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云水】我为何要连任家委会主任(随笔)

编辑推荐 【云水】我为何要连任家委会主任(随笔)


作者:周仓 秀才,112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发表时间:2025-09-11 14:57:28
摘要:这算是我唯一带有功利性质的动机了。但这样的动机实现是否也是基于“以诚心换真心”的一种结果呢?如果我在当家委会期间,自始至终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那这样的动机是否也就不能实现了呢?


   我为什么要当家委会主任?
   很多人会说,这还要问吗?当家委会主任就是要刷自己孩子在老师面前的存在感,第一时间赢得印象分,引起老师的注意,并希望得到关照,从而使孩子的成绩得到提升呗。我如果说自己从未这样想过,你们可能会说我矫情,说我得了便宜还卖乖。但事实是,我当家委会主任十几年,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班级里成绩最好的孩子,他的父母都不是家委会主任,也不是家委会成员。由此可见,进不进家委会,当不当家委会主任,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要说有关系,那也是微乎其微,充其量能起到的作用,那就是可以让老师第一时间记住你孩子的名字。老师记住一个学生的名字能如何?要让老师第一时间记住学生名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孩子考试拿第一名。一般来说,老师不可能只关注一个孩子,任何一个班主任老师,他追求的都是百花齐放和均衡发展。所以,进家委会或者去当家委会主任,如果想借此让老师对你的孩子“特别照顾”,那绝对是一种幼稚的想法。学习成绩好与不好,主要靠孩子个人。如果自己不够努力,用我小时候读书时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来讲,那就是“钻你肚子里去会害掉一双”。老师只做导航者,带领学生往有光的方向走,但那里的那盏灯只能自己去点。既然如此,家委会主任又没有工资,有时候还会引来一些家长的质疑,吃力还讨不到好,那么,当家委会主任的“动机”是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当家委会主任的最大原因就是“怕别人当不好”。
   你不要惊讶,我先举两个例子:我女儿初中时期,班级里的家委会成员都是女家长,她们对老师在微信群里发的任何一条信息,无论什么内容,即便是一条常规通知,都第一时间跟上“谢谢老师,您辛苦了,爱您,么么哒”。家长们看看班级里的“领导集体”都跟帖了,于是也不甘落后,对家委会跟帖的内容进行复制、粘贴、发送,似乎只有及时跟上,才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事实上,老师压根就没去注意谁跟谁没跟,甚至心里也很不希望家长们这种过度的热情,但因为心慈不想给家长泼冷水,于是也就任凭刷屏了。大量的跟帖覆盖掉了老师发布的消息,后来的家长需要使劲“爬楼”才能找到老师发的那条信息,有的甚至还错过了阅读。
   第二个例子是我儿子上小学时,他隔壁有个班级据说是“篮儿班”,集中了多个常委或局长的子女及亲戚,这个班的家委会经常组织“集体活动”。聚餐、露营、才艺表演等等,小活动周周有,大活动三六九,把一部分家长搞得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如果是才艺展示的话自己的孩子可能还没有才艺,不跟,又怕自己掉了队,被看作不合群,脱离“集体生活”,给很多家长带去了许多烦恼。组织者可能会说,你不要参加就好了,没人强迫啊!是的,所有活动都是自愿参加,但恰恰是自愿形式才给了家长无形的压力,如果干脆要求全体参与,则反而能给家长一种“大家都是平等”的感受。这种“小圈子文化”做法,大多不被家长所接受。
   以上两个例子说完,是不是就明白了我为什么要当家委会主任的主要原因了?是的,我就是想要遏制这种不良风气,去争当家委会主任的。家委会主任算是班级里的一个“官”,一切“活动”只要不是主任组织,那就都不算是“官方”的。事实上,我在儿子初中三年的家委会主任任职期间,仅在七年级的一次运动会后,组织了一次聚餐活动,别的啥都没安排,完全照顾了“最广大家长的心理感受”。
  
   二
   我是如何当上家委会主任的?
   说完我要当家委会主任的初衷,接下来说说我是如何当上主任的。
   尽管当家委会主任对自己孩子成绩的帮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谈不上有多少的所谓荣誉感,但是,想进家委会的家长还是多得很,特别是家委会主任这个位置,更是香饽饽。民主一些的班级,当家委会主任还要搞竞选,似乎当上家委会主任就当上了官。当上班级家委会主任的家长,如果升级做了“校级”家委会主任,则更是一种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的资本了。
   新学年开学伊始,班主任通常会选取5到7位家长组成家委会,并设一名主任,面对一群陌生的家长,老师组建家委会的方式大多是以“先报先得”为原则,在群里接受报名。“行情”好的时候,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报名愿意参加家委会的家长可达三十多人,竞争程度异常激烈。
   算起来我当家委会主任已有十几年了,这个时间听起来很长,实际也就三届多一点,从我女儿高中,到我儿子初中,再到高中,每一次都成功当选,下面我就谈谈当选成功经验。
   主动出击是我的主要策略。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争”。班级刚组建,家长和班主任互不认识,这个时候要想进家委会,就要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推销自己,也就是跟老师说,自己是某某孩子的家长,从事什么职业,并表示愿意为班级事务效劳,告知老师,班级如有需要,请只管“吩咐”,这就给老师留下了第一印象。家委会主任不是官,又不用发工资,对于班主任而言,用谁不是用?所以,“自荐”很重要。
   除了自荐,尽快组建一个班级家长群也很重要。一段时间里,“群主即家委会主任”似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我第一次当家委会主任就是仿效了这条“规则”,结果后来我真的当上了。不过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当然还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要“认真筛选”,他在一众报名的家长中选出一位合适的家委会主任,所要考量的因素也是蛮多的,我没做过班主任,但我基本了解班主任对家委会主任人选的要求。家委会主任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助手”,他应该具备以下几点条件:一是要有点时间,能及时关注班级动态,对老师的要求作出回应,不能老师早上发消息,你晚上做回复;二是要有点文字表达能力,因为你需要经常用文字向家长传达班级信息,有时候还要将班主任要传达的意思组织好语言发出去,既不能照搬老师的话,又要“全面领悟”老师想表达什么,这种情况很能考验一个人的文字水平,如果你一条信息错别字连篇,还读不通顺,没能把意思表达完整,这就会给班主任带去“负面”评价,说他怎么选了一个这样的家委会主任;三是要有点力气,班级经常会有些活动,需要搬一些东西,如果你手无缚鸡之力,任何事情都去喊其他家长做,那人家会说你官威很猛,一次两次可以,多了家长就会厌烦你,令你失去群众基础;四是要有担当,班级和学校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校长要管好整个学校,但班主任只需要管好自己的班级,从这点上讲,你可以说每个班主任都是“自私”的,他们只需要自己班级好,基于这种“从属”性质,那么,班级相对又是独立的了。班级与班级之间,它们的师资配备和教室环境硬件配置等,客观上就会存在着一些区别,作为受校长管制的班主任,有些事情是不方便出面的。比如,某一届新生,学校给该班班主任配了很多代课教师或新入职教师,而别班的师资力量就很好,这种“不公平”,班主任就不好直接面对,这个时候家委会主任就要有担当了,你得代表家长跟学校交涉,拿出你的担当,向学校提出要公平对待的要求。举个例子:我孩子小学时期,换了三个班主任(还有代课教师),最后一任班主任对班级几乎不管,作业叫学生改,试卷也让学生改,连作文还是叫学生改,还经常在教室里播放网课,有一个学期甚至还要求学生购买教学参考书(可以完全自学了),家长们都知道这种情况,都希望家委会主任出面找学校反映,但因为主任担心这样做后,可能会给自己的孩子带去不利结果,所以最后没能带领大家去跟学校交涉,像这样的家委会主任就属于是没有担当的。总之,你既然享受了荣誉,家长认你是他们的领导,那你就要愿意去承担责任。
  
   三
   我是如何当家委会主任的?
   家委会主任每班有,被家长全面认可的却不多,当然我是有自信的。我当的这几届主任,尽管也有个别家长说我谄媚班主任,但我能把班级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什么事也都能第一个冲上去,至于谄媚老师,谁又不是呢?自己的孩子在他们手上,偶尔拍一下马屁也正常嘛,我倒是觉得只要是“真心”拍马屁,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了。
   前面说了我为什么要当家委会主任和如何当上家委会主任这两个问题,接下来说说我是如何当家委会主任的。
   首先,家委会主任的工作,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的,某种意义上讲,家委会主任还是班主任的秘书。每个班主任的行事风格不一样,他们希望家委会主任做什么的要求也不一样,小学跟初中不一样,初中跟高中又不一样,你不能教条式的照搬经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动不动就“我之前就这样干的”。有的家委会主任,把在小学时期的经验拿到初中来用,把协助男老师的经验拿过来用在女老师身上,把慢腾腾的经验用到要求立即就办的老师身上,这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第二、作为家委会主任,一般整个家委会里边都有四五位家委会成员,平时做事你不能大包大揽,既然家长报名参加了家委会工作,那么大家都希望有参与感,你如果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其他家委会成员心里就会有想法,大家就会有“要我们何用”的想法。
   第三、别把家委会主任不当“官”,既然是一个官,那就要有群众基础,你在对待家长上面,得谦虚、和气,发信息时千万不能使用“经家委会研究决定”这样的语言,家委会不是权力机构,而是服务组织,面对“群众”,我们处处要以提供服务者自居。
   第四、学会领悟、学会变通。在“减负”政策日趋严厉之下,教师的教学变得当谨小慎微 如履薄冰了,作业不敢布置,资料不敢要求购买,勤力一些的老师,自己打印资料配合教学,慵懒一些的老师干脆躺平,照本宣科的遵从“政策”教学。这样的结果就是把家长搞得焦头烂额,身心疲惫。回家没有作业怎么行,玩手机啊?没练习做还怎么提高成绩?于是家长们纷纷找到家委会主任,问怎么办?家委会主任要说,我来办。
   行文至此,你们是不是总还有“如鲠在喉”的感觉?认为我在为什么要当家委会主任这个问题上似乎还有所保留?一句“怕别人当不好”好像很难说得过去。当然了,如果说我当家委会主任一点私心也没有,那也是假的,坦率点讲吧,我连续争当这个主任,想得最多的那就是想多认识几个家长,增加自己朋友圈的人脉资源。在关于孩子学习方面的事情上,很多家长都会先找我这个家委会主任问情况,一问一答,一来二往之间,熟稔程度自然就上升了,感情就增强了。事实上,我每当一届家委会主任,都会建立起几个关系很好的家长关系,即使在孩子们毕业了后,我们的关系还依然保持着,平时有什么事大家也都乐意帮忙。
   这算是我唯一带有功利性质的动机了。但这样的动机的实现是否基于“以诚心换真心”的一种结果呢?如果我在当家委会期间,自始至终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那这样的动机是否也就不能实现了呢?
  

共 42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家委会的精彩散文。作者以提问的方式开篇,提问了几个问题:什么事家委会?它有哪些职责?自己为什么要当家委会?如何能当上家委会?然后一一进行详细回答,家委会主人与孩子成绩无关,驳斥了“求特殊照顾”的常见动机,转而提出自己的核心动机,“怕别人当不好”,并以女家长过度跟帖刷屏、“篮班儿”家委会频繁组织活动给家长施加压力,这些事例都是作者当家委会主任的原因。当家委会要毛遂自荐,组建家长群,要有时间关注老师发的群消息,有文字能力,有担当和责任,如此才能当好家委会。家委会履行的方法与职责,要贴合班主任风格,不大包大揽,保持服务姿态,灵活应对“减负”政策下家长的需求,能拓展人脉等。作者通过自身经历,表达了对家委会不良风气的抵制,倡导家委会应当以服务家长和班级的本质,要正视家委会这个职责,“以诚心换真心”才能做好家委会。情感细腻,语言朴实流畅,主题明确,引人深思,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9-11 15:03:02
  文章情感真挚细腻,作者坦言,“班里学习最好的孩子,父母都不是家委会成员”还承认了当家委会主人的动机“增加人脉”,毫不避讳,直言相告,让情感更真实,引人共鸣。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9-11 15:07:23
  语言朴实流畅,充满生活气息。如“香饽饽”“手无缚鸡之力”等俗语,充满烟火气,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通俗又清晰地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毫无晦涩感。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周仓        2025-09-12 09:49:51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的编排,天气炎热,辛苦了,敬茶。
4 楼        文友:乡笛        2025-09-13 15:28:11
  文章有观点,有立意,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且掷地有声,让人发人深省,读后受益。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