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大娘的三只羊(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大娘的三只羊(散文)


作者:何叶 榜眼,2406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发表时间:2025-08-29 14:14:20

东北的大娘养了三只羊,一只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还有一只是花白色的。这三只羊,便成了她晚年最亲密的伙伴。
   羊是前年冬天我回东北探亲,见大娘独居老屋,形单影只,便从集上牵回这三只羊羔。大娘初时嗔怪我乱花钱,说啥要给退回去。待见到那三团毛茸茸的小东西瑟瑟发抖地挤作一团,心便软了。她找来旧棉絮,在灶房旁搭了个窝,又熬了米汤,一勺勺喂它们。
   大爷早几年前就去世了,她只有一个儿子在城里安了家接她去家里住,她不去说要守着大爷坟,大爷想她了她可以过去陪着说说话。所以,家里也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我每次回乡都会去大娘家住些日子,帮她干干家务,做一些零活。
   那三只羊白的最是伶俐,大娘每次喂它们,白的羊总会第一个凑上来,粉红的鼻头一耸一耸,迫不及待地舔舐勺沿。黑的则怯生生的,躲在后面,待白的花的吃饱了,才小心翼翼地靠近。花的性子最温吞,不争不抢,却也从不落下每一口吃食。
   开春后,羊羔渐长。大娘在屋后辟了块草地,用竹篱围起来,每日天蒙蒙亮便赶它们进去吃草。她总说:“羊吃露水草才肥。”我疑心这是她杜撰的道理,却也不忍说破。只见她弓着背,在晨雾中驱赶羊群,白发与雾气混在一处,竟分不清哪是发,哪是雾了。
   大娘待羊极有细心,就像对待她的孩子。白的最爱干净了,她便常给它梳毛;黑的胆小,她便多抚它的头颈;花的温顺,她便由它偎在脚边。夏日蚊虫多,她采了艾草,晒干后点燃熏羊圈;冬日天寒,她又在圈里铺上厚厚的稻草。邻人笑她太过娇惯,她却道:“畜生也是性命,既养了,便要好好待它。”
   羊也极是依恋大娘,每日见她走近,便“咩咩”叫着围上来。白的会用头轻蹭她的手,黑的则转着圈儿蹦跳,花的干脆卧倒,露出肚皮来。大娘便笑着,从兜里掏出备好的盐粒,让它们舔食。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斑驳地洒在这一人三羊身上,竟是一幅极和谐的图画。
   去年秋,白的忽然不吃不喝。大娘急得团团转,连夜请了村里的兽医。那兽医瞧了瞧,说是吃了不洁之物,开了几副药。大娘便按方煎药,掰开羊嘴,一勺勺灌下去。三昼夜未曾合眼,终是将白的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病愈后的白羊,愈发黏着大娘,走到哪跟到哪,活像个忠心的侍卫。
   入冬前,大娘要给羊剪毛。她手法极是娴熟,一手按住羊身,一手持剪,不一会儿便卸下一身厚毛。羊也出奇地温顺,任她摆布。剪完毛,三只羊瘦了一圈,母亲便加倍喂它们豆饼和麦麸。不出一月,又都圆润起来。
   腊月里我回东北,接她去哈市三姑家过年。临行前,她将羊托付给隔壁老王。在三姑家的那些日子,她总念叨着羊。老王粗心,不知喂得如何;天这样冷,圈里可还暖和;前日下雪,羊可曾受冻。未及正月十五,她便急着要回去。我们拗不过她,只得送她回去。
   三姑开的车刚一停稳,大娘就急慌慌小跑着去看她的三只羊了。三只羊见到大娘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一声声地叫着,叫得格外凄切。大娘非说她的羊瘦了,埋怨老王没给照顾好。大娘一边说着一边还抹着眼泪。她顾不得放下手的东西,就赶紧烧了热水给羊洗了澡。然后,她又煮了一锅豆渣拌麸皮给她的羊吃。羊高兴地吃着,大娘在一边看着脸上露出慈爱的表情,她轻抚它们的背脊,嘴里念叨:“慢些,慢些,我的孩子们,没人与你们抢。”
   今年春天,三只羊中那只黑色大羊产下一只小羊羔,大娘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将黑羊安置在屋内,每天熬米汤加红糖喂它,就像对待产妇一样。她说黑羊是功臣,生育了自己的后代非常辛苦,理应对它好。在大娘的精心照顾下,黑羊妈妈的奶水很足。有一天,大娘去集上买日用品,结果那只黑母羊丢了。大娘急呀!急得满村转悠找,没有找到。小羊饿的一个劲地叫。后来她听见那只羊的叫声是从邻居麻奶奶家传出来的,她就去了麻奶奶家敲门。敲开门她看到了那只羊。原来麻奶奶的儿媳生了双胞胎奶水不足,她儿子大傻就趁大娘出去上集的功夫偷了羊,寻思着这样给孩子吃奶方便。大娘把羊领回家时说:“你家孩子的奶不够吃,可以和我说呀!也不能偷我的羊呀?你不知道偷了我的羊就等于要了我的命吗?”大娘虽然当时是挺生气,但她不计前嫌,每天都会挤一瓶子奶给麻奶奶的孙子送过去。黑羊生下的小羊羔浑身上下都是漆黑的颜色,唯有四蹄雪白,像穿了袜子般可爱。它蹒跚学步时,常被自己的腿绊倒,大娘便在一旁护着,生怕它摔疼了。
   白色的羊看大娘这么呵护那只小黑羊,似乎吃醋了,总喜欢凑过来挤开小黑羊。大娘便也摸摸它的头,从口袋里另抓一把盐粒给它。花色的羊却显得有些与世无争的样子,依旧安静,只是远远望着,待大娘唤它,才会缓步走近。
   前些日子我回东北,看见大娘正坐在院中晒太阳,三只羊围卧在她脚边。小黑羊已长得半大,在院子里蹦跳嬉戏。大娘的白发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脸上皱纹里盛满笑意。她手里拿着把旧梳子,正给白羊梳理毛发。羊舒服得眯起眼,喉咙里发出“咕噜”声。
   我忽然想起儿时,大娘也是这样为我梳头的。那时我顽皮,总不肯老实坐着。她便一手按住我的肩,一手轻轻梳理,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而今她老了,我长大了,那梳头的光景,竟转移到一只羊身上去了。
   大娘见我来了,忙要起身。三只羊也随着站起,白的还警惕地盯着我。我笑道:“这羊倒像是您的亲儿子,见了我,反倒不乐意了。”大娘也笑,拍打白羊的头:“糊涂东西,这是你姐姐呀!可是她给你们领回家的呀!”
   晚饭后,我陪大娘坐在院中纳凉。羊群已回圈休息,只有小黑羊还不肯睡,在圈门处探头探脑。大娘见我来了和我拉起了话匣子,说起羊的趣事:那只白羊如何如何的懂事聪明,会自己开护栏的门。而那只黑的呢,是如何守护自己的幼崽,不许别的羊靠近欺负它的孩子;那只花色的羊就够可爱了,温顺的如一个小闺女,院子里的鸡鸭都敢跑过来欺负它。
   月光下,大娘的神情格外柔和。她说:“畜生也有灵性,你待它好,它便知晓。”忽然又叹道,“我老了,养这三只羊,也算有个伴儿。”
   我喉头一哽,竟说不出话来。只望着月光下大娘佝偻的身影,和羊圈中隐约可见的三团黑影,心中既酸且暖。
   这三只羊,不过是寻常牲畜,却因大娘的慈爱,活得犹如家中一员。而大娘晚年寂寞的光阴,也因了这三只羊,添了许多生气与欢愉。
   夜深了,我扶大娘回屋休息。羊圈里传来轻微的响动,想必是哪个家伙又在调皮。大娘回头望了望,轻声道:“睡吧,明日早早放你们吃露水草去。”
   月光静静地洒在农家小院里,照着羊圈,照着老屋,也照着一位老人和三只羊之间,那朴素而深沉的情谊。
  

共 26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近乎白描的笔调,把一位孤寡老人与三只羊的日常写得热气腾腾:从冬夜一勺勺喂米汤,到春日抢“露水草”的执拗;从病羊三昼夜不合眼的守护,到黑羊被偷后仍每日送奶的宽厚——大娘把对亡夫的思念、对远子的牵挂,悉数织进一把旧梳、一把盐粒里。羊亦非畜,而是会吃醋、会撒娇、会护犊的“孩子”,它们以柔软的蹄印踏平了老人孤寂的黄昏。文末,月光下的羊圈与佝偻背影相映,照见了乡村最朴素的伦理:畜生也是性命,既养了,便要好好待它。此文无跌宕情节,却句句带霜雪与泥土味,读来鼻尖泛酸又生暖——原来人间最动人的契约,不在言语,而在大娘那句“慢些,我的孩子们,没人与你们抢”。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29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8-29 14:15:37
  一笔一物皆含深情,羊成亲人,大娘寂寞化作炊烟与“咩咩”回应;最动人一句“慢些,我的孩子们”,把人与畜写成世间最柔软的相依为命。一篇生动感人的乡村散文,值得细细品读!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8-29 14:16:04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