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曾经】人品胜于一切(小说)
一
夏日的阳光像金色的绸缎,热烈地铺满田野,也像个热情的孩童,毫不吝啬地洒下光芒。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在阳光下伸展着枝叶,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遮挡炎热。夏阳也普染着村庄,炊烟袅袅升起,仿佛是一幅油彩画卷。
铁柱他娘把面饼烙好,收拾着准备送去在山上打石头的儿子。隔壁张鑫媳妇,惠兰气喘吁吁跑来:“您家铁柱在山上被石头砸伤了,快去看看吧!”
铁柱娘听了顿时脸色苍白,精神恍惚,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惠兰见此情形,赶忙上前扶住她。铁柱娘明白夏日身着薄衣,石头和泥土有区别,这石头要砸着就不轻。惠兰搀扶着铁柱娘,踉踉跄跄来到出事地点。见儿子铁柱浑身是血,脸用衣服盖着。铁柱娘见把儿的脸已经盖上,说明儿子已经没了。一声令人心碎的哭嚎声“我的儿啊!”瞬间昏了过去。
铁柱和永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是发小也是同学。那个年代乡村孕妇生娃都是在家里。永强妈生产时,因为难产大出血而丧命。
父亲抱着他满村的找奶喝。村里哺乳期的母亲们都可怜这没娘的娃,都省下一口奶给他吃。铁柱娘的奶,永强也没少喝。稍微大点儿,就喂面糊,慢慢将他喂大。不幸的是,父亲在永强16岁那年暴病去世,从此成了孤儿。
善良的铁柱娘,每次去山上总是送两个人的饭菜。自小看着他长大,和铁柱一起玩耍亲如兄弟。永强自小没了娘,而父亲又突然暴病离世,所以铁柱娘待他,就似亲儿子一般。
这天早上两人来工地打石头,忘了一样工具。原本永强想要去拿的,铁柱说:“还是我去吧。”也没顾得上戴安全帽,去工棚经过的地带,正巧山上有块石头突然滚落,铁柱躲闪不及被当场砸死。
永强泪流满面,把昏过去的铁柱娘搂在怀里道:“娘,我从小没娘,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娘。”铁柱娘慢慢醒了过来,过去抱着儿子的尸体嚎啕大哭,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办完铁柱的后事。永强就把铁柱娘接回自己家里,只是铁柱娘却落下病根,一直身体不好,失眠抑郁。永强带着老娘四处求医问药。
二
八十年代,山村一年到头就那点收入,哪能经得起家里长期有个病人,西医看过,再看中医,熬汤药不曾停过。
岁月时光在不轻易间进入九十年代。永强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曾经有人给永强介绍过几个姑娘,都因家庭天条件差没能成亲。
今儿王媒婆光临寒舍来做介绍:“我说永强,你也不小了,我娘家妹子家有个丫头,小时候得了脑膜炎,落下后遗症,头脑不太好使,腿脚也不利索,不过,她可以给你生娃,繁衍后代啊!”
永强没等媒婆说完,就打断她的话:“我家是穷,但不至于娶个又傻又瘸的残疾人吧,您应该给她找个残疾人配对才是。”
媒婆被他说的灰头土脸,嘴里还嘟囔着:“都穷成这样了,心气儿到还不低,人家愿意嫁给你就不错了。”永强摇了摇头没去理会。
王媒婆在外面也这样说永强,隔壁惠兰实在听不下去,反驳道:“像永强这样的好小伙子,上哪儿去找啊!你给人家介绍个傻子,还振振有词,假如他没良心,扔下铁柱娘,他至于这么穷嘛!我就不信了,明儿个,我就回娘家给他介绍一个给你看看!”
王媒婆也没示弱道:“除非铁柱娘住你家去,你养着她,给她看病治病。我瞪大眼睛看着呢!”一边说着,也许感觉理亏回了家。
三
太阳接近西山时,西边天空一片通红,清晰地勾勒出山的轮廓。夕阳余晖与黝黑的山峦,共同绘出一幅山间落日图。
自从把铁柱娘接回家,永强只要回家,进门先叫娘。做家务活就像女孩子一样。这天,他从石矿上收工回家:“娘,我回来了。”
“饿了吧?桌上有馍。”
老娘关心欣慰道。
他见家里做饭的柴火不多了说:“娘,我去山上再砍些柴火回来。”
“路上多注意安全,天都快黑了,山上有天坑,掉下去可不容易上来。”铁柱娘叮嘱道。
“娘,我没事儿,您放心吧。”说完拿起砍刀扁担绳索,因为时间紧迫,拿起一个凉馍,啃着就上了山。
走到半山腰,听见有人呻吟,于是顺着声音来到一个天坑边,见老汉躺在杂草丛的天坑里,低声呻吟,篓子里有挖掘采摘的中草药也一起掉了进去。
永强赶忙跳下坑蹲下身去:“大叔,大叔,您没事儿吧?感觉哪里不对劲?”
老汉声音低微:“腰和腿都动不了。”
“大叔,您是哪个村的?我背你回去。”
老汉不好意思的说:“张家庄的,有三里多路呢,可不算近啊,你还是捎信儿叫我家人来吧。”
永强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多番周折才把老汉弄出天坑。
“大叔,还是我背你回去吧,您不用客气。”一路上老汉过意不去,不知说了多少感激的话。当永强把老汉背回家,天已经黑了。母女俩从屋子里出来,姑娘见此情形惊讶的问道:“爹,您这是怎么了?”
“大叔不留神掉进天坑里,赶紧送医院耽误不得。”永强喘着粗气道。
那姑娘赶紧借来板车,永强和姑娘把老汉慢慢扶上车,他拉起板车直往镇医院方向奔跑,送到医院后。永强安慰姑娘道:“到了医院就不用着急了,一切交给医生,估计大叔没啥大碍。我得赶紧回家,天不早了,不然我娘该要着急了。”没等那姑娘反应过来,永强已经消失在夜幕中。
经医生检查右腿骨折,腰扭伤严重,必须住院治疗其他无大碍。
事过之后老汉过意不去,一直在打听小伙子的下落,因为是傍晚,看不清楚人的面目。
老汉和女儿说:“人家这么多路把你爹背回家,咱得上门谢谢人家才是啊。”
“当时光急着送您去医院,我也没注意那人的长相,也忘记了问他姓名。我寻思着反正不会太远,肯定是临近几个村子的。”老汉和女儿也曾四处打听,可都没有下落。
四
惠兰和王媒婆还赌着那口气,回家和婆婆说了,婆婆也非常支持媳妇。第二天把家里的事儿嘱托给婆婆:“娘我回娘家看看,孩子就劳您多操心了。”
“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反正孩子都三岁了,晚上陪我睡,不着急回来。”婆婆微笑道。
惠兰一路寻思着,同村还没出嫁的姑娘们,心想秀云那姑娘不错,我非得给永强介绍个好姑娘不可。娘家离婆家也就三里多路,年轻人走路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她没先去看望父母,直接就去了秀云家。惠兰这人办事,雷厉风行。进门见秀云正在洗衣服,秀云见她进来:“惠兰姐你啥时候回来哒?”
“刚到,还没回自己家呢,就直接过来了。”
“惠兰姐,您找我有事儿?”秀云边洗衣服道。
“可不是咋的,我们村有个小伙子,人品没得说,就因暂时家境条件差点儿,王媒婆竟然给他介绍个傻子,我和王媒婆还赌着气呢,我就不信了,这样的好小伙能娶不到好媳妇!”
秀云一边凉着衣服,没有正面回答:“惠兰姐,我和你打听个事儿,去年我爹上山采药,不留神摔进了天坑,是那个小伙子把我爹背回家,还帮我一起送进医院,爹怪我,至今没打听到是哪个村的。惠兰姐,你回村帮俺打听打听。”
“我找你有事儿,你到好,反而有交任务给了我,好你个死丫头片子。”惠兰装生气道,两人一阵说笑嘻闹。
秀云晾好衣服,随手拿来凳子叫惠兰坐下道:“你找我啥事儿,说吧!”
“想等你吃过午饭,我陪你一起去我们村那个小伙子家相亲,你也二十好几了,也该找个合适的人家,姑娘家可不比男孩子,年轻岁年短。”
“你也怕我嫁不出去啊,我娘和我爹每天都在唠叨,好吧!听你的,午后就过去看看。”秀云微笑回道。
“一言为定,我回家看看,午后出发。”说完惠兰起身回了娘家。
铁柱娘寻思着,就因为自己,都把永强的婚事给耽误了,午后整理东西准备回自己家住。几次的相亲都是因为儿子有个多病的娘。她拿起收拾好的东西,回到自己家里。坐在炕上,空虚、寂寞、失落向她袭来。她听惯了永强进门就叫娘的声音,她看惯了他那张总是微笑着的脸。回来这些都没有了。可为了永强婚事,她必须这样做。
正想准备收拾着铺床。永强追了过就来:“娘,您这是干嘛呢,谁不是父母所生,哪个人是石头缝里蹦出来哒!哪个人不生病?铁柱代我走了,我必须代他为老娘养老送终。”嫌弃我有老娘的姑娘,想嫁给我,我还不要呢。”说完拿起娘整理的衣物,扶着老娘又回到自己家里。
铁柱娘又回到了温暖的家,心里充满阵阵暖意。这时惠兰带着秀云正巧赶到:“这么巧啊,你在家呢,我还想着去山上叫你回来呢。”
“是的,今儿下午队长有事儿,再说避开高温,让我们下午休息。”永强把娘的东西放好说。
秀云从自行车后坐上下来,和铁柱娘打过招呼。她第一眼看到永强感觉他那张脸有点面熟,硬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永强由于多次相亲不成,有点自卑,不敢轻易开口。惠兰把秀云带进屋里,就和铁柱娘自动退出。
永强给她拿来凳子,又从水壶里倒了杯水说:“请坐,您喝水,一路辛苦了,渴了吧?”
“还好,和惠兰姐骑自行过来的。”
永强打量着姑娘,竟然长的如此标致。心想多次相亲,这位姑娘最为漂亮。只是自家条件不行,不知人家愿不愿意。于是说:“眼下我们家,是比一般家庭条件差一些,我想只要努力,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只要人品好,勤奋苦干,日子哪有过不好的呀。”
秀云突然像想了起什么:“那天晚上,从山上背我爹回来的就是你吧?”“啥?我都不记得了。”
“难不成不是你?”
“我越看越像,虽然灯光昏暗,不会错的。”永强这才突然想起:“你是说那次傍晚上山砍柴遇见那位大叔吧!谁遇见都会帮助背下山的。”
秀云像是找到了久违的熟人说:“我和我爹没少打听,寻思着找到后得好好谢谢人家,原来是你啊,真是无巧不成书,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永强好像没开始那么拘束了。两人又说又笑。不知不觉中,太阳已快要下山,秀云说要回去,感觉彼此恋恋不舍,四目相对满含深情。
“有空过来玩。”永强看着她说。他们手牵着手,默默的走出好远,好远。从那,秀云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
五
惠兰怕夜长梦多,第二天就又回了娘家村,去了秀云家。这次来受到一家人热情宽待。秀云娘沏茶倒水,拿出自家树上结得石榴和大枣:“惠兰,吃石榴可甜了。”秀云爹得知,原来还是去年背他回家的那个小伙子,满心欢喜。说:“惠兰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你出面介绍的人一准错不了,秀云回来都和我说了,他是为了给娘治病,日子才过的拮据了些,这样的好小伙儿,将来的日子一定有奔头。”
“叔,您是同意秀云的这桩婚事了?那我这就回去给永强个信儿,选个黄道吉日,把这门婚事定下来。”
“好吧!那就劳你受累了。”秀云爹给惠兰倒了杯茶道。
“那我就回去了。”说完惠兰起身正要走出门去。秀云娘拿来六七个大石榴,还有好多大枣装好,硬要塞给惠兰,推让不下只能拿着。回家的路上心情格外舒畅步履轻松,回去就把这好消息带给他母子俩。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稻穗谦卑的低头弯腰,田野一片金黄,因为永强的婚事成了,心情和金秋景色一样美好。
王媒婆听说惠兰真给永强那穷小子做了介绍,是惠兰娘家村上的姑娘,而且长的还挺俊的。心升嫉妒,心想除非那姑娘瞎了眼,家徒四壁真能娶个漂亮媳妇?真是活见鬼了。她寻思着把那漂亮姑娘,给她娘家远方侄子说说看。心术不正的王媒婆,打听着来到张家庄秀云家门前。装模做样的说是串亲戚,口渴的不行,来要杯水喝。
秀云见王媒婆说要杯水喝,立马就从水壶里倒了杯水说:“您进屋坐着慢慢喝吧。”
她见这姑娘竟然如此俊俏,便更想搅黄这门亲事。于是说:“也好,那我就不客气了顺便歇歇脚,姑娘多大了?许人家没?”
“有人家了,快订婚了”秀云娘回答。秀云不想多言语,走进了自己房间。
王媒婆更来劲了:“是哪个村哒?”
“是李家村的。”王媒婆装出不知道似的继续问:“那不就是我们一个村儿的嘛!那小伙子叫啥名字?我肯定认识。”
“听说是惠兰的邻居。”秀云娘心想,随即打听一下也好:“叫李永强小伙子你肯定认识。”
“你说他呀,人长的还不错,只是穷的叮当响,常年拖这个病秧子老娘,而且小伙子性格也不好。”
这会儿,秀云爹从外面回来,听见一个陌生人,在说永强的坏话:“你说他性格不好,举个例子我听听。”
“说话可冲了,虽然穷成那样,心气儿还挺高的。”
王媒婆为了千方百计,想毁掉这门亲事不择手段,往永强身上泼脏水,她把凳子挪了挪,凑近秀云娘压低声音说:“还有个秘密,你们肯定不知道,他家的老娘不是亲娘,是铁柱她娘,当初和铁柱打架,把人失手打死了,还差点坐牢呢,铁柱娘没告他,他良心发现,才把铁柱娘接回家住的。”
永强 “救助坠坑老汉” 本是偶然的善举,却意外促成与秀云的姻缘;他 “不嫌弃病娘” 的坚守,最终换来秀云一家的认可 —— 故事以 “巧合” 的形式,传递 “善行会带来意外馈赠” 的信念,让 “好人有好报” 的朴素价值观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