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戒烟(小说)
戒烟
水务局翁局长特别的好爱就是吸烟,认识他的人都说:“别人抽的是烟,只有他才算的上是真正懂吸烟的人”。翁局长出生寒门,幼时因脚踝长脓疮,嚎啕大哭。家贫,父母无钱购买止痛药。不善言辞的父亲便将祖辈遗传下来的老烟锅递在他的手中,或许是老竹根长久未清理的烟垢让他麻木,或许是长久地哭声让他的声带受损发不出声音。总之,他吸了旱烟,哭声便戛然而止,这让他自小与烟结下了不解之缘。
烟伴随他走过岁月,对烟的挚爱超出一般。如今当上了县城堂堂的水务局局长,对烟的热爱痴迷有佳,仪式感爆棚。除了家中和会议之外,一烟在手,接二连三,吞云吐雾,好不悠闲,以至于人们开玩笑说:“和翁局长在一起,火机产业将会垮台”。家中老婆强势,不敢造次,以至于他每天清早起床,烟虫揪心,便迫不及待往办公室跑,坐在“老板椅”气喘吁吁,咳嗽不止,半天才回过神来。便急不可耐从裤兜里掏出香烟,用焦黄的食指和中指利索的夹起,塞进两颗黑色门牙的大嘴,双眼紧闭,用力作深呼吸状,直至烟头火势正旺,方才停止,而后只见两股浓烟从鼻孔涌出,这时紧锁的眉头便舒展开来,那舒服劲头难以用词形容。于此翁局长吸烟成为同事们茶语饭后的津津乐道的话题。
水务局工程项目多,西装革履,腰夹黑色公文包者,总能在翁局长工作之闲窜入办公室,取出各色香烟让其“品尝”。话说有一次,翁局长用黑布蒙住双眼,叫人递上各种不同类型的香烟,轻吸一口,便知其烟名和产地,更让人称奇的是他还能阐述烟名的由来和开始生产时间,众人听后,无不翘起大拇指。此话传开,翁局长稳坐“烟界”“泰斗”。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常言道:“烟搭桥,酒开路”。知晓翁局长爱好后,投其所好者各施其策,各尽所能,总能在总在特定的场合、特定时间内及时翁局长心仪的香烟,翁局长品尝“鉴定”。翁局长坦然,来者不拒,边吸边对烟评头论足,说这款烟散发杏仁和檀木香,那款烟底味醇厚,但略有油腻感,众人无不称奇。随着翁局长“品烟”品味高升,人们说文局长是国际香烟鉴赏家。
我虽听说过有关翁局长“品烟”的故事,但是对其人很是陌生,当多年后他逐渐淡除了人们的视野时,我认识了翁局长他已不是水务局局长。那时的他,长期在地方刊物上发表文章,特别是一篇名为《感悟》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辞藻华丽而不失庄重,内容真挚而不失伪饰,让人警醒,令人思考。在我想他讨教中我们便熟识了,他给人的感觉为人谦和,低调,与我印象中的翁局长格格不入。后来听人说,他被撤职的原因,是有人向纪委举报他收取别人的名烟。关于此种说法,让我疑云顿生,因为在我和他的交往中,他不抽烟不喝酒。待我和他熟识时,偶然与提起往事时,他没有回应,只是轻轻地对我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嘛”。说完,便悻悻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