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文韵】海那边的微笑(外两首)

编辑推荐 【文韵】海那边的微笑(外两首)


作者:张洪胜 白丁,3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发表时间:2025-09-16 02:08:48

同在大雨之下
   中间还隔着海浪的喧哗
   天地看似一片混沌
   可就是瓢泼大雨、滔天巨浪
   也阻断不了刻骨相思
  
   我托云朵捎去思念
   那振聋发聩的雷声
   来自我胸中爱的呼唤
   云山中明灭的闪电
   正是我焦渴而温柔的吻
  
   要是误以为那是众神之王宙斯
   你可否听到呼啸的海风
   那一次次撩动你发丝的
   可是曾经触摸过你脸颊的手
   纵是隔着山海
   手上依旧能感受到你的温度
  
   要是误以为那是南风之神诺托斯
   你可否看到翻滚不息的海浪
   那一次次试图吻上你脚的浪花
   正是我曾绵绵不断给你温柔的唇舌
   而一声声拍击礁岸的涛声
   就是你熟悉的我温柔的倾诉
  
   你看不见我,或又认为那是海神波塞冬
   可我看得见
   数不清的海鸥在你面前飞舞
   要是你仍然认不出我
   而恰好有只海鸥盘旋在耳畔
   那嘹亮而热切的叫声
   就是我温柔的呼唤
  
   其实,一切都是多余
   都怪我自寻烦恼
   当云开日出
   透过壮美的海市蜃楼
   我清楚看到,你的嘴角挂着甜蜜的微笑
  
   中元节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
   袅袅香火依旧从河岸升起
   这祭祀的香火,可以追溯到红山、凌家滩的祭坛
   不止五千年绵延不尽的香火点点,繁密有如银河熠熠
   谁还在说古人愚昧
   今人又有谁说得清我们来自哪里、去向何方,以及意义何在
   前天刚推翻唯心论
   昨天意识决定物质就借量子纠缠还魂
   量子力学打开无限可能,而无限可能
   就不是北斗星那样确定无疑
   我们丢了北斗星
   就又回到惶惑无知的洪荒时代
   烟尘从河岸的火堆传扬开去
   列祖列宗、各色神仙有没有收到祈愿
   可能是肯定、也可能是否定的回答
   河水一年一年流着
   有没有流出来无影、去无踪的时间
   依旧没人说得清
  
   河岸上的沉思
  
   河水缓缓流去,有如缓缓流过的时间
   岸柳中一声寒蝉响起
   已没有夏季里排山倒海的阵势
   它的死期将至,萧条的蝉鸣已经传达了讯息
   这自顾不暇的小东西,还曾是人们转世的寄托
   就算曾经长埋于地下,甚至会脱壳
   夏去秋来,也无一例外成为鸟雀的美味
   还有蛇,这龙的本体,即使一再褪皮
   一样逃不过时间的屠龙刀,从没有谁见过哪条蛇扶摇于九垓
   秦始皇和汉武帝结伴浮现
   不是他们无灵气,也不是他们非仙才
   赤松子和容成公压根就只是头脑里的符号
   澄明的河面上鸟雀纵横,清澈的河水里鱼儿踊跃
   它们虽不擅长思索时间
   却一样畏惧死亡,这不
   飞落的石块惊起四散的鸟翼
   缓缓流走的时间,正如这缓缓流逝的河水
   会带走鸟雀,也一样带走我
   可鸟儿们轻捷的翅影,远比河岸上沉思的人潇洒
   死亡的黑洞面前,一切都是徒劳
   与其戴着沉思的枷锁
   何如在青山秀水间迈动轻快的步履
  
  

共 11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海那边的微笑》,以希腊神祇为喻,将雷声、闪电、海风、浪花皆化作炽热爱意的化身。笔触雄浑而温柔,在磅礴的雨幕与海浪中,勾勒出一幅跨越山海、神魂相依的壮丽恋图。全诗情感如海浪般层层递进,无尽的思念托付于自然万物。最终那“甜蜜的微笑”让一切汹涌归于静谧,揭示了爱能穿透一切阻隔的深刻主题,温情而充满希望。《中元节》 从千年祭奠切入,追问生命本源与意义。以量子力学对比古老星斗,在“惶惑无知”中展现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思接千载,视野宏阔,充满沉重的历史苍茫感。《河岸上的沉思》,借河水、寒蝉、飞鸟等意象,凝视时间流逝与生命消亡。否定沉思的枷锁,推崇于山水间迈动轻快步履,在永恒的自然面前,完成了一场从彷徨到豁达的生命顿悟。力推佳作,感谢赐稿!【文韵编辑:绿叶红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16 02:10:03
  一场沉浸于无边思念中的深情独白。诗人将无法触及的焦渴与温柔,全部托付给云、雷、风、浪与海鸥,让它们成为自己的化身。情感在自然的意象中层层递进、汹涌澎湃,最终却奇妙地归于一种平静的确信。那跨越山海所见的一笑,足以抚平所有忐忑,揭示了爱本身便是最神奇的桥梁。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16 02:10:36
  诗人最终抛弃了“沉思的枷锁”,选择“轻快的步履”,这并非消极,而是在认识到死亡与时间的必然性后,一种与自然合一、活在当下、拥抱生活的豁达与潇洒。欣赏老师佳作!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