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阅读破冰之旅(散文)

编辑推荐 【酒家】阅读破冰之旅(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93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发表时间:2025-09-04 17:10:58

★老师,我们不爱读书
   新接手一个班,孩子们都贴上了“调皮捣蛋”的标签,整天除了不好好读书,什么事都爱干。每个老师,都是带着忐忑的心理,克制住愤怒,才走进教室。四十五分钟后,还是被气得七窍生烟,满脸通红。
   刚接手时,大家都善意地提醒我,小心点,别被气着。我笑笑,表示感谢。对他们的话,我没有放在心上。孩子们都是一张张洁白的纸张,往上面涂抹什么,就呈现出什么样子。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早听许多专家说过,阅读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会慢慢改变自己的恶习,养成良好的性格,从而打下一生坚实的基础。
   那就甭管他们的种种行为,只管做好一件事,让他们爱上阅读。也许这另辟蹊径,能带来意外的收获。想到这里的时候,我都觉得想法有些天真,但不知药效如何,且试上一试,又有何妨?
   开学不过几天,我就站在讲台上,表情严肃,郑重地布置了任务:每天读一小时课外书。为了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我特地要求:读的时候,让家长监督,完成者家长签字。听到我的话,一个个都似有似无地摇头,带着点拒绝,带着点无奈,带着点随便的味道。
   第二天一大早,小组长就向我汇报了结果。一个班,四十五个人,完成阅读者九人,假冒签名者十五人,还有大部分连书都没有碰过,连签字也懒得假冒,压根就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置我的要求于无物。
   利用课堂,我特地走入他们的中间,试探性地询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不读书啊?老师布置的任务,怎么这么多人没有完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底下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个接着一个的举手,都要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没有经过我点名,就抢着发言,也可见他们对于课堂的无视程度。
   我尽量深呼吸,告诉自己忍耐,不能把关系搞僵,把问题逼入死胡同。我竖起耳朵,认真倾听,大概听出不少原因:“读书一点意思都没有,简直就是催眠曲,一拿起书就睡觉。”“我们喜欢的是打篮球,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上网多刺激,玩游戏闯关,才是年轻人该干的事。”……
   “老师,我们就是不爱读书。”最后,坐在最后排的李帅亭振臂一呼,发出了最后的感慨。这是一个大哥级人物,在班上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在他的指挥下,可以吆五喝六去喝酒,可以成群结伴打游戏,可以横冲直撞目中无人。在接手该班前,我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
   听完他们的话,我倒有些无语了。他们说的都是大实话,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反应,至少没有欺骗我。
  
  
   ★我们讲个故事吧
   既然学生不爱读,对读不感兴趣,强逼是无用的。毕竟强扭的瓜不甜,能打得开他们的书,却打不开他们的兴趣。此路不通,我另觅良方。
   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从中外名著到各种杂志及党政报刊,都摆在我的案头、床头,供我空闲时消遣。这么多书中,我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的是《故事会》。即使是妻子喊我吃饭,我也要边吃饭,边看书。尽管我知道这习惯不好,对胃造成负担,还是舍不得放下书籍。这一切,皆因《故事会》的神奇魅力,那些神转折,那些离奇曲折,那些波澜起伏,那些发人深省的道理,实在令人欲罢不能。
   基于自己的经历,要不干脆给学生讲几个故事,或许惊喜在某个转身之后。当天,我在中午休息时间,跑到学校路边的书店,买来最新一期的杂志。本着知己知彼的原则,我认真阅读了一遍,挑选了其中“非暴力”等无不宜、又具有吸引力的文章,准备到班上读一读。
   第一次,怀着稍许紧张,毕竟这种方法,还是第一次尝试。一番“上课、起立、坐下”的程序后,我环看四周,翻开杂志,开始带着学生畅游于故事的神奇之旅。一篇《咋就这么巧》让学生明白了无巧不成书的写作方式;一篇《仗义如山》使学生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一篇《恐怖的木偶声》让学生瞪大双眼,跌入了悬疑的陷阱;几则幽默小故事又让学生咧开了嘴,露出了牙齿。一节课,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在几个故事里穿梭,直到下课铃响,学生才如梦初醒,意犹未尽,要我再讲个故事。我笑上一笑,故意挥挥手中的书,并大踏步走出了教室。
   第二天,我再进教室时,有好几人的桌子上摆着新一期的《故事会》,还有几个人在绘声绘色地讲着里面的故事,还发生了一定争论。这是以前所没有过的事,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再一次,我讲起了中篇故事《消失的兵符》:西汉武帝年间,南粤王在朝称帝,出行黄屋左纛,这可是僭越的大罪……我故意放慢了速度,并添油加醋,使本该讲完的一篇故事,只讲了三分之一而已。恰到此时,熟悉的下课铃声响起,我夹上书本,在学生恋恋不舍中离开教室。这一回,学生买书的人数明显多了不少。
   我故伎重演,好些故事只讲了一半,学生被我吊足了胃口,只好借书或买书来看。
   故事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我也不可能一直陪着学生在故事的阶层徘徊。经过深思熟虑,我更新换代,拿来了《福尔摩斯探案集》,讲了《血字的研究》,从“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起,花了两节课时间,讲到“特白厄斯·葛莱森大显身手”,当机立断,同时诚恳地说:“同学们,故事很精彩,要想知道后面的情节,请自己阅读。”学生都唉声叹气,对我的做法有些不满,又有些无奈。
   就这样,《福尔摩斯探案集》进入了班级的阅读阵营。慢慢地,许多学生改变了许多,没事的时候,也能拿起一本书。如李帅亭,在别人看书时,也忍不住凑上去,看上几眼。
  
   ★师生共读,亲子阅读,怎么样?
   阅读是一缕阳光,能照亮我们阴暗的一面,使其暴露在光明之中,从而销声匿迹。再看此时的班上,调皮捣蛋的影子少了不少,老师进入课堂,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怒火冲天,安静回归了本该属于它的课堂。下课时,学生见到老师,也能喊上一句“老师好”,走上尊师重道的路。
   看着这些,我知道找对了方子,再追加几剂猛药,兴许能药到病除。学生的课外书多了起来,只是他们还停留在故事的表面,感兴趣于故事的跌宕中,却未能再深一些,触摸内在的灵魂。
   我不再讲故事,而是和学生约定:在相同的时间,在各自的地点,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初时,我选择了情节与哲理并重的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它既有十足的吸引力,又具有深刻的启迪,那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标榜。
   阅读的日子里,我常常在课余的时间,有意无意地与学生坐下,闲谈他们的阅读进展。爱读的人,我提醒他们要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不爱读书的人,我则不断地激励。同时,我特地观察了李帅亭,这个不羁的家伙,也会钻进抽屉里,埋下头,偷偷地看会书,与他往日的大哥作风截然不同。
   很快,约定的时间到了。我作了具体的调查,全班读完整本书者三十二人,读了大半者七人,二人未曾翻书,剩下四人读了部分,完成率将近百分之七十,这与前几月相比,已是天翻地覆。我们不奢望一步登天,只需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可以,所以,面对这种状况,我很满足。
   我特地拿出一节课,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阅读中的感受与困惑。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我点头示意后,他们争先恐后开口,有的说鲁滨逊好样的,在那样的岛上居然能够生存;有的说鲁滨逊特聪明,在不幸中为自己找到幸运,寻找安慰自己的理由;有的说作者笛福有才,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当然,也有人表示了置疑,开起了玩笑:鲁滨逊就是傻蛋,好好的生活不过,非要去冒险;巴西庄园看管的人,多少年也不贪鲁滨逊一分钱,似乎不可能?……我没有作过多深入的解释,只是说:“阅读不能只关注表面,要注意阅读的方法,边读边思,边思边写,有收获才叫真阅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教育的小径上,决不能孤独前行,得学会找寻帮手,那就是跟我们站在同一阵营的学生父母。想方设法,发动他们的力量,四只拳头一起出动,带来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
   现在的通讯高度发达,家长会、校讯通、人人通、微信、QQ等等,都是沟通的途径。家长会是首选,在会议上,我特地选取了有针对性的几个小故事,并分析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后要求家长放下忙碌,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会后,有家长就用行动回报了我的建议,与孩子一起坐在床头,拿起同一本书,一起静静地阅读。他们还拍了视频,传到了朋友圈、班级群里。灯光如阳光,缕缕透射在他们的书本上,时光也显得那么恬静和唯美。有了良好的开端,后来的亲自阅读就形成了习惯。陆续的,许多家长都动了起来。特别是半月后,我看到李帅亭的读书视频,他坐在书桌前,双手虔诚地捧着书,嘴里念念有声,我真如中彩一般。
  
   ★读书大会掀起了狂潮
   岁月如歌,时光的年轮一滑,就到了学年之末。为了验收这一年的成果,我决定开个读书大会,并邀请部分家长参与,李帅亭的家长就在其中。
   一番准备后,读书大会如期开展。我设计了书名接龙、美句接龙、谈读书方法、分享读书心得等环节。学生表现积极而活跃。他们说出的许多书名,连我都没有听过;脱口而出的美句,更是震撼了我的眼球;他们的读书方法,也各有千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无疑就是分享读书心得环节,他们就主人公的故事娓娓而谈,最后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优秀品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受益匪浅。
   最后,李帅亭站了出来,他总结陈词,以亲身经历为引子,对比了之前的坏习惯,强调了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号召每一个人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他讲话时,许多同学都露出了羞赧的表情,毕竟之前的他们是那么不懂事。
   会后,李帅亭的父亲找到了我。这是个朴实的汉子,没什么文化,他几乎声泪俱下,对我表达了感激之情,感谢我对孩子的改造。他说自己以前忙于生活,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认为孩子树大自直,从而养成了许多的坏习惯。自从家长会之后,他明白了家庭教育不可缺失,从而负起家长应尽的责任。他说,孩子现在好多了,不干坏事了,也不叛逆了,家庭充满了和谐的乐章。
   是啊,高兴的何止是他,还有我。阅读这偏方,终究还是医治了学生们“调皮捣蛋”的病。
   再一日,窗外绿意盎然,阳光正好,李帅亭夹着一本书,大踏步地向我走来,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他在我耳边附语:“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阅读的办法,使我们从此就爱上了读书。”
   一个看似普通的办法,促进了学生的转变,真好!
  

共 41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今社会,师生矛盾也纷繁复杂,老师烦躁,学生调皮,家长心急,怎样因势利导,使学生回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面对不服管教、调皮捣蛋的学生,本文作者单老师创新探索,使用“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始学生不接受,没有耐心。他又改成“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果然有效果,有时讲到一半就停止,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开始陆续买书阅读,最后班级最调皮的孩子也开始对读书感兴趣。班风逐渐向好,调皮捣蛋的影子少了,学生也开始尊重老师,老师进入课堂,已不再生气和恼怒。单老师又开始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故事中领悟道理,规范自己的道德标准,面对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学生完成率将近百分之七十,这与前相比,已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老师又号召家长参与阅读,举办读书大会,效果显著,全班最调皮孩子的家长在会后向老师鞠躬致谢。这篇文章文字灵动,幽默诙谐,令人在笑意中,默默体味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引人遐思。推荐阅读!【编辑:千里寻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9-04 17:15:12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老师是教育孩子的主角,但是家长也应该做好配角,全社会共同努力,把祖国的花朵培养好,教育好,“少年强,则中国强”。
2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9-04 17:16:28
  感谢单老师赐稿酒家,秋祺!
3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25-09-04 19:30:09
  此文显示园丁之辛,之心,之欣,为单老师点赞。寻梅老师编按细致准确,与文章相映生色。同样点赞!
云烟深处懒读书
4 楼        文友:山泉        2025-09-04 22:34:16
  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关键是看教师的敬业精神。单老师真不容易,辛苦了!
   寻梅老师的编按也很到位,与文章相得益彰。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