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紫苏,荏苒时光莫辜负(散文)
总是说时光荏苒,当“荏苒”二字具体到纸间,具体到诗词里,再具体到一种植物,就感觉到了时光有了呼吸有了心跳有了生命。
这植物不是别个,就是最常见的——紫苏。它圆圆的叶子,姿态称得上端庄,乍一看好似灌木种类,其实,要矮一些个,因为分枝较少,因此稀疏,窈窕。
其实,紫苏有好多名字的,几乎是一个地方就会有一个名字。人们叫它白苏、赤苏、红苏、桂荏、白紫苏、黑苏、青苏、黑麻、水升麻等等。再就是,它很好种植的,无论荒山还是野岭,也无论平原还是陡坡,它不择地势的,因此,它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都会见到紫苏的身影,摇曳在风里。紫苏在别人眼里如何,我不太清楚,但是,它在母亲眼里,那可是最美的,仅仅只是紫苏的叶子,就已经是美得不可方物的。
母亲不仅屋前种植紫苏屋后也种植,而且,在田间地头都种上一片片紫苏。紫苏叶面是浓绿的,而,它的叶子背面又是紫色,而且还带着皱褶,好似母亲做衣服时,为了有特色,故意在胸前后背捏几个褶皱出来,一种婉约自然而然,看着舒坦,极美的。
最开始,种一丛紫苏,是为了防蛇,都说是,种植了紫苏,蛇就不敢来了。紫苏香气浓厚,蛇受不了呢,到底是真是假,倒也没有去研究过。
村子里的九奶奶看着我家门口屋后的紫苏,就掰着指头说:这紫苏好呀,种在家里房前屋后的,好呀,又吉祥是又避邪还保佑着人丁兴旺嘞。六叔七爷还有四奶奶五奶奶也都说,这紫苏好呀,看着就好看,心里老舒坦了呐,有风的天气里,还会闻到一缕缕清香,真是说不出的妙。我姐总是说,那叫做沉醉,就是喝酒喝得醉醉的感觉。
父亲听了,就故意大口呼吸说:不用打酒了,闻一闻紫苏,我就醉醉的了。哈哈。
母亲也笑着说:那可是省钱了,省下的酒钱,给俺妮儿扯上几尺花布做花裙子,可真是又好又妙嘞。
一家人坐在园子里,嗅着紫苏的清香,边吃饭,边说笑,习习的晚风,暮色里,家家灯火通明,都在吃着晚饭,随意聊着闲话。村庄里人听了,心里欢喜,都来我家向母亲要紫苏种子,也都前屋后屋地种上。一家家一户户被浓绿的紫苏围绕着,炊烟袅袅,鸡鸣犬吠间,孩子嬉笑打闹声,大人们聊天说笑声里,充满和谐充满着村庄独有的气息与欢笑。
我家的紫苏种子还是一位朝鲜姓金的阿姨给母亲的呢。金阿姨说在她们那里,是缺不得紫苏的。家家户户也都喜欢种植一些紫苏,是为了吃时方便。在韩餐的美食中,人们往往都习惯用到紫苏。烹饪时,他们喜欢用新鲜的紫苏叶包上烤制的五花肉食用,韩国人还喜欢用紫苏制作泡菜,泡制出来的泡菜,那是与众不同的,是一道难得的美味呢。
金阿姨爱人一直生病,身体向来不好,一直都是金阿姨撑着家的。虽然金阿姨尽心尽力地给爱人医病,但还是没有留住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千不舍万不舍的,还是永远地离去了。那年金阿姨的女儿叫小爱,还不到三岁呢。之前,金阿姨边打工边做一些它们那里的美食,用小车子推着去集市上卖,赚来的钱给爱人医病也用来维持这个小家。
现在,金阿姨依旧做美食去集市上卖。女儿小爱,很是聪慧美丽,只要是周末或是寒暑假,也跟着母亲一起去集市上做小买卖。
小爱,生得很好看,也懂事,母亲很喜欢,经常给她做衣服或是做一些我们这边的饭菜给她吃的。
时间久了,金阿姨不仅与我们一家人熟悉了,而且与我们村庄里的人也越来越熟悉。村里人对金阿姨也很好,知道了金阿姨的情况,热心的九奶奶就悄悄地对我母亲说:不如呀,给金子寻一门人家吧,年纪轻轻的,又拖着个孩子,一个女人不易嘞。
母亲在摘紫苏叶子,听了就停了手,说:可是,就是担心提起这事,她金阿姨再思念起小爱的爸爸来,倒不好了。不知道怎么提呀,再说也没有合适的人呀?
一旁的邻居酸菜婶听了,也凑过来说:是呀,好几回,我话到嘴边,愣是没敢说出口的。
原来,酸菜婶有位远房亲戚,因为在家门里排行老七,因此都叫他七哥。七哥早年下过乡的,后来返城在工厂里做工,经人介绍与城里的女孩小谢结了婚,谁知,不幸的是,小谢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生命。留下一个儿子,那一年儿子很小呐。
好多年,七哥思念着妻子,一直走不出来。
母亲得知此事,感觉七哥与金阿姨年纪相仿,而且经历也很相似,酸菜婶也觉得七哥与金子应该往一起凑凑,处一处,说不定能处出一段感情来的。
九奶奶听了,就说她要做这个大红媒的,暗里嘱咐母亲去套一套金子阿姨的话儿,看看有没有那意思,只要稍微有,他老人家就会有办法,准能说成这门亲事儿。
于是,男方那边由酸菜婶子去说,女方这边由九奶奶去说,再由母亲在期间配合着两位大媒人,亲事准能成的。
那一年的夏季,紫苏生长得很好,浓绿的紫苏叶子,对我来说,是饭桌上,其它蔬菜很难取代的必备蔬菜了。别人喜欢用生菜来做饭包,而我,喜欢用紫苏叶子来做饭包。
一片紫苏叶,抹上一层农家酱,上面放上米饭,竟然再也不用加香菜葱呀什么的,轻轻那么一包起来送入口中,慢慢咀嚼,香气在口里泛滥着,胃腹也早已千呼万唤着,早已急不可耐了。
自我感觉,吃紫苏的缘故吧,竟然,整个人儿,也是清香起来,走路也觉得轻盈无比,整个人儿都好似精神倍增,轻松愉快着呢。后来读书,在《尔雅》里竟然发现这样的一段记载:“取紫苏嫩叶研汁煮粥,长服服用令人体白身香。”果真如此吗?短短数语,倒是给我留下了足够想象的空间呢,从此,紫苏在我心里的地位可是越来越高了呢。
母亲们喜欢用大黄米面或是糯米面儿包上豆沙馅儿,再用紫苏叶子包裹起来,然后,放进蒸锅里蒸着吃。因为,紫苏叶的形状如静止的小老鼠的样子吧,这种食品,就叫做“苏耗子”。
说来,这种吃法,还是东北人有名的小吃呢。
说起“苏耗子”还有一段传说的,那是来自满族民间的传说,是说呀,满足妇女用“苏耗子”这一美食来劝导自己的丈夫,要勤劳,只要勤劳了,才会有饭吃呀。因此它的寓意就是“捕鼠勤作”。
那么,这小吃呀,不用说,也是金子阿姨在集市上制作的最拿手的食品呢。
那一天,酸菜婶故意带上她七哥去金子阿姨的小吃摊前,金子阿姨好似感觉到了什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母亲也带上九奶奶来了,我也去了。
九奶奶和母亲为金子阿姨和七哥着想,先不说开什么,只当是巧合见一次面好了。人多了,有说有笑的,金子阿姨和七哥也就不再尴尬了,也有说有笑起来。
“苏耗子”吃在七哥口里时,七哥连连夸赞好吃好吃,赞不绝口。金子阿姨早已从母亲口里知道了七哥的为人,也知道了七哥的一些事情,尤其是九奶奶也亲自在金子阿姨面前郑重其事地提了亲的。
那么后来金子阿姨与七哥咋样了呢?当然是喜糖我是吃定了。那天,小爱给我端出最好吃的小吃,当然也包括“苏耗子”这道美食。
我边吃,边听着大人们聊着紫苏,竟然说起了紫苏的药用价值。想不到的是七叔对紫苏也很喜欢,他竟然能一连串的说出紫苏的药用,什么具有理气安胎、解毒再就是呀还有更重要的呢,那就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呀。七叔说起紫苏的药用一套一套的,人也不拘束了,还说紫苏对脾胃气滞、胎动不安、风寒感冒、鱼蟹中毒都有应用的。原来,七哥在乡下时,住在一户姓贾的人家里,贾老爷子别看年纪大了,一点也不闲着的。老人家年轻时,就做药材生意的,喜欢收购各种药材,去县城的药材公司里送。七哥只要有空闲就跟着老人家去山里收购药材,因此对药材蛮了解的。
七哥还讲了一个有关紫苏药用的传说:东汉末年时,一天,神医华佗坐在一家酒店中独饮。就在这时,华佗看见一群年轻人也在酒店里吃饭,他们大声喧哗着,好似吃得很热闹,原来在比赛吃螃蟹呢。但见,吃空的蟹壳堆在桌上如小山了。作为医者,华佗上前好言相劝:“螃蟹吃多了拉肚子,吃不舒服还有生命危险。”
然而,没有人听他的。反而,华佗越是劝阻,年轻人就越吃得热情高涨起来。巧的是,几位年轻人和华佗又都同住在这里。半夜时分,几个年轻人果然一个个直喊肚子痛,有的还在床上直打滚呐。
危急时刻,可是,华佗手里也没有带着医治的药物呀,情急之下,忽然,华佗想起他在采药时,遇见过一只小水獭吞吃了一条鱼,肚子撑得如小鼓一样。小水獭实在是难以忍受,就在水里乱折腾着,后来,筋疲力尽的水獭爬到岸边,见到紫色的草叶子,就胡乱吞了几片下去,没想到,不一会,小水獭就安然无恙了。于是,华佗立刻招呼徒弟趁着夜色,到郊外去采了些紫色的草回来,煎汤给几位年轻人服下。真是神奇呀,没多久,这些年轻人的肚子果然不痛了。
年轻人感激不尽,对华佗的医术都竖起大拇指,当问及华佗,给他们到底喝了什么药时,华佗说:病人吃了它感到舒服。就叫它“紫舒”吧!于是“紫舒”叫着叫着,就成了紫苏了。
当七哥说起紫苏的名字由来时,母亲却说紫苏名字虽多,但是唯有“荏苒”最美。
于是,情不自禁想起来《红楼梦》湘云的诗句里有一句来:“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这一说起“荏苒”二字来,大家就不由得都感叹起时光的易逝,光阴的可贵。
九奶奶就大声地提醒着:是呀,也不要再顾忌什么了,该忘的就得忘了,过去的都叫他过去吧,往前看,因为时光不等人呢。
大家都知道,九奶奶是要人们珍惜时光,更是在鼓励金子阿姨和七哥呐,要他们抓紧时间办喜事。
金子阿姨结婚那天,酒席上,我吃着紫苏做的美食,边吃边不断地说着祝福话语。咀嚼着荏苒的美味,满满的口里充满了紫苏浓郁的香气,不禁感叹着时光匆匆,太匆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