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体验一场秋雨的来临(散文)
一场秋雨一场凉,经过整个热浪、喧嚣,心随之得到宁静。“丰富”一词跃入脑际,瞬间就来了精神。以我粗浅的理解,时节进入初秋,雨就丰富起来了。而这时的雨,往往讲述的就是细雨密织,沉浸于一种淅淅沥沥的倾诉,或者是对于时间过往的对诉,这期间蕴含的天道之力是人力无法更替的未来,一切归于自然是最准确的理解。心随之而动,随之而舞,那是理解在一个季节丝雨下落的积极意义。
1、云层对诉的天空
我属于时间早起的人群,六点起床,洗漱结束后就是做早餐,吃早餐。不是我所在的城市小,或者懒,缺乏早起抢食的鸟。其实很多摊位上早就灯火辉煌,琳琅满目的食品在等候人群。但我属于特殊者,不能为了满足口感而葬送自己的生命。“小糖人”就要遵循“小糖人”饮食起居,否则,那是对生命敬畏的渎职。这样说,会引起歧义,但我不在乎。我很重视能够见证一场秋雨的前奏,如同一场大型音乐会的准备,拟定主题,征集歌舞,筛选遴选,定格定调,一个过程的筹备是漫长的,但有着厚重文化蕴含和极其丰硕的现实意义。秋雨是带着自己的重力冲破云天的骄傲,泼洒一场富贵在天的美好。
时间还没有到七点,我一边下楼,一边查看天气预报,至于有没有雨并不重要,至少可以对于自己是一种有备无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虽然放在这里有点浮夸,可所透着的禅意我们是可以借鉴的。防患于未然,这是一种风格,也是别具情韵的作风。云层对诉天空,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展示。苍茫瀚海,总有云雾的莅临,世界总会无独有偶地向好未来。栀子花开,丹桂飘香,体现的就是时令所蕴藏的偶遇,或者一种必然。我的头从车库伸出目光,入眼处就是层层叠叠的云朵,黑灰相间,低压压地压着愁绪,挤兑掉流动的风,呈悬浮壮,低诉、沉思还是排兵布阵,此刻,我无暇顾及,更不可深究。唯独是随着方向的旋转而偷窥,云从山尖而起,布下一个大阵,昏暗着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每一株草,和直立在土地上的房屋。莅临清晨的只有云层,没有丝毫的雾,世界虽显得暗淡了一些,但视线依然开阔,会毫无拘束地透彻几百米的微尘。
云层还在加厚,我只能缓慢一点,以此来适应云层加厚的蠕动。物我相忘,其实是云我相望。我望着云的时候云也在望着我,黑灰在过度一种自然,像色彩华润的流苏,一笔一画勾勒的平滑,自然构建的华丽不一定是色彩绚烂,灰黑也是一种世界表达的视角,在遮天蔽日中感触独有的清凉。车速很缓,身后不停地传来不满的喇叭声。我行我素,行于宽绰的柏油,素于漫天的灰黑。我不想疾行,以车速来打破风声,加速云的变化。我可以放荡一次,如脱缰的野马不羁于世俗。遭遇一次白眼,让人讨厌一次,终究是贴着车身而过的一辆车和车速带动的风声,别无他求,亦别无他愿。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那是别人的想法,我只在乎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我的眼里只有云。
和云层对望十几分钟后,我在停车场平安着陆。扣好刹车熄火,还是不忘瞥一眼天空低压的云,清晰可见,历历在目,灰黑在挤压,在互相融合,似乎两种分歧在此刻和解。我忽然发现这是一种相互融入的大格局,未雨绸缪,说的就是这种现象。灰黑在过渡,并非一盘棋局黑白的博弈,要有着输赢或者平局的结果。云层对于雨,就是一棵棵悬挂而久远的稻草,在等待一阵风的吹起,漫天飘洒的稻草就是整个世界的舞蹈家,演绎一场从高空顿悟的哲学,铺天盖地,警醒一个清晨和一个天凉好个秋的一帘幽梦。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在这样的晨幕里,生一炉火焰,煮一碗酒,豪饮一个清晨,醉意一层云朵,害羞一张张脸孔,会是一场盛况绝尘的未来。
云层在不断增加这厚度,看不见是从低处向着高处的笃行,还是高处向着低处的微压。云层太远,目光且短,无法厘清加厚的原理和过程。目光沿着脖颈旋转一周,唯一发现的是灰黑在淡化,茫茫或者蒙蒙这些词汇愈演愈清。一片,会更加切近。我想在我的大脑里注入一滴水,让水流在脑回中急速流淌,捡拾起所有关于此刻云层表达的语汇,终究是大脑残疾,无法准确找到丝毫的棱角里潜藏的大爱无疆。灰与黑,绝对是此刻最伟大的字眼,雷霆万钧的事态与这些应该是对比。笃定一束目光,你会清晰的发现,云层在加厚的过程中,也是一幅变化微妙的水墨画,一笔入江山的磅礴大气。过渡自然,道法自然,依然明辨是非的棱角,还是勾勒出分明的层次。那种层次蜿蜒逶迤,似一座座连绵起伏的江山,倒挂在天域之间。没有突兀,没有险峰,没有惊魂动魄和九曲十八弯,更没有旋流飞瀑的豪壮。云是安静的,拒绝浑浑噩噩,动辄就倾盆而来。云在高处,我在低处,我的眼眸里住满灰黑,灰在过渡黑,黑在熏染灰,于灰黑之间酝酿一场秋雨的情愫,见证一场雨落九天的伟大。其实,此刻的天幕就是一盘棋局,演绎着智慧的黑白对弈。
2、露珠稀疏的草叶
这个清晨和往常一样,到了黎明时分,星子入湖,涤净一夜的思念。偶尔也会听见几声远处传来的鸡鸣,我想,那一定是云层加厚了天空的坚韧,鸡的豪鸣没有达到眼眸预期的清朗。
我的县城很小,就是在四维的山脚下躺着一座座楼房,叠加在空间的人流像豆粒一样从楼梯滚落出来,呼吸带着水汽的空气。脚步匆匆,行色匆匆。很少有人在乎路边的一棵树,山洼的一株草,甚至河道两旁早就青绿厚实的芦苇,尖上挂着毛茸茸有点镰刀形状的褐色的花束。自然与河道交辉相应的美好,只有夕阳入水的时刻,会引着几只水鸟扑棱棱的飞起又落下。满河道的脚步,没有人在乎去懂得一棵树,无关戏水一条河,敬重征服一座山。时间在打发时间,这就是大众。于你于我,皆过往云烟。
我是慢悠悠来的,浪费了些许时间,双脚着地的瞬间,就得行色匆匆,赶出来一个时间段,精准落地定位处,心就能够在这个空间闲遣一些杂乱。凝望一棵树,低眉一株草,甚至细看一尾鱼。
还有十分钟,是我可以自由打发的时间,足够了。脚步不出百步外,目光不锁百米景。交付痴心,倾尽一瞬柔情。
河道两旁,芦苇飘荡,叶尖处,偶尔可以细数几颗露珠,大道旁的擎着身子的草叶,自然就斜出一个身位,叶尖依然挑着几滴细细的明净的露珠。并非昨夜是吝啬的,没有散发过多的水汽。大道上长满花草树木的土地,表皮湿漉漉的,显然也在夜晚向外排放着水汽,只是这排放的水汽上升到高空,聚汽为雾,凝雾为云,以一面旗帜般高高挂起,帅气而真实。虽然摸不着,但看的清清楚楚。地面上偶尔收集的露珠,尽管没有展现银玉飞溅的流光溢彩,却也晶莹剔透,显示着唯一的纯净。清晨,遇见纯净,自是一种幸福,无可厚非的幸福。看见,静默而不打扰;赏心,悦目而不惊心;清澈,清凉而不孤寂。我想,心境能有如此的透彻,审美的眼睛就会遇见最好的。大道两旁的行道树,郁郁苍苍,树叶厚实而流着绿,身姿笔挺而透着神。垂柳此刻在昏暗中泛着翠,柳条娇柔舒展,自然下垂,尽显垂柳的“垂”,不夹杂丝毫的动荡飘摇,以静美彰显一份绝美,美轮美奂,不入杂色,纯洁、纯粹。尽管云层在垂涎,会瞬间诞下雨丝,而雨前的清脆别有情韵,委婉而率直,婉约而直白。似乎,人的眼神会随着绿色垂下的枝条而滑动,一直深入泥土,鞠躬尽瘁。似乎有着一份情韵已经入土,与潜藏于泥土深处的根窃窃私语。物语无华,默默在根的深处,以婴儿吮吸乳汁的贪婪,缔造一份成长的大运。
我站在大道旁,偶尔对视对面,修剪整齐划一的道旁风景,在清晨的云层下静谧,几树桂花,枝条舒展,昂扬一树绿色,我想,叶与叶之间,早就在精心打造一段传奇,一旦打开,花香,就是满世界的前奏。人工培植的月季花,并没有忘记岁月的重任,一往如前,高举花束,白的、粉的、红的、酱紫色,各具情态,风情万种,花团锦簇,有张有弛,节奏分明。偶尔也会发现,某一朵花枝上也挑着几滴水,透过水滴的花色,更加显得水嫩光泽。晨露本应该在强光下熠熠生辉,珍珠一词对露珠的描述离不开强光。与云为舞的露珠,可近观而不可亵玩。胡乱猜测,会打碎自然予以的清梦,审美,也会或缺一份真实。
露珠是夜独有的鸣奏,本就是在黎明到来时,给惺忪的眼眸涤净烦恼的,属于经桶旋转的梵音,马虎不得。细数露珠的颗粒,比深夜数着羊群更有意义。数着数着,新的一天就笑眯眯地来了。
大道的路基湿漉漉的,绝非夜湿润了柏油。一定是黎明的水车洒下一滴清流,过往的公交车,车轮丝丝而过,带着独有摩擦,产生一份温柔与静美。
3、雨幕初歇的世界
云层的厚度,注定雨幕落地,或许属于经验的转化,或许是上苍流转的某种情思。八点过几分,就有了些许雨滴逃离,穿透密布的层云,沿着雨丝的视线敬畏泥土。斜劣着、飘舞着、丝滑地划过天空,入一滴泥土。
我是在铃声响尽后站在廊檐下的,仰望丝丝缕缕,仰望密密麻麻。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些雨丝是有情感的,带着某种温度,轻盈地舞出一段世界的俊美。虽然此刻没有风,但雨丝下落的过程一定带着风,不然,廊檐下的我就不会感觉到雨丝的清凉。雨丝的下落是顽皮的、淘气的,总带着孩子的好奇忽左忽右,忽前忽后。我索兴跑到院子里,仰着头,任凭丝雨打湿脸颊,体会秋雨的绵长、轻柔。雨丝有时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楼宇一侧,细看,雨丝下落的过程在交织,在紊乱,在打乱秩序,在遗忘风景,在重新拼凑岁月。时光无语,岁月有痕。这是记忆的碎片遮天蔽日,但天依然清晰可见,唯独日月早就躲进云层,见不得光。
我沿着院子的假草坪,像一只好奇的猫,没有既定的方向般胡乱地跑了几步,感受带着风声的雨丝细数分秒,真切而真实,宁静而优美。似乎是一颗童心捕捉到一只蟋蟀的鸣叫,后腿弹起的瞬间越过麦茬的乐趣。世界在稚童的眼里是细微的,狭小的。童心所向,一株草就是整个世界,一滴雨就是江河湖海。晚阳如酒,会醉了整个海浪。一缕丝雨如茶,会清醒整个人生。
毕竟,我的年岁渐近六十,不能孩子般无忧无虑,异想天开,但我依然觉得我心依旧,向着年轻。突发奇想,总感觉,丝丝雨幕是撕扯不断的带子,又如细密可亲的篦子。雨丝落入发丝,就像篦子划过发髻。也会好奇,一丝雨逃离云层到落入泥土,所有的时间、空间是否对碰过。我想,答案是唯一的,不然,云层何以减缓厚度和重力。
这个清晨的秋雨,别具一格,的确下降着人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青箬笠,绿蓑衣,和风细雨不须归”。但我总是笃定,丝雨一定是沿着某种情丝“须归”的。以浸湿一片河湾,打湿一座座山梁,拥抱一棵棵树,匍匐一株株草的虔诚而至,依旧慕着泥土的香醇而落。亲近泥土,亲近自然,亲近世界万物。沿着河出图洛出书的本源,受命于斯。云层随着丝雨的落幕渐渐轻盈轻巧,汇聚于天,交织于密布的外形,聚齐万全之策的大能,扬一场纷纷扬扬、丝丝缕缕的情思缠绕,释怀一次“智者谋定而后动”的大彻大悟。云层的悬挂,丝雨的飘落就是过程。较远处的垂柳,丝雨在柳枝上汇聚成一串串滴落的珍珠,想着泥土致敬。滴入泥土,生根发芽。这一串串珍珠,演绎着丝雨对于泥土的敬重,丝雨与泥土的水乳交融。
丝雨丝滑,这一“滑”字,概述的不仅仅是表意,线性的语言断章,点缀生命原乡,古旧,陈述的永恒,与一幕丝雨轻诉,缠缠绵绵,方可维系生命衍生。
秋雨,以“秋”的沉着呐喊,避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那份张扬跋扈,写尽春秋续未来。雨无大小亦无疆界,但秋雨不同,懂得继往开来,文明互鉴,铸就丝雨朝朝,丝雨暮暮。在朝夕之间,携夕阳入酒,醉了昨日,醉了今天,也会醉了明天。
明天就是“9.3”大阅兵,我想,今天的丝雨,更加有着不可陈述的使命和美好。我期盼今夜无风,安然入梦,在明朝,看铁骑铮铮,飞跃长虹。
原创于2025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