凉,原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体会温暖的珍贵。如同失去,教会我们珍惜当下;如同离别,让我们懂得相聚的可贵。
母亲是卫校毕业,本是一位护士,却因为家境贫困而放弃了这份工作,去工地打起了小工,因此她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她常言:“字是门楼书是屋。”秋雨时节,她总陪我在灯下读书。她给邻居做一些衣服作为副业。我念书,雨声与读书声相和,竟成了天地间最和谐的乐章。有时我倦了,她便用那生了茧的手,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认。她的手,因常年劳作而粗糙,却在我眼中,比任何玉手都要珍贵。而今我学业有成如愿做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也已颇能得人称赞,然而母亲却再也看不见了。每思及此,喉头便似堵了甚么,教人喘不过气来。
母亲去时,也是在这样一个秋雨潇潇的日子。她走得安详,仿佛只是睡去了。我握着她渐渐冰凉的手,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她临终前,还给我的手机短信里留下遗言,嘱咐我天凉一定要多添衣,要记得给自己煮碗姜汤喝……而她自己病体支离,却仍念着孩儿的冷暖。这等深情,教我如何报答?
母亲去了,却留给我一个看世界的眼睛。我学会了在秋雨中感受清凉,在落叶中看见新生,在离别中体会深爱。他们并未远离,只是化作了万物的一部分——在每一滴雨里,每一片叶中,每一缕风中,悄悄地注视着我,陪伴着我。
母亲的家在城南的山上。那地方倒是开阔,能望见远处的江流。每逢秋雨,我必去坟前站一会儿,也不带伞,任凭雨水打湿衣衫——倒不是学母亲的洒脱,只是总觉得,这样能离他们近些。墓碑被雨水洗得干净,上面的字迹显得格外清晰。我用手轻轻描摹那些笔画,冰凉的石料竟能感觉能生出几分暖意来。
雨中的墓地并不凄冷,反有一种异常的宁静。那些平日里不曾留意的小花小草,在雨水的滋润下,都显出了勃勃生机。有一年,我甚至在母亲的坟旁发现了一株野菊,金黄色的花朵在雨中摇曳,倔强得很。想必是某只鸟儿衔来的种子,落地生根了。生命就是这样,总在不经意处冒出芽来,教人惊喜。生命就是这样,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总会找到欢笑的理由。
雨仍在下,似乎没有停歇的意思。院中的老槐树,经雨一洗,叶子更见枯黄了。几片落叶粘在湿漉漉的地面上,颇有些凄凉意味。然而细看时,却发现树梢已有新芽暗藏,只待来年春日,便要萌发。这生死轮回,原是天地常理,只是凡人愚钝,总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母亲生前最爱念两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今我方明白,母亲便是那落红,虽已凋零,却化作了春泥,仍在护佑着我这株幼苗。秋雨凉,凉中却自有温情在。这世间,没有什么能够真正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就像这雨水,落入泥土,滋养万物,翌年春天,必将在枝头绽放出新绿。就像一场雨后,一道彩虹悄然的架起。
人生在世,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母亲的一生,虽平淡无奇,却将所有的爱与心血,都倾注在了子女身上。这等奉献,岂不较任何伟业更为可贵?母亲的逝去,教我更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如今我每遇困难,便会想起母亲的教诲: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想不开的人。她虽已离去,却将最宝贵的精神留给了我,这便是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坚韧。
秋雨渐渐地停了下来,阳光出来了,照在湿漉漉的庭院中,竟映出七彩的光晕。我推开门走出家门,深深地吸一口气。空气中有泥土的清香,也有生命的味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人的慨叹,亦是今人的遗憾。母亲去了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她虽已不在,但她给予我的爱与教诲,将永远会伴随着我,走过每一个秋雨凄凉的日子。真心希望天下为人子女者,都能在父母健在时,多尽一份孝心,莫待他日追悔莫及。而于我,唯有将这份思念与感恩,化作前行的力量,方不负母亲的养育之恩。
秋雨虽凉,人心可温。母亲的爱,如同这雨后的阳光,永远温暖着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