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那件蓑衣(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那件蓑衣(散文)


作者:汪震宇 举人,5309.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8发表时间:2025-09-12 14:53:06

每次一到下雨,我总会想起爷爷帮我编织的那件蓑衣。那件蓑衣曾今陪伴着我度过了整个童年,只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蓑衣也早就霉烂,被丢进了垃圾桶。
   我六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就住进了我家,一是为了照看我上下学,二是老家的土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再加上如果想出门买点东西,还要等轮渡过江,很不方便。那天,我和往常一样蹲在那个好几户人家共用的院子里看爷爷编竹篓。竹条是爸爸头天晚上在菜园边的竹林砍的,还带着一些潮湿的气息哩。爷爷手里挥舞着镰刀,不一会儿,都有我手臂粗细的竹子已经变成了一条条的竹篾。爷爷编的时候很仔细,生怕哪个步骤被遗漏了。此时奶奶就蹲在旁边的水井旁择菜,旁边挤满了在等着吃烂叶子的鸡鸭鹅。奶奶的手轻地很,生怕把那些菜给弄痛了。
   我拿着那根竹子拐杖问爷爷:“爷爷,您说前面的那座山里真的有彩虹桥吗?”爷爷停下手中的活摸摸我的小脑袋瓜子,指着远处那座最高的山说:“等过了芒种,青蛙开始给我的小震宇唱摇篮曲的时候,那座桥就会出来了。你爸爸以前见到过,还说那桥是用棉花糖做的,非要我给他摘下一块。”
   奶奶在旁边一边择着菜一边偷偷地笑出了声:“你别听你爷爷吹牛!我十六岁就帮你太爷爷割小麦,是见过一条好宽好大架在云雾里的桥,因为是木板的就没敢走。后来嫁给了你爷爷,他总说带我去看,一直拖到现在都没带我去。”
   那个时候我根本就不懂“老了”是什么意思,就感觉那时候爷爷的背能够挺得很直很直,奶奶能把刚刚晒好的硬萝卜干泡软咯。我开始天天盼着芒种,盼着青蛙叫唤,就想踩到那个棉花糖做的桥上去玩一玩。我的眼前开始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爷爷让我骑在他那宽宽的肩膀上,两个小手紧紧搂住他的脖子,走在长满狗尾巴草的田埂上;奶奶则不断地往我口袋里塞水煮花生,直到都快把我的口袋撑破了,她微笑的跟我说沼泽边风凉,吃了身子骨暖和。
   终于被我盼到了芒种后的一个早晨,此时的雨“滴滴答答”地落在了房顶上。奶奶此时正在灶台边煮着姜汤,旁边放着一筛罗刚煮好的水煮花生,火光将奶奶的脸照得红红的,她的头发有点白。爷爷在门口擦着已经被烟熏得漆黑的煤油灯,直到把它擦得都能看见人影。爷爷从门后的鞋架里拿出蓑衣把我从床上喊醒:“走!小震宇,爷爷带你去摘棉花糖,晚了就没有了。”我揉了揉还在犯困的眼睛,跟着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爷爷把那件崭新的小蓑衣套在了我的身上,他和奶奶则穿了两件又破又旧的“草疙瘩”。
   我骑在爷爷的肩上,那件破旧的“草疙瘩”蹭得我的屁股有点痒。爷爷的那双牛皮靴陷在了烂泥里,“咕叽咕叽”地响。奶奶提着煤油灯跟在后面,灯光把边上的草照得很清楚。不时地有几只青蛙在沼泽那边“呱呱”地叫起来,一开始也就那么几声,后来越来越多,就跟在开演唱会一样。
   爷爷走到一块稍微平坦的空地把我从肩膀上放了下来,指着还没睡醒的沼泽说:“你听,青蛙正在唱《摇篮曲》呢。”突然我的眼睛被沼泽前方的一道淡淡的虹光给吸引住了,它不像彩带那么那么鲜艳,颜色也没有那么深,倒更像是一个手电筒发出的彩色亮光,就那么一直伸向了远处的山谷。“是彩虹桥!”我兴奋地跑过去,完全没注意到前面的一滩稀泥。爷爷赶紧冲上去拉住了我:“慢点,看着路,别摔了!”奶奶也追了上来,从口袋里掏出了个灰色的布包,里面有一个竹篾编的小降落伞,上面还歪歪扭扭地用彩笔画了道彩虹。“这是你爷爷昨儿个连夜编的,里面装的是蒲公英种子,听说撒上去桥就会更结实。”我满心好奇地看着爷爷和奶奶,忍不住问为啥要把蒲公英种子撒到彩虹桥上。爷爷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震宇把爷爷都给问住了哟,这可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法,咱也不知道是为啥。”
   我把装满蒲公英种子的小降落伞往彩虹桥那边一扔。风一吹,降落伞里面白花花的绒毛从洞口钻了出来,一直向前飘去,落在了彩虹桥上,就像是给彩虹桥撒了一把雪花。爷爷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此时天已经完全亮了,沼泽那边的青蛙停止了歌唱,奶奶也熄灭了手里的煤油灯。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棉花糖,说这是刚刚爷爷在我扔降落伞时从彩虹桥上摘的,那时候我还真就信了,完全没有注意糖外面的包装袋。我吃了一颗,甜甜的,有点带我喜欢的柠檬味,还混着雨水的凉爽,这味道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直到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才知道,那座彩虹桥竟然真的是爷爷奶奶用手里的煤油灯照出来的,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出来的那么一大条,可是爷爷奶奶却让那天的早上变得好玩了。奶奶说有些东西其实真的不存在,但是只要你信,它也就会一直在心里亮着了。
   由于单位的不景气,那年爸爸妈妈双双下岗。爸爸妈妈怕爷爷奶奶管不住我这个野性子,我也就被“逼”着去他们打工的那座城里上学,此时也就只有寒暑假才能回村了。每次回村,爷爷都会在村口的那颗很粗的老樟树下等我,手里还杵着那根竹子拐杖。那三件蓑衣还放在鞋架里面,只是爷爷奶奶的那两件“草疙瘩”变得更破了,而我的那件也只是颜色暗了些。奶奶此时早已经为我准备了我爱吃的萝卜干和炸花生,当然还有那晚香喷喷的红薯稀饭。
   那年暑假的一个雨后,我照常穿着蓑衣跟着爷爷去沼泽边割芦苇。那时候青蛙似乎还在睡懒觉,只有远处传来几声嘻嘻囔囔的蛙鸣声,沼泽上还照样是雾蒙蒙地。爷爷教我如何使用镰刀,并说道:“你奶奶年轻的时候割芦苇可快了,比小伙子都厉害,我就是那个时候喜欢上她的。”爷爷在说这话的时候脸有些泛红,就跟害羞的小伙子似的,“那个时候我就总是找借口跟你奶奶一起割芦苇,就想着能跟她多交流交流。”
   正聊得兴起,奶奶穿着那件“草疙瘩”提着个竹篮子从迷雾中过来了,里面装着水和干粮,当然少不了我的小零食。她坐在旁边的草地上看着我们喊道:“慢点,不急,别割到手。”阳光从芦苇的缝隙里偷偷的溜了出来,落在了奶奶那银白色的头发上,闪闪发光。
   随着时光的慢慢流逝,我也渐渐长大了,而爷爷奶奶也越来越老了。每次打电话回家,爷爷都会问我啥时候回去,说他又编了新的竹筐竹篓,奶奶又晒了许多腌菜和萝卜干。奶奶总是会把电话抢过去说:“要好好吃饭,别熬夜,天冷了要记得多穿点衣服。”他们的声音从爸爸的波导手机里传出来,暖暖地,听着特别踏实。可那时候我压根没意识到,能陪爷爷奶奶说话聊天的日子,也已经越来越少了。
   今年清明,我回村给爷爷奶奶上坟,汽车直接开到了山脚下。我走在山坳的田埂上,两旁的狗尾草长得很高很高,都能蹭到我的肩膀了。沼泽边的芦苇又长高了,也长密了,甚至还有些割手。这里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听过青蛙的叫声了,可我却好像又瞧见了小时候的彩虹桥,看见了在爷爷肩上笑嘻嘻的我,看见奶奶提着煤油灯一起朝着那道虹光走去。
   站在爷爷奶奶的坟前,我泪如雨下。迷糊中我似乎又听到了爷爷的声音:“小震宇,等过了芒种,咱再穿上蓑衣去看那座彩虹桥,我又编了几个降落伞哟。”奶奶在旁边附和着:“对,我再在里面装满蒲公英的种子,让蒲公英带着我们小震宇的梦想一起飞翔。”
   如今我一看见蒲公英,就会想起那晚放飞种子的情景,想起爷爷编的小巧玲珑的降落伞,想起奶奶提溜着煤油灯时手心的温度。一听见蛙叫,就会想起爷爷说的《摇篮曲》,想起沼泽上的那座彩虹桥,当然,还有那个藏在大山深处的田埂。我知道爷爷编的蓑衣还在那颗老樟树下,奶奶的竹篮子还在厨房里,我们的回忆就跟沼泽里的那道彩虹桥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窗外又下雨了,“滴答滴答”打在房顶上、屋檐上,把小区的马路上砸出了一个个水窝窝,就跟那晚的声音一个样,可是再也没有人会为我穿上蓑衣了。我好像又听见了青蛙在唱《摇篮曲》,看见了那座并不十分清晰的彩虹桥。我知道爷爷奶奶一直都在,在我心中的沼泽边,在那道永远不会消失的彩虹桥上,等着我回家。
  

共 31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蓑衣为线,串起三代人的温情记忆。爷爷编织的蓑衣、奶奶手心的温度、沼泽边的彩虹桥与蒲公英降落伞,共同构筑了一个童年幻梦与乡土深情的诗意世界。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祖辈用爱与智慧为孩子编织童话的动人画面,更在时光流转中暗藏对传统农耕文明消逝的怅惘。雨声、蛙鸣、煤油灯的光晕,不仅是记忆的锚点,更是永恒亲情的象征,那些看似褪色的旧物与谎言,实则是跨越生死的思念桥梁。文章语言质朴而意象丰盈,读来如品一盏温热的姜茶,暖中带涩,余味悠长。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9-12 14:53:2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9-12 14:53:38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东辰        2025-09-12 17:12:22
  欣赏小宇老师思念爷奶好文,蓑衣是小宇老师对爷爷的念物,深系着祖孙之情,赏之使人感慨万千,拥有爷爷奶奶的孙子最幸福。美文读来暖遍全身,又甜满胸堂。爷爷奶奶是一篇篇写不完的美文,更受赏者爱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