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古韵十首)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古韵十首)
其一 卢沟惊变
冷月沉桥,枪声裂、霜天欲晓。
烽燧起、胡尘吞郭,燕云失曜。
警笛津门穿晓雾,尸壅永定凝寒潦。
问九州、何处不悲号,风如搅。
忠魂聚,刀光矫。民与士,同仇抱。
看残垣断壁,犹存锋镞。
八载肝胆磨作剑,千村血肉堆成堡。
待从头、重整旧河山,晴光照。
其二 金陵遗恨
血浸台城,秦淮咽、笙歌断绝。
回首处、瓦砾堆里,婴儿啼血。
白骨撑天遮落日,青烟锁巷迷残月。
此恨也、刻骨八旬,何曾雪。
冤魂哭,风前咽。家国恨,心头结。
纵繁华再复,旧痕难灭。
碑碣垂文铭惨史,钟声警世昭忠烈。
愿从今、莫忘虎狼心,长磨铁。
其三 太行鏖战
叠嶂层峦,烽烟里、旌旗猎猎。
凭险据、石为壁垒,松为戈戟。
苦苣充肠磨剑锷,漳泉濯足沾霜雪。
听夜阑、刁斗伴军歌,声悲切。
霜侵甲,衣如铁。风裂面,情弥烈。
誓扫清倭寇,不还家国。
弹洞崖扉留旧迹,血书战报传英烈。
到如今、松柏绕丰碑,云凝咽。
其四 江淮抗倭
浪卷孤舟,枪声响、惊飞鸥鹭。
看两岸、渔樵持刃,农丁荷弩。
竹箭穿营惊敌魄,土雷炸寨摧凶虏。
叹水乡、处处战场,谁敢侮。
粮车转,尘遮路。担架急,灯明户。
赖妇孺相助,军民同伍。
八载艰危终破敌,千村欢庆重归户。
望长淮、春水映晴川,歌新赋。
其五 滇缅烽烟
瘴雨蛮烟,征蹄急、驰驱绝徼。
凭热血、打通驿路,誓防天险。
野岭埋尸兰泣露,惠桥饮弹魂归汉。
记当年、十万健儿行,霜侵帽。
枪林密,身如燕。弹雨骤,心无惮。
纵骨埋异域,名标青简。
古道丰碑镌姓氏,残碑犹带征人汗。
到今朝、缅境柏森森,风吹幔。
其六 巾帼壮志
褪去钗裙,换上了、征衣铠甲。
凭素手、持枪跃马,不输儿郎。
夜探敌营穿竹坞,昼抬担架越山冈。
笑红颜、未必只娇柔,锋棱露。
缝征袍,灯前补。送军粮,泥中步。
看巾帼群像,青史留芳。
赵一曼血书昭赤胆,成本华昂首对屠刀。
问千秋、谁是真豪杰,须眉让。
其七 地道歼敌
地脉蜿蜒,藏龙虎、暗通村落。
凭巧构、穴为营垒,洞为帷幄。
瓮口伏兵擒狡兔,墙头窥敌辨狼迹。
任倭寇、纵火烧村寨,空狂虐。
柴门掩,机栝设。石板下,刀光霍。
叹神出鬼没,敌魂惊落。
八载周旋歼丑类,千村联防成铁壁。
到如今、故垒尚留存,供人阅。
其八 忠魂凭吊
露冷荒坟,碑前立、泪沾襟袖。
思往昔、少年投笔,誓歼倭寇。
喋血淞沪身先死,埋骨太行名不朽。
问清风、可有旧歌声,传林薮。
松涛咽,如低诉。鹃啼血,添凄楚。
但英魂未远,犹擎旗鼓。
赤县而今兴伟业,英灵遥看山河秀。
酹一杯、浊酒祭忠魂,情难休。
其九 胜利欢歌
鼓角连营,传捷报、欢声雷动。
看漫野、红旗招展,军民相拥。
弃甲倭奴垂首泣,归乡将士抛戈恸。
此日里、八载争锋,终圆梦。
烟花绽,灯如昼。杯共举,歌同颂。
把烽烟往事,细斟轻诵。
莫让和平磨剑戟,须将历史铭心胸。
愿神州、永固万年基,无惊恐。
其十 复兴新程
八秩回眸,烽烟散、山河焕彩。
抬望眼、高铁穿云,琼楼临海。
航母劈波巡远海,神舟探宇凌霄汉。
看今朝、儿女续风流,多豪迈。
承遗志,初心在。担使命,情怀炽。
纵前路漫漫,雄心不改。
以史为鉴防狼顾,图强奋发兴邦泰。
待来日、华夏立寰球,谁能赛。
2025年9月3日星期三(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