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见证一场雷雨落地(散文)
苏轼有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已经超然于物外了,风雨和晴暖,似乎都无法左右他的心情和足迹了。不过,每个人的审美因为身世、心情、观念等诸多不同而产生差异。我特别喜欢来上一场场雷雨,喜欢这种带有戏剧性的天气。有意思的是,还是诗人陆游写出另一番人生景象——卷地风雷却是晴。多么富有人生体悟的句子啊,一份从容淡定,一心波澜却无惊。让我们走进雷雨中吧。
1
雷雨,即雷阵雨。是雨态的一种,常伴随着暴雨大风,所到之处,极具破坏性。但在现实中依然常常见到诸如“雷声大雨点小”,“只打雷不下雨”的状况。雷雨,一旦形成事实,暴雨大风加上电闪雷鸣,着实令人恐惧。从人性的角度,往往期待能够在“雷声大雨点小”的世界里中不要受到刺激。人性是一种常态,人心又是柔弱的,可今天我见到了雷声不大雨点不小的一场雷雨。
虽说时令已经进入秋天,但夏热的浪涌依旧,在空气中滚动,如泼墨一样前翻卷的云。似灯光舞台上最劲爆的舞姿,随着霓虹的旋转而舒张,而恣肆,飘逸的裙摆划出一道道彩虹,身体的极限,在弯成月亮,等待音乐戛然而止时的掌声。就是在这样的热浪里,我取下沙发上仅存的皱褶的床单,于一盆清水中浸泡,在洗衣液的催动下洗涤污渍。茶几上的电风扇还在旋转着,偶尔吹来热风,也吹进满屋子里的暗光。我知道,天空在开始谋划着什么,那是云层渐起的前兆。我已经习以为常,单位的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会转发大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可真正等到的终究是,美梦一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意愿,还是和着热浪漫卷云聚云散。
吃完下午饭,吃得不爽,满身湿漉漉的,冲个凉,把换下来的衣物及时过个水,挂在阳台上,要不了多时,就可以重新穿着。我是用手洗的,漂白是多余的。就在最后一道程序即将完成时,我听见远道而来的轰隆隆,声音显得微弱、柔和,像病床上躺着的老者在呻吟。我没有在乎,继续完成我的任务。在走出卫生间准备把衣物搭在阳台上时,从窗纱里挤进一阵微风。凉飕飕的,挺舒服。有着久旱逢甘霖的舒畅,三下五除二做完手中的活计,以一种静待花开的姿态静待雷声与雨点。目光从楼宇的罅隙穿过,感触到这份轰隆隆是从极目处的混沌出开的山梁远道飘来,在声音飘荡的过程中带起空气的流动,也带着远方的雨清凉了世界的温柔。凉风习习,没有什么华丽登场,或者说粉亮登场的激情四射,更不会漫卷舞台下的阵阵欢呼。轻轻的我来了,亦如我轻轻的去,微不足道。雷声翻山越岭而来,显得有些疲惫。我抬头,仰望苍穹。迷蒙的天空,云朵在疾驰,并非“微雨欲来风满楼”的肆意妄为。风是柔和的,带着雨丝的清凉清润,就是少了春风的那份清甜,倒也成熟了许多,端庄、稳健、温和、顺畅。
风绝对是自然风,没有掺杂丝毫的热浪翻滚,更不添加色素和味道,就像少女的眼睛,沉浸在某一段花香里,明净于一只蜜蜂和一只蝴蝶的舞蹈。我光着臂膀,任凭风划过肌肤,一个亲吻接着一个亲吻。微醺,或许是此刻惬意的最佳表达。有一种武侠小说中醒醐灌顶之感,每一个毛孔在无限扩张,让清凉穿透肌肤,直达心之湖岸。或许这种感觉有点怪,但的确就是这样。人之脆弱,偶尔也会顿悟,就像千年铁树忽然开花的臻美。凡事,可遇不可求,心,随风而舞,于云层交织,于天地沌开,于一缕缕电闪的过程。就像征服一座山,需要的并非全是意志,那份心性,至关美丽。和风细雨,毕竟也是一种归途。打开毛孔,吸纳凉气,致自己于天地浩然之气中,无需有着过多的思绪,坦然、坦荡,就足够了。
2
最初的是雨点,在低头的地面上画着圆点,倏地一下,那圆点就消失了,紧接着又是新的圆点落地,交替、更迭、重复,那密密麻麻的圆点,有时也会在风中淘气,叩响某一扇窗。尤其是拍打在窗纱上,水汽挤进窗纱,淋在肌肉上,毛孔会瞬间收缩,又会瞬间打开。人生会走过许多条路,但依然有着诸多循环往复,就像此刻的雨点拍打窗纱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挤过窗纱,无休止地亲吻我的肌肤。这是一种曼妙,有着饮酒至佳而怂恿的灵魂,灵动而无拘无束,洒脱而错落有致。似乎,我的眼前就站着诗仙李白醉酒泼墨的平仄,亦是羲之醉酒豪饮的兰亭。许多词语,此刻在举行聚会,簇拥,蝶堵。心境状态的展现,毫无疑问,可遇而不可求,有人,穷极一生也并非会遇到,或许是遇到了但没有悟道的心灵。风景是因人而异,智者,会审美,会提炼,会伐筋洗髓。一丈烟云与一里烟云,甚至,十里烟云。对比、甄别,汇聚智者的灵根。我想,此刻的雨,此刻的风就是苍天赋予此刻的魂灵。
雷声渐近,依然显得柔和,没有一丝爆炸的理由。轰隆隆,是持续的过程,总是柔情似水,风情万种。伴随而来的,是雨点儿变小,变得逐渐密集起来,有着趋于中雨的味道,淅淅沥沥。雨幕之中,少了那份氤氲之气,我想,这是一份美好的前兆,属于一份清明降临的寓意。眼前的一切,仅仅是有点昏暗,那是堆积疾行的云予以世界的颜色和布局。云,疾步匆匆,从远处的北山之北而来,去南山之南,我所处的世界,就是雨落下的一缕尘。既然入尘,就需要一种庄稼眺望雨的灵动,失望的背后,总是含着惊喜的。此刻的我,就是田地里一株渴望雨的豆苗,早就挂满花束,在蝶舞蜂拥的世界里完成花粉传授,豆角开始鼓胀,扎进泥土深层的根汲取的水分仅仅够这热烈的叶面蒸发。今天忽然遇见了的雨,沾湿泥土,打湿叶面,更捶打了烈日的酷热,一份期待饱满的信心油然而生。
空气洁净,不含丝毫的土韵,更没有激起热浪的翻卷,一圈圈的荡漾,翻滚。凉风所致,名至实归,窗外的楼房,公路,路边的垂柳,以及匆匆而过的车辆,和小区前道路上打伞的行人,总是和颜悦色。尤其是那直立的垂柳,枝条儿在雨幕中显得更加清脆,一枝一叶的尘埃在雨中落尽,尽显绿的劲道与摇摆。雨向着泥土而行,柳枝晃动,似古典舞姿的迎送。迎雨落九天,送雨入泥层。时间在行走,和着云疾行的节拍。云层在淡化,含着光穿透的霞,雷声在远去,顺着水流背道而驰。我站在窗前,心前所未有的安宁。悸动了整个夏季的热流,此刻在转身。地面是水泥的严实,但没有浑浊激荡,雨幕如丝,丝丝缕缕,似乎在念叨着夏的酷热,也有着某种留恋。自然也是有着风情的,不会一下子带走什么,有时也沿着切点画一段最美的弧,演绎,过渡自然,道法自然。
3
风不断地挤进窗纱,不疾不徐,温柔洒脱,在不停地更改着雷雨固有的特征,以温柔入画,该是多美惬意的表达。我想,风是不会致歉的,风力的大小并不是自己的意愿。人世变迁,气候变化,那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这其间,我能够体会到这份独有的温柔,就是一种幸福。静静地站在窗前,也只能站在窗前,虽然无法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孤独,却也体会一种雷雨密布的温馨。自然是玄之又玄的禅意,世俗的我怎能胡乱猜测禅意孕养的变幻莫测。珍惜眼前的雨,珍惜一个时刻,让自己体会真实,更变得真实。
雨丝在渐小,着实是准确的小雨,配上和风,一切都显得温情脉脉。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街道上,路旁树,一切都在这个午后,瞬间显得清浅和煦,安然静谧。小区里出行的人群在渐多,伞就是孩子们的玩具,调皮的雨点落入发丝,促成一只只好奇的猫。猫行虎步,并非道貌岸然,入一场雷雨,和一抹风情,融一场秋凉。天,慢慢撤去帷幕,露出几缕蓝透着风,雷声已过,向着南翻山越岭。自然中,这一场雨终究是人生的旅途,岸上的一抹风景。
时间是斟酌过往的一个逗点,诠释的和未知的,总是在某处共点,只是我们的眼眸不一定能够准确捕捉。我此刻有点儿自豪,很荣幸获得自然的馈赠,虽然无法研究自然深层的意蕴,表面的温存还是感受到了。风入肌肤雨入土,寻根访花也开心。一丝小草匍匐地,跪拜经桶转虔诚。
阳光在西山的顶上露着半个脸,慢慢下沉,风依然微弱,但在持续着,一直到夕阳落尽。“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穿上棉”。自然通过递进式表达,强调秋雨与气温下降的关联性:每场秋雨后凉意加深,连续多场秋雨后需备棉衣御寒。其科学依据是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秋雨,雨后冷空气占据主导导致降温。这是科学与自然的接轨,真实于真实之间的真理。但文字,有时候是演化真理言外之意的情感世界,雨也就柔情似水了。
见证一场雷雨的落地,就像秦简出土为嬴政更名。忽然想起,达尔文说过:“大自然也会说谎的。”天古一帝缔造的大一统,是否,早就渗透风云雷电,一子落千年,大漠绘丹青。
原创于202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