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散文)
远远望过去,赛里木湖像块熠熠生辉的蓝宝石,镶嵌在花草丛中,四周的雪山与丛林,像是蓝宝石外沿精心雕刻的花纹,精美,漂亮,雍容华贵。
走下观景台,穿过一片花草,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来到了湖边。站在花岗岩石上,眺望着赛里木湖。湖面广阔无垠,一望无际,宝石蓝的湖水,清澈明亮,湖面波光粼粼,像是无数颗珍珠在闪耀。
赛里木湖,蒙语的意思是,脊梁上的湖泊,坐落在海拔2073米的高山上,在天山的西段,准噶尔盆地的西南,它像颗明珠,镶嵌在西天山上。赛里木湖的面积多达258平方公里,仅环湖公路就60公里,这么庞大的高山湖泊,却是自然形成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不已。
那天中午,我们坐着大巴车,驶过绿色苍茫的果子沟孔道,在大山里不断地迂回攀爬,一会儿下到谷底,在山间里穿行,两边树木苍翠,山峰高耸入云;一会儿又攀到山顶,顶着火红的太阳,俯瞰谷底小如蚂蚁的车辆;一会儿过桥,一会儿钻山洞,颠簸了三个小时,才来到赛里木湖。
大巴停靠到月亮湾景点,一下车,我打了个寒战,赛里木湖的风好大。大风呼啸着从耳边吹过,吹乱了我的头发,吹开我的衣襟,吹得我缩起了脖子。虽是夏季,这风却带着丝丝的凉意,像乍暖还寒的初春。单衣无法抵御,幸亏导游让我们都带了外套。有人穿上了薄羽绒服,有人穿上了厚衣服,我也打开行李箱,拿出大红毛衣外套穿上。
大红色喜庆,明艳,热烈,很适合拍外景,是我每次旅游必带的服装。我穿着红衣,站在花岗岩石上,微笑着与湖水同框,拍了一张又一张,红色与宝石蓝湖水相得益彰,甚是好看。我又站在草地上、坐在草地上、趴在草地上,与身后的森林雪山合影。大红色都是很好的点缀。
太阳光下,红色、绿色、银色,还有湖畔五颜六色的小花,都与宝石蓝的湖水相互印衬,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挂在了蓝天下。我就是画中的人,站立在苍穹下,沉醉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中,忘乎所以。
这个时候,美女导游举着蓝旗子,在车边大喊,19团的亲们,我们要到下个景点了!快,抓紧时间上车!
我一激灵醒了过来,时间过得真快,就要离开这里了。我却舍不得离开,转过身,一步一回头地向大巴车走去。跟团就是这样,时间无法掌控,不能尽情尽兴地游玩,是很无奈的。
坐上大巴车,大约十分钟,我们就来到了亲水滩。走下车,我远远看见湖边的花草中,伫立着十三个白色大字:“七千万年的等待,只为遇见你。”白字后面是红色的玫瑰花,情意绵绵的宣传语,好温馨,好浪漫,让人激情满怀,不由得想起了初恋。
你看,那一对对的白发夫妻,手挽着手微笑着拍照,皱纹都舒展了许多,也许他们想起了年轻的时候;你再看,那一对对年轻的夫妻或者恋人,相依相偎,卿卿我我,在玫瑰花丛里深情留影,他们以后会更加恩爱;也有游人微笑着在玫瑰花前拍照,有单拍的,合拍的,团体拍的,玫瑰花前前扑后拥,就没有空过。我也想与我先生合拍一张,却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在导游的干预下,我们团匆匆拍个合影,就离开了这个网红打卡地。
宣传语浪漫,赛里木湖更浪漫。
景区面积1314平方公里,寓意着一生一世;坐落在海拔2073的山上,象征着爱你情深;湖水平均水深90米,绕湖一周90公里,代表着长长久久。这些数字不知是机缘,还是巧合,反正是爱意绵绵的,是让人感动的。
在很早以前,哈萨克族的诗中就流传着,赛里木湖是一对年轻恋人,为爱殉情的泪水汇集而成的。这个说法,我不相信,没有科学依据,眼泪不可能汇集成这么大的湖泊,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
不过,浪漫的宣传语,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历史可溯源的。7000万年前,在第四纪冰川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板块的挤压下,山体大幅度隆起,在抬升的过程中,区域内构造断裂,岩层错断陷落,形成了湖盆,然后就形成了赛里木湖。
可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新疆是缺少雨水的,特别是南疆,一年到头,也下不了几场雨,是非常干燥的。我去新疆半个多月,从北到南,只在那拉提遇见了雨,还是下了一会儿就停了。在这高山峻岭上,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湖泊呢?
导游解释说,这都源于赛里木湖的地理位置。
赛里木湖处在中纬度西风带迎风坡的位置,当大西洋暖湿气流东行到天山,遇到寒冷而凝结,形成雨水落入湖中,再加上,雪山融化的雪水流入,使得湖水常年丰盈,所以,赛里木湖被称之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我来到湖边,湖边也堆砌着花岗岩石。这是政府保护赛里木湖的措施,防止垃圾污水流入湖中,污染了湖水。我站在花岗岩石上,斜阳映照下,湖水是深蓝色的。春夏秋冬,赛里木湖的颜色各不相同,站的角度不同,湖水颜色也会不同。这是因为湖水中含有钙、镁等微量元素所造成的。
赛里木湖形成后,一直尘封在深闺中,还是因为地理位置。赛里木湖坐落在巍峨的高山上,崇山峻岭,险象环生,根本就无路可走。即使如今开辟了道路,也要坐着车子,翻过重重山峰,越过沟沟坎坎才能抵达。
直到辽金时期,成吉思汗西征时,在赛里木湖周边陡峭的山岭上修建道路,架设了“四十八”座桥梁,才便捷商贾来往,也连接了中原与西域的交往。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功不可没。
修好了道路,架好了桥梁,成吉思汗邀请丘处机到西域来。当然,他是有目的的,想讨要长生不老术。丘处机是传说中的神仙。可丘处机这个老道,并不是谁都能请得动的人,他就拒绝过金宣宗,这一次,他却答应了成吉思汗。1220年,丘处机以73岁高龄,带着十八个弟子从山东出发,向西域高原挺进。他们走过了草原,走过了沙漠,走过了戈壁,用了一年多时间,步行了三万里,才风尘仆仆地抵达新疆。
丘处机走进伊犁,在经过赛里木湖东岸时,被这里的美景所震撼,并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详细地描绘了赛里木湖周边的景象:“晨起,西南行约二十里,忽有大池,方圆几二百里,雪峰环之,倒影池中,师名之曰天池。沿池正南下,左右峰峦峭拔,松桦阴森,高逾百尺,自巅及麓,何啻万株!众流入峡,奔腾汹涌,曲折湾环,可六七十里。”
古代的时候,赛里木湖被称为大池、天池、三台海子,因坐落在天山北道,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从汉代起,就有牧民沿湖畔居住,有乌孙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并在此繁衍生息。
可在当时,各路诸侯割据国土,新疆不属于内地管辖,赛里木湖再美,大多数人,特别是内地人是无法抵达的。直到清乾隆皇帝掌管天山南北后,开始管理新疆,派兵到新疆守卫疆土,在新疆建立军台,并在赛里木湖建了第三军台。从此,赛里木湖才逐渐走出深闺,走进了国人的视线里。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历史早已成为过往,赛里木湖却依然坐落在高山之巅,像个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亡,还有如今的改革开放。
此时此刻,静谧的赛里木湖,像个时光老人,向来到它身边的人,诉说着这里的沧桑巨变,这里所发生过的一切。
赛里木湖,这个祖国边陲的自然奇观,7000万年的等待,我终于遇见了它,我是此生幸福的人,也是此生没有白活的人。
期待姐姐的下一篇旅游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