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小事】阿尔孜古丽的跨地情缘(随笔)
这个持外地身份证的村民叫阿尔孜古丽·吐尔逊。身份证上显示,她的出生地在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那么,她为什么会居住在巴什芒来村?还是一个90后的年轻母亲?
凭我多年的职业敏感,我判断这里面有故事。在亚亚与她交谈时,尽管我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但我观察她的言谈举止和她那双眼睛,面对陌生人她并不怯场,一说话就笑,她的笑掩饰了她的羞涩也暴露了她的羞涩,毕竟才20出头,再丰富的阅历也无法达到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有的相对应的生活感悟。从她那双眼睛里,我看到了阿尔孜古丽的单纯和依然对更美好生活的想往。
阿尔孜古丽吸引了我。
我叫来阿依古再丽,给我当翻译,我要揭开这个萦绕在我心底里的谜底。
阿尔孜古丽抱着自己的孩子,面带笑容看着我们,也许她也很好奇我为什么对她产生了兴趣。
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她为什么会居住在巴什芒来村?
“嫁过来的。”
这是这个问题的最简单的答案。但是,我认为,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背后也许会有更复杂或更有意思的事情。嫁过来的?没这么简单。两地相距这么远,怎么认识的?现在有网络,也有了网恋,如果是网络情缘,这在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偏僻的农村里的一个角落里有这样一段姻缘佳话,把这个故事挖掘出来,岂不也是一种正能量。
很可惜,阿尔孜古丽和她老公奴尔买买提·艾拜不是在网上相识相知相爱的。
这时,阿尔孜古丽的邻居大妈出现了。这位邻居大妈的出现之初并没引起我的注意,但这位大妈很健谈,在我向阿尔孜古丽提问时,邻居大妈竟然门清。难道阿尔孜古丽还和邻居大妈有着什么联系?问题看来没我想的那么简单了!
阿依古再丽不愧是内高班上完考取天津的一所大学毕业后返乡的一名大学生,她的双语表达能力很不错,对我提出的问题的理解能力值得肯定,更重要的是她的态度,看她认真的表情,我心里踏实的很。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段恋情的来龙去脉终于被我搞清楚了。
爱情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不分毕业证,不分男女。
话说十年前,邻居大妈的两个儿子在乌鲁木齐市分别开了两个诊所,奴尔买买提在邻居大妈小儿子的诊所里当学徒。
阿尔孜古丽随父母在乌鲁木齐市卖烤肉。父亲为女儿今后着想,想让女儿学医,就把阿尔孜古丽送到了邻居大妈大儿子的诊所里当了名护士。
一天,在邻居大妈小儿子诊所当学徒的奴尔买买提到邻居大妈大儿子诊所里办事,巧遇在邻居大妈大儿子诊所里当护士的阿尔孜古丽,这下可不得了,奴尔买买提眼直了,心动了,双腿也迈不动了,自己来干啥也全忘了!总之一句话,一直埋在奴尔买买提心中的一颗爱的种子在遇到阿尔孜古丽的那一瞬破土而出,瞬间把奴尔买买提那颗心占据得满满的,爱来得如此凶猛,如此强烈,如此猝不及防。在随后奴尔买买提的攻势下,阿尔孜古丽的心终于被奴尔买买提俘获,两人坠入爱河。
事情发展的很快,一年后,两人提出要结婚。婚事遭到阿尔孜古丽父亲的反对,他不想把女儿嫁给一个两手空空的穷小子。但是,他没能抵挡住女儿的“非他不嫁”的软磨硬泡,从之初的反对变成了后来的支持,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予了他们很多的帮助。
后来,诊所不开了,阿尔孜古丽这才随老公奴尔买买提回到了巴什芒来村,并安居下来。回村后的日子两个人过得甜蜜幸福,阿尔孜古丽在家里操持家务,还在庭院里种了一分地的蔬菜,养了二十多只鸡。而奴尔买买提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稳定,这日子就过得安稳。小两口还计划着,攒些钱,过几年买辆车出去揽些运输的活,那时,日子会过得更加殷实。
在我的整个采访过程中,面对我的所有提问,阿尔孜古丽都是笑着回答,从她的表情里我看不出一点对生活的抱怨,我感觉她面对生活有一个乐观的态度。为了验证我的这种感觉,我提了一个央视记者提过的问题:你幸福吗?
阿尔孜古丽是这样回答的。
我幸福。结婚以来老公还没和我红过脸。
爱情不分贫富,幸福也同样不分贫富!
我想起一个笑话。
一对情人在窃窃私语。男:你是世界上第二幸福的人。女:为什么?男:由于我拥有了你,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