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消夏诗三十首第六辑(古韵) ——下平十一尤—十五咸
摘要:三十首消夏诗平声全韵部
之十一
日淹余烬月垂钩,独坐庭园味薄游。
几缕茶烟缠竹影,数声蛙鼓报禾收。
空调吐纳人工气,网络飘零虚拟舟。
蓦地屏中消息隔,身如四海浪沉浮。
之十二
热浪粘天夜渐深,书城自筑避炎侵。
灯蛾扑案痕留篆,蚊阵窥帘响作琴。
字里寒泉堪止渴,行间松籁足清心。
手机忽震友相问,烧烤摊前把酒斟。
之十三
每忆家乡暑未谙,溪头柳幕绿毵毵。
分瓜井水冰三尺,课业邻童汗半篮。
萤火提灯穿竹径,牛铃摇月下烟岚。
空调纵解肌肤渴,难润心田那片甘。
之十四
逃暑招邀至水蒹,荷杯擎露劝频添。
流萤引路星千点,蛙鼓催诗曲一帘。
醉后狂歌惊宿鹭,归时误踏碎银蟾。
明朝恐被骄阳笑,满袖余香犹带甜。
之十五
欲逃鼎镬向巉岩,白鸟惊飞掠片帆。
潮卷千堆雪崩玉,风磨万顷镜开函。
沙埋半体凉初沁,日炙双肩辣尚嵌。
忽有闲鱼翻水浪,雨花点点浸青衫。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这组夏日诗五首,以细腻笔触织就当代与旧时光的夏日长卷,声色交织间见巧思与深意。“之十一”以“月垂钩”对“空调气”,“茶烟竹影”映“网络虚舟”,将传统庭园闲趣与现代生活碎片并置,末句“身如四海浪沉浮”,因屏中消息隔断生漂泊感,古今对照里藏着现代人的疏离。“之十二”写书城避炎,“灯蛾留篆”“蚊阵作琴”以虫趣添雅,字间寒泉松籁与烧烤摊邀约对照,显精神栖居与俗世烟火的张力,日常场景有了层次感。“之十三”最见赤子心,“分瓜井水”“萤火竹径”的故乡记忆,与空调难润心田的今时对比,“肌肤渴”与“心田甘”的差异,道尽现代便利难抵乡土温情,细节鲜活如在眼前。“之十四”写水滨逃暑,“荷杯擎露”“碎银蟾”设喻精巧,“醉后狂歌”“满袖余香”见逸兴,将夏夜宴游写得灵动甜润。“之十五”向巉岩避暑,“潮卷雪崩玉”“风磨镜开函”绘海景壮阔,沙埋体、日炙肩的体感描写真切,闲鱼翻浪溅雨花,猝然凉意成意外之喜,画面张弛有度。整体而言,这组诗堪称佳作。诗人善用通感与对照,将夏日的热与凉、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实感与虚境熔于一炉。既有“荷杯擎露”“萤火提灯”的古典雅致,也有“空调吐纳”“手机忽震”的当代印记,更以“难润心田那片甘”直抵情感深处。语言清婉又不失劲健,于日常中掘诗意,让夏日既有烟火气,亦有精神的温度与厚度,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0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