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窗前的香樟树(散文)
一
我家住在三楼,南面房间窗前有一棵香樟树。香樟树已成为我居住的楼的代名词。
那年春天载种的时候,树高不过两米,比拖把杆稍粗一点的躯干上,长着几根带着稀稀拉拉叶子的枝条。自然,它只是楼下或窗下的一棵小树,不起眼,也与我没有多大关系。谁知,经过二十多年的生长,小树长成了大树,大大的树冠早已越过了窗户,也成了对我有影响的窗前的树。
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樟树在窗外矗立,一抹绿色俨然成了我家窗户的背景。推开窗子,一股清幽的新鲜空气扑鼻而来,舒心怡情。树上,一根根青褐色的枝条,旁逸斜出,交错缠绕,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重重叠叠挂在枝条,苍翠碧绿,油光闪亮,呈现着茂盛葱茏的景象。
以前天天上班,无暇顾及窗前的樟树。这几年,退休在家,闲来无事,几乎整天坐在窗台旁的书桌前,上上网,看看书,写写闲文。若是脖子稍一右转,窗前的树便瞬时出现在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香樟树,自然而然成了我养眼的清供,朝夕相处,相守岁月的伙伴。
二
香樟树终年披一身绿衣,在四季的转换里,坦然地展示着独有的风韵。一到春天,万物进入了复苏的时节。那些被凛冽寒风扒得光光的树,枝条上渐渐爆出了嫩芽,长出了新叶。而香樟树上,也正悄悄演绎着新老交替的情节。那些经过冷涩砺炼的老叶,在由黛绿变为淡红,等到变成暗红时,经春风一吹,开始纷纷扬扬飘落,像是深秋枫叶凋谢的情景。而刚刚脱叶的枝头,很快会生出许多稚嫩的叶芽,小如谷粒,且不多久就成了一片片青绿的叶子。树上依然是绿色盈盈,朝气勃然。
进入四月,外面的世界姹紫嫣红,芳菲浸染。窗前的香樟树上,也开出了花。一朵朵小花,一簇簇醒目,淡黄色的,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一丝丝雅淡的馨香,顿然飘逸而来,弥漫出娴静安适的气息。我时常端坐在书桌前,捧着一本书,静静阅读。明媚的阳光穿过窗户,洒落在身上,暖洋洋的。花香也伴随着呼吸,沁入心脾。我仿佛进入了无数文人墨客所追求的,那种悠然恬淡的境界里,真真切切享受着“书读花间字句香”的情趣和乐趣。据说,古代文人在书房读书时,常会用香炉焚香,在青烟袅袅之时,馨香满室之中,方可忘却尘世,神情俱静,进入心灵的理想状态。而我,无需作焚香之举,却可畅享香气熏陶之怡。这,不得不感谢窗前的这棵香樟树。
三
一入浅夏,窗外香樟树的叶子渐渐变成翠绿,更显生机盎然。雨水也多起来了,时而蒙蒙细雨,时而瓢泼大雨,淅沥沥,啪嗒啪嗒,仿如乐曲变奏的旋律,忽委婉,忽明快。雨声消散了天气的闷热,滤去了几许嘈杂喧闹,也滋润了我心存的那份闲情逸致。伏案写着闲文的我,似乎思维被雨声贯通了,灵感也被雨声激活了。手中的笔,如有神助一般,变得轻快灵活,随着笔尖在白纸上唰唰唰快速滑动,一个字,一行字,如流水般不可遏止地流淌而出。原本搔头摸耳,冥思苦想,久久落不下笔的状态,一下子消失了。一旁的一杯清茶,一盒香烟,一时也成了摆设。香樟树上的雨声里,跳跃着我和我的文字的欢乐。
伴随着高歌低吟的蝉鸣的渐歇,秋天已被染成金黄。窗前的香樟树上,墨绿的叶子间,挂起了一串串果实,像黑珍珠似的。它们是小鸟的美食,是香樟树对“飞鸣”之族的无私馈赠。每到这个时节,我喜欢站在窗前,观察树上的动静。最常见的是麻雀,它们一群群在树上上窜下跳,一会儿啄啄树枝,啄啄果实,一会儿又东张西望,不停地啁啾起来。有数量不多的白头翁、斑鸠和椋鸟的身影,在绿丛间出没,偶而也能听到它们的鸣叫。曾经有一只胆大的鸟,近距离进入过我的眼眸。那是一只美丽的丝光椋鸟,头上像是用真丝编织出来的白色的羽毛,一直披散到脑后,一双滚圆的眼睛滴溜滴溜转着,一对灰褐色的翅膀,泛着金属质感的光泽。它那橙色的脚爪,牢牢抓着一根树枝,不断地低头,用朱红色的嘴巴啄食下方挂着的果实。啄一颗,抬起头,微微转身,拉开颈脖,慢慢吞咽。如此反复,悠哉悠哉。树,被热闹笼罩着,叽叽喳喳,唧啾唧啾,嘎嘎嘎嘎,咕咕咕咕的声音,如同汇集的一首歌,在秋风里悠扬飘荡。眼前的香樟树生长着绿色,也生长着快乐。
冬天来了。冷,成了一个现实的鲜明主题。我打开空调,吹着暖风,依然坐在书桌前。小憩之时,我总习惯性地捧着茶杯,把头转向窗口。北风呼呼刮着,不远处那些光秃秃的树,正在左摇右摆,经受着无情的折磨。传入耳边的悽厉的声音,仿佛是它们哀求的呻吟。而眼前的香樟树,仍是树繁叶茂,翠绿一片。一阵寒风吹来,枝条摇摇曳曳,那些黛绿的树叶随风飘动,像是在欣然劲舞。相互碰击的声音,飒飒飒,又像是在合奏一章轻快的风笛乐曲。有时天上下起小雪,飘飘扬扬的雪花落在香樟树上,片片点点,像绿丛中开出的小白花。我的思绪彷佛顿然回到了那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心里也平添了几分春意。
一年四季,窗前的香樟树营造着绿色的生命气息,映衬着我的身影。在默默相守里,我心的小河,似乎流淌得更为清澈,更为悠然。
窗前的香樟树,又称樟树。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其木理多文章,故谓之樟”。香樟树名称的来源,可能与文章致仕有关。在古代,樟树也是贤才的代称。这使我与香樟树相守为伴,有了足够的荣耀,也使我对香樟树的崇敬,有了深厚的底气。有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在微信上问我:“退休后在干什么?”我回复:“天天守着一棵香樟树,努力学做一棵香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