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黄湖季风,穿过历史波涛的乡愁(散文诗)
一
秋日来临,我还没有来得及触摸到黄湖母亲脉搏的律动,在一片烟波浩渺的雾气中,早已闻到了黄湖独特而高贵的气息。她自带芳香,踏着一路历史风尘,从岁月深处的幽巷内走来,从渔歌唱晚的夕阳里走来,也从沉鱼落雁的丽质中走来。
从季节的瞳孔里远眺黄湖,映入眼眸的不只是碧波万顷,一泻千里的波澜壮阔,不只是坐拥皖鄂赣三省风光旖旎,身处长江中下游的自然从容,还可以近距离地聆听大江东去、浊浪排空的雄浑壮观,可以放下一切杂念及烦恼,去描摹一幅空旷绝美的江南山水图,或者哼唱一曲自己喜欢但不一定悦耳的心灵之歌。
二
走近黄湖,就是走近宿松古郡的心脏。宿松县在汉代称松滋县,晋朝称松滋郡,梁武帝时改称高塘郡;至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始称宿松县,沿用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背靠大别山,历经燕山运动,风云变幻,宿松古郡以其博大的胸怀与惊人的定力,东临彭泽,南接湖口,西连黄梅,北携太湖,完成了跨越千年的自我完善和救赎之路。
作为宿松古郡的天之骄子,黄湖天生气质高雅,雍容华贵,但她从不高傲,也不孤独。历经风霜雨雪的反复洗礼、打磨,大自然孕育出了黄湖秀外慧中、庄重大气的秉性。黄湖的姊妹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泊湖、龙感湖和大官湖,与黄湖一起合称为宿松湖泊中的“四大仙姑”。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诗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要说:湖不在深,有姑则灵。此处之“姑”,不仅包括荒野村姑,也包括玉宇仙姑。黄湖上接天庭,下连百姓,是镇县之宝,更是黎民之福!
三
如果说黄湖是宿松的心脏,那么黄湖的水就是宿松的血液。黄湖的水,不像西湖水那般宁静、和缓,不像漓江水那般碧绿、明澈,不像青海湖水那样神秘、湛蓝,也不像洞庭湖水那样清雅、幽深。黄湖的水经过数千年风雨荡涤,早已酝酿出美仑美奂、别具一格的独特品质:她时而清澈见底、绿如翡翠;时而霞光普照,朦胧若雾;时而碧波微澜,透明如镜;时而壮怀激烈,热辣似火。在无数迁客骚人的眼中,黄湖的水不是色泽单一、墨守成规的古代侍女,而是风情万种、多愁善感的绝色佳人。俊秀中带着几分俏皮,透明中藏着些许深邃,活泼中透出一股睿智,洒脱中呈现一丝沉稳。在我眼里,黄湖水宛如一面多棱镜,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她会展现出不同的色彩与脾性,散发出迥异的气味和神韵。因此,我有时甚至产生一种幻觉:黄湖的水,不就是无数文人雅士心中仰慕已久的那个另一半吗?正是她的天生丽质和清纯无邪,才完美诠释了“冰清玉洁”的准确含义;也正是她的婀娜多姿和从容自然,使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古诗有了坚实而隽永的注脚。
四
黄湖是一位千年圣女,虽然她曾饱经风霜阅人无数,但是她至今仍然显得那么年轻美丽,仍然那样风华绝代。而那汪洋无际的澄澈湖水,则构成了黄湖丰满的血肉,并铸造了她崇高洁净的灵魂。水乃万物之源,黄湖同时也是一个伟大而慈悲的母亲。“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她宽阔温暖的怀抱里,不断孕育着各种生灵:黄湖大闸蟹、胖头鱼、黄颡鱼、大龙虾、青虾、白虾、鳜鱼、鲢鱼……形形色色的鱼类,形态各异,色彩不同,肥瘦有别,但它们都属于黄湖母亲的儿女,都生活在黄湖水这个温馨安宁的大家庭里,都有一个通用的名字“黄湖鱼”。其中黄湖大闸蟹体大丰腴,肉嫩味鲜;黄湖青虾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黄湖鳜鱼肉味鲜美,富含蛋白质,有“淡水石斑”之美誉;黄湖胖头鱼肉鲜少刺,口感滑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是餐桌上一道经典的菜肴。
只要备齐姜葱蒜和油盐醋等各种佐料,再配上猛火、中火、小火等不同的火候,或清蒸或红烧,或焖煮,或油炸,就可以烹饪出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美味佳肴。清闲时邀上三朋四友,或亲密家人,或部门同事,来到黄湖之畔小聚,尝一尝黄湖的河鲜,品一品宿松的美酒,在香气缭绕中蒸出宿松历史绵延千年的诗意,在谈笑风声里煮出黄湖沿岸生生不息的活力,在三分醉意间煎出古郡子民薪火相传的智慧,在滔滔湖面上炸出人间烟火原始如初的味道。古语说“母凭子贵”,黄湖因为她的儿女众多,且个个出类拔萃,正在幻变成为一个美妙的江湖神话,也为至善至美、有容乃大的高尚母爱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和榜样。
五
黄湖里除了丰富的鱼虾,还盛产各种植物。每年潮湿多雨的夏季到来,只见满湖荷花盛开,在绿叶铺成的海洋里亭亭玉立,迎风招展。一枝枝粉红的荷花,在夏风的温柔抚摸下满脸羞红,酷似天空中绚烂夺目的云霞,也像一群在绿色地毯上集体舞蹈的年轻舞女,还像一朵朵凌空绽放兴奋跳跃的火苗。偶尔一阵凉风袭来,涌起一簇簇白色浪涛,上面有几只白鹤、小天鹅及白琵鹭组成的空中乐队,在碧波万里的绿色浮岛上空载歌载舞。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宋代爱国名将辛弃疾的词作《清平乐·村居》中一句名词“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同时,眼前油然浮现一幅生动有趣的黄湖采莲图——一家男女老少,在夏日炎炎的湖畔野炊小憩。大人们划着小船在湖边采荷花,摘莲藕,捞菱角,有几个顽童则在湖岸边嬉戏打闹,奔跑追逐。其中一个小男孩玩累了,于是趴在泥地上漫不经心地剥着莲蓬,边剥边食,憨态可掬。人在画中游,画在湖水的浸润下突然活了起来,于不知不觉之中走出静静的湖面,走进游人干渴的心田。令人顿生一种时光错乱之感:分不清到底是画在湖中漂,还是湖在画中流。
六
如果你要游览黄湖,那么黄湖大桥当然是绕不过去的一道亮丽风景。黄湖大桥于2021年12月竣工,于2022年9月30日正式通车,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死灰复燃、余波又起期间,黄湖大桥堪称诞生于非常之时,受命于危难之际。它北起宿松县下仓镇,南至复兴镇华阳河农场。站在黄湖岸边放眼望去,只窥见眼前白茫茫一片,一座青白相间的长桥如一条卧龙般横跨黄湖南北两岸,蜿蜒蛇行,驰骋千里。长桥两侧是一望无垠、奔腾不息的青青湖水,而它周围的风景和色彩,则随着位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幻莫测。站在黄湖大桥中央,你可以观赏黄湖日出的绚丽多彩、浪漫多情,可以见证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空旷唯美、生动活泼,可以与心仪的爱人在桥上演绎一段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凄美爱情故事,可以凝神绘制一幅或抽象,或具体,或神秘,或现实的古典水墨画。如果从云端或高空俯瞰,在茫茫湖面上,黄湖大桥犹如一条黛绿色的玉带,横系在万顷湖面的腰间;又似一根极长的银项链,锁在黄湖细嫩白皙的脖颈上。如果要欣赏黄湖大桥的美景,我更愿意选择在凉风习习、朝雾弥漫的秋日清晨。试想一下吧:那白雾茫茫、水天一色的壮阔之美,那秋风送爽、鱼跃龙门的浪漫之美,那如诗如画、虚无飘渺的空灵之美……该是让人如何陶醉,如何神往!可谓一醉倾心,二醉倾城,再醉倾国。
七
一汪湖水托举一座大桥,一座大桥连接一城烟火,一城烟火拥抱一汪湖水。黄湖因大桥而焕发新生,充满活力,大桥因黄湖而身手不凡,举足轻重,民众因黄湖和大桥而生机勃勃,如虎添翼。每年端午节期间,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准时在黄湖水面举行。那千帆竞发,摇桨呐喊的场景,瞬间将黄湖的传统习俗和优秀文化推向高潮,赛龙舟活动也是宿松面向全省甚至全国的一张闪光名片。作为黄湖母亲的一位子民,面对苍茫辽阔、纵横千里的黄湖之水,我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或一颗沙子;面对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的黄湖史诗,我感觉自己是如此轻微,轻微得仿若一片落叶,或一束星光。如果人有来生,我愿意来世化成一尾小鱼儿,钻入黄湖母亲温暖宽广的胸膛里,在母亲的爱抚和宽容中肆意撒娇,尽情玩耍。感谢黄湖母亲,是你赐于我以血肉之躯和崇高灵魂;致敬母亲黄湖,是你让我聆听到一汪乡愁的脉动与心跳!
(2025.9.3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