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母亲和她的小青菜(散文)

编辑推荐 【星星】母亲和她的小青菜(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29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发表时间:2025-09-04 12:12:35

母亲种菜的那天距离立秋还剩三天,南河屯的人说过,立秋这一日,青菜必须钻出地皮,不然,长大后的白菜,萝卜容易烂根。我们没有考察过此话的真伪,节气到了,就该按部就班进行。母亲和弟,用镢头,一行一行划开垄台儿,菜籽儿撒在新鲜的泥土上,再用锄板抹平。深了不可以,出苗率大大降低。浅了将被阳光晒干,不深不浅的垄沟,很难掌握。种籽落进泥壤,土培好。余下的交给上天,好在立秋那天,园子里的菜苗苗,绿压压一大团。母亲适才一块石头落地了。
   夏末的时候,弟与母亲商量,白菜和萝卜少种点。腌渍一缸酸菜,捆几十棵大白菜,仅此而已。
   我在另一座村庄那些年,每年到了三月,春暖花开。就撒一院子的菜籽儿,用锄板,按一按泥土,按出一个拳头大的坑,沙场大点兵。出得菜,整洁,淳朴。一个坑,一个坑出得菜,好打理,不像母亲种的菜,一大片,得拣好几次。这些日子,早晚气温低,到了半上午和晌午,很闷热。即便有风也闷燥燥的,叮嘱母亲不要顶着大日头拣菜,偏不听。中午吃了饭,在炕上小憩一会儿,就起来了。家里三个监控,卧室,厨房,院子,可以说全方位无死角,一天到晚能看到母亲在做什么,吃什么饭,几点睡觉,家里来人。鸡鸣狗吠猫喵喵,一清二楚。这样也好,时刻与母亲保持联系。毕竟,我们要上班,为生计奔波。无法长久陪在母亲身边,前天,父亲烧七七,母亲一大早拣了一铝盆菜苗,上大铁锅焯了一下,准备让我俩带走。家里冰箱还冻着上回带的菜苗,吃不完根本吃不完。我上班早晨七点到晚上七点,三顿饭在外面吃,包菜饼子也好包饺子也罢,时间上不行。也不愿麻烦老刘,邻居那脾气我领教半辈子,打怵了。凡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弟也吃不动,母亲急了,一大盆菜苗苗呢,又嫩又环保,你们怎么就不稀罕?我说,不如问问舅舅们,他们要是吃,就拿去。母亲只好唠唠叨叨打过去电话,小舅说,一会儿他来取,正好他家儿子回来,包饺子吃。小舅是在下午一点后开小电动三轮来的,我们陆续回城了。我手里有约稿,不写就失信了。想在老家存一宿的念头打消了,母亲实际上很希望我和弟留下,她嘴上说不害怕,心里有点恐惧。我不得不离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少一分钱买不到。
   老刘爱吃小白菜煲的汤,包饺子也鲜美。我说,小白菜一旦拣开了,剩下单棵,就不能吃了,留着长成大白菜,腌渍酸菜和过冬炒着吃。老刘大眼珠子一眨巴,那还不好办?再回老家,老刘找了三个空化肥袋子,拿把铁锨来柴禾垛,掀开柴禾挖下面的泥土,黑黝黝的泥土,装进袋子,搬到车后备箱。回到楼里,老刘又捯饬一些保温箱,大大小小有十几个,一字儿排开,摆在走廊的地上,买来菜籽儿种上。用小喷子洒好水,老刘说,你就等着吃小白菜吧。三天后的黄昏,我休班,在床上躺平一下午,醒了洗了几件衣服,到走廊的晾衣杆晒衣服,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十多个保温箱,绿油油一团!空气里弥漫着小青菜的清新味道,我蹲下来,拔了一棵小白菜,凑到鼻子底闻了闻,闭上眼,嗯,就是这个味儿。老家的味儿,泥土的味儿,母亲的味儿。老刘很勤快,脑瓜子也活络这是他的优点,我懒,一休息就和床亲密无间。家里的花花草草全是他在收拾,老刘说,今晚摘点小菜,煲汤。放一缕土豆粉条,切一块瘦肉,飞一枚土鸡蛋。说干就干,拣了一钵子小菜儿,老刘说,给范姐一捧,邻邻居居的没少麻烦人家。我翻出一个卫生袋,抓了一把小白菜放进去,敲了敲八零四范姐的防盗门,谁啊?我,张某某,范姐吱嘎推开门,我把小白菜递过来,范姐眉开眼笑,谢谢张,吃个苍蝇,也给我一条腿。我说,姐啊,父母住院期间,儿子的吃饭问题,得亏姐帮衬。范姐说,别见外,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我俩寒暄了一会儿,各自回屋。
   那晚的小白菜粉条汤,就着白花花的大馒头,撑得我肚子疼。
   老刘看看天,饭后,我们出去走一走。在小区南门对面是一栋栋废弃的房子,房子前住着一块一块规格不大的菜地。小白菜,小萝卜菜,欣欣向荣,绿意盎然。无论是村庄和城市,都有勤劳的人,他们捡起荒废的土地,种下希望,成为住进城市的村庄。
   单位后面的都市人家小区,二楼有几家阳台,养着葱葱茏茏的黄瓜,不是旱黄瓜,是那份线黄瓜。产量极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一棵黄瓜,实现自产自足,不必花钱去买,多好?想吃,怎么吃,生吃,炒着吃。来阳台摘一根,就能做了。过日子就该精打细算,俗话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你种点黄瓜,芸豆,再在保温箱里栽几棵土豆,红薯,你说说,想吃什么,想吃哪样,信手拈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多幸福!
   我经常来都市人家小区踱步,歇一歇眼睛。望着二楼几个阳台蓊郁的瓜架,一嘟噜一嘟噜的黄瓜,紫茄子,小白菜,有风吹来,吹得叶子沙沙沙响。很烟火,很乡村,很接地气,思乡的心更重了。
   一早,在监控里和母亲唠了几句,母亲说,拣了一桶小白菜,吃不急,扔给鸭子吃怪可惜的,给谁?问我哪天休息,回来拿?我还得两天,才轮休。小白菜不及时吃,冻得菜口感不好。母亲说,要不我炸好了,找客车捎过去?我说,不用。捎不多东西,小客车要十元,不划算。喂鸭子,生了蛋,大伙吃也不错。
  
  
  

共 20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小青菜”为线索,串起家常里短与人间温情,文字质朴如泥土,情感醇厚似陈酿,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温度的佳作,亮点尤为鲜明:以“小青菜”为媒,牵出多层情感羁绊。“小青菜”绝非普通食材,而是贯穿全文的情感载体。它是母亲对节气的敬畏、对子女的牵挂——立秋前精准播种,怕儿女吃不上新鲜菜急得唠唠叨叨,甚至想炸好捎进城;是夫妻间的默契——老刘懂“我”对老家味道的眷恋,搬土种菜复刻乡愁;也是邻里间的暖意——分享青菜时的寒暄,藏着“远亲不如近邻”的实在。一棵小小的青菜,串起了亲情、爱情、邻里情,让平凡日常有了沉甸甸的温度。细节见真章,烟火气里藏着生活本真。文中全是接地气的生活细节,却处处动人。母亲“用锄板抹平垄沟”时对“不深不浅”的拿捏,监控里“鸡鸣狗吠猫喵喵”的日常,老刘“挖黑黝黝的泥土装化肥袋”的机灵,还有小白菜汤配白馒头“撑得肚子疼”的满足……这些不加修饰的细节,没有华丽辞藻,却精准勾勒出乡村的质朴、城市里的乡愁、普通人的勤恳与热忱,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生活最本真的模样。乡愁有落点,城乡之间的情感摆渡。文章巧妙勾连起乡村与城市:母亲的菜园是乡愁的源头,老刘在走廊用保温箱种出的“老家味儿”,是乡愁在城市的落地;都市人家阳台的黄瓜架、小区外废弃房前的菜地,更是无数人“把乡村种进城市”的缩影。作者的思乡之情,没有停留在空泛的感叹,而是附着在青菜的清香、泥土的气息里,让乡愁变得具体可感,也写出了城乡之间那份剪不断的情感联结。全文看似絮叨家常,实则字字含情,把普通人的生活细碎、情感褶皱写得真切动人,让人在烟火气中读懂:最珍贵的温暖,往往就藏在一棵青菜、一句叮嘱、一碗热汤里。好文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9-04 12:13:19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