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红月亮(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红月亮(小说)


作者:方仲贤 秀才,1018.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发表时间:2025-09-10 09:59:37
摘要:原创首发

红月亮
  
   昨晚同几位美女作家在经河畔"望月楼"火锅店吃完火锅,蓦然撞见一轮血红圆月高挂天穹。
   柔柔的月光披在婉约诗人唐月身上像是银纱,她端着茶杯一个儿站在楼顶,一片红轻轻覆在斑驳的墙角,漫过微凉的石阶又投在她苍白的脸上。
   脸上裹着那层清辉已被染红,泪儿也像红豆般滚了出来,唉.......我叹了口气,走到她身旁。
   我希望那鲜红的月光能尽快温柔地揉碎她满心烦扰,让她褪尽一身疲惫。
   云霞,杜鹃她们几个碰着酒杯尽情舒展着快乐,我端着茶,月儿在里面游荡,站在唐月身边生怕她们几个说闲话,可我不忍心唐月她........。
   想了想我终于放下顾虑,悄悄走在她身后,脱下我西服与唐月披在肩上。
   "你看罗宵"云霞悄声说.
   "管他的,喝!"杜鹃端起一盅啤洒,又说:"月朦胧,人朦胧,这般惬意的夜里,谁又会在乎谁,新生活各管各."
   看到月光下的瘦削的唐月不禁想起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月不由打了个冷颤.这"望月楼"瞬间似广寒宫冷得刺骨。
   2013年4月19日我同唐月在雅安参加"雨城诗会",我划着小船,她靠在我身边,周公河悠悠的桨声飘上天空,那时,月色朦胧,月儿尚缺。
   咸咸的泪水,浸湿了无月的夜晚,第二天与她分别,我参加了芦山地震救援队。
   由此,她每天都來到这周公河畔,把透明的心事翻晒自语,重复着我走时对她说的话,心中聁我早日平安归來,中秋节,咱倆花好月圆。
   月色如水,我的话使她相信,人与风景缘聚缘散。
   想看月亮的心情总被冷雨浇灭,总被夜雾阻隔。失望的啜泣只是将夜无端地抹得浓黑。要看满月,初一初三不行,只有顺其自然,等待十五。
   山色摇落晚花初菊,月夜的记忆铭刻在她心。月夜里我躺在华西医院病床上......."从那时起,她坚信我会胜利而归,她天天在这周公河畔捧着一束鲜花,在看不见月亮的日子里,她学会了等待,学会忍耐。月色的诱惑总搅得她躁动不安,她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往芦山,她每天在电视新闻中寻找我的身影,十多天来未见我音讯.她有些不安了。
   2013年5月20日,她心里不知怎的,?烦燥不安,好象要出什么事,从不相信宿命的她跑到金凤寺抽了一签,天哪!连抽三次都是下下签.她望着昏沉沉的天空,在这朦朦的世界里,走在模模糊糊的山路上,跌跌绊绊地下了山.连夜与她写了封长信.交到芦山抗震办公窒,可一个月过去了,仍无音询。
   中秋节这天,市委办公室,把她叫到办公室,批准她来成都华西医院看我,一进病房,她一见我傻笑一阵,泪水滚了出来......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
   此刻她又靠着楼栏,仰头望着这轮月,倒觉得眼前的徘红,不是寻常的月光,而是她望向人间的目光。
   月带着几分怅惘,又藏着深深的眷恋,柔柔地、深情地洒在她的发梢,落在晃动的衣角,连晚风里都似裹着她未说出口的苦衷。
   盼这人间的热闹,能稍稍暖一暖她这些年的孤寂。
   那年往事又闪现眼前.
   "不可能,唐月,我这腿被砸,已保不住了"我在病房用力爬起来指着她破口大骂:"你走!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可能!不可能......."。
   我尽力让她把我忘记,我不行,决不能让她跟我不幸.
   后来她嫁人生子,而我.........
   我望着红月,滴着红泪,脚跟摇晃,伸手扶着楼柱走了下楼,我拄着拐杖,指尖像触电般麻痛,十二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晚风的凉,可心里却像结了冰,一下子呼吸短促起来。我赶紧从包内掏出几粒速效救心丸,靠着楼坐了下地.
   "你看当年她好风光,总认为找了个青年才俊,可........."云霞悄声对杜鹃说.
   她几个边饮酒边嘀咕,可她们在月光里舒展的眼睛、举酒扭动的身影,分明还藏着内心那些..........
   原来人心在月光下才会把隐藏的卸下装备,也能让岁月里的人,重新认识月下人。
   愿人间的真情能常在这样的月色里驻足,记住此刻最真最纯毫遮掩的快乐,记住伸手接月光时的纯粹。
   唐月她历经红尘纷扰,尝遍世事沧桑。
   依然是那一轮明月。
   我心中的一阵风、一轮月、一行诗永远保有这份不被时光世俗磨掉的鲜活与热烈希望与她在来世在这红月亮中重新洗牌。
  
  

共 18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红月亮”既是开篇与结尾的实景,更是人物心境的隐喻——它映照着唐月的泪水与孤寂,也承载着“我”的遗憾与眷恋;从“月色朦胧”的初遇到“血红圆月”的重逢,月亮的意象串联起十二年的时光跨度,让“缘聚缘散”的情感表达更具诗意与感染力。作者在嵌入2013年芦山地震、雅安“雨城诗会”等真实事件时,通过“划着小船听周公河桨声”“医院里骂走唐月”“唐月抽下下签写长信”等细节,还原了灾难背景下的个人选择与情感挣扎,让虚构故事扎根于真实时代,增强了代入感与厚重感。作者通过三组对比强化张力——一是“云霞、杜鹃”的热闹饮酒与唐月、“我”的孤寂沉默,反衬出主角内心的沧桑;二是十二年前“花好月圆”的约定与如今“嫁人生子”“拄拐扶楼”的现实,凸显命运的无常;三是月光下“卸下装备”的人心与平日的遮掩,深化了“月色照见真情”的主题。全文未直白宣泄“爱而不得”的痛苦,而是通过“脱下西服披上”“掏出速效救心丸”“来世重新洗牌”等动作与心念,将深沉的遗憾藏在细节里;结尾“依然是那一轮明月”的轻叹,让过往与当下在月色中交融,留下“意难平”的怅惘感。总之,这篇小说以“红月亮”为情感载体,串联起十二年前的地震往事与当下的重逢怅惘,将个人情爱与时代创伤交织,文字带着细腻的感伤,是一篇充满怀旧与遗憾的抒情小说。佳作推荐。【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9-10 10:00:54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