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外一篇)

编辑推荐 【丹枫】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外一篇)


作者:阳山岗 布衣,45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发表时间:2025-08-28 19:28:23
摘要:原创首发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八十年前,那弥漫的硝烟,如厚重的阴霾,无情地笼罩着广袤的苍穹,整个华夏大地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苦难之中。然而,英勇无畏的中华儿女,为了驱逐日寇,保卫祖国,士气如虹,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战洪流。
  
   他们坚守在祖国的边疆,在那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他们炽热的鲜血;每一次冲锋,都彰显着他们视死如归的勇气。他们在边塞之中与日寇殊死搏斗,许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只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与领土完整。
  
   彼时,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这片曾经美丽富饶的土地,已不再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乐土。但正是在这峥嵘的岁月里,无数英雄挺身而出,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抗争,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他们的事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那段黑暗的历史天空。
  
   家仇国耻,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也被丹青妙笔著于史册,成为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历经八年浴血奋战,我们终于赢得了胜利。如今,华夏大地如巨人般巍然屹立于亚洲东方,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坚韧与强大。这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尊严与荣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钤阳湖秋晓
  
   破晓时分,晨曦如一层轻柔的薄纱,悄然染上钤阳湖的湖头。那缕曙光,像是大自然这位画师手中的妙笔,轻轻一挥,便为湖面晕染上了一抹柔和的亮色。湖畔的白芷,散发着清幽的香气,与白鹭、沙鸥相伴,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妙的画面。白鹭轻盈地展翅,沙鸥欢快地啼鸣,仿佛在为这清晨的美景欢呼喝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雾气渐渐消散,远处的山峦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如同浮动着一层浅浅的黛色。那黛色的山峦,恰似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在天地间缓缓展开。微风轻拂,牵起湖面上的细浪,细浪追逐着轻快的小舟,仿佛在与小舟嬉戏。小舟在波浪间起伏,船头破开湖水,发出清脆的声响,为这宁静的湖面增添了几分灵动。
  
   天空中的云光倒映在湖面上,千波瞬间变得平静如镜。洁白的云朵、湛蓝的天空,都清晰地映照在湖中,仿佛湖底也有一片天空。此时,一丝凉意悄然初生,伴随着一泓湖水缓缓流淌。那凉意,像是秋的使者,带来了秋天独有的清爽。
  
   如此美妙的胜境,又何须到海外去寻觅呢?只需举目四望,眼前的一切都仿佛融入了韵味无穷的诗意画卷之中,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每一处景致,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礼物,每一丝气息,都弥漫着诗意的芬芳。
  

共 10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以“硝烟阴霾”“山河破碎”勾勒抗战苦难背景,用“抛头颅、洒热血”“钢铁般的意志”刻画先烈群像,字里行间饱含对先烈的崇敬与对历史的铭记,家国情怀充沛,易引发读者共鸣。“厚重的阴霾”象征侵略带来的黑暗,“璀璨星辰”喻指先烈事迹的光辉,意象选择与抗战的沉重、英雄的崇高相契合,让抽象情感有了具象载体。从八十年前的苦难开端,到先烈抗争的过程,再到胜利的意义与当代启示,时间线与情感线并行,层层递进地展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核心主旨。 《钤阳湖秋晓》:以“破晓时分”为起点,按“晨曦染湖头—雾气消散—云光映湖”的顺序铺陈画面,“晨曦如薄纱”“山峦若隐若现如淡墨山水画”用比喻活化景致,“白鹭展翅”“沙鸥啼鸣”“细浪追舟”以动景添灵趣,从视觉、听觉、嗅觉(白芷幽香)多感官呈现秋晓之美,画面感极强。从对景物的客观描摹,到“何须到海外寻觅”的感慨,再到“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的抒情,由景生情、情随景浓,没有刻意煽情,却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钤阳湖秋晓的喜爱与沉醉。“晕染”“牵起”“追逐”等动词精准且灵动,“清幽的香气”“清爽的凉意”等修饰温和贴切,整体语言风格与秋晓的宁静雅致相匹配,读来有古典散文的韵味。 两篇散文各有侧重,前者以情动人,家国主题鲜明;后者以景见长,笔墨细腻灵动。均展现了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8-28 19:32:07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