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卖花老人(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卖花老人(散文)


作者:何叶 榜眼,2408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发表时间:2025-08-31 11:17:11

我家小区大门外的一个转角处,有一个卖花老人,日日踞于石阶之上。他面前排着十来盆花草,不外是些月季、茉莉、海棠之类,间或也有几株唤不出名字的绿叶植物,倒也青翠可喜。老人约莫七十岁左右的岁数,脸上的皱纹很多,一双手更是粗糙似老树皮,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泥土。其实按理说老人这么大年纪了,应该已是儿女双全在家享福的年龄,我不明白的是他为啥要出来卖花呢?何况一天也卖不出去一盆花,一盆花也没多少钱呀?
   我第一次遇见老人卖花,正值春寒料峭。那天我见到老人裹着件褪色的棉袄,蹲在冷风里,面前的花草也瑟缩着。行人匆匆,少有驻足者。我因爱花,便上前问价。老人抬头,眼中竟有光彩闪过,仿佛久旱逢甘霖似的。他说价极公道,看我有意要买时,他开始絮絮叨叨地和我说起了如何养护好花,他语气恳切如嘱咐孩童。当我我买下一盆茉莉时,他竟然高兴地连声说着“谢谢”并细心地用旧报纸仔细包了根部的土,递给我时还说:“这花香气清,最宜放在窗前。”我当时心里还想呢,这老人真墨迹,不就买你一盆茉莉吗?你当我不懂茉莉吗?之所以心里这么想,是因为我母亲在世时就喜欢养茉莉,家里那时最多的就是茉莉。而且母亲养茉莉已经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茉莉什么季节该施肥了,茉莉需要几天浇一次水,浇水不能直接浇自来水,需要放置几天再浇。我亲眼目睹母亲对花儿的精心侍弄,也有些不学自通了。但老爷子对花如母亲一样的爱,也深深打动了我。
   自此,我每每路过老爷子的花摊,都会停下车看看他的花儿,有没有上新的花呀,有时看老爷子的花儿买的人少,我会买一盆拿到单位,有时下班回来也会走下车和老人说几句话,听他讲一些养花的经验。日子久了,渐渐的我也知道了老人的一些事情。老人姓陈,原是在城郊有一个很大的大棚专门种花出售给一些花商,后来城建扩张,花圃被征用了,发了一些补偿款他都给了儿子。儿子接他去城里同住,不过半年,媳妇便日日甩脸色,说他给的那点补偿款还不够他吃饭钱。老人不忍儿子为难,遂搬了出来回到自己家里。一开始,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会捡一些废品维持生活,儿子呢,也会时常偷偷给他拿一些生活费,给买一些生活用品过来看他,后来有一天被儿媳妇发现了,不依不饶地和他儿子吵了一架,还险些离婚。他就开始重操旧业,开始养花,不再要儿子的钱。他说:“我本来就是花农出身,怎么能舍得离开我的那些花呢?何况我是一个刚强的人,能动弹一日,就不会给儿子增加负担。”
   陈爷爷的话,让我想起我妈。那年我家庭生活贫困,但奶奶每年过生日都讲究隆重过。妯娌间难免爱比较,虽然大娘和老婶都有一定收入都算富裕,但她们都看母亲,母亲向来都是她们的榜样。但那时母亲已经不干护士工作只是给工厂打小工,开的那些工资母亲都会如数交给奶奶。手里也很少有啥余富钱呀!有一年奶奶过生日突发奇想想要一块坤表,母亲当时也没加考虑就答应了。结果事后一打听便宜一些的坤表也需要二百块钱。父亲看母亲为难,就劝母亲不用买了,让三个妯娌一起掏钱买。他和大娘和老婶说。母亲却给阻拦住了,母亲说:“既然我都答应了我来买,再没钱也要给妈买!”但去哪买表的钱呢?父亲说不行他从单位借点吧。母亲却说啥不让,她说借的钱总要还的。那些日子母亲愁呀!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最后她咬咬牙,卖了自己养的十六盆正在开花的茉莉。凑够了钱,在奶奶生日那天让奶奶戴上那块坤表。给奶奶过完生日,母亲望着空荡荡的院落,不停地流着眼泪。我和哥紧紧拽着母亲的衣角,我俩知道那十六盆茉莉花可是母亲精心侍弄过的宝贝,它们不同其他东西,而是母亲来承德那天,让开火车的老叔带给她的……
   陈老汉的花与别家不同。别人卖花,只求花色鲜艳,能招徕顾客便好。他却偏要在每盆花下垫个瓦片,说是透气;又不肯用那些促花的药水,说是“伤根本”。有回雨后天晴,我去他摊前,见他在一盆盆擦拭叶片上的泥点,那专注神情,竟如艺术家对待作品一般。我笑他太过仔细,他正色道:“花草有灵,你待它好,它便开花给你看。”果然,他的花总是比别家的精神些,花期也长。
   梅雨时节,连日阴雨。我料想老人不会出摊,谁知路过时,竟见他在檐下摆着花盆,自己却淋了半湿。问他何苦如此,他笑道:“花要透气,闷在屋里会病的。”说着,指一盆栀子花:“这花最喜雨,喝饱了水,晚上香气更浓。”我细看那花,果然朵朵洁白饱满,沾着水珠,愈发可爱。遂买下捧回家中,是夜满室清香,果然非平日可比。
   最让我难忘的是个秋日午后。有个年轻人在摊前徘徊良久,最后指着一盆菊花问价。老人说了价钱,年轻人犹豫道:“能否便宜些?我想买给病中的母亲,她最爱菊。”老人打量年轻人片刻,忽然将花盆塞到他手中:“拿去,不要钱。”年轻人愕然,执意要付。老人摆手:“孝心无价,这花能安慰病人,是它的造化。”年轻人千恩万谢地去了。老人望着他背影,喃喃道:“我老妻在世时,也最爱菊...”
   寒冬来临,老人依旧出摊。他用塑料布搭了个小棚,将花盆移置其中,自己则坐在棚外吹风。我劝他爱惜身体,他呵呵一笑:“冻冻更精神。这些花陪我过冬,开春就能卖个好价钱。”说完,他还指着一盆水仙:“你看它,现在丑得像蒜头,过年时便会开出香花来。万物都有个时节,急不得。”
   一个夏天的午后,我路过老人的摊位,却不见老人,只有一个中年男子在收拾花盆。男人说他是老人的儿子,老人前日小中风,住院了。我心中一惊,问医院所在,欲往探视。儿子苦笑:“老爷子不肯让人探,说躺几日便好,还嘱咐我每日来给花浇水。”我见那些花果然株株精神,盆土湿润,显是有人精心照料。
   几周过后又见到了老人,他已坐在摊前,行动稍显迟缓,精神却好。见我便说:“阎王爷还不收我,说是我的花还没卖完呢。”说着自己先笑起来。又悄悄告诉我,住院时邻床是个重病人,见无人探视,他便让儿子送盆海棠过去。“那病人后来能下床了,天天守着花盆看呢。”老人说着,眼中露出满足的笑。
   开春后,老人摊上又多了许多新苗。他指着一盆刚结花苞的月季对我说,这是他新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花开出来是淡绿色,很少见的。我讶异他这般年纪还有心思弄新品种。他笑道:“人活着,总要有些念想。看着花一天天不同,便觉得日子有盼头。”
   渐渐我才明白,老人卖花不只是为了个人谋生。那些花草是他与这世界交谈的方式,每一片新叶的萌发,每一条根系的伸展,都是生活给予的回应。老人的摊位虽然不在闹市区,只是在一个偏僻的角落,但却能藉由这些草木,拥有了整座春天。
   今早我又路过老人的摊位,看见老人正给一盆茉莉修剪枝叶。那动作似曾相识让我感到分外得亲切。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指尖有春风流淌。我忽然想起他说过的话:“花开花落自有其时,人生人老亦是常态。重要的是活着要有生气,像这花一样,只要根还在,总能发出新芽。”
   是啊,道旁卖花老人卖的不只是花,更是一种活着的姿态——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像植物向往阳光那样,永远向着希望生长。那些被路人捧回家的花草,想必也会将这种坚韧与温暖,悄悄传递下去吧。
   春风又起,吹过街角的花摊。老人眯着眼笑了,皱纹里仿佛能开出花来。
  

共 28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街角卖花老人,以花为语,静默书写生命坚韧。本文通过细腻观察,刻画了一位与花相依为命的老人形象,他并非仅为生计卖花,更以花草为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老人的养花哲学、对世情的豁达、对孝心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无限热忱,皆在平淡叙述中自然流淌。故事透过买花人的视角,渐次展露老人背后的辛酸与尊严,补偿款尽数予子,却不愿成为负担;宁可重操旧业,也要守护独立与热爱。老人的花摊,是谋生之地,更是传递温暖与希望的角落。文中穿插的母亲卖茉莉换坤表的往事,与老人卖花形成呼应,共同诠释了“爱与奉献”的深沉内涵。老人说:“花开花落自有其时”,而人亦当如花,只要根在,总有新芽。这份向阳而生的姿态,恰是最动人的生命寓言。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31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8-31 11:17:29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8-31 11:17:40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