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时间用长度深情表达历史的不朽(组诗)
◎一尾鱼跳跃的高度
青草葳蕤,遮天蔽日
逐浪排空的瞬间,一尾鱼跃出水面
断层推测,以亿年为单位
“人”字奠定的含义离不开一滴水
注定的蕴含是雾里看花
鱼鳍细数远古,一段无言之书
依山傍水,足是爬行的始端
记录的含义定义于一条射线
不能称作可能,或另一种埋藏
泥土在翻身,往往改写的不仅仅是
春秋,还有冬夏
暴雨瓢泼,大雪铺染
江山依旧载旧年,堆垒历史
无论210万年的重庆巫山
还是180万年前的山西西侯度
几枚牙齿的坚硬啃倒的大树
山洞点燃的第一缕火光
总是在鳞片退化以后
坐地起价的未来
时光漫漫,装载这长江黄河
一个脚印与另一个脚印在重复,在发芽
河池垂柳,骄阳如火
总有一条河注入文字
掀起另一条的喧嚣
扬蹄嘶鸣,金戈铁马
锻造一个时代于世,埋葬一个时代于土
帝王将相,肩胛深处的鱼纹
保留鳞片脱落的停留
鱼的记忆是短暂的,积少成多
积洼成湖,荡漾的月光日光
交替黑白的对诉
黑是星子入湖的涟漪
白是夏夜蝉鸣的浪潮
自然翻卷着,岩石以逶迤走势
微妙的声音在远处,仰仗珠穆朗玛的前世
山岭蜿蜒为横,雨水冲击为竖
横竖阡陌的田在连缀成棋盘
落子的黑白之间,暗藏天心
一尾鱼在瞬间回忆,鳍
站立的影子在孤独老去
◎文字瓦当
热射光穿透一片瓦的纹理
扬名一个“天下第一瓦”
陶瓦的文明敲碎秦砖汉瓦
低头沉思的草,在荒山上低头
3900年前的陶片还在遮风挡雨
路在泥土之上,沿雨水而下
火势,集于一身煅烧一粒泥土
觉醒的,是转身的刹那
于棋盘落子的文字
瓦砾,踞于一世
南江的水草钟情一尾鱼
北域的大漠雄于一缕烟
瓦当,独自担当
桥身映照一河弯月
流水托举双手突围,一汪氤氲弥散
穿透树叶与树叶的光线
密织一张网,授人以渔
劳作的日月漫过山岗,湖泊海洋
竹筏荡舟,一楫三页
静谧是一只蟋蟀的睡眠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瓦当的起源可以追溯
直流而上,在西周的某个点落脚
呵护。木制飞雁和美化屋面轮廓
进一步,走进风雨
住在屋顶
和煦是一个词,温暖一片瓦
记忆是一个词,留住一段路
瓦当是一根扁担
一头挑着仓颉
一头担着沈括
◎故乡
青石板堆积的青苔浸入泥土
根在沿着青石的脉络一字排开
庭院外的老树琳琅满目
有一株叫槐树,有一株叫榆钱
开花的枝,散叶的枝
以及,榆钱的树皮
在落下一段岁月泛黄的人群
周而复始,花开花落
循环往复,叶绿叶黄
一盏油灯搅拌牛的草料
星子在南,亦在北
朝阳璀璨的露珠透亮
打湿牛蹄的奋发
于一个蝉鸣肆虐的夜晚
吐绿之后,炊烟渐绕
槐树的温情和榆钱的味道
鸟站在山顶的那棵树上
张望的云长发齐腰
弓着背的麦粒一捆捆地趟过青石板的脊梁
我的记忆忘却一段风
从南山之南而来,到北山之北而去
或许,会漫卷雨滴,会漫卷雪飘
故乡,总是仰卧在大地上
青草漫漫,沃土漫漫
爬山涉水的月牙
在山顶轻摸着树梢
夜是故乡最长的梦
鸡是故乡最早的音
虽然,故乡就是那一座山连着的又一座山
石头的颜色在彩虹间
步子跨过云端
雨向着泥土而行
水在石头的表层
形成旋涡的鱼锁定最初的生命
千万年的黍米,供万民生息
野外的树林,月光勾魂
白与黑的格子
在沃野一横一竖
◎老家
锻造过的石梯,是铁锤敲击的回响
穿过树林的远方,可以觅见千年古树
一只野兽骨头穿透心脏
古朴的掌纹透着毛茸茸的黍
唇齿留香,留下一段灿烂星光
寂静的夜里,稻花连缀,蛙声颂雨
七八个星天,两三点雨山
在一阵风中,吹醒一束叶片的肥壮
木质的犁铧翻阅一层土,黑的、红的、黄的
石磨在水流下旋转的颗粒,细碎
白花花的麦粒玉米,煮一锅粥
记住,碌碡碾压了风筝的薄
长工、短工交织,大集体,土地承包
只是土地在老家延续的草根
喂肥一头牛和一只羊的本质,属于
泥土在一辈辈人之间握紧的缰绳
我偶尔会在梦里,看见沃土开出的鲜花
有着血液一样流动的管道
一尾鱼一只猴子和一次站立
穿梭的风左右摇摆
在梦里梦见我在作梦
入秋之后。蝉声是最响亮的
有时,在一块天地的泥土里看见
几只蟋蟀在扩张领地
萤火微弱,入一古旧
细胞分裂的第二十三对染色体
在围棋史话的格子外“蒹葭苍苍”
此时此刻,老家就是深夜墙面上的钟摆
和着窗外的月光细数一只只羊
父亲们的脑回路在弯绕,无法正常
五脏六腑在掏空最后的一滴血
“啪”的一声,记住一个苍老的永恒
原创于2025年8月22日,9月2日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