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绛溪流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绛溪】世运赛事与烟火日常交相辉映的诗意画卷(赏析)

编辑推荐 【绛溪】世运赛事与烟火日常交相辉映的诗意画卷(赏析) ——三位诗人笔下的成都世运会


作者:余懋勋 童生,57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发表时间:2025-08-30 21:26:00
摘要:2025年八月,成都喜迎第12届世界运动会,银莲、杨虎、龙润莉三位诗人以饱含深情的妙笔,将迸发的灵感融入字里行间,讴歌世界盛会的精彩,展现公园城市的魅力,他们把令人瞩目的世运赛事,融入烟火成都的寻常生活,描绘交相辉映的时代画卷。

2025年火红的八月,成都喜迎第12届世界运动会,诗人妙笔饱蘸深情,把迸发的灵感融入字里行间,讴歌世界盛会的精彩,展现公园城市的魅力,将令人瞩目的世运赛事,融入烟火成都的寻常生活,描绘成交相辉映的时代画卷。
   当多数诗人还在捕捉成都的茶馆与麻将时,银莲的组诗《成都:一座城市的运动基因》却另辟蹊径,她以汗水为墨、以心跳为节拍,勾勒出城市血脉中奔涌不息的运动基因——让运动从赛事新闻回归烟火日常,从竞技符号还原为生命姿态,在古老蓉城的肌理上刻写出充满张力的新诗行。
   组诗开篇,城市活力便如呼吸般自然流淌于市井烟火中。“银杏树下”的健身操与太极拳,“玉林巷早市”的“竹编箩筐”与“青菜瓜果”,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运动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的瞬间。运动并非远离尘嚣的仪式,而是化作了巷陌间习以为常的节奏,渗入市声烟火中。那些“糖油果子凉糕冰粉”的香气,与“单车骑游的少年”身影交错,运动与城市生活如同“露水交换眼神”,在自然的韵律中悄然融合。蝉鸣的合唱之下,城市的运动基因如同植物的生长,无声却坚韧,浸透于普通市民的每一次吐纳之中。
   诗人并未止步于日常的闲适素描,其笔触更富有层次地延展至国际体育盛事。《在兴隆湖淋一场世运雨》中,“不同肤色不同口音的运动高手”如“云朵一样聚集”,体育精神在此刻超越国界,化为人类共通的语言。汗水在银莲笔下成为“暴雨拍打牛皮鼓面”,身体里的“盐”被“闪电与雷声”激烈交换——运动不仅是力与美的展示,更是生命能量最酣畅淋漓的释放与燃烧。兴隆湖的湖水“漫过草地”,也隐喻着体育精神如潮水般浸润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在《去东安湖体育公园看比赛》中,银莲的思考完成了从身体技艺到生命哲思的飞跃。她书写“航空运动”的科幻、“啦啦操”的艺术美感、“体操”对极限的挑战,最终凝结为一道锐利的光束:“生命不过是一场与时间的拔河”。运动在此被提升为生命存在的隐喻:每一次跳跃、每一次伸展,都是对重力与时间法则的顽强抵抗,是对有限肉身内无限可能的执着探索。运动基因由此显现为成都人面对流逝的永恒姿态——在汗水中打捞出生命珍贵如盐的份量,在每一次发力中对抗那不可逆的消逝。
   银莲的组诗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成都这座城市的另一重维度:运动不是喧嚣一时的点缀,而是深深融入城市血脉的基因密码。它流淌在人民南路的晨曦里,激荡于兴隆湖的碧波间,更在东安湖的赛场上闪耀出生命哲思的璀璨光芒。当古老的城市在运动中焕发新颜,我们看到一种生命姿态的永恒拔河——以汗水为墨,以心跳为节拍,在时间无垠的旷野上,刻下属于这座城的、不屈不挠的鲜活诗行。
   在诗人杨虎的笔下,成都玉林路并非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它是一条被历史浸透的幽深小巷,一座承载着无数灵魂回声的舞台。诗歌《在玉林路上》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卷轴,轻巧而深沉地将个体记忆与城市变迁、历史长河与当下情境编织其中。诗人行走于玉林路,实则是穿越于时间的回廊,在记忆的层层叠影中,寻找自我与时代共鸣的坐标。
   诗歌起始于“老街,窄窄的巷子”,这是记忆原初的落脚点。夜雨在屋瓦上“推敲韵脚”,邻居絮语在油灯下“轻轻跳动”,疲惫投入母亲怀抱——这些日常细节构成一幅温润而感性的旧日图景。然而,城市霓虹的强势“回过头来”,让“伤感的微笑”与“掩饰不住的兴奋”,在老街“慌乱的目光里”交织着。诗人敏锐捕捉到城市变迁中那份矛盾心理:老去事物对新生力量既惊惶又向往的复杂情感。
   紧接着,诗人笔锋陡转,将玉林路铺向历史的纵深处。踏着“二尺八的幽香”与“千年月色”,青砖小径蜿蜒延伸,竟通向了历史深处那“有琴声响起”的三月。最震撼的是“诸葛亮在五丈原上回过头来”,而杜甫的诗句在“历史的凌烟阁中”生长。这一非凡想象瞬间打破了物理时空的壁垒,让玉林路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方驿站。诸葛亮回望的目光与杜甫的诗句在玉林路上空交织,个体渺小的记忆顿然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感与文化的重量。
   诗歌第三部分回归当下人间烟火。玉兰花的气息在黄昏里弥漫,诗人与“四月”在小酒馆前踌躇对坐。此处的“四月”是季节,更是时间化身,是诗人内省与对话的伙伴。酒馆门口,诗人与时间一起“商量着是否该互敬三杯酒”,砖缝里的虫鸣与舒展开来的青苔,微小却坚韧,昭示着生命在时间罅隙中顽强而诗意的存在。结尾“把所有的往事,都跑成世运会上迎接朝霞的风景”,看似豪迈,却蕴涵着对历史与当下和解的渴求——将沉重往事转化为轻盈的、充满希望的图景,是诗人对历史重负的超越尝试。
   杨虎笔下的玉林路,是记忆与当下、历史与现实不断缠绕的时空回廊。从老屋的油灯到街角的霓虹,从五丈原的回首到小酒馆的对酌,诗人以玉林路为轴心,将时间层层折叠,在个体生命的低吟中,回荡着历史深沉的咏叹。当记忆中的梆子声与青砖上的虫鸣交织,当诸葛亮的回望与酒馆里的低语同存于一方空间——成都的玉林路便成了人们精神漂泊的驿站,它召唤着我们以各自的方式,在时间流逝中辨认那被遗忘的回声。
   玉林路上,人声市声依旧熙攘,但诗人已悄然为这条平凡街巷赋予了永恒的诗性坐标。
   龙润莉一首题为《为世运会写首诗》的作品,将盛大国际赛事轻轻安放于成都的街头巷尾。这诗作不仅以文字为运动描形绘影,更以独特视角将世运会化为一场市井间的诗意栖居。
   诗人独具慧眼,将世运会之景深植于城市肌理。当“晨辉中的太极”与泰拳在街头对垒,“黄昏的轮滑”在巷角“晒出青春特技”,全球性赛事便奇妙地融入了蓉城日升月落的呼吸之中。这种“在家门口”呈现的“热情”,使宏大的赛事从缥缈云端降落于寻常巷陌,让全球脉动在社区烟火气里找到了共鸣点。诗中“天府之檐观照每一条肌理”一句,更是将宏伟建筑对个体生命律动的凝视具象呈现,传统屋檐成为注视城市生命力的温柔眼眸。
   诗人以诗笔为棱镜,折射出古今光影的叠合。赫拉克勒斯的传说火炬在博物馆中被讲述,又在蓉城街巷间传递;四千五百年文明的“底蕴”与“蜀宝和锦仔的笑容”相映成趣——历史遂不再静默于展柜,而成为街头巷尾鲜活可触的表情。时空于此被诗意压缩,古希腊的圣火经过漫长跋涉,最终点燃了成都的“炫”目光彩。这种连接,让体育精神得以超越当下瞬间,成为贯通古今的永恒河流。.
   科技元素在诗中亦如飞燕点水般自然融入。“斗屏竞技的数字风”追逐着“最蓉城的舞台”,现代光电技术与城市美学在此浑然一体。科技不仅是冰冷器械,而成为舞台上一阵“美丽的动感交织”。在“科技、美学、世界”三重维度中,诗人敏锐捕捉到成都作为未来之城的灵魂投影。
   当世运会成为无数诗篇的题材,此诗却以其“在地全球化”的独特书写脱颖而出。它避开了对奖牌与纪录的直白歌颂,转而在“芙蓉花与银杏叶的光彩中”,在“铁人们的毅力和完美演义”里,在“金刚跳”腾空的瞬间,悄然寻得了体育精神的本真模样。
   此诗如一片轻巧而精美的蓉城诗笺,向我们昭示:当人类对力与美的追求融入城市日常的褶皱,当科技与历史在运动中彼此致意——最壮丽的赛场或许不在聚光灯下,而正在我们栖居的街头巷尾悄然铺展。
   三位诗人的灵感来自于平凡的生活,丰富的阅历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源泉。银莲出生于中医世家,成长于巴山蜀水间,扎根于天府成都,是文学圈知名的女诗人。她的代表作有诗歌集《爱在成都》《在月亮上醒来》。杨虎的文学作品涵盖诗歌、散文、小说等多个领域,注重历史与现实对位,最能引起读者关注和共鸣。龙润莉擅长于诗歌和散文创作,热衷于公益活动,仅2024年在工作之余,她作为成都市文化志愿者讲解员,在成都博物馆参加公益讲解190多场,公益服务486小时,被评为成都市博物馆年度“服务明星”,授予“突出贡献奖”,今年5月又被成都博物馆聘为志愿者管理小组讲解培训组组长。三位诗人对蓉城市民的日常运动场景,早就烂熟于心,他们又有长期的艺术积累,所以能够信手拈来,将其融入世运会火热燃烧的画面,绘成一幅幅充满诗意的壮丽图景。
   附:三位诗人的原创诗歌
   一、银莲原创组诗
  
   (一)蝉声合唱的夏天
  
   人民南路,省体育馆广场
   银杏树下,有人跳健身操
   有人打太极拳
  
   玉林巷早市,老屋房檐下
   竹编箩筐里的青菜瓜果
   用露水交换眼神
  
   街头小店,糖油果子凉糕冰粉
   烧烤,火锅,麻辣烫
   非遗美食人间烟火味道往外冒
   成都故事连环画
   少不了玉林生活现场
  
   单车骑游的少年
   穿过民谣吉他扎堆的粉红花季
   年轻的身影渐行渐远
   定格在蝉声合唱的夏天
  
   (二)在兴隆湖淋一场世运雨
  
   水波漫过草地
   一浪一浪靠近皮划艇
   沙滩手球、沙滩荷球赛场
  
   不同肤色不同口音的运动高手
   翻山过海,云朵一样聚集到兴隆湖北岸
   把友谊奋进创新的体育精神兑现
  
   汗水流淌,仿佛暴雨拍打牛皮鼓面
   一场速度与力量的碰撞
   用闪电与雷声交换身体里的盐
  
   (三)去东安湖体育公园看比赛
  
   航空运动用无人机演绎科幻
   啦啦操用双人花球、双人爵士
   双人街舞展现艺术美感
   体操用技巧、蹦床挑战柔韧平衡极限
   在运动中实现自我成长蜕变
   生命不过是一场与时间的拔河
   二、杨虎原创诗歌《在玉林路上》
   (一)
  
     老街,窄窄的巷子
   记忆的画面重重迭迭
  
   夜雨吟着清香的诗句
   在屋瓦上推敲韵脚
   邻居的絮语在油灯下轻轻跳动
   将疲乏的身子放进母亲怀里
   窗外,叫卖的梆子依然低一声
   高一声
  
   淡淡的晨雾遮住老街的身影
   当城市在满街闪耀的霓虹灯里回过头来
   老街慌乱的目光里
   同时蓄满了伤感的微笑和掩饰不住的兴奋
   (二)
   尺八的幽香诱我而来
   踏响千年月色
   灯火悄然绽放
   夜色涌动,无边的市声
   与清风共鸣
   沿着脚下的青砖
   玉林路的路径蜿蜒进三月
   深处,有琴声响起
   诸葛亮在五丈原上回过头来
   杜甫的诗句正生长在历史的凌烟阁中——
     武侯祠堂不可忘
     中有松柏参天长
  
   (三)
   那不是幽深而又幽深,淅沥而又淅沥的雨巷
   这是在黄昏,黄昏时安静又喧闹的玉林
   当人间华灯初上,夜空正月圆月缺
   人潮里,有人在爱的目光里粲然一笑
   有人在角落里,和自己苦苦对峙
   而一点一点,玉兰花的气息从时间的背影里
   弥漫出来
   我和四月拐进一条小巷
   远远的秋风还不愿捎来
   大雁南归的消息
   四月和我
   坐在小酒馆门口,商量着
   是否该互敬三杯酒
   旁边的
   砖缝里突然爬出几声虫鸣
   一小块青苔把身体舒展开来
   那么,就让我们为自己倒一杯鲜酿吧
   把所有的往事,都跑成世运会上
   迎接朝霞的风景
   三、龙润莉原创诗歌《为世运会写首诗》
   家门口的热情
   在夏末秋初的街头巷尾洋溢
   晨辉中的太极对垒着泰拳
   黄昏的轮滑,晒出青春特技
  
   兴隆湖上,遥远的水声
   是铁人们的毅力和完美演义
   跑酷的侧空翻与金刚跳
   在芙蓉花与银杏叶的光彩中
   诠释着炫
  
   天府之檐观照每一条肌理
   斗屏竞技的数字风
   追逐着最蓉城的舞台
   在科技、在美学、在世界
   一阵美丽的动感交织
  
   蜀宝和锦仔的笑容
   来自四千五百多年的底蕴
   而我,在博物馆里讲述
   那一次古希腊的奥运会
   让赫拉克勒斯的传说火炬一样
   在蓉城传递

共 46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认识余老师好些年了,也晓得余老师在成都文学圈是出了名的评论大家,但据小编所知,余老师写评论的都是散文与小说,真的想不到读到这篇文章,小编就惊讶得不得了,原来余老师对诗歌的解读也是这样全面专业而深刻,令人折服。众所周知,诗歌的表达基本上很抽象,真正读诗懂诗,不能拘泥在诗歌的文字表面,而是能深入诗歌背后,真正体会诗歌具有的内涵,传递的意象与情感。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余老师分别对银莲老师,杨虎老师,龙润莉老师创作的诗歌进行了无比精彩的解读。适逢世运会在成都举办的契机,三位诗人通过对成都的吟唱,通过诗歌这个窗口,相信会让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与人民更加了解成都并爱上成都。感谢余老师的解读,编辑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5-08-30 21:31:26
  写赏析做评论,真的是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余老师七十多岁的年纪,还能花时间为作协三位老师写出这样细致深刻的评论实属难得,辛苦了辛苦了。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5-08-30 22:44:29
  充满激情和温情的文章,谢谢老师投稿支持本社的发展。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