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寻幽奥德曼(散文)

  【流年】寻幽奥德曼(散文)


作者:秋蒿 童生,73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发表时间:2025-09-05 22:08:43


   我是一个生活懒散的人,做什么事情总要慢半拍。前几天参加县作协组织的黄河采风活动,实地参观奥德曼葡萄酒庄园,深受触动,从而萌生了创作的欲望。奈何受制于这懒散的性格,直到现在才提笔,的的确确是个“慢芯子”。
   与我不同,文友们都是“快枪手”,抛物未落,空中开花,一篇篇佳作纷纷出炉,令人目不暇接,实在佩服。于是乎,我强迫自己必须加快进度,新鲜感一过可就没什么意思了。虽说吃别人的剩饭没有滋味,我依然想尝试一下。
   我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对这次奥德曼之行充满了期待,接通知后第一时间便报了名。哪料头天晚上突降大雨,心下一惊。好在翌日放晴,老天爷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权作奥德曼之行的“佐料”吧。
   我们到达酒庄时,王导已在门口迎接。从以后的接触得知,这是一位性格开朗、做事干炼、知识渊博的学者型人才。由她讲解,受益匪浅,也算我们的福分了。
   日程安排紧张,略事寒暄,在具有葡萄酒风味的橡木桶墙合影过后,我们进入了黄河故道葡萄酒文化博物馆。
   一进馆门,我便被影壁上一行字吸引:酿一瓶代表黄河风土的好葡萄酒。这是奥德曼酒的品牌定义,先看说明后听介绍,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葡萄酒的好坏,与葡萄原料生产地的风土有关,奥德曼葡萄酒之所以出名,与它所处的黄河故道息息相关。
   从地球分布看,在北半球,葡萄一般生长在北纬35度至50度之间,奥德曼庄园所在地德州,恰好处于葡萄黄金种植带的北纬37度线上,气候条件优越。此地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干燥,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这里年均降水量547毫米,7月份为最,月均降水量190毫米,年均无霜期长达280天,特别适宜葡萄生长。
   这里的土质条件也非常优越,由上到下大致分为四层:上层是耕作层,厚度约30一40公分,营养丰富;第二层介于60一80公分之间,属沙壤土,透水透气性好,耐旱耐涝,葡萄主根基本扎根于此;第三层约20公分左右,属陶土层,由黄河水中较重的胶泥颗粒沉积而成,保水性好、透水性差,不至于水分过快流失;最下层是沙质土,透水透气性好,有利于葡萄细根吸收水分。各土层尽管扮演的角色不同,都是葡萄生长不可或缺的。
   坐拥天时地利,生长出的葡萄自然是“杯中尤物”,奥德曼酒庄可说是上天的宠儿。
   酒庄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自然条件优越是外因,先进的管理机制才是内升动力。
   站在“奥德曼酒庄创业传奇”一栏,王导给我们介绍起酒庄的经营方式。与其他企业不同,奥德曼领导层实行“双规”机制,站在“金字塔尖”的是两个合伙人,董事长徐义负责技术、董兴水负责销售,二人相辅相成、珠联璧合,相互配合工作二十年,将奥德曼酒庄打造得风生水起,书写了一部企业发展史的创业传奇。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一心,土地生金。”这是奥德曼人凝聚的共识。他们以自己的努力,诠释了“团结是奥德曼第一生产力”这一独特的企业文化。
   由企业文化,我想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许是动画片看多了,我潜意识里总认为“奥德曼”是西方文化的名字。实地参观,才明白这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奥德曼是英文“OLDMAN”的音译,意为“耆”,“德高望重的老者”之意。乾隆30年(1765年),乾隆南巡路过德州,亲书“德水耆英”匾额赐予德州黄河涯名士,同时也是酿酒大师的卢见曾。奥德曼酒庄遂取“耆”之英文“OLDMAN”作为品牌。
   以“耆”命名,充分显示了奥德曼超前的思路和战略性眼光,体现了企业的人文情怀和创业决心。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葡萄酒具多种功效,有助于身体健康,可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中国是敬老、爱老的国度,此名有希望和祝福之意,是爱的一种表现。它的英文名象征着创业的雄心和美好的向往,寓意奥德曼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拥有一个辉煌而又美好的未来。
   在奥德曼,“耆”始终是企业文化的主基调。在这里,它把最珍贵的葡萄酒命名为“耆红”,是酒品中的镇馆之宝。据王导介绍,陈列的酒分三款:内招酒、商务接待酒,还有就是耆红,属于最高档的。
   耆红被誉为“红酒中的茅台”,价格也相当,单瓶1499元。它具有甜而不腻、香而不俗、辛而不辣、久而不败的特点,可保存一百年品质不变。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获得七项金奖,是斯里兰卡驻华使馆指定用酒。
   王导的讲解非常生动形象,听了很长见识。她拿着耆红就打开了话匣子:耆红包装不同于一般红酒,而是采用了白酒瓶的造型,国潮红瓶与富贵金相结合的颜色。红酒的度数一般在8——15度之间,而耆红的度数达到20度,更接近于白酒,这是它包装成白酒瓶的原因之一。奥德曼设计理念善于逆向思维,把酒瓶倒过来,类似于高脚杯的形状。名字也是如此,耆红反过来读就是“红旗”,寓意红酒界的一面旗帜。
   耆红酒匠心独具,源于它传承三百年的独特工艺,由黄河涯名士卢见曾首创,经乾隆皇帝亲手背书,已获国家专利,天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是中国品牌的一个代表,和西方工艺没有任何的联系。善于创新,不走寻常路,引领红酒行业新潮,这是奥德曼人企业精神的特色标签。
   参观文博馆,简直就是一堂红酒文化的普及课,从王导那循循善诱的讲解中,我贫瘠的红酒文化知识得到灌输。一路走来,我了解了葡萄酒产生、发展、传承、演变的历史,窥到了葡萄酒酿造的秘密,认识了红酒的功效和鉴赏的价值。不知不觉间,我的心里便洞开了一扇窗,一个全新的奥德曼带着满身的光环,就这样梦幻般地迷离了我的双眼。
   走出文博馆,怅然若失。本以为高潮已过,谁知一个意外惊喜呈现于眼前,郁郁葱葱的葡萄园正盛装迎接我们的到来。
   这片葡萄园有300多亩,是奥德曼自家的原料基地,也是它称为“酒庄”的原因所在。
   葡萄长势良好,青枝嫩叶,绿油油的颜色格外鲜亮,仿佛要从架上流下的样子。那一串串的葡萄特别招人,有的绿有的紫,个个胖嘟嘟的,像婴儿粉嫩的小脸一样。吃上一粒,酸甜可口,齿颊生香,有那么一股微醺的感觉,红酒未喝,倒先自醉了。
   放眼望去,满园葡萄青翠欲滴,分外壮观。那一行行的葡萄架身披军装绿,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像国庆阅兵的仪仗方队,让我享受到一种隆重的仪式感,妥妥的贵宾级待遇。
   这些葡萄长得真够意思,既严肃又柔情。你看,它们那枝蔓相互缠绕、彼此依偎,耳鬓厮磨的样子,像恋人般充满着浓情蜜意,令人好生羡慕。好巧不巧,明天就是情人节了,今天游园还真是应景。小时听老人讲,七夕节晚上,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说话。
   仙人说话声我自然不可能听到,满园的蛙鸣倒是真真切切。由于昨夜刚下过大雨,地里积满了雨水,为青蛙提供了表演的舞台。这种声音儿时常听到,人们用“蛤蟆吵湾”形容其聒噪,而今听来却别样亲切。久违的记忆在岁月中复活,有种醉后腾云驾雾般的梦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这葡萄丰收的季节,奥德曼迎来了它事业的春天。采一颗葡萄在口,唇齿生香,伴着蛙鸣,我们享受着心情放飞的快乐。采风,不就是采撷这份幸福的甜蜜吗?兴奋之余,我好想像青蛙那样一展歌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谁说“知音难求”,蛙声、红酒、文友相伴,这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接下来到了品酒环节。奥德曼不愧是红酒文化的圣地,活动都搞得那么格调高雅,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正对诸位文友的胃口。就拿面前的高脚杯来说,它的设计别出心裁,由下到上划分三个刻度:微醺、酣畅、酩酊。这三个刻度就像三条红线,提醒大家喝酒像做人一样要把握分寸,适可而止,莫越雷池。小酒微醺真君子,酣畅淋漓乃酒仙,但到了酩酊大醉可就成酒鬼了。
   王导擅于调动情绪,把控的氛围非常活跃。顺着酒文化这一脉络,她要每人说一句含“酒”字的诗或歌词。这一提议甚合大众口味,引来满堂欢笑,气氛愈发融洽。
   王导是酒文化的行家,知识渊博,在品酒环节她的才能展露无遗。现场有五样奥德曼酒品,现场品尝。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王导从色泽、挂浆、气味、口感、饮酒方法、举杯姿式等方面,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酒文化普及课。
   在她的诱导下,我们渐入佳境,心空澄碧,飘飘渺渺,仿佛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听她讲课真是唯美的享受,原来品酒也是身份的象征,如此高雅的格调还真是第一次体验。没想到自己喝酒喝了几十年,竟然是个不会喝酒的人。
   此时已是中午,饭菜上桌,品酒与吃饭同步进行,这是我参加的饭局中最有品位的一场。在这优雅的氛围中宴会结束,我们前往最后一站:储酒车间。
   进入储酒间,感觉就如进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气温仅18度,室内光线暗淡。由于地势低洼,上午还有倒灌的雨水,虽说刚排干净,地面依然潮湿,走路需加小心。
   这是一方化外之地,清幽静谧,没有丝毫凡尘的打扰。那些藏酒就像参禅打坐的清修仙人,安详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一排排的橡木桶静静地沉默着,彰显着异国的风情,让人疑心到了法兰西国度。
   品酒如度人,看酒识心事。它们从岁月深处走来,一天又一天,把所有的酸甜苦辣埋藏在心里,百年的等待,无悔付出,就为开怀一刻的那缕馨香。
   它们就像苦行僧,一直就这样无言地守望,守望着岁月的本真,守望着内心的清醇,也守望着人们的信任和期望。闭关修炼中,它们把自己活成一件件雕塑,一件件等候顾主前来认领的信物。
   看着看着,我竟有些激动。每一件精品,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光鲜的背后,不知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岁月的沉淀成就了奥德曼的辉煌,从这一排排的橡木桶上,我看到了酒庄的未来和希望。
   这穿越时空的对望,立时就拉近了彼此之间距离。在二楼吧台前,我们举起手中的红酒,背景板就是身后那尚沉睡于历史的橡木桶。与岁月干杯,日子过得有味,透过那泛黄的橡木桶,我分明听到里面红酒复苏的心跳。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是下午一点多,客不走主不安,我们依依和王导告别,黄河采风活动就此结束。
   这是一次文化之旅,在文博馆这片遍布文化元素的沃土上,我汲取着营养,丰盈了人生阅历。游览葡萄园,我看到文化理念在奥德曼扎根,并结出丰硕的果实,从中,我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品酒,我品出了生活的味道,分享了一门高雅的艺术,唇齿间有股甜蜜在发酵。参观储藏间,我感到了历史的厚重,那沉淀在岁月里的馨香,融合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基因,是时光赋予的精华。
   我是文学爱好者,黄河采风,我发掘到这片黄河故道下深埋的文化宝藏。文友相聚,品味人生,奥德曼之行圆了我一个久远的梦,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共 42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参加县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参观奥德曼葡萄酒庄园。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葡萄酒企业,奥德曼酒庄就坐落在葡萄黄金种植带的北纬37度线上,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除此之外,先进的管理机制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作者一行人在王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企业的酒文化博物馆,300亩葡萄园,储酒车间等,还品尝了美酒和美食,可谓精彩纷呈。作者不仅领略了企业深厚的酒文化,学到了许多新鲜的酒知识,还品尝了甘醇的美酒,丰盈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可谓获益良多。奥德曼得名于乾隆赐给酿酒大师卢见曾的匾额“德水耆英”的耆字,奥德曼是英文的音译,耆寓意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也是企业文化的主基调。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企业才会扎根乡土,行稳致远。散文文字优美,行文流畅自然,佳作,流年推荐阅读。【编辑:闲云落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5-09-05 22:12:47
  很不凑巧,我那天有事没去成。读了你的文字,让我顿生些许遗憾,好在你们都有美文呈现,我就在文字的海洋里好好畅游吧。
   感谢分享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闲云落雪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