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夏】龙风诗词学习招学员情况有感(杂文随笔)(外一篇)

编辑推荐 【绿野•夏】龙风诗词学习招学员情况有感(杂文随笔)(外一篇)


作者:郭文敏来也 秀才,205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发表时间:2025-09-04 19:04:09


  
   一、龙风诗词学习招收学员情况
  
   新建的100多人的群,居然没10人愿意参加诗词的培训活动,冤枉我和罗余作社长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把大家拉入本群,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感觉太丢脸了。
   跟一伙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在一起,没劲,没意思喽,大部分人皆想出名,都是来推销自己的,对本群和本分院根本没有什么促进作用,目前处于龙风文学招人落后的严重现状,此令我感觉太惭愧哦!
   这里是诗词曲赋联的学习或培训群,也是志同道合者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之交流或总结的处所,并不是为不愿参与学习或交流而收他们诗文的采纳平台。龙风文学院内能写好文章者大有人在,并不缺少才华横溢的人,因此,往后凡有违反群规的人,经警告不听者,我一定将之踢出本群去。
   我以前也建了一个群(即文学娱乐群),已经400多人了,至今已两年多,曾让那些文学或艺术之爱好者,经常在那发文或图片等,为全国各地的作者搭建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时的表现平台,虽然我没啥才能和功德,但是奉献或牺牲精神还是有的,所以,也希望大家多多理解和支持一下哦!
   我参加的群也很多,至今还有二、三十个,以前被踢或自退的群也有几十个,唉,每天也是很难应付呀,但还是克服各种困难,按时参与文学的学习和创作活动,不能总是强调客观原因,什么年龄大、身体差、工作忙、生活累等等,皆是借口,完全可以克服的,关键还是没有上进心或自我感觉水平高的思想在作怪喽!
   每群有每群的作业或要求,必须去应对,或及时完成任务,另外,还要遵守群规,与文朋诗友保持团结,否则,第一次犯规接受警告处理,若再犯,将被群主或管理员踢出群去。
   有的群已经公布了参加诗词学习或培训时所需支付的金额,主办方是要收钱的,这个真是没啥意思,不必去参与喽。而我们龙风文学的培训学习却是免费的,但迟迟未见有人参与报名活动,如此好的免费机会却不懂得珍惜,真是让人无奈又扼腕叹息呀!
  
   二、招收诗词曲赋联学员有感
  
   我的亲朋好友,都没有诗词的爱好,就连本县宣传部、文联、作协、诗协等等部门的人,他们对诗词曲赋联都比较陌生,且又不愿参加学习,真是不求上进哦。我县除散文厉害外,其他的文种皆不行,包括这些部门的领导也不重视古诗词和曲赋联的学习或推广,但同样又不肯加强学习,当惯了领导或老师,他们哪里愿做学生呀。
   这些部门的领导大多不懂古诗词,有的只是懂点皮毛而已,但因其是重要单位的主要领导,经常被有关部门邀请担任评委职务,自己不懂也就算了,却为何去当什么评委?从而去评判别人的诗词等参赛作品,真是外行指导或评判内行,怪不得我县的古诗词曲赋联等,目前的水平比邻县(峡江这种小县)皆不知要差几个档次哦,这些情况我不讲出来,估计别人至今还是不清楚的吧?完全可以说此乃吾吉水县之悲哀啊!
   我在此种处境下,能有好的结果吗?目前在本县只招了两名诗友参加培训,一个是杨斌生老领导,另一个是曾宪云老师,我曾邀请多名同志参与,但他们皆不愿意入群学习哦。庐陵诗词微刊的格律诗词出刊活动,我县能有几个可参加?如果不是我独撑一下门面的话,可以说吉水将是全军覆没喽。我不是有意要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实乃为吉水古诗词或曲赋联的尴尬局面而担忧呀!
   刚听说吉安市贺中轩老同志,其诗词水平很高,且80多岁了,他是自愿入群报名接龙参与培训的,如此大的年龄都不放弃学习,何况那些稍为年轻者,更没理由停止不前喽。本来是招新人且相对年轻者参加学习活动。所谓新人,是指从未参加过龙风文学院培训的人,如果参与了就不是新人,那就是老诗友,就不必再培训了。
   已经参加过龙风学习且毕业的何必再培训呢?除非是更高级的培训或未过关者,才可继续参加学习呀。再说,新人的说法不是我提出的,好像我是借用别个分院的做法吧。贺老师进来学习,更能说明他为人谦虚,愿放下架子向龙风的老师们学习呀,要是换个别的领导去重新学习,他能做到吗?
   我是为龙风文学院去招人,又不是我非要这么去干,否则的话,我是不愿去求这些人的,就像我原先建立的文学群,一年多点就招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艺术爱好者四百多人,根本不需要我这么劳累去求人家进群喽。
   在龙风文学院刚成立的分院内,我好像没和哪个争论什么吧?我以前建了一个400多人的群,已经两三年了,我都未曾和别人争执过什么,以平常心待人,保持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就是很好的证明喽。
  
  

共 17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围绕龙风诗词学习招收学员展开,情感真挚且观点鲜明。作者为招生遇冷深感无奈,免费培训却少人问津,凸显出众人对学习机会的不珍惜。在招收学员过程中,作者指出身边及当地相关部门人员对诗词学习的漠视,不懂诗词却当评委,导致当地诗词水平落后。通过与贺中轩老人积极学习的态度对比,批评了部分人不求上进。整体展现出作者对诗词传承的责任感和对现状的痛心,也呼吁大家重视诗词学习,提升文化素养。感谢赐稿绿野,问好作者老师,祝福佳作不断,好运连连。【编辑鹦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