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拾荒者的渴望(散文)

编辑推荐 【风恋】拾荒者的渴望(散文)


作者:常林 白丁,1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4发表时间:2025-09-11 14:45:53

拾荒,是指收集别人丢弃但仍有售卖价值物品的行为,或活动。如:收集各种瓶子、纸箱等、塑料、泡沫……。拾荒者,指收捡废旧物品的人。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坐收,可谓是企业老板;一类是流动收,可谓是流动商贩;一类是捡拾,可谓是找破烂儿。他们的工作方式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渴望:就是通过自己的收与捡,来挣到自己所要的钱,过上自己想要的好日子!
   ——题记
  
   在城郊外,我目睹了一个大型的收荒场,占地面积很具规模,收购的废旧物品,应有尽有。纸壳,塑料膜、麻丝袋、玻璃瓶、易拉罐、铝钢管、铜铁品、废机器……这些废旧品,堆积得像座座小山,占居在收荒场的每一个角落,场面宏大壮观,让所到之人看后惊叹不已。
   废旧回收场,不仅回收旧物多,干活的人也不少,这些干活的人,有的是分拣,就是将收来的废旧物品按种类分拣堆放,压缩成捆;有的人指挥装车运货,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我的一个表妹夫,大学毕业以后,始终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几次考编,都名落孙山。表妹夫放下考编的念头,他横下一条心,发奋图强,想自己创业。他渴望用很少的资金,就能干一项事业,于是,他干起了拾荒工作。他从捡拾废旧物品起步,后又决定筹建自己的废旧回收站。上述我所说大型收荒场,就是表妹夫办的。如今他的废旧回收场已规模呈现,形成收取、加工(打包)、卖出(商家来收)、运输(外送)一条龙工作链条。
   当我问到表妹夫为什么要办这个废旧回收站时,表妹夫有一脸的苦衷,他沉默半晌才说出:“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他又进一步解释说:“拾荒这份工作,正适合我当时的家境。当时,我家穷四壁,没有资金做大买卖,我就从人生的最底层,最让人们脸上无颜面的工作做起,做出了拾荒的抉择。拾荒能用很少的资金,成就一份工作,我就在这张人生白纸上开始低调工作。当我破帽遮颜,拾到第一捆纸壳卖掉,换到了人民币,解决了我家吃饭问题时,我流下了泪水。我看到了手中的钱,深切的体会到: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有这样的体会,又开始起早贪黑拼命地拾荒,拼命地赚钱,从捡拾废旧物品,到采取拾荒加收取的方式,来扩大收取废旧物品的数量,以此来增加经济收入。由于拾荒方式的改变,我买了三轮车,开始串山乡走城里,由捡拾废旧物品改为收取废旧物品。当时,我在城乡叫买回收物品的喊叫声,响彻乡村城里的每一个角落。当三轮车装满废旧物时,我把它拉到城里卖掉,换来了更多钞票,这钞票又解决了我家的住房和孩子的上学问题,我高兴至极。这时,我又萌发出一个收荒者的大胆想法:要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废旧回收场,自己当一个收荒老板。凭借这个平台,去创造财富,服务于拾荒者,服务于社会。我的这个想法,经过我数十年打拼,现在实现了,有了自己的废旧物品回收站,且收入很可观。”
   我听到了表妹夫陈述他创业人生的坎坷经历和激昂的话语,深情地对表妹夫说:“你是一个与时俱进,很有创新思维的人,你在人生低谷之时,能放下身段,从能做到的事做起,不怕世人的认识偏见和鄙视,在人生的版图上,绘画出最美的生存图。你的创业成果,让同龄人亲戚朋友所敬仰所瞩目。”这时,我又把话锋一转,对表妹夫说:“你毕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学生,做这份工作,真的是你的所愿吗?”表妹夫听后,平静地说:“一切随缘,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是人生中最大的所愿,我也不例外。”表妹夫说完这话,我俩都沉默无语。
   早在九十年代初至现在,我的家乡人,利用农活干完的空隙,就组成一支收废旧物品的队伍,向30里以外的城里进发,收取废旧物品。早晨刚蒙蒙亮,他们就吃完早饭,踏着星辰,借着月光,骑着自行车行进在崎岖的砂石路中。等他们到了城里,正是城里人吃完早饭的时间。他们趁城里人还没有上班,就挨家挨户地收废旧品。叫买声,像百灵鸟鸣叫那样清脆,在大街小巷上空回荡。城里人被这叫声唤出来,拿出自家的废旧物品,经过讨价还价后卖掉。家乡人辛勤叫买劳作了大半天,废旧物品收获多多,车装满满,他们把这些收获的废旧物品,送到城里收废站卖掉,换来了满意的钞票,他们个个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斜阳西下,落日余晖正浓,收废品的队伍,陆续赶到回家的集合地点,先到的吸支烟等待,晚回的来个电话告知马上就回。不一会的功夫,收废旧物品人员全部到齐,他们开始相互问每个人一天来的收入情况。
   领头的老大眉开眼笑,手拍着腹前的帆布钱包,说:“瞅!这钱,鼓鼓的,今天收入200元有余,并自豪地说,按我年收入万元大关的渴望,今天已经超额完成每天收入任务!”说完,他嘴里吐出一口烟云,美滋滋地走到自己的车上小憩。
   老大的这一收入炫耀,激起了同行们急切地相互问收入情况的兴趣。张三问李四,王五问赵三,结果他们都说:超过一百五十元的收入大关!(注:家乡收荒人渴望年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一年按360天计算,拿出100天收荒,一天收入100元,100天就收入万元)这时,老大听到同行们的收入情况,从车上下来,走到同行们中间,说:“看来大家都完成了我们设定的年收入目标,每天完成100元收入大关,现在我宣布,咱们整装回家!”
   捡拾废旧物品的人,大多是中年妇女和老年人,这些人活跃在城里的商场、小区和街道内。他们都有自己的捡拾渴望。有的是为自己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而选取的一种生活乐趣而拾荒;有的是为自己晚年渴望有点零花钱,而采取的务实行动;有的是为自家摆脱经济拮据,渴望通过捡拾废旧物品,能获得一些经济收入,来补贴家用。
   一位退休老干部,退休后竟拾起荒来,并把拾荒作为一种生活情趣,雷打不动天天去做。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大姐,在垃圾桶里捡废旧物品,她找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样可卖的东西。这位退休老干部见此情景,走向前去,叫声:“大姐,我这儿有一捆纸壳你要吗?”大姐见此突如其来的好事,说:“老弟呀,你好容易捡的,我怎么能要你的纸壳呢?”老干部忙说:“这是我往垃圾点扔的纸壳,不是捡的,您就收下吧!”大姐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就收下了!”老干部在大姐面前撒了一个美丽的谎。他急大姐所急,想大姐所想,把自己捡到的纸壳送给了大姐,足已证明他说的:我拾荒是为了活动筋骨,找乐趣,已经成为事实。
   年近80岁的老戴头,晚年老两口领着实际工资,日子过得很红火,由于他善良,相信别人,把家里几十万元的积蓄行高利借出,结果本利未回。由于老两口参加理疗健身保养,理疗大师叫他们几声:“戴爸爸”“戴妈妈”,老戴头,戴妈妈就忘乎所以了,竟一口气在大师那买了三万多元的健身药品,致使他家的积蓄全部花光。老戴头心想:手中不能没钱,从今儿开始还要积攒一些钱财,他突发一个想法:尽量攒下工资,渴望着生活开支由捡拾破烂解决。他有了这样的想法,开始付诸行动——拾荒。凌晨他戴着头灯,光顾他们小区的个个垃圾点,晚上他拿着手电筒,穿梭在城里的大街小巷,白天更是一心一意地拾荒。他见到熟人,主动向熟人表白:“老了,在家闲不住,出来捡点破烂,活动活动筋骨,还能增加收入,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老戴头用自圆其说的做法来缓解他拾荒的尴尬。他说得很用意,但熟人听了很不在意,只觉得他是一个很会赚钱,很会过日子的人。
   我家小区有一个中年妇女,也是一个捡拾废旧物品的人。她每天都背着麻丝袋,手牵着孩子,光顾小区垃圾箱好几遍,翻找纸壳、矿泉水瓶,就连啤酒瓶盖也不放过。她充满信心拾荒,一心一意拾荒!使得她精神状态很好!她行走如风,笑容如花。小区的业主们把她这种拾荒的举止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在灵魂上发出了拷问,她怎么会这样执着于拾荒?原来,她家五口人,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有精神上的抑郁,靠常年吃药调理。小女儿又小,靠妈妈居家呵护。大女儿读书,补课费压得她们家里喘不过气来。全家的消费要靠丈夫一个人打工承担,况且还要还房贷。这个中年妇女,曾不经意间向小区人透露:她家的开支不能让她丈夫一个人承担,她要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创造点经济收入,分担丈夫一些经济上的压力。于是,她就有了拾荒的想法。她渴望通过拾荒来解决家里油、盐、酱、醋、菜的开销。她还透露,她用拾荒这个补救措施,确实解决了她家里经济拮据的窘境,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收捡废旧物品在一部分人看来,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了,甚至认为下贱,被世人看不起。但我可以告诉人们:收捡废旧物品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其中藏着一个人积极向上,敢于做事,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是穷则思变的伟大实践和创举,是渴望过上好日子,从最低起点做起的务实选择;是通往实现人生理想,创造人生价值,达到人生预设指标彼岸的桥梁。我们要向伟大的拾荒者致敬,向他们深情地说:你们是时代最美的风景,是最脚踏实地的人,国家建设需要你们,世人也不会遗忘你们!
  

共 35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全文,我的内心充满激情,因为那些拾荒者的精神感动着我,也感动着天地。为此当然要感谢作者的一番心血创作出这样淳朴而又进步的作品。这种作品是最务实的,没有装腔作势,没有高谈阔论,点点滴滴看到的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朴实语言。不错,拾荒在那些半吊子人眼里,是一种丑陋,可我认为拾荒是一种真正的体面。那些看似废旧物品,其实都可以废物利用。拾荒者全部捡回来,又可以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呢,比起那些既埋怨国家给的退休工资少了,行为上又躺平的人,不知高尚到哪里去了。因为这些,我是有真切体会的。下一步,我同样有一篇描写为什么要打工的文章,来谈谈我的想法。同时也受这篇文章内容的启发,让我认识到大多数人不愿意伸手向外,而是向内,自己做出一定的成绩,获得收入,既解决了家庭的困难,又融入了社会,就如文章结尾说的:“向伟大的拾荒者致敬!”好文,倾力推荐共赏。【编辑:文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25-09-11 14:48:01
  感谢作者给大家带来一篇描写最务实人的作品,这篇作品可以与那年广为流传的“山果”相比。文章读来非常干净,淳朴。
文绮
2 楼        文友:常林        2025-09-13 14:55:16
  感谢文绮老师的辛苦编评,感谢文绮老师对文章观点的认可。向文绮老师学习,祝文绮老师秋安吉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