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浪花·时光】追忆董振堂将军(外一首)

编辑推荐 【浪花·时光】追忆董振堂将军(外一首)


作者:高二高 白丁,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发表时间:2025-09-06 01:32:28

1追忆董振堂将军
  
   西李家庄的老屋檐
   还挂着你童年的雨——
   旱灾啃过的田垄,外祖父的书包
   把“苍生”两个字,早早
   缝进了粗布衣裳
  
   保定军校的窗棂,曾映过你
   握笔又握枪的模样
   西北军的尘烟里,你揉碎过失望
   直到宁都的风,掀起红旗一角
   你便带着一万双草鞋,转身
   撞开了新世界的晨光
  
   长征的铁流里,你是最沉的那块锚
   湘江的浪没淹你,金沙江的夜没困你
   “后卫”两个字,刻在枪托上
   磨穿的草鞋,沾着血和泥
   却把红军的脚印,钉得更牢
  
   1937年的高台,雪落得太急
   你把42岁的生命,燃成最后一簇火炬
   弹尽了,就用脊梁挡子弹
   倒下时,手还攥着那面旗
   像攥着没说完的话:“接着走,别停”
  
   如今故居的青石板上
   还有人在寻你当年的脚印
   振堂路的风,总在耳边轻响
   那不是怀念,是我们捧着
   你没看完的黎明,继续走
   走你望过的方向
   2深州桃林军令
  
   深州的桃枝垂着蜜浆时
   你正带兵走过
   战士们干裂的唇映着桃色
   喉结滚动的声响
   像极了当年你攥着桃核
   在旱田里咽口水的模样
  
   那年西北军的烈日
   把土地烤成了锅
   你望着枝头沉甸甸的甜
   突然想起:若万人队伍稍作停留
   百姓的桃园
   会被踩成怎样的狼藉?
  
   于是军令如山:“吃桃不留头”
   战士们或低头绕行,或侧身避开
   连桃叶擦过衣襟都轻得像叹息
   你骑在马上,手背青筋暴起
   却把“甜”字
   生生嚼成了骨血里的盐
  
   后来长征路上,有人问:
   “将军,当年真没动过心?”
   你摸了摸胸口的桃核——
   那是母亲塞进你行囊的
   壳子硬,像极了
   你没说出口的倔:
   “要让天下人的碗里
   都盛着这样的甜,才算真甜”
  
   1937年的高台,雪压着军旗
   你倒在血泊里,手还攥着
   染血的桃核似的信仰
   就像那年深州桃林里
   你没摘的每颗桃
   都在百姓的枝头
   替你甜到了今天
  
   如今深州的桃园里
   有人咬开蜜桃,汁水漫过指缝
   突然想起:那年你带兵走过时
   连桃绒毛都没碰掉一根
   却把“纪律”二字
   种成了比桃树更深的根
  
   (注:据史料记载,1928年董振堂率部途经深州桃林,面对饥渴难耐的士兵,严令“吃桃不留头,留头不吃桃”,全军无一人摘桃。这一军令成为严明军纪的象征,深州百姓至今传颂。诗中“桃核”意象既呼应其母临行所赠,也暗喻革命火种的传承,与高台牺牲时紧握的信仰形成时空呼应。)
  

共 10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董振堂将军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这位胸怀坚定信念的革命者,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崇高的个人品格,在长征中,立下赫赫战功。1937年1月,壮烈牺牲时,年仅42岁。这两首诗用深情以怀念英魂,用文字来继续传承。诗风沉淀有力,意象丰富。无论“西李家庄的老屋檐”、“保定军校的窗棱”都值得怀念。这两首诗语言朴实,风格沉淀有力,传承精神,意义非凡。触摸历史岁月,感受革命伟大。向董振堂将军致敬,向作者老师师点赞,欣赏佳作,推荐共阅。【浪花诗语编辑·望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