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逊河照像馆青春的记忆 (散文)
四十三年后,当我再一次站在逊河照像馆门前,在温暖的阳光下,面对老旧斑驳且熟悉的门脸,恍如隔世。
登录记忆网页,思绪一下子回到那青春灿烂的美好日子。
逊河照像馆是承载着我青春记忆的容器,同时也是文明发展的时空胶囊!
七七年我和三个最好的闺蜜一起考上了逊克军马场高中,开始了我们离开父母首次的人生远航。
为了纪念我们的友谊和生死与共的誓言。我们从一个月十元的生活费中挤出二角钱,兴高采烈地第一次步行八里地来到心中神圣的逊河照像馆。
在当时的年代,照相可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啊!
我们四人手捏着那几角钱,小心翼翼地和摄影师讨论着照多大尺寸的照片,最后根据我们的财力进行数学运算,决定AA制,两人一组各照一张一寸的山水布景照片加洗一人一份,再狠狠心照一张二寸的四人合照,毕竟友谊比吃饭重要,大不了晚饭不吃了。
然后我们摆好位置,摄影师钻到黑红布帘里调焦距、光圈等参数,我们紧张地不敢呼吸,不敢眨眼睛,十五岁的脸僵硬地马上要掉到地上。随着摄影师手里气囊咔嚓一声,我们立刻欢雀起来,然后是开票,再然后就是细数着取照片的日期。
届时,我、文花、红英、金凤来自最最偏远的大平台军马场,在我们前十五年的人生中,几乎没有照相的经验!
照片取回来后,我们四人爱不释手,怎么也看不够。
照片上的我们微张着小嘴,一眨不眨的眼睛透着初次照相的惊慌失措,冷若冰霜的小脸上没有一丝丝的笑容,四个小姐妹呆呆萌萌的,像四只呆头呆脑的小企鹅般可爱!
三年高中,永远难忘那几个屈指可数的星期天,我们手攥着一周或半个月口挪肚攒的几角线,饿着肚子也要走八里地,为的是留下一张张青春的照片,逊河照像馆成为我们所有学生心中的梦想。
翻看高中时代的照片,能清晰地看到我们的人生轨迹和友谊的轨迹。
千万别小看照相这件事,这在当时可是除了学习以外最大的事情了。小小的照片体现了人情世故,书写了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深刻内含。通过照片能看出自己与同学相处友谊的轨迹。那一学期和谁走的最近,最要好!
要想巩固友谊,让友谊的小船航行的更远,一起去留张影是最好的方法和证明。
两个要好到无话不说的小朋友,开始策划着周末去照像馆了。
星期天,两个小伙伴悄悄捏着攒下的几角钱,友谊的小船在香甜的风里扬帆起航了,一路欢声笑语的驶向逊河照像馆。友谊永远永远的定格在那方寸之间。至于来回的路谈了什么?笑了什么?郁闷了什么?伤感了什么?早己随风而逝,但照片上的好朋友却永存在记忆的底片上,难以忘怀!
逊河照像馆虽然地处偏远的小镇,却在一众低矮的土坯房中鹤立鸡群,要知道他可是砖水泥的,在当地阔气程度可是没得说。用现在的流行语是著名的打卡地。
更重要的是照像馆里有着北京天安门,江南水乡竹林几块布景,有一套新疆维吾尔族女孩的服装,还有一套朝鲜族女孩的服装,一件女生西服,一顶太阳帽,一捧假花,一只黑色的公文包可供我们免费选择。
因为我们穷得一无所有,为了节省版面,只能三二个好朋友合拍,为了满足对少数民族服装的渴望,只能你穿一种她穿一种,整个版面便绽放成一朵朵民族之花。
面对两套漂亮的服装,内心经过一番挣扎纠结,我只能选择那套新疆维吾尔少女服装,我更喜欢它的款式和别有风情的小帽子,朝鲜族服装我也很喜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只能等下次有钱了再照吧。
穿上维吾尔族少女的服装,戴上可爱的小帽,因此我就有了一张当时特别流行的孪生姐妹的照片。
但可惜的是直到高中毕业,我也没有多余的二角钱穿上朝鲜族少女的服装,拍上一张照片留作青春的纪念。
十五六岁的少年,尤其是我们女孩子不仅喜欢照相,更喜欢看照片。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回到寝室洗漱完毕后,所有的女生都趴在被窝里看照片,然后跳到同学的被窝里挨个讨要照片:给我一张吧,给我一张吧,要不然把底板给我,我自己去洗……同学们以谁积攒的照片多为荣。照片的多少成为证明你在同学中的人缘好坏的标准。当然女生只能有女生的照片,高中三年我们男女生是不说话的。
二零一六年,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同学举办了分别四十年的大型同学聚会。记忆的潮水一经打开,便汹涌澎湃。那几天同学群里沸腾了,同学们纷纷往群里发高中时代的照片。没想到看着一个个粗心稚气的男孩子,也有柔情的一面,他们也知道去照相啊!他们的照片比我们女生还多还全,这可大大的填补了我相册的空白,我的学生时代终于结束了女生一统天下的局面,终于有了男孩子青春的面庞。
照相大大地满足了我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我们暂时走不出去这落后愚昧的小地方,但我们的心随着摄影师手中气囊咔嚓一响,随着假景的画面飞了出去!我们的友谊也永远定格在那个美妙的瞬间!
那个时候,我和生活中的几个核心好友,天天缠磨在一起,一起起床,一起洗漱,一起去打早餐,一起上学,一起午餐,就连上厕所都形影不离,晚上铺挨铺一起入眠,兴奋时在被窝里还能唠上很久,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分开。
那是一段纯洁无忧用友情包裹着生活,从来不曾想过和你们这些晨昏相处,相濡以沫的好朋友们分开过,我们甚至于发过誓,如果有人想把我们分开,我们就相约一起逃走。
然而人生就是人生,三年的高中生活很快结束,岁月流沙,滚滚扑面,我们甚至于跟有的好友道不上一句再见便各奔四方。
七七年对于十五岁的少年来说,只想着和好朋友天长地久。后来才慢慢懂得,人生岔路多,原来许多人只能陪我走一段路。陪伴是短暂的,分别才是长久的。有的人一别便是永远!
有了微信群后,再远远望去:胡大可、林波、赵娟、徐忠慧这几位同窗好友已离开我们多年。人生匆匆,时光如梭,人生的际遇让人唏嘘不已。
如今四十三年过去了,今天站在逊河照像馆的门前,抚摸着那窗户上快照几个字(这也是后来才有的服务项目,在七十年代只能加急),我的眼前飞扬着那一张张稚嫩天真无邪青春的脸庞,往日快乐的时光时时刻刻温暖着我。
谢谢同学们三年的陪伴,是你们的陪伴和鼓励让我的目光不再迷茫,我的心灵不再彷徨,脚步不再犹疑。
你们激励了我,故我能立足于群山之巅,你们鼓舞了我,故我能行进于暴风雨的洋面!你们的鼓励使我超越了自我,把人生过得有声有色!
登录过去,我想念你们!展望未来,我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