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秋登上方山(散文)

  【心灵】秋登上方山(散文)


作者:梅林臻 秀才,192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发表时间:2025-09-14 21:38:44
摘要:【原创首发】灯火阑珊处,星光摇曳,喧闹漫天,唯有上方山巅一片孤寂。一行人端坐缆车观感满满,不停地翻阅相机回顾留恋,疲惫困顿浑然不顾,意犹未尽地结束上方山旅行。 往事历历在目,情景仿若在昨。秋游上方山,浓情依旧,唯缺失当年的那种浓情。

秋日清晨,薄雾缭绕,阴云覆顶,满目苍翠之下皆是山雨欲来感觉。站在山下四处张望,上方山烟峦叠嶂中尽显萧穆之气。森严古朴,嶙峋突兀,雄浑典雅中略有嵚崎历落。虽无萧瑟荒废之态,却有寥落疏远之感。一人一车,静立山门口的巨石牌楼前,有些清冷孤寂,仿佛是异域他乡访幽探奇的香客第一次登山游览一般,不适丛生,生疏满满。
   “这难道就是朝思暮想的上方山吗?”心神不宁地不停发问,疑惑不解地极目远观,翻阅追忆,抽丝剥茧,探源究根,非要拨开质疑费解的面纱,觅寻十多年前痴迷饱览上方山时清馨陶醉的印迹。
   2009年,驻守房山某部的我逢迎人生的又一次暖春,从基层一线的战斗员破格提拔为领率机关的小领导,心中充满幸福自豪。那种被重视认同的欣喜夹杂着被重用提拔的兴奋,亦如燃烧胸腔的团火烈焰升腾上蹿,久灼不见其灭。
   内心的山河震颤和万马奔腾,饰外却表现得云淡风轻,让人觉察不出半点狂喜躁奋的影踪,这或许就是行伍十多年历练淬火的不世真功。一个人倚窗静坐,闭门沉思,不断地追忆那些年躬耕前行沧桑不易的历历往事。带兵站岗执勤,坚守过最繁重的国庆阅兵护卫任务;领命备训备勤,参加过最卓绝的朱日河实弹演习;跟随攻坚演习,参与首都防空检阅合练;组织下乡整组,践诺过点验抽组等后备力量建设重责。
   一幕幕场景像影片般循环播放,细致入微中满是辛酸不屈,完整逼真的场景再一次让心绪跌宕,惊心动魄中满是痛苦煎熬,桩桩不易件件锥心,里面展现的责任担当和使命铿锵,让山河震撼,让日月增辉,苦尽甘来,其间的苦泪交织忍涩背负。
   一帧帧影像如刀刻斧凿般印刻,艰苦卓绝中全是成长印迹,或长或短的青葱过往记录着从山西到北京,又从城市到山区,一步步远离繁华喧闹,慢慢地归隐沉寂的过程。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无奈,终在扎根苦度中绝处逢生,最终在毫无征兆中“柳暗花明又一村”,赢得今天喜庆亢奋的幸福场景。
   “嘀铃铃,嘀铃铃……”,正在凝神沉思之际,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屋内的沉寂。只见电话显示屏上清楚地显示着“001办公室”的标识字样。
   “首长您好,我是林臻,请问您有什么指示!”我本能地正襟端坐,顺势快速接通来电。
   “林臻,到我办公室里来一下,有项重要的工作马上安排!”电话那头洪亮高亢的声音中完全没有一丝商量语气,且显得十分焦急。
   “叮咚叮咚”,感觉到任务紧急的我丝毫不敢怠慢,飞也似的向“001办公室”跑去,并按响门铃。
   “快进来吧!”听到允许进入的声音后,我迅速推开房门进入。因为是第一次走进,心中略有忐忑且多有不安。这是调职晋升后首次与领导正面接触,心中还真有些恐慌,生怕哪个细节注意不到被点评提示。
   “快过来,坐下,这边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安排!”并没有见到惯常威严冷峻的表情,坐在临窗正中办公桌位置的首长有些急切地示意让座。
   定睛回眸仔细观望,才发现宽大的办公室内挤满了陌生的面孔,几位精神矍铄的长者银发抢眼,中间稍有些秃顶的老者略有眼熟,就是叫不上名字。正当我左右环顾寻找位置时,靠门一侧的参谋长顺势将我一把拉拽了过去。
   “林臻同志,今天,几位退休的老领导要去上方山观光,一定要精心筹划布置,全程做好服务!几位老领导都是解放战争时期战功显赫的大功臣,尤其是对驻地房山区感情很深,今天怀着浓郁的深情再次踏上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机关的同志们一定要精准细致的做好保障服务”,首长边布置边交代道。
   会议不长,但分量很重,像是在交代,又像是在叮嘱,听后感觉压力满满,生怕有负重托。
   按照与景区对接的时间,我们于15分钟后准时出发。从京周路上G4京港澳高速,一路上同车人并没有过多的沟通交流,老领导们端坐在面包车靠后位置倚窗四望,不停地伸前手臂示意讲解,仿佛每一个沿途经过的故事都有他们青春和血泪的痕迹,说到动情处,还能听到一些老领导呜咽的哭泣,听着就让人感伤泪目。
   为了感念回馈这些曾经浴血疆场的老革命在房山土地上所做的贡献,我将周到细致的跟进服务作为终极目标。翻手机查路线、找史料补知识、打电话找导游,全程片刻不得清闲,就连从哪个山门进入,在哪个景点休息,到哪个景点补给,去哪个景点合影,选哪个宾馆食宿都进行详尽细致的安排。
   车子从琉璃河驶出后,经韩村河、龙下路直达上方山景区。
   通过游客服务中心入口闸机,便进入盛景繁华的优美景区。这里古树参天漫山碧翠,苍莽林海间重峰叠嶂,凉凉清风吹拂,让人仿佛置身在舒爽宜人的仙峰道谷;这里崇峰竦峙清泉如瀑,怪石嶙峋间嫩枝漫卷,紧临山门的一汪山泉正飞泻下倾,映衬着蓝天白云下挺拔高耸的松姿竹影,形成一幕幕玄幻迷离的光影,迎合着耀眼的光束,惊显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老领导们被奇特怪异的自然景观馋诱勾魂,猛然间甩开登山杖,不停地用手机拍摄,倾情痴迷地捕捉这精美瞬间。
   山门建筑风格极具“北方佛教禅林”特色,整体采用明清时期的中式古建筑形制,没有华丽的装饰,却透着厚重的历史感。
   主体为砖石混搭结构,长长的石柱错落有致地码放两侧,高耸仰天中给人一种直插苍穹之感,远山近树浑然一色,碧草蓝天相映成趣,凌空的石群紧紧地粘连在一起,像相伴而生的石榴籽牢牢地团结成整体。几块硕大的巨石仿若平铺直盖的厚被,平稳刚劲地横亘在两侧的石柱顶端,形成一幅绝妙的山门景象。
   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匾额,上书“上方山”三个楷书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结构严谨有致,初睹便被其醉,引得几位老领导瞠目结舌,不停地推崇赞赏。匾额两侧装饰着简单的木雕花纹,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主题,寓意高洁坚韧,与山间的自然环境相呼应。
   山门两侧是对称的耳房,墙体由浅灰色砖石砌成,屋顶覆盖着深灰色的筒瓦,瓦当处雕刻着“莲花”图案——莲花是佛教的象征,暗合上方山千年佛教文化的底蕴。耳房简约中浸透着极致,粗犷中蕴藏着厚重,与山门融为一体,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站在山门前远眺,背后是层叠的青山,门前是蜿蜒的石阶,仿佛山门本就是从山水间“生长”出来的,没有一丝突兀感,尽显“禅林与自然共生”的建筑理念。
   几位靓丽的工作人员身着制服,胸佩工号,态度温和地引导观光游客登山,见到一众老领导步履蹒跚地围着千年古柏树愣神发呆,便主动上前搀扶讲解。
   据讲解,古树已逾千年,自唐代初期就有,与山中兜率寺内及周边生长的数十株千年古柏同族同根,历经沧桑不凋,久沐灾荒不倒,被佛道达摩奉为“神树”,后经历代僧人精心养护,形成“古寺抱古柏,古柏护古寺”的神奇景观,这也体现了佛教“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的生态观。
   从圣水峪继续向上,老领导们神清气爽,风骨完全不减当年,他们拾级登山的意愿强烈,多次婉拒我们随行人员的护佑搀扶。时至深秋,漫山碧翠中隐显的枫叶红染清晰可辨,山路上满是火红如炽的落叶,东一片西一块,形成杂色天成的图案。乌黑锃亮的香樟树弥漫着浓浓的檀香展枝迎客,三两只体型小巧的翠鸟抖动着蓝绿色的羽毛不停地戏闹飞蹿,自带金属光泽的“翡翠铠甲”穿越直射漫布的光芒,形成斑驳陆离的绝美景色。成群的白脸山雀仿佛被登山的游客惊吓,频繁地抖动脸颊处白色斑块,不停地变换着颜色,尖叫声穿山越林,响彻山谷。
   “快看,那边有几只黄鼬!”正在兴致盎然地观望这些大自然的精灵玄妙多姿地表演时节,不知是哪位游客尖叫着提醒游客道。
   大多数游客听到后的第一反应和我相仿,先是一惊,后是四望,观察无果后,便索然无味,不再凝神警惕。那位秃顶的老领导端举着相机四处觅寻,猛然间看到我的不屑神情和淡漠面色,忙询问道:“小战友,知道黄鼬是哪类动物吗?”
   “不知道,应该没见过!应该不会有什么攻击性”,我应声回答道。
   “黄鼠狼给鸡拜年听说过吧!刚刚那个游客提示的黄鼬,就是我们所说的黄鼠狼,属于食肉目鼬科,是鼬科家族中极具代表性的小型哺乳动物之一。体型细长,全身黄褐色,头部呈三角形,眼睛大而圆,肢爪锋利,攻击性强,远远看去就像“一条拉长的小狐狸”,遇见要及时躲避。它常常栖息在岩石缝隙或树洞中,因此,登山游览时一定要注意防备。但作为生物链中的一环,它也对生态平衡起着积极有益的作用,切不可因噎废食,刻意去伤害它们。”老领导饶有兴趣地绘声讲解道。
   “好的,老领导!”听着博学哲思的知识讲授,心目中顿然间丛生对老领导的膜拜敬仰。真无法想象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有如此胸襟情怀。年轻时他们怀揣保家卫国责任,血染疆场,不计安危地守护着人民的幸福安宁;年老时,卸甲归田,安享晚年,仍不忘记保护生态安全和大自然平衡。
   言者无声,精神高贵:听者有意,高山仰止。我在心目中默念着“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声声承诺,规规矩矩地转身向老领导敬了个军礼,然后继续拾级前行。
   山路在高耸的山谷间蜿蜒迂回,云雾在林海中飘荡缭绕,穿行攀爬有一种神山幽涧的错觉。山间的溪水清澈见底,沿着蜿蜒的山谷潺潺流淌,映衬着水底的石头和沙砾清晰可见,偶尔还能看到小鱼小虾在水中自在游弋的场景。溪水撞击着石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宛如一首天然的交响曲。
   登临上方山,最艰行的要数这盘山绕谷的云梯。262级绝壁石阶陡立高耸,呈垂直状,虽有铁索护道,仍有惊悚恐怖之感。云梯旁的石壁上雕刻的“幽燕奥室”四字灵动悬疑,更给攀登陡增一种不寒而栗的神秘气息;紧拽着索道根本不敢回望,生怕冷个不清醒,失手跌落山涧。余光漂浮,光影匆驰,道边的护身符彩带飘飘,紧扣的平安锁银光灿灿,曼舞的红布幡猩红片片,我们已经全然不顾,一个个汗流浃背的俯身攀爬主。
   穿越山上天坑,看着呈倒置喇叭状的地质奇观,虽有疑虑但未做过多停留,招呼着一众领导在天坑前打卡留影后继续前行。
   经过一众人不停地攀爬,终于登临山巅。银光普照下,十二峰像是披上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峰峰奇秀,山山瑰丽,各展韵姿。
   山体岩石泛出微微金色光泽的紫金岭,仿若披上一层金铂纱幕,与周边翠绿色山林形成鲜明对比,远远望去,层峰叠嶂巍峨庄重,像一座富丽华美的宫殿,让多彩的上方山倍感稀奇罕见。高大的油松、侧柏遮天蔽日,林下野花丛生,有紫色二月兰、黄色蒲公英等,繁花似锦,蜂飞蝶舞。
   观音峰因峰顶巨石宛如一尊头戴宝冠,身披袈裟,慈眉善目,俯瞰着世间万物的端坐观音菩萨而得名。其四周峭壁林立,幽谷纵横,远眺陡有眩晕之感。峭壁上松柏丛生,枝叶繁翠,树根深扎岩石缝隙,满布神奇,不得不佩服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生存的力量。松柏在风中摇曳,云雾中山林间游荡,为观音峰增添了几分空灵与神秘。从不同角度眺望观音峰,观音的姿态似乎都会随之变化,或颔首沉思,或拈花微笑,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史料讲解,啸月峰是十二峰中最为玄幻神奇的一座山峰。每当夜幕降临和明月高悬时节,啸月峰便笼罩在一片银白的月色之中。峰体呈尖锐状,直插云霄,仿佛欲与明月对话。传说古代有仙人常在此峰对月长啸,故而得名。山峰周围多怪石嶙峋,有的如奔马,有的似卧牛,在月色下影影绰绰,更添几分奇幻色彩。其周边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如荆条、酸枣树等,秋季时,酸枣成熟,满树红彤彤的果实,为清冷的山峰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
   天色渐晚,山风将起,整个山巅漫布潮润暮气。凉凉的山谷,蝉鸣蛙噪,不时传来黄鼠狼的哀号,声声凄冷,阵阵刺骨,登山游玩兴趣全无。老领导们此时也力竭体乏,明显感觉得到身体透支。他们主动放弃登临回龙峰、毗卢峰、茶罗峰、狮子峰、天柱峰、骆驼峰、摘星陀等山峰观景逐幽的想法。辗转数地,在兜率寺禅宗福地欣赏康熙御制“二龙戏珠”帝王碑,又在云水洞前寻宝猎幽,与乾隆御笔题写的“云水奇观”四字合影留念,将一天行程中的醉美时刻定格在云天山海之中。
   灯火阑珊处,星光摇曳,喧闹漫天,唯有上方山巅一片孤寂。一行人端坐缆车观感满满,不停地翻阅相机回顾留恋,疲惫困顿浑然不顾,意犹未尽地结束上方山旅行。
   往事历历在目,情景仿若在昨。秋游上方山,浓情依旧。远山连绵,层峦叠嶂,古刹庙宇中梵音缭绕。碑坊林立,石刻遍布,典雅肃穆犹存,唯缺失当年的那种浓情。

共 48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以回忆为主的游记体散文,作品以“重游上方山”为引,串联起十多年前陪老领导登山的军旅回忆,作品情感真挚、代入感和画面感均很强,是一篇兼具个人情怀与时代印记的佳作。作品延续了作者一贯的风格,文笔流畅,用词华美。犹如歌曲中的反复吟唱,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作品在景物描写上有独到之处,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把沿途的风景介绍得很细致。对文中的老领导虽着墨不多,但却通过一路登山的描述,展现出了老领导年轻时努力奉献,年迈后不忘初心的群体形象。很有看点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9-14 21:40:12
  拜读佳作,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9-14 21:41:26
  作品颇具驿色,值得细品。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9-14 21:42:08
  恭祝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