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清净地也是各怀心思(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清净地也是各怀心思(散文)


作者:鲁紫苏 举人,311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发表时间:2025-09-06 07:55:01


   前几天去寺院时,我们小城同行的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大家都叫她娟姐。她身材微胖,穿一身宽松的花色休闲衣服,脸上常常挂着笑,仿佛是个极易开心的人。她常常微微笑起来,皱纹如深秋的老菊花瓣子似的层层叠叠地鼓蹙在一起。也有人称她“师兄”,显然依的是佛门中的称呼;有的直呼“娟姐”,又显得亲近些。我坐她前排,一路上耳根不得清净。
   娟姐一路上口中念叨的,不是佛经佛法咒语修行,而是她退休后为发挥余热,正经营的事业——推销一款名曰“大X”的高科技内裤。据她自己介绍,这种高科技内裤,穿上后百病不侵,可医治百病,女人穿了如何地保护健康,男人穿了如何医治难言之隐,种种不堪的异常痛苦穿上它如太阳照射一般,都会如风中的雾一样飘散。她说得眉飞色舞,声音忽高忽低,时而神秘兮兮,时而慷慨激昂。
   左右的邻居,可是一路被动地听她口若悬河地介绍她的产品了。“而且这种产品啊,自己用着好呢,再提货时可以打折,提货件数越多,折扣越高……不贵不贵,一条只要199,还买一送一哩!”她声音提得老高,仿佛百十块钱像三毛五毛似的不值一提。
   199元还不贵?在我们这小县城,普通棉线内裤横竖不过十块八块的,贵点的也超不过三十元一条。内裤这东西,向来是低值易耗品,穿变形了便随手丢下。这个内裤这么贵,抛弃健康这一层面,单就一百多一条内裤,就不如花一百元买块围巾戴上更容易接受,尽管用途不能相提并论。昂贵的东西穿在里面,如锦衣夜行,在我们普通百姓眼里,花钱花到黑灯影子里,不太怎么值的。
   坐在娟姐身旁的是一位较为年轻的女子,长相不错,衣着朴素。她被娟姐的“内裤经”轰炸得七零八落,终于忍不住说:“抱歉师兄,我真没必要买这个,我没病没痛的,实在不需要这个。”语气中已带了三分厌烦。
   娟姐却不依不饶,说没事没事,现在用不着,等用时再联系我也行。她仍是坚持着笑盈盈地要求加微信。“加上加上,以后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哦!”她一个个要求大家扫她的二维码。大家面面相觑,这么大年纪了,大家都多多少少也是修行人,拒绝的难听话终究说不出口,一个个都加了。
   到了寺院,标识“莲池海会”的大讲堂内肃穆安静。师父课前提示说,为保各位信众听课质量,按寺院规定要上交手机。我们于是都乖乖关机,贴上名字,交给义工师兄。娟姐也照做了。
   大师父开始讲课,他声音平和舒缓,声情并茂,字字珠玑。我正听得入神,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轻微的呼噜声。我转身一看,娟姐竟然已头垂着一点一点地睡去,仿佛在暗合师父讲课契合她的心理预期,频频点赞,只是歪着的头颅,口水顺着嘴角直往下淌。我轻轻碰她,她猛然惊醒,打量下四周,擦拭下嘴角,又强打精神听讲。不过片刻,她又垂下头去,鼾声再起。如此几次三番,我也就作罢,任她悄悄睡去。
   哪曾想休息时间一到,娟姐却立时精神起来,仿佛换了个人。她迅速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四处拉着不相识的外地师兄,非要人在本子上写他们的电话号码。“加上加上,以后常联系!我们的产品可以邮寄的,非常方便!”她热情得近乎咄咄逼人。我明显看到对方脸上的敷衍与微薄的怒意,她却浑然不觉,或者说,毫不在意。
   后来听说,娟姐也是个老修行人,皈依已有十多年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信佛十余载的人,为何会在佛门清净地推销?而且是这种有点拿不到台面上的产品?难道说在她看来,这也是一种“度人”的方式?
   后来回家后,我翻看娟姐的朋友圈,果然满屏皆是“大X内裤”的广告。各种视频的疗效宣传,用户反馈微信截图,琳琅满目。偶尔也会发些佛的音乐,寺院风光。最新一条状态写着:“今日共修圆满,感恩师兄们支持。有需要的师兄师姐欢迎使用高科技健康产品!”
  
   二
   我忽然想起老家二婶有关修行的故事。之前我去看她,她在没人的时候,悄悄对我说:我信教了!我也去教堂听唱赞美诗了!真好听!而二叔则对二婶的信仰持观望态度,不赞同,不反对,对二婶从教堂回来欢喜的模样,嗤之以鼻,但也不强烈反对,也许二叔觉得信教让二婶不骂人不发脾气这点还不错,因此只要不耽误事儿,二婶偶尔去教堂,二叔是默许的。
   这事和村上的叔伯三大娘有关。她信好几年了,觉得受益,她就拉上正在家里纳鞋底的二婶儿去邻村的教堂祷告。开始二婶新鲜,也不好意思拒绝三大娘的好意,二婶看到一屋子黑压压的人,没敢再逃出去,在里面呆了一个小时,唱赞美诗,祷告。临走时还被热心的教友送了一本圣经。
   二婶儿因孩子多,在家闲不着,不是补这个儿子的上衣,就是补那个儿子的裤子,很晚了,还要纳鞋底子,因为几个儿子正是乱跳乱跑的年纪,费鞋。
   按理说,信仰自由,应该谁也奈何不了才对。但二婶跟着去了几次教堂之后,慢慢地喜欢上那里了,在那里,人们轻言细语的,热情帮助别人,中午有时还有免费的好吃的米饭,白米饭晶莹透亮喷香。因为书籍免费,米饭免费,二婶感觉那个神父说的天堂,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不用干活有饭吃,多么美好的日子啊。
   但诸如教会如果组织捐款,大多妇女都捐个三块五块的,有的钱多的甚至阔气地捐个三十五十的也有,二婶觉得吧,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多少还是要有所表示的,就从家里拿了个五毛钱上交,人家那也欢喜接受,因为捐款原则就是不拘多少,奉献爱心嘛。
   二婶在教堂学会了不少歌,不停夸口说好听,好听,简直好听得不得了。好听得连我的堂弟也会跟着哼唱,真的很好听,词也美。
   后来二婶无论干农活,还是家务活,脚下生风,仿佛长了翅膀似的飞似的走路,笑容也明显地多了起来,骂孩子的频率也明显地低了许多。我曾偷偷地听过二婶唱歌,二婶边洗衣服边唱赞美诗,她声音颤巍巍的,很好听。那一刻,穿着朴素的二婶沐浴在阳光中,我感觉二婶真的好美丽。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二婶积劳成疾,得了乳腺癌,在县医院切了病灶后,因为消炎的药好贵,舍不得吃,而那时农村没有报销,一瓶药就是一百斤麦子钱,她咬牙坚持不吃药,一心信主忏悔,祈祷主让她身体健康。到底主也没能救她的命,四十多岁就离世。只是根据教会规定,给她做了个很小很小的,大概二尺不到的小棺材,那几天,陆续地有好几个妇女默默地陪着掉眼泪。
   思绪重回到寺院中的娟姐。结束课后,大家领回手机,陆续离开。娟姐却还在门口拉着最后几位师兄加微信。我快步走过,生怕又被她拉住宣讲内裤科技知识。
   走出寺院山门,回头望去,红墙黄瓦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佛门清净地,本该是超脱物欲的所在,却也有人在此经营着百元一条的内裤生意。想来或许并不矛盾:佛度有缘人,而每个人与佛结缘的方式各不相同。娟姐以推销内裤为业,或许在她看来,这也是广结善缘的一种方式。
   手机震动,打开一看,是娟姐发来的消息:“师兄好,今天有缘相识,附上大X内裤详细介绍,有需要随时联系哦!”后面跟着一连串表情符号。
   我笑了笑,回复一个笑脸。就再也没有回复。想来这世间修行,各有各的法门,各有各的缘法,强求不得,也评判不得。娟姐在佛堂打瞌睡,在佛门推销内裤,在她自己看来,或许正是她修行的一部分。
   我心中忽然明了:无论信佛信道信基督,抑或什么都不信,人生在世,但求心安。娟姐的心安在推销内裤中,感到快乐,二婶的心安在信教的人群中,感到开心;而我则心安在无需评判他人是非对错,因为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世间百态,无非如此。
  
   2025-9-4
  

共 29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往寺庙出发,去做一次“修行”,遇到活跃的“娟姐”师兄,她一路兴高采烈地推销内裤,价格不菲,大家都碍于情面,只能沉默。这个价格,可能很难为小城人接受,但娟姐的介绍没有特别就是无病防病,有病保治。手段没有什么不同。到了寺院,听讲佛经,娟姐或许是累了,打不起精神,呼呼大睡。在这个清静地,推销内裤,算不算不雅?难说,或许娟姐到此就是抱着推销内裤的目的,也属于“渡人”的范畴。关于修行,作者想起了老家的二婶,也是偶尔去修行,以打发无聊的日子,居然还享受着米饭和免费的书籍赠送。信佛的人,讲的是慈善为怀,也捐款,多少随意,二婶赚了便宜,出来有限的钱。关键是二婶患了乳腺癌,却觉得佛可引领她,可以为她消除病患,实在愚昧至极。因修行遇到这样两个人,真的是世态万象,不一而足,每个人都进佛寺,各怀心思,难以分说,真正的修行,其实是生活的性情,形式难以给修行的人以佛性。这篇散文,作者感触颇深,对于一个人的心思,佛从来就不去统一,而是自悟知止,并不强求。其实,作者所表达的是,无论是在佛院,还是人世间,都要慢慢修行自我,懂得分寸,不是一味地偏信,或者一味地“独立特行”。看来,佛道也是任重道远,责任重大啊,世人皆有心思,尊重和引导,是佛家的方式,关键还在于自悟,言出不乖,行动不失礼数,佛道和人间并无界限,修的是一颗心,心不开窍,听了多少遍佛经,都是无济于事。我非常赞赏作者的反思,极有价值。【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06 08:02:41
  红尘滚滚,寺院呢喃,修行其中,都是人生课。也许,佛可以编写经书,形成一教,但无法统一人心。作者所遇,堪称奇葩,娟姐的内裤推销生意,明显和佛事格格不入,但还是要不遗余力。世间万象,作者抓住,再现场景与情态,引发思考。这篇散文写得很有意思,是忍俊不禁之后,定会陷入深思。世间还有清净地清净之人?可能只能找菩提伽耶和释迦牟尼,再有第二个释也是假的……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枫桦        2025-09-06 09:14:55
  老师的文章里有故事,这是散文作品中非常难得的。我非常欣赏文章里的一句话,“人生在世,但求心安”。是的,一个人能在尘世找到自己的心安是不容易的,不要说谁干成了什么大事,也别说什么也没干成碌碌无为。一生一世,心安就好。娟姐的形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形象,不见得怎么光亮,却有自己的光彩。有这一点亮光能照亮自己脚下的路,就足够了。好文!
3 楼        文友:砚文        2025-09-06 09:49:39
  文章以细腻笔触勾勒两种“修行”图景。娟姐借佛门场所推销高价内裤,将信仰沦为牟利工具,其佛堂瞌睡、课后拉人加微信的反差,尽显功利;二婶因教堂的温暖与免费关怀信教,虽获精神慰藉,却因迷信延误治病。
   作者未直接评判,而是通过细节让读者自行体味。结尾“存在即合理”的感慨,道尽对世间百态的包容。全文以小见大,借两人经历叩问信仰本质,引发对“心安”与“功利”的深思,文字质朴却极具张力 。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