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参观抗战纪念馆有感 (诗歌)
(一)指纹
青铜浮雕上密布的弹孔
突然开始呼吸
它们认出我指尖的温度
与八十年前贴在战壕掩体的
那个小号手的手印,血缘相同
导游说这里陈列着七百件遗物
可明明有七万双眼睛
在褪色的家书里醒来
笑视着春天的柳绿花红
当我的倒影掠过玻璃展柜
整面墙的钢盔忽然轻轻晃动
像当年集合报数时挺起的胸膛
最安静的是一双草鞋
它用稻草的方言对我说:
“请把博物馆的灯光调亮些
让孩子们记住
雪山草地的月光”
此刻我站在电子留言屏前
所有少年画下的白鸽
正衔着橄榄枝飞进1940年的雪夜
而英雄们终于可以
在春天的扫描仪下舒展手指
把年轮刻进我们的掌纹
(二)瓷光
卢沟桥的石狮还记得
那个把月光染成铁锈的夏夜
七百道弹痕在它的脊背生根
长成永不闭合的眼睛
所有折断的大刀都去了哪里?
在太行山的褶皱里
它们把自己锻造成犁
将硝烟埋进春麦的根系
一封未抵达的家书
在台儿庄的砖缝辗转半生
直到某天被考古的目光
译成青铜的沉默
南京城墙记得血的温度
每块墙砖都选择
用血泪讲述
蒲公英努力飘过万人坑
把白色誓言种满山坡
八十圈年轮里
黄河把弹片淘洗成星星
它们化成儿童胸前的红领巾
当纪念碑垂下视线
青铜的泪水在瓷釉里结晶
此刻我触摸博物馆的展柜
冰凉的玻璃下
半块染血的学生校徽
正与崭新的星星火炬
交换光的波长
所有凝望的窗口
都升起同一种瓷器般
温润而坚韧的黎明
China——
将永远守护和平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