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大道百咏第五辑(古韵)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
41汉武尊儒
云裂苍崖荐璧尘,董生三策字回春。
当时若许天人问,岂独坑灰认暴秦?
42张骞通西域
百骑冲沙裂大荒,凿空肝胆淬苍茫。
胡杨未死驼铃在,犹带河西万里霜。
43太史公书
竹简吞星夜有声,朝堂风雨忿难平。
千年狐鼠磨牙过,不减龙章万世名。
44董永孝行
苍苔蚀尽卖身章,劫火烧残孝字芒。
唯有汉时桑下泪,至今犹沸九泉霜。
45蔡伦造纸
莫笑先生性僻孤,一身事业系江湖。
捣来云水成霜简,裁就溪山作画图。
46张衡治学
石室苔深墨未沉,二京赋里见冰心。
苍冥若解浑天意,应有秋河落砚寻。
47伤寒论
药阵森严若用兵,桂枝营列柴胡旌。
西风未到先温酒,留与秋窗煮月明。
48张道陵创教
鹤氅披云过剑门,罡风削尽虎狼痕。
千年符水龙池月,照在青城第几幡?
49浦元淬火
百炼星河入剑胎,炉中日月自分裁。
霜锋削尽千峰雪,留与青山作骨来。
50华佗行医
五禽踏裂石苔分,虎豹痕消鹤鹿群。
留得世人筋骨健,不教针眼葬浮云。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这组咏汉绝句以史为骨、以诗为魂,选取西汉至三国的十位人物与事件,笔力凝练却意蕴丰厚。诗人善用意象勾连古今,如“董生三策字回春”以“回春”喻董仲舒对策的影响,“胡杨未死驼铃在”借胡杨与驼铃定格张骞通西域的苍茫,“竹简吞星夜有声”让太史公著书的孤寂有了听觉质感,寥寥七字便勾勒出历史场景与人物精神。诗中细节精准且饱含情感,“汉时桑下泪”将董永孝行从典故化为可感的温度,“桂枝营列柴胡旌”以兵法喻《伤寒论》,既贴合张仲景医学成就,又显用药如用兵的严谨;“五禽踏裂石苔分”动态再现华佗导引术,“不教针眼葬浮云”暗含对医者仁心的赞颂。浦元淬火的“星河入剑胎”、蔡伦造纸的“捣来云水成霜简”,则以浪漫笔触赋予工艺创造诗意。整体来说,这组诗作兼具史学的厚重与诗学的灵动。每首聚焦一人一事,十首合而观之,又勾勒出汉代文化、科技、民生的缩影。语言凝练无赘语,意象鲜活不晦涩,历史评价融入景物与情感,避免了咏史诗的枯燥说教。虽个别诗句如“青城第几幡”稍显朦胧,但无伤整体,堪称以绝句体裁咏汉史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0140003】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9-13 06:31:40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3 楼 文友:张宁仁安 2025-09-14 16:22:59
品赏佳作美韵 感受意境情怀 学习欣赏诗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