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捡废品的马老太(散文)

精品 【云水】捡废品的马老太(散文)


作者:乡笛 举人,351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0发表时间:2025-09-12 15:44:34


   每天清晨,我在小区人行道跑步时,总能在路边的绿色垃圾桶旁,看见马绍芬老太太忙碌的身影。她时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腰间围着一条绿色的胶布围裙,戴着长长胶手套的左手提着一个大型塑料袋,右手拿一根铁钩轻轻翻动垃圾桶里的垃圾袋,佝偻着背,专注认真地翻找着能卖钱的废品。
   六十多岁的马绍芬看上去中等个头,身体清瘦,腰背挺得笔直,用黑绒头绳把花白的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比同龄人精神不少。自小区建成入住后,我就见她一直捡废品,算起来有十多年了。可以说,在小区捡废品的同行中,她应是当之无愧的“元老”。马老太性格温和,一说一个笑,见着丢垃圾的人,总会笑眯眯地打招呼,说话声温软柔和,好似晒过太阳的棉花。一来二往,小区人们对她非常熟悉,都会主动把家里废纸壳、废旧盆锅、旧衣服旧被子什么的送给她。
   一天,吃过午饭后,妻子一边整理废纸壳,叫我出去散步时,顺便给马老太,一边对我说,别看这老人成天笑呵呵的,家里却特别困难,日子过得挺不容易。过去她老家住在贵州织金县一个偏远的山村,贫穷落后,没啥经济收入。她家里有二女一儿,和丈夫仅靠种地的一点收入把孩子们拉扯成人。因家里穷,两个女儿长大后,都外出打工,并嫁到了外地。还好,儿子读书用功,考上了贵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在织金县城关中学当老师。之后,经人介绍,儿子认识了贵州花溪移动公司年轻女职工王来慧,两人相处后情投意合,最终结成百年之好。
   儿子结婚后,见贵阳市花溪区新建溪山御景小区离花溪河较近,依山傍水,环境美好,小区内建有幼儿园、小学、健身场等配套设施,适宜居住,就贷款在此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一年后,儿子媳妇有了孩子,马绍芬考虑到他俩工作单位相距甚远,两地分居,工资又低,还要还房贷,没钱请保姆。再加上儿媳后家父母体弱多病,根本帮不上忙,就和丈夫商量决定,由她来帮忙带孙子。
   马绍芬来后,看到儿子媳妇家里开销大,心想边带孩子边找点事做,赚点钱贴补家用。可她没啥文化,年岁又高,哪能轻易找到合适的事做。有一天,她带着小孙子在小区门外玩耍,看见小区旁有一个废品收购站,而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人多面宽,捡废品的人少,就产生了捡废品的念头。一开始,马老太有些顾虑,怕别人笑话,转念一想,凭劳动赚钱,没啥丢人。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没想到,自己头月捡废品卖,就赚了上千元。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两年后,独自在家的丈夫突发脑梗,送织金县人民医院抢救后,虽保住了性命,但造成了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马绍芬只好把丈夫接来花溪护理。不久后,儿媳又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这样一来,她每天不仅要护理躺在床上的丈夫,照料两个半大不小的孙子,还要抽时间去捡废品,成天如陀螺般忙碌不停。
  
   二
   尽管马绍芬家里困难,但她为人直爽,从不取不义之财。记得她捡废品第二年初秋的一个周末早上,小区退休干部段和秀儿子儿媳都在省城贵阳上班,为便于工作,他们计划在城区购买一套商品房,老两口听说后,准备将省吃俭用的几万元钱给儿子。段和秀出门时,一手提着装钱的袋子,一手提着垃圾,走到离门口不远的垃圾桶时,不经意间将装钱的袋子丢了进去,提着垃圾袋急匆匆坐公交车赶往省城。
   上车后,因人多没位置,段和秀就一手拉着车顶横杠上的拉手圈,一手提着垃圾袋。这时,一位曾经的同事也去省城办事,上车后,忽然看见老段手里提着一袋垃圾,心想她肯定忙于赶路,犯糊涂把应带的东西当垃圾丢了。于是,赶忙走上前去,和她开玩笑说:“老段,你提着垃圾去省城送谁呀?”老段一看,急了,立马叫司机停车,下车返回小区。
   就在段和秀离开不久,马绍芬在垃圾桶里发现了那个装钱的塑料袋。她估摸是谁丢垃圾时,不小心错把钱当垃圾丢了,二话不说,随即将钱交到小区物管办公室。当马绍芬从物管办公室出来后,正好看见老段着急地在垃圾桶里翻找什么东西,就赶忙走过去询问。老段看到马绍芬后,说自己不慎将装钱的塑料袋扔进垃圾桶了。马绍芬对她说,不急,我捡着了,已交物管办了,我和你一起去取吧。事后,段和秀说拿一千元感谢她,马老太说啥也不要。
   又一次,小区里的一位老人,因年事已高,脑子时不时犯糊涂。一天,家人不在时,老人把衣柜里的衣服收起来,用一个袋子装着,当垃圾丢进了垃圾桶里。马绍芬一看,袋子里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不像是废弃衣物,就赶忙捡出来交给物管。下午,老人孩子下班回家,发现衣柜里的衣服不见,猜想是老人收丢了,就赶忙下楼寻找。另一位捡垃圾的人见状,就说,上午马绍芬捡到一袋衣服,交物管办了。老人孩子跑去一看,果真是自家的衣服,随后找到马老太,对她表示感谢。
   这些年,马绍芬在捡废品的同时,还时常蹲在垃圾桶旁,用布满老茧的手仔细分拣着瓶罐与纸屑,浑浊的眼里闪着温和的光,不慌不忙将混杂的垃圾一一归类,并把掉在垃圾桶外的杂物捡拾干净。有人见后不理解,说她捡垃圾又嫌不了几个钱,为啥还义务干这些又苦又累的活?劝她别干了。她回答说:“这哪有农村干活劳累,这点活儿算啥嘛。”就这样,她对生活没有半点抱怨,始终用这份坚持,让垃圾“各归其位”,为小区业主的生活环保开辟出了一个崭新天地。
  
   三
   一直以来,马绍芬总是面带笑容,乐于助人,拥有一副好心肠。记得有一次,她在捡废品时,看见小区路道上,正在行走的高欣伟老人突然摔倒在地。她知道老人家人白天都上班去了,毫不犹豫地丢下自己捡的两大袋废品,跑过去把老人扶起来。哪知老人摔倒后造成脚趾受伤,流血不止,马绍芬赶忙用自己擦汗的毛巾,把老人受伤的脚缠住,小心翼翼扶他去附近社区医院。医生给老人检查无大碍后,又将老人送回家里。
   高大爷儿女们知道马老太为救父亲,连她捡的废旧物品也被人拿走,非常感动,心里实在过意不去,随后决定拿出伍佰元钱来感谢她。马老太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并笑着说:不用客气,谁见了,都会这样做。让人没想到的是,两天后的清早,马老太捡的两袋废品像长了翅膀似的,突然飞了回来。原来,马老太为救高大爷离开后,她的劳动成果被小区另一位捡垃圾的大婶捡走了,当她听到马绍芬舍己为人的事迹后,深感内疚,趁夜深人静时,悄悄把那些废品送了回来,最终让它物归原主。
   最难忘的是2022年盛夏的一天中午,天气晴朗,小区孩子们放暑假后,在小区人行道上骑自行车玩耍。这时,马绍芬正忙着捡废品,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骑着单车快速从身边一闪而过,“啪嗒”一声,小孩摔倒在地,单车“哐唧”倒压在她脚上,孩子随即大声哭叫。马绍芬心里一惊,赶忙跑过去,将单车提开,想扶起小孩,可小孩大喊脚痛。马老太估摸小孩脚杆受伤了,立马抱起她。这时,小女孩妈妈来了,见捡垃圾的马老太抱着自己女儿,以为是她弄伤了孩子,一边接过孩子,一边气势汹汹地问她,为啥弄伤了孩子?孩子边哭边告诉妈妈,是自己不小心,骑车摔倒的。马老太心想,这人怎么了,不问青红皂白,就冤枉别人。心里着实委屈,含着眼泪,转身离去。
   让人更为心寒的是,这事发生后不久的一天下午,小女孩妈妈倒垃圾时,遇着马绍芬老人,像不认识她一样,不理不睬。晚上吃夜饭时,马绍芬给儿媳妇说起这事。媳妇是个直性子,听了这事后,气不打一处来,说这女人简直是讨吃子捡窝窝——不知好歹,没把婆婆当人看。随即站了起来,要去找她评理。马老太立马拉住媳妇,劝她不要去了。媳妇转身对老人说,你真是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以后这种事不要管了,免得给自己找麻烦。马老太不以为然,认为自己问心无愧就行。
   这些年,马绍芬总是把小区当着自己的家一样去关心,去爱护。你看,她时常把路旁绿化带中的白色垃圾捡出来放进垃圾桶里,经常把小区路旁倒斜的花草树木扶正,把松动的泥土压实。要是遇见跳皮的小孩儿伤害花树花草,她会走上前去,劝他们“手下留情” ,别弄伤了它们,让它们好好生长。她做这些,不为别的,就是让居住环境更加美好,人们住着称心愉快。难怪人们都称她是小区编外“环管员”,伸出大拇指为她点赞。
   说实话,这么多年,没人记住马老太每天在垃圾桶旁出现过多少次,也很少有人问过她的名字。可大家心里明白,因为有她,小区里的垃圾分类才会有序展开,小区环境才会变得干净美好。她这份藏在弯腰里的善良与执着,就像小区里悄悄生长的藤蔓,不声不响,早把温暖和美好绕满了每个寻常的日子……
  

共 34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以马绍芬的拾荒生活为主线,通过平凡小事传递深层情感。坚韧与乐观‌:马绍芬面对家庭困境仍坚持劳动,笑容如“晒过太阳的棉花”,展现底层人物的生命力。善良与诚信‌:拾金不昧、归还老人衣物等情节,凸显人性光辉,与“废品”形成反差。邻里温情‌:居民主动送废品、除夕送饺子等细节,体现社区互助的温暖。写作上体现以小见大的叙事技巧。细节刻画‌生动。人物描写‌:“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胶布围裙上的补丁”等具象化形象,增强真实感。动作描写‌:“用铁钩翻动垃圾”“小心翼翼拆开纸箱”等动作,暗示其谨慎与善良。采用对比手法‌:贫困生活与精神富足的对比;废品堆的脏乱与人物内心的洁净形成反差。马绍芬将垃圾变为资源,也“回收”了邻里信任。温暖动人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12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12 15:46:53
  情感表达‌:含蓄克制,通过细节自然流露。写作技巧‌:多维度描写强化人物立体感,避免说教。时代意义‌:传统美德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增强共鸣。祝老师文丰笔健,秋日快乐!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12 15:48:07
  文章通过琐碎日常,将个体命运与时代背景(如垃圾分类、老龄化社会)隐性结合,使主题超越个人故事,引发对劳动尊严、社区关系的普遍思考。感谢乡笛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感谢老师不变的支持。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9-12 15:57:23
  谢谢社长不辞辛劳,辛苦修改、编辑并留言。遥祝社长秋日安好,万事如意。敬茶!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14 07:59:56
  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形象,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文章主题深厚,人物形象立体饱满,故事动人。恭喜乡笛老师佳作收获一枚亮闪闪的红豆!佳作,让人回味久久。
淡淡的云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