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伴我成长的三部港台剧(散文)

编辑推荐 【酒家】伴我成长的三部港台剧(散文)


作者:千里寻梅 布衣,28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发表时间:2025-09-10 15:56:16
摘要:这是一篇激情荡漾的怀旧散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港台剧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和观念,作者也不例外,重点讲述了其中三部剧对她的影响,郭靖的大义、十三妹的独立、武则天的坚韧,对作者的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冲击,如人生中的“瑰宝”,陪办她一路成长,从未褪色。

【酒家】伴我成长的三部港台剧(散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文化氛围有所松动,港台电视剧像开闸的洪水般涌入中国大陆,掀起一场“文化冲击波”。历经压抑年代的人们仿佛久逢甘霖,张开双臂,迎接这场文化润雨。
   港台剧聚焦爱情、家庭、江湖义气、个人奋斗,让观众第一次触摸到更贴近生活的主题场景。每当城市的街道夜幕来临的时候,甚至出现万人空巷的场景,看港台剧成为城市家庭和邻里的主要娱乐活动。
   一些经典作品就此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其中《射雕英雄传》《十三妹》《武则天》三部剧,久久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其中蕴含的大义、独立与坚韧,贯穿了我的青葱岁月,从高中到职场,十几年陪伴我成长,对我的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激励我在人生峡谷与浅滩中着力奋进,一路前行。
  
   一
   刚升入重点高中时,同学都是各个旗区的佼佼者,我能考入这样的高中,仿佛一只脚已迈入大学门槛。父亲非常高兴,让我挑选礼物,我脱口而出要电视机,那是我最向往的礼物。回想初中时在别人家蹭看《排球女将》,被人家调侃“屁股沉”,真是“一把辛酸泪”。父亲哈哈大笑道:“你这礼物可得花不少钱,当年你看《排球女将》后,撒欢儿地学习,冲那股劲儿,我考虑一下。”母亲一听,嗔怪道:“你宠孩子没边了,砸锅卖铁呀?”父亲说:“不至于砸锅卖铁,能激励孩子上大学就值得,我有办法。”
   高一寒假的一天,父亲捧回一台日本进口彩色电视机。这是我家的第一台大电器,全家人那个稀罕劲儿,围着电视机看不够,爸爸把它摆在客室正中央的柜子上,妈妈拿出提前绣好的电视罩,我和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夜幕降临,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爸爸小心翼翼地打开电视机,色彩绚丽的画面层层展开,立体音乐环绕在小小的红砖平房里,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活甜蜜感浸润着全家人,也浸润着改革开放初期,无数满怀希望的家庭。
   那个寒假,电视台也仿佛照顾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白天连续播放四集《射雕英雄传》,晚上重复播放,我几近陷入癫狂的状态:上午看剧,下午学习,晚上重温,我恨不得把钟表上的指针掰停,留住每个镜头。
   《射雕》这部剧分三部,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铁血丹心》,罗文和甄妮演唱的主题曲一响起,急促上行的弦乐前奏和铺天盖地的合声,震撼人心,瞬间勾勒出大漠苍茫、江湖激荡、奋勇杀敌的画面。歌词中“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怕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应笑此生无厌倦。”既呼应了郭靖在蒙古草原的成长背景,也暗合了武侠世界的豪迈与侠骨柔情,更彰显了郭靖等侠士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这也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剧一贯秉持的风骨。
   郭靖的性格忠厚刚直,一生践行“侠之大者”的信念,深深打动了我。剧情开始时,郭靖生活在草原,和铁木真的四子托雷成为莫逆之交,又得到公主华筝的青睐,后来铁木真也很欣赏郭靖,欲招他为金刀驸马,郭靖随铁木真西征,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在铁木真南征攻宋时,郭靖与其决裂,愤然离开铁木真,最终与蒙古兵对决于襄阳城下。体现了郭靖在个人感情和民族大义面前的正义和果敢。
   我想起初中时,父亲回家兴奋地讲,中国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父亲说:“哪个国家也不敢小瞧中国。”当时我就很自豪。郭靖的坚守,让我再次懂得:先辈们世代保护国家,才换来今天的安宁,这份家国情怀值得称颂,也丰富了我的人生观。
   郭靖坚韧不屈的性格成为我学习的动力,他在荒漠中拜师学艺时,为报父仇,身处极端环境仍坚持苦练武功。例如,为学会降龙十八掌,日日勤练,即使初期发挥不出威力,他也从未放弃。看到他这股子韧劲,我每天完成作业时,遇到难题,绝不放弃,反复钻研,直至解出,心里也憋着不服输的劲头。
   “应知爱意似柔水,剪不断理还乱。”郭靖和黄蓉的爱情线开始穿插在剧中,郭靖和黄蓉真诚换真心的初遇、风雨同行中的逐渐升温、最终因价值观契合而相守的爱情故事,也促进了我的恋爱观的形成,郭靖正直憨厚的性格一下就钻入我心里,虽然杨康更英俊潇洒,但是他的狡猾和卑鄙却令我厌恶,以至于我对好皮囊的男人始终敬而远之。
   翁美玲扮演的黄蓉简直太可爱了,娇俏灵动,再配上飘逸的纱裙,集智慧和活泼于一身,一声“靖哥哥”甜入人心。从那时起,我就成为翁美玲的粉丝,宿舍挂满她的照片,听到她过世的消息,我一时接受不了,特别是逝于殉情,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她就是“黄蓉”的化身,怎会心胸如此狭窄?近年得知她曾患有抑郁症,这才打开我的心结,我宁可相信我的“黄蓉”是被病魔带走,而不是殉情。
   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也启示我,好的爱情不只是儿女情长,还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更重要的是三观一致,这样的情感才更深更久。
  
   二
   高二时,学习压力增大,模拟考试卷子铺天盖地,来自旗区的同学真较劲呀,他们在校住宿,夜以继日地学习。我本来也要申请住宿,可是电视剧《十三妹》的诱惑力太大了,好在父亲对我一直是鼓励式教育,只要我的成绩稳定就无任何要求。为了平衡学习和看剧的关系,我把午休也用在学习上,吃完晚饭,看两集剧再学习,开始还能挺住,后来学习时眼皮就抬不起来。母亲劝说我,看一集吧,可是看到《十三妹》我就挪不动窝,甚至片头曲和片尾曲都不错过,母亲急眼了,拿着笤帚打我并责令不许再看!我嚎啕大哭,好像被人夺走宝贝,在父亲的调解下,平时看一集,周末看两集。
   “身虽女儿身,心是壮士心,巾帼英雄肝胆胜须眉汉,敢于去肩承重任。”随着激昂音乐的响起,黄杏秀扮演的“十三妹”(何玉凤)跃然屏幕上,清丽脱俗的外貌和英气勃勃的身姿立刻吸引住我的眼球。太帅了,这正是我自己向往的理想模样。
   这是一部为父报仇的大女主戏,何玉凤的父亲被奸臣陷害,满门抄斩,只有她和母亲逃脱。他们把父亲的冤屈归罪于康熙皇帝,伺机刺杀,康熙微服出巡,玉凤和康熙相识,才慢慢了解真相,最后玉凤出于民族大义,协助康熙平叛乱党,守护家园。
   剧中的“十三妹”,独立、侠气,敢爱敢恨、机智勇敢、武艺高强,不再是男性角色的陪衬,而是独当一面的主角,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桎梏,也是武侠剧的一大创新,树立了新女性的形象。对我的人生观冲击很大,新时代女性也要像何玉凤那样,努力上进,和男性并肩在社会上闯荡,撑起自己的一片天,那样的人生才是发光的。我暗下决心,更加刻苦努力,绝对不能让旗区的同学特别是男同学甩到后面,不仅考上理想的大学,还要为自己的“诗意与远方”而奋斗。
   十三妹的爱情观也令我钦佩,当她得知,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安公子另有所爱,她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带着母亲远走他乡,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无私和包容。在她心中,个人情感远不如家国安危重要,这也提醒我爱情诚可贵,奋斗价更高。女性的价值,从不止于儿女情长。
  
   三
   参加工作十年后,我成长为单位的计算中心主任,虽然中心不大,只有十几个人,但是肩负着全局的数据处理任务,我既要带头搞业务,也要作管理工作,压力比高考还要大,人生进入第二个奋斗阶段。局里和我同级别的多是老同志,原来我没有做主管的时候,相处得很融洽,我任职后,个别人开始不信任我,他们只看到我的“年轻”,却无视我的“学历和积累”,有时竟发生沟通不畅的情况,我只有咬紧牙关,更加努力。当时女儿还小,照顾孩子的担子只能压到老公身上,他难免有怨言,我常常是“里外不是人”。
   在这个身心俱疲的时候,我看到了电视剧《武则天》,主题曲:“谁濒临绝境,心中会不吃惊,谁临困苦里,身边会不冷清。”歌声哀婉动人,一下子拨动了我的心弦。
   冯宝宝饰演的武则天,与以往版本中的武则天略有不同,既有温婉多情的一面,也有雄才大略、果断冷酷的政治家风范。剧情融合了史实和艺术加工,呈现了她从卑微宫女一路逆袭为一代女皇的激荡人生,是一个鲜活的正面的女主形象。剧中有两处深深打动我,一是她一路走来的多灾多难,冯宝宝演绎得悲戚动人,几次让我流下同情的泪水。二是她掌权后的艰难,武则天当政不同于慈禧太后,在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稳定边疆、文化繁荣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特别是女性地位在她执政时期有所提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保守势力在想方设法阻挠她,甚至陪她一路走来的蓝颜知己都与她反目,但她始终坚强坚韧,历经磨难而不倒。剧情跌宕起伏,令人感慨万千。
   冯宝宝饰演的武则天的成功更多依靠才智与谋略,而非单纯的出生和外貌,传递了“实力至上”的价值观,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困境,我开始甩开包袱,轻装上阵,埋头苦干,用业绩和实力说话,面对机会不再退让,能做的事当仁不让,不能做的事绝不能妥协。之后渐渐地质疑声越来越小了,工作也越来越顺了。
   如今,大国文化已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港台剧也如退潮般渐去渐远。但是,它曾将华语文化、历史故事和价值观传播到全球华人圈,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与观念。更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填补了我的精神空白,传递给我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郭靖的大义,十三妹的独立,武则天的坚韧,如我人生中的“瑰宝”,陪我一路成长,从未褪色。

共 36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在拨乱反正的大环境下,国家各项事业逐步走向正轨。文化战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港台电影电视剧的引进,极大的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影视剧中一些激励人奋进的价值观也随之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解读的当时由香港引进的三部作品,就是代表作品之一,确实让那个年代的人们趋之若鹜,记忆深刻。文章较为突出的特色在于,用简朴的字词,对三部作品进行深度解读,由此而引深到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文章文笔流畅,观点鲜明,语句豪放,读来很有代入感和回味感。推荐阅读!【编辑:山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泉        2025-09-10 15:57:53
  文章很有特色,把对影视剧的解读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巧妙结合,增添了文章的内涵。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2 楼        文友:山泉        2025-09-10 16:00:17
  八十年代初的港台电视剧,一开始是《少林寺》,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令人难忘。后来就是作者所说的类似经典,包括再后来台湾的《人在旅途》等琼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等等,真的影响了一代人。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3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9-10 16:33:58
  谢谢山泉老师一如既往的精彩编按,值得我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