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槐树下的课桌(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槐树下的课桌(散文)


作者:汪震宇 举人,4961.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8发表时间:2025-08-28 11:41:32

【晓荷·小事】槐树下的课桌(散文) 蝉叫得没那么凶时,夏天也就快过去了。巷口的那颗老槐树开始掉黄花了,一小朵一小朵地,风一吹就飘下来,铺在地上金灿灿地,踩上去软乎乎地,还带着股淡淡地香味儿。
   七岁那年我正蹲在树根底下数蚂蚁玩,那些黑点点排着歪歪扭扭的队,有的扛着比自己还大的面包屑,有的则凑在一起碰触角,看着就像是在跳舞。突然间我闻见一股樟木的香味混着槐花香飘过来,抬头一看,是爷爷背着新做的木课桌。他走得轻轻的,好像怕吵醒桌上的木头。走到我身边时,他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头,指尖凉丝丝的,还带着砂纸的小碎末,痒得我咯咯地笑。
   那天的书包是奶奶缝了两个晚上才做好的。粉蓝的布上印着小碎花,针脚细得像蚂蚁爬过,边角还缝了圈荷叶边,摸上去软乎乎的,像抱着一团暖云。早上奶奶把两块烤红薯埋在灶台里焖着,塞进我书包时还热乎着,贴在腰上暖暖的,连肚子都跟着舒服了起来。
   最让我得意的是爷爷做的课桌椅。桌面刨得光溜溜的,凑近闻全是樟木的香味,边缘用砂纸磨了一遍又一遍,摸上去就像小猫的毛一样顺滑,绝不会硌到胳膊。爷爷刻我名字时特别认真,左手扶着椅腿,右手握着刻刀慢慢划,刻完一笔就用手指蹭蹭,确定没毛刺才继续下一笔。最后刻好的字圆滚滚的,瞅着倒像是给我名字盖了个软乎乎的小印章。
   到了该上学的时候,爷爷就蹲在门槛上,拿根蓝布条一圈圈往桌腿上缠,缠一圈就使劲扯紧;奶奶则帮我把书包带理了理,顺便还往我兜里塞了几颗薄荷糖,糖纸特亮,她手刚刚才揉过面团,还带着暖暖的劲儿。
   村口的土路已经被太阳晒软了,踩上去像踩在化了的棉花糖上,每一步都能留下浅浅的脚印。我跟在爷爷身后,看着他弯着背,把课桌顶得轻轻晃,樟木的香味也跟着飘。奶奶提着我的小水壶走在旁边,时不时弯腰帮我摘掉衣角上的草屑,她的头发垂下来扫到了我的脸,痒得我缩脖子,她就笑着拍拍我的背。
   路过小河边的时候,爷爷蹲下来帮我卷裤腿,卷到膝盖那儿还会把皱起来的地方扯平;奶奶则是在另一边帮我拉袜子,得拉到脚踝往上才放心。爷爷眼睛里映着水面的光,像有两颗小星星在里头,他用指尖轻轻点了点我手背,我懂,这是叫我别摔跤了。我含着薄荷糖,凉丝丝的甜劲儿从舌头一直甜到心里,走路都觉得飘乎乎的,好像要跟着风飞起来一样。
   学校在镇东头的老庙里,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比爷爷岁数都大,树枝伸得老长,跟撑着一把绿伞似的,树荫能罩住大半个院子,风从树叶里穿过去都带着凉劲儿。报名时老师看着我一身“土里土气”的装扮笑着摸我的头,后来看到我的课桌和书包,则是一个劲儿说好看。我立马挺起小胸脯,还特意用手指了指奶奶,想让老师看看书包上的荷叶边,这可是奶奶亲手做的。奶奶笑着揉了揉我的头发,还捏了捏我耳垂,劲儿软软的,使我的心里暖乎乎地,就像揣了个小太阳。
   爷爷把课桌挪到靠窗的地方,阳光从树叶缝里漏到桌上,那些光斑跟调皮的小玩意儿似的,一会儿跑到爷爷给我刻的名字上,一会儿又蹦到我的铅笔盒上。我伸手去抓它们,可它们却躲开了,等到后来落到我手背上的时候,还暖乎乎的呢。头一节课学认“人”字,老师写粉笔的声音细细的,跟小老鼠窜来窜去的动静一样。老师朝我笑,我赶紧坐得直直的,眼睛盯着课桌上的字。突然就想起爷爷刻字的样子,他左手扶着木椅,右手拿着刻刀,每一笔都走得慢,刻到“宇”字的宝盖头时,还得停下来吹吹木屑,生怕木刺扎到了手。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凑过来瞅我的课桌和书包,小脑袋挤在一起,就像一群吵吵嚷嚷的小麻雀。有的同学摸了摸课桌边缘,小声说“这也太滑了吧”;有人碰了碰书包上的荷叶边,眼睛亮晶晶的。我站在边上,心里甜滋滋的,跟含了颗化了的麦芽糖一样,嘴角忍不住往上翘,还悄悄护着课桌,生怕有人把爷爷刻的字给碰坏喽。
   日子一天天地过,这张课桌就跟我的小伙伴似的,陪着我从认生字到读课文。每天早上,奶奶都会在书包里放些好吃的,有时候是烤红薯,有时候是小饼干,偶尔还会塞张纸条,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小太阳,旁边还有几个小圆圈,那是给太阳画的光晕,她怕我在学校想家。
   春天槐花开了,一串串白白的像小铃铛,我摘下几朵夹在课本里,课桌里就飘着花香,写字都更有劲儿;夏天的阳光洒在课桌上,我把课本搬到树荫下,看光斑在书页上跳动着,写完作业就把饼干掰成小块,放在树根下给蚂蚁吃,还会对着它们喊“加油”;秋天落叶飘进教室,我捡起最像小扇子的夹在笔记本里,还挑一片最红的带回家,放在奶奶的针线筐上,她看到总会摸我的头;冬天寒风呼呼地吹,我把奶奶缝的暖手袋放在课桌下,暖手袋上绣着小兔子,摸上去软乎乎的,课桌也暖暖的,像奶奶握着我的手。
   有一回我不小心把墨水洒课桌上了,黑墨渍跟小虫子似的,擦了半天都擦不掉,我急得眼圈都红了。放学回家,我低着头走到爷爷奶奶跟前,手指头紧紧抠着衣角,跟他们说课桌在学校沾了墨迹。奶奶赶紧蹲下来,用手背擦着我眼角,她的手刚洗完衣服,凉丝丝的;爷爷听完就去翻出砂纸和木蜡,装在小布包里,说明天去学校帮我处理。第二天一早,爷爷跟着我去学校,在教室角落找了个位置,把课桌轻轻挪过来,先用砂纸慢慢磨墨迹,磨一下就吹掉木屑,再蘸着木蜡一点点涂,动作轻得怕碰坏桌子。奶奶那天特意早起,煮了鸡蛋塞我兜里,还跟过来帮爷爷递毛巾擦手。我站在边上,看着爷爷认真的样子,心里又愧疚又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小心爱惜课桌。爷爷磨完,刮了刮我的小鼻子,说“这下跟新的一样啦”,我立马就笑了。
   爷爷没念过多少书,可就爱翻我的课本,捧在手里跟宝贝似的,手指头轻轻蹭着书页。碰到不认识的字,立马凑到我跟前,那眼神明摆着就是盼着我教他。我也当起小老师,拿着铅笔指着字念给他听,还拿手比划着讲意思。奶奶坐在旁边织毛衣,毛线针动来动去地沙沙响,她时不时抬头瞅我们俩,嘴角一直带着笑,阳光落在她头发上,跟撒了把碎金子似的。有时候爷爷还跟着我背课文,声音有点哑,可那股认真劲儿没话说。有一回我背《静夜思》,背到“举头望明月”就卡壳了,想半天想不起下句,爷爷倒轻轻接了句“低头思故乡”。我瞪大眼瞅着他,他笑着摸了摸我头。原来他天天听我背,早就记熟了。
   那年冬天爷爷生病了,躺在床上没力气,再也不能送我上学。每天早上,奶奶帮我收拾书包,拉链拉得整整齐齐,铅笔削得尖尖的,还会把围巾在我脖子上绕两圈,送我到村口时,她会站在原地看着我走远,我回头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我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先跑到爷爷床边,把学校里的事讲给他听,什么光斑又在课本上跳舞了,小明夸课桌好看了,老师表扬我写字认真了等等。爷爷听得很认真,眼睛亮晶晶的,还会伸手摸我的头,虽然力气变小了,却还是暖暖的。奶奶在旁边给爷爷削水果,把苹果切成小块,用牙签扎着递到他嘴边,还会帮我补充我漏说的事,比如我今天得了小贴纸。
   有一天,我把老师奖励的小红花贴在文具盒上,红红的像小火苗。我拉着爷爷的手,又指给奶奶看,爷爷摸了摸我的头,眼里有泪却笑得很开心;奶奶蹲下来抱了抱我,怀里带着太阳的暖意,让我特别安心。
   后来我转学去城里,要和课桌暂时告别一段时间了。奶奶把课本和文具小心放进新书包里,每支铅笔都削得尖尖的,橡皮也摆得整整齐齐,就连笔记本的边角,都特意捋顺溜了。送我到村口时,寒风呼呼地吹,奶奶把我的围巾又紧了紧,擦了擦眼角,却笑着说“到了城里要好好照顾自己”;爷爷站在旁边,双手背在身后,看着我,嘴唇动了动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车子开动时,我回头看,他们还站在原地挥手,身影在寒风里显得单薄,却像两座稳稳的小山,我心里又酸又暖,紧紧抱着课本,眼泪掉下来又赶紧擦干。爷爷说过,要做勇敢的小男子汉。
   现在我在单位成了“老职工”,办公桌上的电脑换了三台,文件夹堆得像小山,但我总爱在桌角放个小木笔筒。是我照着爷爷做课桌的样子,用边角料磨的,上面也刻了个小小的姓名,笔画圆圆的,和当年课桌上的一样。
   每次遇到难办的项目,加班到深夜发愣时,手指碰到笔筒光滑的边,就会想起爷爷磨课桌的样子,他蹲在门槛上,手里拿着砂纸慢慢磨,阳光落在他的白头发上;也会想起奶奶在灯下缝书包的身影,她盯着布料,手指捏着针线慢慢缝,灯光落在她头发上,像撒了把碎金。想到这些,心里就踏实了,好像他们还在我身边。
   上个月部门来了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扎着高马尾,跑起来一甩一甩的。她对着复杂的报表急得眼圈发红,像极了当年把墨水洒在课桌上的我。我从抽屉里拿出一颗薄荷糖,糖纸亮晶晶的,和奶奶当年给我的一样,递到她手里,然后坐下来和她一起理数据,就像爷爷当年帮我打磨墨迹、奶奶帮我整理书包那样,把报表拆成一小块一小块,慢慢帮她理清。她惊讶地看着我,我笑着指了指桌角的笔筒,她看了看,嘴角也翘了起来。
   去年公司团建,路过一个有老槐树的村子,我特意绕过去瞧瞧。槐树还是老模样,黄花往下落,风一吹像下金小雨。我蹲在树根下,好像又看见七岁的自己在数蚂蚁,爷爷背着带樟木香味的课桌走过来,奶奶提着小水壶跟在后边,俩人都笑着,用手揉我头。风里有槐花香,还有熟悉的暖和劲儿,仿佛他们从来没走。
   现在我地办公桌上还摆着奶奶当年缝的布兔子挂件,耳朵有点歪,可还是软乎乎的。每年开学那阵儿,写字楼楼下总有送孩子的家长,拎着新书包,脸上又期待又慌慌的,跟当年爷爷奶奶送我上学时一个样。我路过时总会想起那年的早晨,爷爷背着课桌走在前头,奶奶提水壶跟在我身边,我含着薄荷糖走在中间,太阳把我们仨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像三条紧紧挨在一起的好朋友。
   如今我也成了别人嘴里的“前辈”,但爷爷奶奶教我的理儿我却记得特牢:不管是以前坐学校课桌,还是现在坐办公室办公桌,学习这事儿,一辈子都不能歇;家里人的爱和温暖,会一直陪着我,在人生路上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开开心心地走。那些让人心里软乎乎的时光,就跟老槐树下的“小星星”一样,永远在我心里亮着,给我勇气,也给我力量。
  

共 39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一张樟木课桌为线索,串起三代人之间绵长而温暖的生命传承。祖父的刨花与刻刀,祖母的针线与薄荷糖,童年校园的槐花香与墨渍,在细腻的文字中凝成具象的温情。传统手艺与乡土记忆在城市化进程中并未消散,反而化作笔筒上的圆润刻痕、办公桌上的布兔子挂件,以及深夜加班时一颗薄荷糖的清凉。作者以三代人的“课桌”为隐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与责任的接力,那些粗糙手掌抚摸过的木质纹理,最终沉淀为面对世界的勇气。文章中,课桌既是具体的学习工具,亦是祖辈匠心的结晶、童年记忆的保险箱。当主人公成为职场前辈,以同样温暖的方式引导新人时,完成了从接收爱到传递爱的闭环。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8-28 11:41:50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28 16:11:00
  感谢小雨老师对我作文的肯定。其实我平时就是想到啥就试着写下来,肯定还有好多不周到的地方。以后我会多看书、多练笔,要是能经常得到您的指点就好啦,辛苦老师啦!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8-28 11:42:01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28 16:12:47
  小雨老师您好!看到您说“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我心里一下子特别开心,还有点小激动呢!您这么说,给了我好大的鼓励呀!以后我会继续多观察生活、多练笔,争取写出更棒的内容,也希望能常得到您的指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