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尧姑娘酒在西海酒店的啼哭与嬉闹声(散文)
尧姑娘酒在西海酒店的啼哭与嬉闹声
西海景观酒店的秋夜,总被两种声响裹着。姑娘们围坐的角落,“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笑谈是轻快的絮语;而我们这桌,退休与将退休的老同学聚着,尧姑娘酒的瓶盖一开,酱香漫出来,倒像是这新品牌初入世的“嬉闹”,混着推杯换盏的碰撞声,在六号桌漾开。
我是尧姑娘酒业运营中心的运营总监,这场聚会本就揣着几分“私心”——想让老朋友们尝尝这酒。酒过三巡,我端着酒杯起身,用淮安人敬酒的“打滴”礼仪,一步步移到庆中学长身边。他是小学同学的爱人,早年在体制内建筑公司做中层,如今自己当法人,退休三年仍气色爽朗。我笑着敬酒,话里藏着推广的心意,他却慢条斯理地坐着,指尖敲了敲杯沿:“先尝这茅台镇酿的,我家酒多,下次带你去车库看,各种品牌都有。”,让你眼花缭乱。
酒意上涌的我,脸颊涨得通红,还是耐着性子说:“学长,我知道你富足,家里的酒够安度晚年,可推广尧姑娘酒是我的本分。别的不说,咱先喝了这杯,好不好喝,入口就知道。”他这才邀了生先生,三人碰杯,酒液下肚时,我心里却有点发沉。回到座位没多久,庆中学长又开口:“贤民,下次在哪吃饭要酒,我打电话让你送。”我握着酒杯笑了,笑意却没到眼底:“学长,尧姑娘酒是金湖人的牌子,和茅台镇台魂酒业联合出的,这不仅是酒,是咱本地的文化。我做推广脸皮厚,经得住磕碰,可也有自尊——这话在旁人面前说无妨,在老同学的家人、校友面前说,就见外了。”他愣了愣,没再接话,只说风景好,酒却不能再喝了。
就在这略显沉闷的当口,晓中先生突然接过话茬。他端着酒杯站起来,声音洪亮:“我爱人不准我买尧姑娘酒,可我有喝酒的私房钱!这酒有茅台的口感,喝了第二天不口渴、头不疼,回味还长,我已经买过,以后还买!”这话像一束暖光,瞬间扫去了桌上的滞涩。我赶紧斟满酒,拉着身旁的高先生,一同敬了晓中先生。酒液入喉,酱香里都掺了几分暖意。
窗外的九月金湖,夜色正柔。枝头的鸟鸣声,湖水的波澜轻轻溅起,落在耳边,竟让我想起多年前——和三年级的同学、还有晓中先生,在新塘、戴楼到金湖一路走来,各自为营生奔波的日子。那时大家都年轻,只想着把日子过好,如今再聚,才懂这份同学情在经济下行的当下,有多难得。
此前和德荣先生喝茶时,他曾打趣说,推销员就像“捣狗牙”,得用笑眯眯的脸去面对那些家境优越的人,99%次都得笑脸相迎,只要抓住1%的机会,就算成功。我当时听着笑,心里却认这份理。尧姑娘酒就像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命,需要掌声,需要温暖,需要有人托举、提携。这场聚会上,它有过“啼哭”——在庆中学长的轻慢里,在推广遇挫的沉郁里;可也有过“嬉闹”——在晓中先生的认可里,在老朋友们举杯的欢畅里。
酒局散时,夜风带着湖水的凉,却吹不散心里的暖。我知道,推广的路还长,可只要有这样的温情相伴,哪怕只多一个人认可尧姑娘酒,多卖出一瓶、两瓶,都是往前走的力量。西海酒店的秋夜会过去,但尧姑娘酒的故事,还会在更多这样的相聚里,继续说着、笑着,慢慢生长。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