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曾经】升级江山秀才感慨(随笔)
一
“秀才”这一称谓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举荐人才的科目名称,意为“优秀人才”。但它最初并非正式功名。
我们江山为了鼓励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设置了布衣、童生、秀才、进士等荣誉等级作为奖励。
问心自问,凭我那点学历和文笔,在江山升级为“秀才”我感觉受之有愧,这是江山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感到非常满足。满足,并非代表我停止努力,因为我爱江山柳岸这文学大家庭。在这里,我能学到好多东西。还能看到很多优秀作品,结识许多优秀人才,以及人品优秀的领导。
比如为柳岸社团无私奉献的老百社长、刘柳琴副社长、梦中楼兰副社长,纪昀清总编等人,他们都是文学爱好者,都是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为社团无偿付出,却没时间写自己的作品。
最令我动容敬佩的是老百社长,似乎他每时每刻都守在电脑前,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在为柳岸社团文学大家庭默默奉献。他的付出,让诸多文学爱好者即便只是偶然浏览,也忍不住走进这个文学之家。他就像这个家庭的主人,只要有文学爱好者在这里驻足,他都会热情接待每一位作者,给予指导、支持与鼓励。也正因如此,江山柳岸社团不仅佳作不断,还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倍感暖心。
二
我从2018年1月注册登录江山,当初我对投稿流程一无所知,只知道把自己写的作品投出去,能通过审核就很满足,点错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时有发生。这都是因为我缺乏语文知识,粗心大意。在老百社长苦心指导下,总算有点小小进步。也改掉了不少写作中的坏习惯,比如粗心导致的错别字和病句。自从走进江山柳岸,我从“白丁”到“布衣”,再到“童生”,如今又成为“秀才”,每一点进步都有柳岸社团领导社长们的汗水和付出,也正因如此,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虽然在江山柳岸投稿,没有经济收入,但我却视之为珍贵的精神食粮,能充实我们文学爱好者的精神生活。使我们永远不会感到寂寞,永远不会孤独。当我们把看到、听到、遇到的事情加以构思,就能创作出一篇小说或散文,题材都是来自于生活。比如把我们每个人的经历梳理连贯、加以构思,或许就能写成一篇精彩的小说或散文。
三
江山文学网站,为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搭建了最优质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在这里展示各自的作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柳岸社团的社长编辑老师们就像园丁般默默耕耘,给作者点评留言鼓励。不少优秀作品还能得到老百社长的推荐申报。我就是在江山柳岸社团的不断鼓励下,截至目前已写下了八十多篇文章。当内心有事压抑,就想写出来发泄出内心的感受。看到令人敬佩的人和事,也想把故事写出来。
记得在开始写回忆录之前,我有时一年也只能投稿一两篇文章。直到今年春天,我才真正深入融入江山这个平台。也曾经想退缩放下笔不想再写,因为我的粗心大意,稿件中的错别字和病句频繁出现,老百社长毫不留情地批评道:“这些问题我都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没改正!”
“我都快七十岁了,年纪大了记性差。”我不服气地说。老百社长立马举出江山好几个比我大的作者例子。当时说不生气是假的——一把年纪还被这样批评,我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气头上,我甚至想过干脆放下笔,不再投稿,免得惹闲气。
可冷静下来一想,老百社长图什么呢?他为社团的事情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又何尝不是为了我们这些作者好?想到这些我不再感觉到委屈,继续努力写作投稿。一次次耐着性子修改。所以我常说,如今我能取的这些进步,与老百社长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四
当初接受江山记者采访后,当我看到江山记者部的留言时,不禁泪流满面。
“曾经千重寒彻骨,如今梅花扑鼻香。”这是记者采访最后的留言。“她的的经历,是一部血和泪的奋斗史。时代赋予了她太多的不幸和苦难,然而只有当时初中文化程度的她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她的文字朴素而又满含真情。就像她所说的,生活本身是由散文和诗歌合成,多少富有哲理的观点。她一路披荆斩棘而来,为我们打开的是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她的文字最显著的特点是真实,是与人可共情。而与她交谈的内容,她都能直言不讳,让人看到她的真诚。”真挚的语言。我一遍一遍的看,一次次的感动。
夕阳岁月,江山是我心中的最美的风景,我深爱我的文学家园。打开电脑鼠标第一时间,就点进江山文学网站。这里有我的拙文,有江山领导对我的鼓励和期盼。
我写作水平低,但都是自己的真实创作。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有不少作者开始用AI写作,那里的辞藻再华丽,那不是出自内心创作的作品,人家的娃长得再好看,也不属于自己。自己的娃长得再丑那也是自己亲生的。我就是这样想的。
在此,我衷心感谢江山的各位领导,感谢柳岸社团社长、副社长和总编以及所有给予我鼓励与抬爱的人。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温暖,继续在文字的世界里深耕,不负这份认可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