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城市一角——店门前(散文)
好辰无处寻,最是秋浅清。
一抹晨阳落,斑驳一地影。
秋日常有这般静气——总有些时光是悄悄流淌的,像叶尖上悬着的晨露,夜晚灯影下闲居的草木,不慌不忙。而每个人与这份静谧相处的模样,也各有不同。
譬如我,店里没客、闲下来时,总爱搬张高凳坐在门内,直直望向门前,静静观看这方小天地里的各种景象;动静交织的城景;细碎鲜活的生活片段;还有那些抓不住的浮光掠影,任思绪在其间轻轻沉浮飞扬,并偶尔想想生命的价值,或是存在的意义。
一、古槐
店门前最直观醒目的,是一棵挺拔粗壮,高大又枝繁叶茂的古槐树,也是这方寸之地唯一的风景。它生在一米见方的土壤里,四周是砖铺的地面。依靠阳光和水,它已走过至少百年。沧桑古老的躯干顶着浓密的绿冠,与一路的古槐树连成一片,为这条道路织就了绿色屏障。既美化了街道,又撒下满路阴凉,像给行人撑起一把把硕大的伞。到了花开的季节,槐香漫过院墙,飘进周边的楼院小区,香气袭人,令人陶醉。这些老槐树,是这条街最久远的记忆,默默记着这里的时代更迭,岁月变迁。
这棵古槐树,靠近地面一米高的树干刷着白灰,用红漆画了圈分界,树皮粗糙干裂,像面被风雨浸蚀的斑驳旧墙——该是为了防病虫害吧?若不是这个缘由,这抹白倒显得突兀,扰了树的自然之美。
从红漆界线往上两米,树干呈深褐色,纹理蜿蜒均匀,凹凸间满是自然的雕琢、时光的沉淀,藏着岁月的沧桑,也泛着时光打磨的温润包浆。若不是头顶的绿叶,单看这截树干,几乎难觉它是有生命的。再往上,树干分出四个枝桠,像四位各有性情的“孩子”,又各自抽枝散叶、不断繁衍出血脉,最终撑起一片昂扬向上的树冠——要仰头细看,才能将那些交错的枝蔓尽收眼底。
二、地砖
门前的地面,是用巴掌大的长方形水泥灰砖铺成的,平整又坚硬。穿橘黄色工装的清洁工每天来来往往地扫,总保持着干干净净的模样,让人看着就神清气爽,心情愉悦。
厚德载物,是对大地的最高礼赞,也名副其实。地是万物之源,生命根本,然大地的高尚与美德,岂是这一个词能涵盖褒奖的,应该是无限的。“无需宣言才是最高宣言”,在此方天地同样适用。它们默默支撑着地面上的一切——车辆、行人、房屋,从无怨言。反观我们人类,就惭愧了,常因小事计较。它像一面沉默的镜子,映照着人间的匆忙,那份无言的担当,总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三、路口
店门朝东,正对着个丁字路口。摩托车、电瓶车、小汽车、公交车来来往往,行人步履匆匆,车水马龙里满是为生活奔赴的忙碌身影。这些流动的画面,像城市跳动的脉搏,是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人行道往北走几步,有个小便民菜市场,附近居民都爱去那儿买菜,往来的人从没断过;尤其放学时分,三五成群的孩子叽叽喳喳地走过,更添了几分热闹。我的左手边,是家拼多多快递驿站,取快递的人不分老少、接连不断——这便是我选店在此的缘由;右手边是一个便民小超市,门前常有或男或女几人聚在一起打牌,显得悠闲自在。他们定然都是不为生计发愁,上了年岁的老人。
四、烟火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沿门前人行道往南走,隔几米就有一家烧烤店。一入夜,门前的桌子上便挨挨挤挤坐满了扯着家常、碰着啤酒杯的人——烤串在炭火上滋滋冒油,焦香混着孜然的辛、辣椒的烈,顺着晚风在街面上漫开,极具诱惑,馋诞着路过人的味蕾,脚步都忍不住慢半拍。
这老城区的街本就不似新城区那般宽敞,却处处人影绰绰,满是浓得化不开的烟火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门前这方目之所及的小天地,虽只是冰山一角,却如管中窥豹,藏着酒泉这座城市最鲜活平实的生活缩影——每片槐叶、每块地砖、每阵往来的脚步声,和盘中的烧烤,都是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真性情,也藏着它的厚重与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