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曾经】归来(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曾经】归来(小说)


作者:亦 凡 布衣,399.5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发表时间:2025-09-07 08:00:20
摘要:一个个体家庭的悲剧,一个跨越二十年时空和两个国度的爱情故事……

清晨,雾气蒙蒙,大老远村里来了一帮人,由村长领着向金浩家走来。昨天镇上就捎信说是市县侨联的要来。金浩爹起初以为是台湾的大哥又来信了,心里一阵喜悦。大陆与台湾实行“三通”以后,失散多年的哥哥前几年回来探亲,也是侨联的同志们领来的。
   可当一行人来到跟前,金浩爹发现侨联同志的后面,跟着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女人,穿着一身黑色的衣裙,不像本地人。手里拉着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没等侨联的人介绍,她就“扑通”跪下叫了金浩爹一声:“爸爸!”并让那男孩叫爷爷。
   金浩爹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就在这时那女人又从旅行箱里捧出一个木匣子和骨灰盒。说了句:“金浩,我送你回家了!”顿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金浩爹恍然大悟,他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骨灰盒,泪眼婆娑地翻着木匣子里发黄的信纸。金浩那些未发出的信,那个硬皮日记本,在金浩爹眼前拼凑出一个二十年前失踪的儿子……
  
   海风如刀,割在金浩的脸上。他站在礁石上,脚下是汹涌的黑色海水,一波接一波地拍打着岩石,发出沉闷的轰鸣。金浩手里攥着一块绣着一对鸳鸯和并蒂莲的手帕,那是小娥送给他的定情信物。手帕已经被他的泪水浸透,又被海风吹得半干,皱巴巴地贴在他的掌心。
   “小娥……小娥……”金浩喃喃自语,声音被海风吹散。三天前,他得知了小娥上吊自杀的消息。那个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眼睛明亮如星的“小白鸽”,那个说好要等他娶她的“丽达”,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
   好像是一个梦啊!去年的冬天,小娥他们村来出河工住在他家。这个可爱的小妹妹慢慢走进了他的心里。记得在工地上夯土基,那她纤细的手腕根本就抡不动石夯,是他用宽厚的手掌包住她的小手,将石夯拉了起来。小娥那一笑仍甜在他心里。小娥重感冒了,他不便去女孩房间,就让母亲去照顾。他怕小娥寂寞,就送给她小说看。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了他们感情交流的纽带。他还记得小娥谈到保尔、冬尼娅和丽达之间爱情时掷地有声的话:“爱,那就是不分年龄,不分阶级,只要俩人好就行呗。”
   可小娥太幼稚了,他三十岁,她才二十岁,这样的年龄差距足以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别提他家的成分高,是横在他们之间的鸿沟。小娥哪里知道她爹娘这一关都过不了,狠心的爹竟“失手"打伤她的眼晴。多漂亮的眼睛呀,彻底失去了光芒。
   小娥给他的信字字泣血,滴在他的心上:“金浩哥,我是多么想大声地喊你,让你知道我是多么爱你啊!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不要说我傻,从小我就追求完美,我虽然看了保尔,但做不到保尔。也许我们今世就这点缘分了。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来到另一个世界……”
   “啊!啊!”金浩捶打着自己的胸膛,大喊着,“小娥!没有你,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向前迈了一步,海水已经溅湿他的帆布球鞋。他闭上眼睛,仿佛看到小娥在向他招手。
   金浩准备纵身一跃,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汽笛声。他睁开眼,看到一艘挂着陌生旗帜的渔船正在不远处航行。船上的人似乎发现了他,正指着他大声喊叫。金浩没有理会,深吸一口气,跳了下去——一股巨浪猛地打来,冰冷的海水瞬间灌入他的口鼻,一阵窒息,他本能地挣扎起来。在意识模糊前的最后一刻,他仿佛又看到小娥站在岸上,穿着他们初见时那件淡蓝色的褂子,朝他轻轻摇头……
  
   当金浩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狭小的船舱里,身下是潮湿的木板,空气中有一股鱼腥味和柴油味。一个皮肤黝黑的男人,说着他听不懂的话,正俯身看着他,见他醒来,立刻朝舱外大喊了几句。
   后来金浩才知道,那是一艘马来西亚的渔船,他们发现了他,将他救起。由于语言不通,加上金浩精神恍惚,渔船返航时便将他带回了马来西亚的一个小渔村。
   最初的日子如同行尸走肉。金浩不会说马来语,也不愿与人交流。渔村的人给他吃的和住处,他便机械地活着,仿佛灵魂已经随着小娥一起死去。
   直到有一天,村里的老华人陈伯发现了他。陈伯是早年下南洋的广东人,会说一些普通话。当他听到金浩的故事后,长叹一声:“后生仔,死很容易,活着才需要勇气。你那姑娘要是在天有灵,肯定不希望你这样糟蹋自己。”
   陈伯给金浩介绍了附近一个橡胶园的工作。橡胶园主人叫哈吉·奥斯曼,他需要一个会记账的人,金浩是老三届高中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已经算是“文化人”,写写算算这些事自然难不到他。
   橡胶园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金浩白天记账,晚上跟着陈伯学马来语。热带的气候与故乡截然不同,常年炎热潮湿,空气中总是混合着橡胶树和热带水果的气味。一开始,金浩很不适应,浑身长起了湿疹,一天到晚痒得吃不好睡不着。最难熬的是孤独,语言不通,信仰也不一样。园里的工人大多是马来人,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每天五次朝着麦加方向祷告。金浩觉得与他们格格不入,就像一个另类。
   一年后的开斋节,橡胶园里一棵榴莲树开花了,当地人说看到榴莲树开花这是好兆头。果不其然,这一天奥斯曼邀请金浩去他家做客。在那里,金浩第一次见到了奥斯曼的女儿莱拉。她二十出头,有着马来人特有的深色皮肤和大眼睛,穿着色彩鲜艳的“巴迪”服装,笑起来时露出洁白的牙齿。
   “这是我女儿莱拉,她在槟城的学校读过书,会说一些英语。”奥斯曼骄傲地介绍道。
   莱拉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沉默寡言的中国男人,用马来语问道:“你喜欢马来西亚吗?”
   金浩勉强挤出一个微笑,点了点头。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想起小娥了。这一时让他既感到愧疚,又莫名地松了一口气。
   时光荏苒,金浩与莱拉的接触越来越多,越来越亲密。莱拉教他更地道的马来语,带他参观橡胶园外的世界;而金浩则给莱拉讲述中国的故事,教她写汉字。不知不觉中,两颗心渐渐靠近,分不开了。
   当金浩向莱拉正式求婚时,奥斯曼感到很震惊,竟然一口回绝了。因为他对来自异国他乡的金浩一无所知,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自杀?他在中国的身份是什么,家里有什么人,他一概不了解也无从了解。他怎么会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不明不白的人呢!
   莱拉反复给父亲讲金浩曾经对她讲的往事,但不同国度不同文化,奥斯曼不可能理解。尽管如此,他还是架不住女儿的央求,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只要你改信伊斯兰教,”奥斯曼对金浩说,“并且保证对我的女儿好。”
   婚礼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五举行的。金浩穿着白色的“马来装”,莱拉则身着传统的婚服,头上戴着精致的头饰。村里的伊玛目为他们主持了简单的仪式,金浩用新学的马来语念出了结婚誓言。
   婚后的生活平静而幸福。莱拉是个贤惠的妻子,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学会了做简单的中餐,就连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包水饺都学会了。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起了名字叫阿明,意思为“诚实的人”。
   金浩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宿,直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是季风季节,台风来袭。橡胶园的工人们都提前撤离了,但金浩坚持要留下检查最后的账目。当他准备离开时,听到仓库里传来呼救声——两个年轻的工人被困在了里面。
   没有多想,金浩冲进仓库救人。就在他们即将逃出时,一根被风刮断的横梁砸了下来。金浩推开两个年轻人,自己却被重重击中背部……
   当金浩在医院醒来时,全身的疼痛告诉他情况不妙。莱拉红肿着眼睛守在床边,阿明则被外婆带回了家。
   “医生怎么说?”金浩虚弱地问。
   莱拉摇摇头,眼泪如雨:“内脏受伤……他们……他们无能为力了……”
   金浩沉默了片刻,然后艰难地抬起手,擦去莱拉脸上的泪水。“别哭,”他轻声说,“我有话要对你说。”
   莱拉握住他的手,点了点头。
   “在我书桌的抽屉里,有一个木盒子……”金浩每说一句话都要停顿一下,呼吸变得越发困难,“里面有一块手帕……那是我……年轻时爱过的姑娘留给我的……”
   莱拉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早就感觉到丈夫心中有一段不愿提及的往事。有一天她整理书房时,就发现丈夫的秘密盒子。里面除了一块黄手帕,还有几十封没寄出的信。结婚十年,每次开斋节后,金浩都会独自去海边。以前以为他是思念中国亲人,现在才明白那是在祭奠一个叫小娥的姑娘。莱拉不嫉妒,金浩奋不顾身冲进仓库救人,让她确信这个男人的心里永远装着最珍贵的善良。
   “我死后……火化……”金浩继续说,“等有一天……把我的骨灰……带回去……埋在她的坟旁……”
   莱拉的眼泪滴在他的手背上,但她坚定地点了点头:“我答应你,一定做到。”
   窗外的雨声渐渐小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进病房。金浩望着那束光,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油菜花田,看到了年轻的小娥站在花丛中向他微笑。她的眼睛依然那么明亮,右眼上的伤痕已经不见了。
   “小娥……”金浩轻声呼唤,嘴角微微上扬,“我来了……”
   他的手缓缓垂下,监测仪上的心跳变成了一条直线。莱拉伏在他身上痛哭,窗外,一只热带鸟飞过,发出凄厉的鸣叫。
   在金浩的遗体告别时,莱拉将那块绣着鸳鸯和并蒂莲的手帕放在了他的胸前,低声说:“安息吧。总有一天,我会带你们团聚。”
  
   几天之后,海港码头上,金老汉目送莱拉和阿明登上轮船,缓缓驶向远方。风从海的那边吹来,带着咸湿的气息。金浩回来了,他在异国他乡留下了骨肉,金老汉感觉好像一下子跨越了一个时空……
  
  

共 37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金浩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因与小娥的爱情受时代与家庭阻碍、小娥离世而绝望跳海,后被马来西亚渔船救起,在当地老华人陈伯帮助下重拾生活希望,与马来西亚女子莱拉组建家庭,最终因救人重伤离世,莱拉遵照其遗愿带他的骨灰回到中国故乡的故事。既展现了金浩跨越地域与时代的复杂人生,以及他对小娥的深情执念、对莱拉的温情与责任,也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中马文化、宗教差异)的人性善良(如渔民施救、陈伯帮扶、莱拉的理解与坚守),同时暗含对故乡归宿、情感传承与生命意义的,思考。小说写作特点鲜明,倒叙开篇,制造悬念。细节描写生动,烘托情感与氛围。融入时代与文化背景,丰富故事层次。人物塑造立体,凸显人性与情感。是一篇很优秀的小说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老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百        2025-09-07 08:02:08
  全文围绕 “金浩的归乡” 展开情感闭环:开篇金浩以骨灰形式 “归乡”,结尾金浩爹目送莱拉与阿明离开,暗示金浩的生命以儿子为载体延续,且 “海风咸湿的气息” 与开篇金浩跳海的海景呼应,让故事结构更完整,情感更绵长。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2 楼        文友:亦 凡        2025-09-07 08:08:43
  谢谢社长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亦凡,本名郑家圣,1964年出生,山东省昌邑人。著有小说作品集《凤凰山轶事》,诗歌作品集《精灵》。
3 楼        文友:老百        2025-09-08 10:37:47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