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远亲不如近邻(散文)

编辑推荐 【暗香】远亲不如近邻(散文)


作者:王庆炎 布衣,16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发表时间:2025-09-12 22:23:48

进入深秋之后,天气变得愈发刁钻。阵阵寒风裹挟着场场冷雨,间或夹杂几颗雪粒,层层叠叠地压过来,太阳躲猫猫似的,不知藏在云层何处,一连十余日不见踪影。细密雨丝与夜色交织,如一张朦胧的网笼罩天地。寒潮过境,星城镇褪去了往日的喧闹繁华,街道上行人寥寥,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偶有车辆疾驰而过,溅起冰冷的水花,转瞬又归于寂静。
   老苏家华丽的客厅里,苏文成半躺在沙发上,眉头拧成死结,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一只手死死按着胸口,呼吸急促而沉重。老伴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声音里带着哭腔:“老头子,你一定要坚持住!120我已经打了,救护车马上就来!”然而,中心医院距离这里足足有半小时车程,加之天气恶劣,视线受阻,路面湿滑,又是黑夜,救护车何时能到,实在难以预料。苏文成的脸色显得愈发难看,这种危急状况,还是十年前在星城中学上班时发生过,那次还年青又幸亏有老师们及时发现相助,才转危为安。
   此时,尹家二儿子冬阳开着出租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疲惫的眼神里却藏着归家的期待。当他准备将车入库时,发现隔壁苏老师家大厅灯火通明。苏文成老伴听到汽车声响,急忙起身去开大门,冬阳见状,立刻迎了上去。
   “冬阳,快救救你苏叔!他老毛病犯了,胸口疼得非常厉害!”苏文成老伴带着哭腔喊道。
   冬阳二话不说,和苏文成老伴一起将苏文成扶上车,随后一路小心驾驶,直驶向中心医院。在医生的紧急救治下,苏文成终于脱离危险。“幸亏来的及时,否则就会有大麻烦了”主治医师走出急救室对着冬阳说。躺在病床上的苏老师看着忙前忙后办理手续、细心照顾自己的冬阳,心中满是感激,苍白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冬阳,这次多亏了你,不然老头子我这条命就悬了。”
   冬阳挠挠头,憨厚地笑了:“苏叔,这都是顺手的事,您就安心养病。对了,我妈打电话问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过来不?”原来,早已过了收班时间,冬阳还没回家,妈妈担心他行车出意外,打电话才得知他在援救苏老师,便询问还能帮上什么忙。
   时光悠悠流转,苏家三个子女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成为十里八乡人人称赞的励志榜样。大儿子志远从滨海交大毕业后,远赴美国攻读博士,凭借卓越成就,留在硅谷成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二儿子志航毕业于江城科大,留学德国,深得导师卡尔森教授赏识,定居德国,成为出色的电器工程师;女儿志红毕业于香港大学,凭借独特的设计天赋,在香港创立企业,成为知名服装设计师。
    每当苏家子女在学业或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苏文成都满心骄傲,大摆升学宴、庆功宴。第一次宴席,苏家在当地最豪华的星城酒店举办,宾客云集,连镇上的书记镇长都觉得脸上有光,过来送祝福,众人纷纷称赞苏文成夫妻教子有方,邻居老尹家看着,心里满是羡慕。苏文成夫妻在一片恭维声中,笑得合不拢嘴。
   再看邻居老尹家,同样是两子一女,生活却另有一番光景。早年尹子健夫妇在供销社工作时风光无限,后来供销社没落,他们买断工龄下海创业。两个儿子虽学业平平,但踏实肯干、待人真诚,深受邻里喜爱。老大春生开了家酒店,凭借好人缘,生意红红火火,把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本地传统美食、各地特色佳肴,只要父母想吃,厨师立马就能端上桌。老二冬阳从小喜欢捣鼓车,在父母及哥哥的帮助下买了辆出租车。在私家车还不普及、出行不便的那时,冬阳父母就像有了专属司机,出游自在,让旁人羡慕不已。苏老师偶尔也有风光时刻,比如乘坐女儿从香港开回来的豪车,但孩子们一走,这种享受便成了短暂的幻影,哪里比得上老尹家子女常伴身边的贴心。女儿秋月聪明伶俐,从滨湖医大毕业后,为照顾父母回到星城镇的市立第三人民医院工作,一下班就化身父母的专属保健医生,陪父母谈天说地。人们见了都夸这才是贴心的“小棉袄”,苏老师夫妇对此羡慕不已。
   第二次志航升学宴、第三次志红升学宴,苏文成想到平日与老尹一家关系融洽,便决定在春生的“春生酒店”举办。虽然酒店规模比不上当地最有名的那家,但环境整洁,菜品独具特色。春生得知后,满心感激,精心筹备宴席,从菜品搭配到场地布置,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完全把这事当成自己妹子的事来办。宴席当天,宾客们对美味的菜肴赞不绝口,苏文成夫妻看着热闹欢乐的场面,开心极了,两家人的情谊也愈发深厚。那时,不少同事喜欢拿苏家和尹家作比较,老尹虽觉得自家子女成就比不上苏家,但想到孩子们健康快乐、踏实本分,也从不往心里去。
   每到春节这阖家团圆的日子,尹家小院里,总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尹家子女早早归家,和父母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厨房里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尹子健和老伴坐在桌前,看着孩子们忙碌又欢快的身影,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大儿子春生端上亲手烹制的拿手好菜,二儿子冬阳给父母倒上一杯热茶,女儿秋月依偎在母亲身旁,分享着医院里的趣事。孙子孙女们在一旁嬉笑玩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温馨又甜蜜。
     反观苏家,除了冬阳送来的热气腾腾的卤菜,屋内冷冷清清,只有苏文成夫妻相对而坐。老尹多次过来邀请他们一起吃团年饭,可老苏不愿在这团圆时刻打扰尹家。电视里春晚节目热闹非凡,却驱不散屋内的寂静。苏文成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满心失落:“孩子们都在国外,这么多年,春节都没能陪在我们身边。”老伴轻轻握住他的手,眼中也满是思念:“他们工作忙,只要在外面过得好就行。”子女们电话问候后,便去享受自己的节日,只在微信里留下几个大大的祝福红包。
    四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苏文成老两口每天守在电视前,关注国外疫情形势,心中满是担忧。远在异国他乡的子女们,也时刻牵挂着父母。他们每天视频通话,反复叮嘱父母做好防护,可隔着屏幕,再多的关心也显得有些无力。孩子们既担心自己的安危,又日夜忧虑身处疫情中心、年老体弱且有基础疾病的父母,无奈之下,只好托付老尹一家多加照顾。
    随着疫情发展,多次封城让苏文成老两口的生活陷入困境。在几乎全民感染的情况下,他们先后感染,病情危急。远在国外的子女心急如焚,想回国照顾父母,却因疫情防控政策等原因无法成行。就在老两口感到绝望之时,尚在康复中的尹家三子女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尹家子女轮流照顾苏文成老两口,为他们买药、做饭、打扫房间。秋月凭借医院工作经验,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密切关注病情,备足药品;春生按照妹妹的要求,每天变着花样准备可口饭菜,希望能让他们多吃一点,增强抵抗力;冬阳则负责采购生活用品,保障日常生活所需。在尹家的悉心照料下,苏文成老两口终于熬过了艰难时刻,身体慢慢康复。
   疫情的惨烈超乎想象,不少老人没能挺过去。苏家子女意识到父母年事已高,独自生活困难重重,而自己又无法陪伴左右。二老都不愿去国外或香港生活,坚持叶落归根,只想留在星城老家。商量之后,子女们花重金将老两口送进了市里的养老院。养老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还有专业护理人员,但对苏文成老两口来说,这里十分陌生。没有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面孔,就连饭菜口味也与家乡大相径庭,他们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
    老苏说:“养老院再好,也不是家。”在养老院煎熬了不到一个月,他感觉度日如年,铁了心要和老伴偷偷回镇上老家,便请冬阳帮忙。子女和医生都劝不住固执的老苏,当老两口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呼吸着熟悉的空气,心中满是归属感。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着街边店铺,听着熟悉的乡音,一切都那么亲切。尤其是家乡的美食,莲藕卤鸡、盐鸭蛋、酥饼、梨子味萝卜,还有排湖的螃蟹、越舟湖的黄鳝……每一样都能唤醒他们的味蕾,让他们倍感温暖。
   更让他们感动的是尹家的情谊。回到镇上后,尹家子女几乎每天都来看望,问寒问暖,陪他们聊天解闷,帮忙解决生活难题。天气好的时候,四位老人就搬着椅子到院子里聊天。在尹家的陪伴下,苏文成老两口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温馨。
   如今的星城镇已焕然一新,成了省级文旅小镇。星城中学更是一张亮眼的名片,星城湖如巨大的琥珀镶嵌在校园,旧时学堂前的百年古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从星城中学走出的著名企业家秦坤山捐助的星月楼古色古香,与院墙外的星城大厦相互映衬。
    苏文成夫妻漫步在小镇街头,看着热闹景象,感慨万千。他们给孩子们打电话:“这里就是我们的天堂,远亲不如近邻,有尹家这样的好邻居,我们在这儿生活得踏实又幸福。”电话那头,苏家子女听着父母幸福的声音,也放下心来。他们知道,父母找到了真正的归宿,而这份珍贵的邻里情,将永远温暖着苏文成老两口的晚年。

共 34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篇文章以朴实的文字再现了邻里之间的这份情谊。老苏家老人突发疾病,被冬阳及时送往医院得以抢救,而苏家老俩口,因为孩子不在身边送往养老院,而最终还是在冬阳的帮助下回到了镇上,感受着这份邻里之间的真挚情谊。文字结尾处呼应主题,突出这份珍贵的邻里情。问好作者,感谢对暗香的支持,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樱水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