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诗韵中华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诗韵】水调歌头●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古韵十首)

编辑推荐 【诗韵】水调歌头●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古韵十首)


作者:北斗永春 布衣,22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5发表时间:2025-09-05 14:05:03
摘要:八秩烽烟远,一腔浩气存。此十阙《水调歌头》,以词为史笔,记卢沟狮醒、淞沪孤楼之悲烈;以韵为薪火,传平型捷鼓、滇缅征尘之豪壮,终以薪火承光作结,谨缅先烈,砺我山河。原创首发

水调歌头●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古韵十首)
  
   其一·卢沟狮醒
  
   月蚀卢沟桥,狮眼淬寒霜。
   忽有炮崩春夜,倭马踏河防。
   永定波翻腥浪,宛邑墙堆骨砾,老幼走仓皇。
   谁料田夫汉,挥耒作刀枪。
  
   八年熬,千村烬,万夫强。
   书生脱却儒衫,白发亦扛枪。
   莫道匹夫微末,敢以肉身填壑,誓死护家邦。
   狮吼穿云裂,烽火照兴亡。
  
   其二·淞沪孤楼
  
   江怒卷寒烟,炮碾沪东天。
   倭舰横拦江口,铁甲啃城垣。
   四行孤楼如砥,弹洞密如星子,守卒血沾肩。
   粮断仍吹号,宁死不南还。
  
   忆儿郎,辞家日,笑拍鞍。
   谓母"莫垂双泪,平寇即归鞍"。
   谁料楼倾弹尽,身与危栏同碎,魂绕旧窗轩。
   今日楼头月,犹印血痕斑。
  
   其三·平型捷报
  
   恒岭叠青苍,隘口隐刀枪。
   倭骑骄嘶穿涧,蹄踏落残阳。
   忽有惊雷崩谷,伏弩齐穿敌甲,尸壅冷江黄。
   血染旌旗赤,风卷凯歌长。
  
   老媪迎,携粗酿,泪沾裳。
   颤问"吾儿在否?" 战士指沙场。
   莫道深山偏远,自有民心作盾,众志可熔钢。
   此捷惊寰宇,浩气万年扬。
  
   其四·台庄巷血
  
   战鼓震孤城,瓦砾堵街平。
   巷内刀光相击,断壁隐兵形。
   将指城头残日,喝令"宁碎不降",众卒应声鸣。
   肉躯填缺口,死与城同生。
  
   捷书飞,乡邻聚,哭兼迎。
   白发娘寻子骨,认取旧衣襟。
   多少青春年少,化作城砖一块,默默护生灵。
   今日台庄路,花绕血痕明。
  
   其五·百团惊雷
  
   秋野起雷霆,万镐劈轨鸣。
   烧却敌粮千囤,碉楼塌如萍。
   樵子引兵穿谷,农妇递来干饼,笑指敌营灯。
   夜袭如风过,倭奴梦里惊。
  
   不称功,不邀赏,只求生。
   但教河山归我,何惜血沾缨。
   此役虽非决战,却破"皇军不败",民气倍峥嵘。
   田埂茶余话,犹说那时情。
  
   其六·敌后星火
  
   地道贯村墟,青纱隐剑锄。
   老丈敲锣传警,稚子探敌途。
   夜摸敌营焚帐,昼伏瓜田窥阵,来去似游鱼。
   莫道势单弱,星火可焚枯。
  
   妇缝衣,翁送米,众心殊。
   都说"倭奴虽恶,难敌万人呼"。
   一次奇袭得手,全村敲盆击碗,忘了米缸无。
   此是民间力,撑起半边孤。
  
   其七·滇缅征尘
  
   瘴雾锁千山,兵入野人山。
   万里离家征戍,衣破露寒肩。
   同古城头死战,弹尽仍持白刃,血溅蛮烟间。
   为护输油路,何惧骨埋边。
  
   马踏残,刀挑帜,路漫漫。
   归到国门憔悴,亲唤不相识。
   笑指胸前伤疤,"此是报国印",泪落却开颜。
   功刻云崖上,风过似呼还。
  
   其八·长空搏隼
  
   翼展破晨烟,枪鸣云汉间。
   见敌机群压境,孤胆敢冲前。
   弹穿舷窗流血,仍把操纵杆握,誓截寇兵先。
   机身燃成火,坠处起红焰。
  
   祭英魂,凭栏望,碧蓝天。
   都说"雄鹰虽坠,风骨在云端"。
   今日银鹰列队,飞过当年战处,机翼映晴川。
   告慰忠魂语:"长空已平安。"
  
   其九·芷江受降
  
   日暖芷江滩,旗展旧营盘。
   倭使低头签表,霜鬓颤难安。
   八载烽烟终散,万众欢呼如潮,泪落却开颜。
   酒洒疆场祭,风送纸钱还。
  
   抚残碑,寻旧迹,忆艰难。
   多少娘盼子返,空倚木门看。
   幸得山河重整,更把疮痍补就,旭日照新栏。
   莫忘来时路,血沃此江山。
  
   其十·薪火承光
  
   八秩逝匆匆,碑上字犹红。
   松护忠魂埋处,朝露映霜枫。
   稚子绕碑听史,指问"英雄谁是",翁说"是农工"。
   我辈承其志,不必皆从戎。
  
   学当精,业当勤,守初衷。
   便是街头扶老,也是继遗风。
   今日神州崛起,不是凭空而至,血火淬成锋。
   且举星星火,烧向九州红。
  
   2025年9月5日星期五

共 15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这组《水调歌头·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古韵十首)》以激昂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的壮烈场景与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看,十首词分别选取了卢沟事变、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重要历史事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抗战的艰辛与伟大。如“卢沟狮醒”中“田夫汉,挥耒作刀枪”,凸显了普通民众的英勇抗争;“淞沪孤楼”里“粮断仍吹号,宁死不南还”,刻画了守军的坚毅不屈。在艺术手法上,作者善于运用环境描写和细节刻画来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如“江怒卷寒烟,炮碾沪东天”“弹洞密如星子”等语句,将战争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语言凝练且富有感染力,如“莫道匹夫微末,敢以肉身填壑”“身与危栏同碎,魂绕旧窗轩”等,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情感张力。整体来说,这组古韵诗词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有力地纪念了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是一组兼具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优秀作品,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9-05 14:05:39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2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09-05 14:43:52
  欣赏一组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