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七律·秋怀杂咏集(古韵五首)
秋雨
似泪凄清落案间,牵丝回忆润生还。
寒塘雨打萍踪远,古驿风梳客鬓斑。
别岸花飞新浪涌,空坪叶坠旧盟删。
孤灯照彻相思字,潮载红笺过港湾。
暮园归饮
天朦月上晚才归,尘落征衫带倦微。
照水有情风里隐,临窗不语夜边飞。
篱垂豆荚添秋致,炉沸松茶晃素辉。
邻叟叩门呼共饮,酣谈同入酒杯肥。
梁祝
痴情暗向寸心怀,真爱终归岁月谐。
风雨为媒催共结,山川作证誓同埋。
浮名俗网休牵侣,野径仙踪愈往侪。
幻海缘深从未减,双身化蝶绕花佳。
秋渔闲咏
寒江垂钓一竿轻,箬笠蓑衣任雨晴。
水澈时瞧鱼竞跃,心闲长伴鹭相行。
烟中撒网疑无迹,夜下收纶喜有盈。
沽得村醪归野舍,满船秋色载渔声。
荆轲行
燕丹怀愤揽豪英,终向荆轲付死生。
易水沉波流客远,秦廷杀气逼臣惊。
图穷匕见机先失,剑起人亡事未成。
千古高名留恨处,西风犹作击弦鸣。
【编者按】七律《秋怀杂咏集》以“情”织秋景,以“志”铸诗魂,五首古韵藏尽人间千味。其最精妙处,在于以“秋”为引却不困于“秋”——既借秋雨、暮园、秋渔的秋景织就清寂底色,又将相思、闲逸、痴情、豪勇等人间情志融于其中,让五首七律各有风骨却浑然一体,读来如赏一幅“秋景为笺、人情为墨”的水墨长卷,字句间满是可感的温度与可触的风骨。《秋雨》:以“雨”为线,串起相思的“具象化”,将抽象的“相思”落进雨的每一处细节,让愁绪既清寂又绵长。《暮园归饮》:于“俗”见“雅”,藏尽闲居的“烟火气”,并把“闲”写活了:不是文人雅士的刻意风雅,而是邻居敲门喊喝酒、酒后畅谈的家常,“酒杯肥”三字俗得可爱,却让暮园的秋夜满是人情暖意,比任何雅句都更见“养心”真意。《梁祝》:脱“俗”守“真”,写透爱情的“不朽感”,不同于常见咏梁祝诗侧重“化蝶”的凄美,此诗更重“情的坚守”。“风雨为媒催共结,山川作证誓同埋”,以天地为证写爱情的决绝;“浮名俗网休牵侣,野径仙踪愈往侪”,跳出“世俗阻碍”的套路,以“真爱终归岁月谐”的必然。全诗没有悲戚,只有对“痴情”的赞颂,让梁祝的故事多了份“向死而生”的豪迈。《秋渔闲咏》:以“闲”为魂,绘出渔者的“自在境”,诗中的“闲”,是“动中见静”的通透。为了“闲”,即便“烟中撒网”“夜下收纶”,也以“疑无迹”“喜有盈”写出“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心境。最后“沽得村醪归野舍,满船秋色载渔声”,把“渔获”换成“秋色”与“渔声”,更是将“闲”推到极致——渔者钓的不是鱼,是满船秋光与自在,这份境界,让秋渔成了“养心”的典范。《荆轲行》:以“恨”衬“勇”,刻下英雄的“悲壮骨”,此诗最见笔力的,是不避“失败”却更显“豪勇”。“燕丹怀愤揽豪英,终向荆轲付死生”,以易水的悲凉与秦廷的凶险,铺垫英雄赴死的背景;而“图穷匕见机先失,剑起人亡事未成”,更是直面“刺秦失败”的结局,不美化、不回避。正是这份“事未成”,让“千古高名留恨处,西风犹作击弦鸣”更显悲壮——荆轲的“名”,不在成功,而在“明知必死仍赴约”的勇气,西风中的“击弦鸣”,恰似英雄未绝的豪气,读来让人热血难平。整体而言,这五首七律堪称“以景载情、以情立骨”的佳作:秋雨的相思、暮园的闲暖、梁祝的痴情、秋渔的自在、荆轲的豪勇,五样情志借秋景铺展,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映衬。诗人不堆砌辞藻,不刻意求工,只以“可感的细节”与“真挚的情志”为笔,让每首诗都成了一个可走进的场景、一段可共情的人生——这正是古韵诗词最动人的力量,也是这组《秋怀杂咏集》最难得的价值。好诗推荐大家共享!【编辑:北斗永春】
1 楼 文友:北斗永春 2025-08-25 23:29:21
欣赏一组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墨海 2025-08-26 02:57:17
欣赏老师精彩点评,辛苦了祝好看茶!
2 楼 文友:北斗永春 2025-08-25 23:30:45
感谢诗友赐稿诗韵社团,祝佳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