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心中的那盏灯(散文)
一个安静的下午,独自在家。轻柔舒缓的乐曲,在屋里流淌。我慢慢翻开了一本本相册,久远的岁月迎面扑来。
一
那是在秋天的一个午后,天空晴朗,丝丝白云,太阳还略有一点燥热。在小巷口,父亲看着我,满眼慈爱,温和地对我说,放心,我去住几天医院就会回来的,他微笑着向我摆摆手。母亲神色凝重,陪着父亲一起上了车。
弟弟求学,妹妹也在上班,只有我和父母亲在一起。开学初,父亲就感觉到乏力疲倦不舒服,身体出了问题。可刚刚开学,学校事情很多,他是一校之长,放不下工作,就一直撑着撑着。就在中午,吃饭时,看到母亲忧虑的神情,我的心里七上八下,恐慌的很。父亲上午去医院刚做完检查,他怕孩子们担心,吃完午饭才告诉我们。我晓得父亲的病严重了,不然,母亲怎么要借用车来送父亲去医院呢?还让我回家一起吃午饭。在三十多年前,轿车对普通家庭来说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这可不是父亲母亲的行事风格。父亲安排好了学校的工作,周五下午请假去医院住院。
目送着父亲弓背上车,一霎那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内心说不出的担心和忧伤,恐惧阵阵袭来。从此,父亲那高高的消瘦的坚挺背影,载他离家的小轿车,便一起停留定格在记忆中,停留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深陷其中,常常独自呆坐,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那一幕。多年来,一直不忍心拿出。从那以后,父亲就再也没能够回到家来!
金黄灿烂的秋天, 父亲是在医院里度过的。他的中学同学从外地赶来看他,叙旧,拍照留影。人民公园小凉亭外,秋叶斑斓,芳草连天,父亲站在同窗好友们中间,还是那么高大、儒雅,文质彬彬,不苟言笑。精神状态非常好,只是瘦了许多,外人根本看不出他已重病在身。得知父亲生病住院,领导、以前的同事、学生、朋友,学校的老师们纷纷来医院探望他。从他们口中,我知道了父亲正直诚实,秉公办事,不谋私利,知行合一。知道了他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德才兼备。
父亲刚调任新的学校一年多,就劳累生病了。他深入教学一线,坚持每日听课,纠正学风,督导教学。健全校规,全面管理一所落后的学校。那一年春夏秋冬,清晨天不亮,他已经离家去学校了;晚上,月亮高照,他才回家,晚饭总是凉了再热,热了再吃。一辆老式链盒二八自行车,陪伴着父亲上下班 ,和他一起披星戴月,那是父亲的“坐骑”。好几次清晨,我回家住,在胡同口,目送着他用力蹬车上班的身影,我跟父亲说,千万别累着自己了。他说,这是一所落后的学校,各方面都急需整顿,需要尽快赶上,要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
这一年,学校各方面大有起色,破旧的操场修整好了,教室变得干净整洁,教学环境让师生欢欣。父亲深入课堂, 与任课教师探讨教学教法,在四十五分钟课堂里,提高教学质量,填写、留存教学日志。在那个年代,这种教学管理思路和模式,可谓创新。教师们的工作热情调动起来了,他们看到了一股正气在学校冉冉升起,一股清流潺潺涌动。各年级组长更是干劲倍增,带领老师学生們积极进取,整个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老师工作的舒心,学生学习的主动,家长竖指称赞。这是我在父亲离去后才知道的。
那年,父亲是本市教育系统多年来唯一在岗位上病故的校长,距离退休还有两年时间。在住院期间,病床上,他和来探望的老师们仍在交流探讨学校的事情,常常听到他关心学校的谆谆告诫,也听到老师们对他说,请校长放心,安心养病,工作我们会做好的话语。
父亲工作太累了。冬日,累倒在他挚爱的教育岗位上。父亲需要歇息,他歇息去了;父亲安静地睡着了,他永远地睡着了!
父亲故去后,教育局领导和老师们对他高度评价赞扬。挽联花圈表达了对他的品行和工作的赞誉,以及深深的怀念。一副挽联让我铭刻在心,至今记得,“一身正气学校清流,才华横溢震撼世间”。初三年级组敬挽。当时,我看到,极为震惊,也非常感动。时任教育局长看望母亲时,对母亲说:“他累倒在岗位上。我们不应该调他到这所学校任校长,没想到这样。倍感惋惜,深感遗憾。”表达歉意。父亲离去十几年后,一次偶然相逢当时的学校党支部书记,她对我说她刚退休,“这么多年,像你父亲这样的校长,清正廉洁,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面,一心为公,不谋私利,已经很少见了。平时他不喜言辞,但讲起话来,老师们都喜欢听。他是一个才华和品行都非常高的人。”说话间,我们两个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父亲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六十年代初的大学本科生,就像文学影视作品里描述的知识分子,外表冷峻,内心炽热,谦虚平和,还有点恃才傲物。“安能低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我儿时的记忆中,这是他喜欢吟诵的诗句之一,也是他工作生活的写照。毕业以后从天津,当时的河北大学就在天津,来到内蒙支边。本来是要去本市做报社记者的,按照现在的讲法,已经签约了。但当时教育系统缺人,看到了父亲的简历,希望父亲到学校。父亲受党的多年教育,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便服从组织安排,到了中学任教。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从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到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兼勤工俭学办主任,教学副校长、校长。三十年一路走来,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可谓桃李满天下,硕果累累。每到春节,父母的学生来家里拜年,各种年龄,络绎不绝。从初一到初五,从上午到下午,在祝福声中迎来一拨,又送走一拨,家里的糖块瓜籽,连续不断,曾经好几次“供不应求”。小院子里充满欢声笑语,喜庆连连,热闹极了。自行车占满了小巷胡同,现在想起来,都是一道风景。回忆起父亲,同为中学教师的母亲曾骄傲又感慨的和我说,这么多年来,你父亲的工作履历在中学教育系统是不多见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一位。
父亲的文笔非常好,曾借调到市知青办当秘书,他还带我到过他的办公室参观,当时因为国家政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告一段落,马上就要结束撤办了。那是一个初夏的中午,市委机关大楼,在他独立的办公室吃了一顿午饭。依稀记得就一份午餐,从机关食堂打来,多半被我吃掉,父亲吃的极少。当时我十来岁的样子,正在上小学。特意穿上白衬衣蓝裤子,系着红领巾,兴奋的很。站在办公室窗口前望向远方,周围是一片菜地,这座五层的小楼,似乎耸立在一片油绿之中。推开窗户,阵阵清风吹来,心旷神怡。父亲站在我的身后,和我说着话,虽已记不清说了些什么,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他对我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现在的旧市委大楼就是我曾经看到的那片菜地建造而成。这一幕,那样清晰明朗,记忆犹新,依旧出现在眼前,如同昨日一般。站在窗户前眺望的小姑娘,身旁的父亲谆谆教导。此刻,我多么想时光倒流,回到孩提时代,在父亲身边,感觉他的声息,听听他亲切的话语。有时我想,或许自己日后喜欢看书学习,喜欢接触新事物,喜欢高标准严要求,喜欢见识,喜欢所谓的一切,甚至某些“不合群”……也可能就是在那一天那一刻,不经意间埋种下的吧?
父亲在病重期间,也一直惦记着母亲和深爱着的孩子们。深思熟虑,再三琢磨,为我们姐弟未来的孩子们都起了名字。父亲表示想用则用,不用也可以。虽然他的孙辈们从来没有见过他,没有听到他对他们说过一句话,但他起的名字都登记在儿女们小家庭的户口本上,孙辈们至今说起来都是一种骄傲幸福。
二
父亲离开了之后,一个秋日,我陪着母亲回到了父亲的故乡,我的祖籍老家。爷爷奶奶早已离世,父亲和姑姑相依生活。交通不便,路途阻隔,那是母亲第一次回婆家,母亲已年近花甲,没有见过公婆,甚至连照片都没有见过,那是旧时战乱,时代留下的遗憾。姑姑陪着我们,她一直是我们最亲的人。姑姑每年寄来的榛子、核桃,小米面糊,我们从小吃到大。还有姑姑的孩子们——我的表哥和表姐们,大表姐夫妻特意从西安远道而归,我们一起拜谒。走进村子里,看老宅,看爷爷奶奶父亲姑姑住过的房子,看父亲年少时成长生活的地方。
房子已经留给了叔伯舅舅。那是一处很大的院落,前院残垣断壁。旧损的照壁前,一丛丛四瓣梅和格桑花在杂草中高高盛开,随着微风轻轻摆动招手,五颜六色的夜来香花似乎也点头致意,欢迎远道而来的家人。正房高大的房檐,木刻雕花的窗棂,房子结构为一进两开。房子很高,阳光从房门头上方照射进屋里,我们的头顶上泛满黄色柔光。站在屋子里,触摸父亲度过的年少时光,想到小时候家里的红色中式雕花翘头案柜,就是从这里寄出的,不禁感慨叹然。那是旧时读书人家客庭中堂的摆设。东西厢房堆放着农具杂物驴马草料。风雨多年,虽一直没有修缮,仍可见当年生活的遗迹,述说着曾经的岁月过往。
我们一行人在村子里行进。迎面走来一人,看着我们,竟然一眼就瞅出了我是父亲的女儿,脱口喊出父亲的名字,他是父亲小时候的伙伴,深情地说起当年父亲的样子,还有他的知识文化。我很是惊诧,却又非常激动,就像感觉到了少年的父亲,亲切感由衷而来。从未见过面的堂姑姑,堂舅舅,看见了我,就想到了当年父亲的模样,讲他的好学之风貌。
在乡亲们的眼里,我的容貌和父亲很相像,甚至我说话的表情方式也和父亲同出一辙。是啊,我的生命父亲给,我的名字父亲起,我的道业惑父亲解,我的心情父亲系。 至今,我的精神世界里的养料,一部分来自于父亲的提供,我的精神生活里早已融入了父亲之精神。父亲就像一盏灯,照亮着我的精神世界!
有的人故去了,活着的人记着他,想念他,讲述他的故事,他的生活,并秉承他的精神风貌,他就会一直活着,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种永生吧! 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的身体随已远去,安眠在黄土大地,但他的精神永存,依旧以另一种方式和我们在一起。他还一直活着,在儿女孙辈们的心中,在亲人故友们的回忆中,在那年那月人们的赞誉中,在桃李满天下的收获季节中!
一张张照片滑过,一个个回忆思念。平房铺满砖块的小院子,窗前盛开的玫瑰树,照相馆拍摄的全家福,儿孙绕膝的老母亲,还有青春盎然十八岁时的我,独自挽着父亲的胳膊站在教学楼前……
夜晚,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骑着那辆旧的自行车,载着我。旧的街道,斑驳的马路,绿油油的杨树,柔和的阳光。穿着白色半截袖背心和蓝短裤,系着红领巾,扎着两只小花辫,依旧是八九岁小姑娘的时光模样的我。父亲踏着车子,我坐在他的身后,紧挨着他的背,高兴地唱着歌瑶,朦胧而温暖。沿着街道,我们一路轻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