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七律•咏中国汉服之一(古韵五首轱辘体)
摘要:平水韵
七律·罗裙婉转诉瑶琴(轱辘体)
一、
罗裙婉转诉瑶琴,广袖翩跹越古今。
经纬交梭承礼乐,章纹隐现溯商音。
千年秀服风云季,百代衣冠岁月沉。
莫道兴衰成逝水,佳仪自有海桑深。
二、
素手轻裁月下衿,罗裙婉转诉瑶琴。
经纶织就星河色,丝线穿连今古音。
秦帛犹存烽火迹,唐纱尚带掖庭霖。
每逢上巳春衫动,一片痴心寄绣针。
三、
云纹广袖越千寻,束带垂腰映碧岑。
玉珮铿锵鸣雅乐,罗裙婉转诉瑶琴。
飞针暗度蚕桑史,纫线犹传织锦吟。
谁说华章随逝水,衣冠载道有遗音。
四、
盛世兴开汉服襟,少年结伴踏春荫。
水边祓禊流觞曲,林下投壶诗意深。
衣带轻扬歌越调,罗裙婉转诉瑶琴。
文明续接今重见,不负千秋礼乐心。
五、
霓裳千载沐春霖,楚楚衣冠岁月深。
宽袖风生唐汉韵,丝绦云起盛年音。
颈纹交织文明路,针线穿梭国粹襟。
今日重兴华夏服,罗裙婉转诉瑶琴。
【编者按】让吾等同观此诗,此组轱辘体以“罗裙婉转诉瑶琴”为纲,五章回环往复,咏汉服之美,溯文明之脉,颇见匠心。首章从“广袖翩跹”起笔,将罗裙与瑶琴并置,牵出“经纬交梭”“章纹隐现”,勾连商音礼乐,以“千年秀服”“百代衣冠”纵贯古今,结句“佳仪自有海桑深”,立起衣冠载道之意,气象阔大。二章转至“素手轻裁”,聚焦针线细节。“经纶织就星河色”状织锦之丽,“秦帛犹存烽火迹”融史于物,至“一片痴心寄绣针”,以小见大,写尽对传统之深情,柔中含韧。三章铺陈“云纹广袖”“玉珮铿锵”之形,复以“飞针暗度蚕桑史”续织绣之思,“衣冠载道有遗音”与首章呼应,层层递进,文脉贯通。四章写“少年结伴踏春”,绘祓禊、投壶之景,“衣带轻扬歌越调”见今人之兴,将汉服复兴融入鲜活场景,使传统有了烟火气。末章以“霓裳千载”收束,“宽袖风生唐汉韵”总括形制之美,“颈纹交织文明路”点出服饰与文明之关联,终以“今日重兴华夏服”落于当下,首尾圆合。通篇而言,此组诗章法严谨,轱辘句穿插自然,无牵强之感。或写形制,或述历史,或绘今景,皆紧扣汉服与文明之系,辞藻典雅而不晦涩,意境浑成而有层次。于咏物中寄兴,于怀古中观今,足见作者对华夏衣冠之深悟,实为咏汉服诗中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040002】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9-02 17:49:13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婉如皎月 2025-09-02 22:24:20
感谢辛苦编辑,欣赏精彩编按,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婉如皎月 2025-09-02 22:24:52
感谢来访雅赏,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