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要带着小板凳去读书(散文)
一
我们那会儿读书,没有学前班,没有幼儿园。哪像现在的孩子走路不稳就进学校。我们是说声该读书去了,直接上一年级,简单、干脆。我跨学校门槛快八岁了,且连续去了三次,好话说了几箩筐,老师才勉为其难地说读几天试试,能适应就继续,否则回家等继续长大。
我这人性子急,是只在娘肚子里住了七个月的早产儿。我妈妈上山砍柴背柴,动了胎气,我便要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人世间。在医疗条件非常差的山区农村,当时,没有人会“矫情”去很远的医院生孩子。除了找来接生婆,有简单的消毒处理,再无其他。大人小孩的性命,老天说了算。像现在的早产儿在保育箱里要养一段时间,那时没这说法。我能活下来,除了父母不辞辛苦没日没夜的精心照顾,也算我生命力顽强。先天的不足,尽管父母心疼我,丁点好吃的首先满足我。但毕竟是在那吃上餐没下餐的年代,有能有什么好的营养满足我的身体需要?不过,我仍然在三天两头的病病殃殃中,也瘦瘦弱弱地摇摆着渐渐长大。故而,我看起来比同龄孩子要小很多。
我每当看到院子里的哥哥姐姐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学校,我便羡慕至极,会目送很远、很远。幻想自己也背着书包上学去的情形。无奈谁都说我小,动不动还喜欢哭,老师肯定不会收。我为了要读书,后来努力克制自己不再哭鼻子,哪怕受了委屈,也强力忍者。并多次在父母面前吵着闹着要读书。爷爷听了,马上反对:“一个丫头读什么书,在家里帮着洗衣做饭,扯猪草、割牛草就行了,别糟蹋钱!”我妈妈却低声嘀咕:“丫头就不读书?这么偏心,我偏要让我的丫头读书!”我有了妈妈给我撑腰,底气也足,更是做梦都想着去读书。
听说又快开学,为了哥哥带我去报名,成了哥哥的跟屁虫——他趴在桌边写作业,我搬来小板凳坐旁边,替他摆好书包;哥哥拿着镰刀去割牛草,我跟在后面帮忙清理那些死草干草;吃饭,我给他递碗盛饭夹菜;妈妈给我补身体的鸡蛋,我偷偷给哥哥……一切都是为了讨哥哥欢心,就盼着哥哥松口带我去读书。爸妈看在眼里,默认。
二
第一次,也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两手空空跟在哥哥后面,同行的还有院子里的堂哥堂姐。他们也说,我就是小不点,老师不会要。我一听便急,无论如何,哪怕他们认为我是“赶脚”,也要去。同院子里还有一个妹妹,比我小两个月,我邀她一同读书,她听她父母的明年再去。
我爸妈要出集体工,队长不准假,便仔细交待了哥哥,哥哥也满口答应。到学校后,哥哥带我到了一年级招生的那里,说:“这是杨老师,你就在这里报上爸爸妈妈的姓名,然后说你几岁,叫什么名字,学费爸爸会给,就可以了。”哥哥说完,马上进了他的三年级教室。很快,哥哥很快和分开了一个假期的同学热聊起来,早把我忘在了脑后。
一年级登记的地方,大部分都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和我一样随哥哥姐姐来报名的还有五个,三男两女,他们看起来比我的个子要大不少。带着孩子的家长,一个一个催得急,都说要干活去。老师便让他们先登记,然后安排座位。我们这五个,相互也不熟,都很默契地腼腆蹲在墙根,看着一个个新同学被领进教室,教室里有窃窃私语声,不像哥哥的教室里乱哄哄的,像赶鸭场。我走到一年级教室的破窗户边朝里望,见不大的教室快满了,只剩后墙角的三张破烂位子空着。终于,只剩我们这五个同学了,杨老师居然看个子的大小来登记。前面四位都进了教室,最后轮到我的时候,老师低头扫了我一眼,说:“你这孩子掂着脚还没着桌子高,明年再来吧。”我赶紧踮了踮脚,昂着头忙说:“老师,我快八岁了,能读书的。”老师摇了摇头:“想读书是好事,但不能谎报年龄,你看你捏的拳头还没乒乓球大,最多六岁。”旁边一个送完孩子的阿姨也凑过来看了看我,笑着说:“这丫头确实嫩了点,我家娃六岁比她高半个头。”我抿着嘴没吱声,手指抠着墙上的土,眼泪在眼眶打转几个圈才没让掉下来。杨老师进了教室,顺手关上了有些歪斜的门。我在教室外面孤零零地蹲了好久好久,手里不停地捏着口袋里哥哥给我的一张纸,纸角被我攥的发皱,就像是揪紧的心。等到太阳到了头顶,也不见哥哥,我才一步一挪往家走。越走越委屈,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都可以读书,就我不能?就因为我个子小?电影里许多大个子坏蛋还打不赢小个子呢!我踢着路旁的野草,它们居然对我也很不友好,扬起的土沫子差点迷了我的眼。
晚上,妈妈收工回家,见我一人呆呆地坐在一旁,院子里的姐妹们都在眺房子玩,平时活泼的我也没参与。妈妈一看便知道一切。我扑向妈妈的怀里,哭诉着我报名读书的经过。妈妈轻叹一声,柔声地对我说:“谁要你平时这不吃、那不吃的,这下知道了吧,长不大,连读书都不要。”我突然觉得我的挑食,是犯了无法饶恕的大错。我定眼看着妈妈:“我今天晚上就多吃一碗饭,明天就长高了,老师就会要我,是不是?”“是,从今天晚上开始,每餐和哥哥弟弟吃饭比赛,只要你能吃赢哥哥,老师就要你!”妈妈给了我肯定的回答,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那天晚上,没有油的菜,掺了红薯的饭,尽管很难下咽,我还是狠狠地扎了两碗饭进肚。
三
第二天,妈妈不等天亮就向队长请假,然后是带我到学校。一路上不厌其烦地交待这交待那,且做两种准备。最后说:“万一老师不收,可不准哭鼻子。”我却坚持说:“我就要读书,不让读,也要读!”我撅着嘴,耍起无赖。
我们到了学校,一年级教室已经坐满了。我站在窗户外,羡慕地看向室内。他们都拿着发的新书翻看,新书的油墨香味飘进我的鼻子,真香,真舒服,今天,我能有吗?同学们见了我,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我拽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松开,妈妈与杨老师说了好一会话。杨老师不时地拿眼睛看看我,最后说:“真快八岁了?看起来就六岁,是不是没给她饭吃?”
我妈红着脸说:“这丫头嘴刁,吃猫饭,但她真的想读书,既然是她自己特别想做的事,看到能做好的,你就给她一个机会,让她来吧!”杨老师还是没有松口:“教室里没位子了,而且我怕同学会欺负她。这样吧,下午校长来了,我与他说说,你明天再带孩子过来。”老师终于松口给了我盼头,我心里瞬间亮堂起来。
四
天没亮我便起床,帮着妈妈烧火做饭。我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饭后,拉着妈妈和哥哥就往学校去。杨老师直接带我们去教室门口,指了指最前排的空地:“位子真没有了,都坐得满满当当的,她非要读书的话,就只能从自己家里搬来凳子,坐在这儿。”我当下就蹦了起来,连忙说:“我有凳子!我有凳子!”妈妈也赶紧跟老师说:“学费,您放心,等家里卖了两只鸡就送来。”老师接着说:“我先说好,先试读一个星期,若跟得上,就继续读,跟不上,明年来。”我不等妈妈说话,连忙表态:“老师,我会好好学的,一定能跟上。”我没想其它,只觉得这个机会我必须抓住。杨老师和妈妈都用赞誉的目光看着我。
不到中午,妈妈匆匆给我送来一大一小两个凳子,还从哥哥的文具里匀来半截铅笔,撕下一页纸——这是我开学第一天的全部家当。老师说,新书还差几套,要等几天到别的学校拿来后,再发。
我将凳子内内外外擦了又擦,平时灰黑的凳子,居然能见木纹。将铅笔和一张纸放在前面凳子上,恭恭敬敬盯着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一、二、三”,心里像揣了颗糖,甜蜜蜜。
晚上,妈妈坐在煤油等下,从做鞋的碎布里找来几块好一点的大布料,一针一线给我缝新书包。我陪坐在旁边,看着灯光下,在妈妈的巧手中,渐渐变得完整的两色书包——一面是红色,一面是黑白相间的花色。
我突然明白,原来,我要求的坚持读书,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是妈妈跟老师求情时的低声劝说,是两只待卖的鸡,是油灯下缝的两面书包,是与我陪伴的大小凳子。这自带的凳子,不仅让我在教室里坐下学知识,更是让我在希望中坐下向未来,启智慧,明道理。
从此,我的精彩人生正式开始!
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